- 年份
- 2024(2842)
- 2023(4112)
- 2022(3142)
- 2021(2798)
- 2020(2305)
- 2019(5056)
- 2018(4572)
- 2017(9047)
- 2016(4427)
- 2015(4963)
- 2014(4670)
- 2013(4727)
- 2012(4219)
- 2011(3766)
- 2010(4068)
- 2009(4216)
- 2008(3044)
- 2007(2797)
- 2006(2548)
- 2005(2410)
- 学科
- 融(24168)
- 金融(24168)
- 银(21090)
- 银行(21090)
- 行(20600)
- 济(16664)
- 经济(16649)
- 业(15733)
- 中国(13866)
- 管理(13859)
- 企(13727)
- 企业(13727)
- 中国金融(10829)
- 财(8783)
- 制(8145)
- 务(6863)
- 财务(6851)
- 财务管理(6843)
- 企业财务(6661)
- 地方(6209)
- 方法(5740)
- 业经(5255)
- 数学(5154)
- 数学方法(5126)
- 农(4893)
- 体(4820)
- 体制(4356)
- 事业(4332)
- 农业(3924)
- 度(3867)
- 机构
- 学院(57729)
- 大学(56568)
- 济(27601)
- 经济(26996)
- 中国(23004)
- 管理(21242)
- 研究(18673)
- 理学(17671)
- 理学院(17529)
- 管理学(17341)
- 管理学院(17233)
- 财(14995)
- 银(14611)
- 银行(14173)
- 融(13520)
- 行(13308)
- 金融(13265)
- 财经(11640)
- 中心(11630)
- 京(11080)
- 人民(10940)
- 经(10604)
- 国人(9998)
- 中国人(9951)
- 中国人民(9867)
- 经济学(9730)
- 财经大学(8907)
- 经济学院(8864)
- 江(8500)
- 科学(8362)
- 基金
- 项目(36120)
- 研究(28984)
- 科学(28724)
- 基金(26615)
- 家(22039)
- 国家(21830)
- 社会(19420)
- 科学基金(19238)
- 社会科(18644)
- 社会科学(18639)
- 省(14192)
- 基金项目(13603)
- 教育(12542)
- 编号(11894)
- 划(11367)
- 资助(10781)
- 自然(10636)
- 自然科(10413)
- 自然科学(10413)
- 自然科学基金(10250)
- 融(10107)
- 成果(10046)
- 发(8638)
- 创(8507)
- 国家社会(8470)
- 重点(8240)
- 性(8163)
- 项目编号(7969)
- 课题(7931)
- 创新(7924)
共检索到990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双宁
中国金融业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取得了巨大进步,突出表现为经历了四个阶段,跨上了三大台阶,建立了十大体系。第一阶段,铺垫阶段(1978~1983年)。主要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开始重视、发展、搞活金融,客观上为向市场经济转轨作出铺垫。如1978年人民银行升格为国务院组成部门,1983年实行流动资金"拨改贷"等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再平
值此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之际,作为金融工作者,说说金融强国的话题,算是寓爱国之心于本职工作或专业思考吧!金融改变生活,金融可以富民强国,金融可以兴邦。这方面的经典案例是荷兰。八百年前,荷兰是一片没有人烟的土地,只有海潮出没的湿地和湖泊。从12世纪到14世纪,才逐步形成了人类可以居住的土地,直到今天,荷兰仍有三分之一的国土位于海平面以下,如果没有一系列复杂的水利设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超
"十一五"时期,中国人寿取得了大发展、大转变、大跨越的历史成就,为加快国际顶级金融保险集团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迈入"十二五"发展的新时期,中国人寿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中国人寿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球
建设金融强国是未来中国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核心目标。基于国际经验和中国国情,金融强国的实现必须走市场化、法治化和国际化的道路。建设金融强国既要走中国之路,又要体现国际社会所认可的一般共性。因此,在迈向金融强国的过程中,重点是如何把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成透明、流动性强、有成长性的财富管理市场,并且在市场化、法治化的基础上有序推进金融市场的开放与国际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徐玉侠
我们将讨论的棘手问题是如何界定金融稳定,并得出结论:最好的办法是定义一个金融不稳定的特点集,并把不稳定事件不可能发生的状态定义为金融稳定。然后,我们讨论公共政策如何实现金融稳定,区分预防和补救措施,探索这些政策的成本和好处。
关键词:
公共政策 金融稳定 道德风险 最后贷款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健华
我们需要正确把握金融与经济的关系,根据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完善金融体系,更好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实现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共赢在金融发展过程中,一直伴随着金融与经济关系的研究,此轮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这一问题的讨论达到一个新的高潮。尽管目前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结论,但理论研究和各国实践证明,金融抑制和金融过度都会损害经济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冰竹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和金融服务的支持下,我国文化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北京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超过5%,率先成为支柱性产业。在此过程中,商业银行针对文化产业特点开发了一系列金融产品,以求充分满足各类文化企业的金融需求。作为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之一,北京银行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卢小金
我国对外贸易规模已处于世界第三位,但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生产链条的低端,对外贸易大而不强。"贸易大国"如何实现向"贸易强国"的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本文对我国如何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路径进行探讨。
关键词:
贸易 大国 强国 转变路径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衷新如
本文首先探讨实现金融统计信息共享的意义,分析实现金融统计信息共享存在的问题,然后探讨信息资源不能共享所带来的弊端,最后提出建立我国金融统计信息共享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统计 信息 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项俊波
1992年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由此开启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创造性的结合。伴随着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历程,我国保险市场迸发出巨大的发展活力,行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20年后的今天,我国保险市场已经跃上一个新的发展起点,成为全球重要的新兴保险市场。保险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过程中快速发展保险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市场经济越发展,保险业的空间越大。20年来,在党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熊学萍
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等方面的原因,政府在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中出现了失灵现象;金融业出于逐利动机,不愿涉足环保领域,经济增长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因此,改变目前的融资模式,将资金导入节能、低耗、无污染的产业已成为当务之急。作者认为,发展绿色金融,改变金融业的传统考核指标,发行绿色证券等方式,是弥补传统金融的缺陷、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未来金融业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传统金融 可持续发展 资源环境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邱兆祥
高层次人才缺乏是制约我国金融做强的主要瓶颈。我国在建设金融强国的进程中,必须把金融教育置于更加基础、更加重要的先行地位。要振兴我国的高等金融教育,建立与金融崛起相适应的高等金融教育,我国高校金融专业必须从数量扩张向注重学科建设转变,还要抓好课程体系设置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并逐步从模仿和跟随向自觉发展转变。
关键词:
人才 金融教育 教育理念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赵庆明
在三个选题中,我选择金融开放与金融强国这个主题谈谈个人看法,这算是我比较专长的领域,有些积累和思考。一个金融强国一定是在开放的,绝对不是封闭的、自娱自乐的。不开放,怎么都不可能是金融强国。金融强国一定是国际上的强国,大家都来参与的,都愿意参与的,这才叫"强国"。根据我的理
关键词:
资本项目开放 金融市场交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侯光明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转型,面临重大历史机遇与严峻挑战:产业发展由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互联网时代和信息科技革命背景下电影技术提升;全球化背景下国产影片竞争力提升;高质量、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培养。金融支持体系是突破口:为电影产业提供资源配置的有效工具;为电影技术研发提供风险分散的可靠载体;为电影企业兼并重组与集约化发展提供切实手段。初步呈现融资主体多元化和融资渠道多样化:信贷支持模式逐渐创新,各类投资基金加速介入,互联网金融成为新兴渠道,投融资平台日趋多样。问题如下:缺乏基于科学数据分析的版权评估方法和风险评估体系;符合电影融资需求特点的金融支持还不够健全;行业外资本尚未与电影...
关键词:
电影强国 转型 金融支持体系建设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钦先 刘刚
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金融化、金融全球化的日益深入,金融已从传统上是一国内部的行业性和被动适应性的局部性微观问题逐步转变为全球各民族国家与经济体经济与社会发展稳定的核心性、主导性和战略性的要素。因此,从长远的角度来审视“金融强国”战略已不仅仅是谁最先慎重、严肃处理,谁就会在全球竞争与博弈中赢得先机,获得主动的问题,更是一个“早动早主动,晚动晚主动,迟早都得动,不动更被动”的方法论选择问题。
关键词:
金融强国 金融霸权 金融全球化 战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