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80)
- 2023(4954)
- 2022(4091)
- 2021(4066)
- 2020(3120)
- 2019(7436)
- 2018(7467)
- 2017(14778)
- 2016(7809)
- 2015(9000)
- 2014(8877)
- 2013(8414)
- 2012(7213)
- 2011(6516)
- 2010(6712)
- 2009(6269)
- 2008(5970)
- 2007(5284)
- 2006(4722)
- 2005(4213)
- 学科
- 济(34430)
- 经济(34409)
- 业(22033)
- 管理(21897)
- 企(18639)
- 企业(18639)
- 方法(17977)
- 数学(16412)
- 数学方法(15935)
- 农(10234)
- 中国(8075)
- 业经(7963)
- 理论(6715)
- 农业(6646)
- 制(6437)
- 财(6318)
- 地方(5583)
- 贸(5453)
- 贸易(5450)
- 易(5306)
- 银(5166)
- 银行(5165)
- 策(5086)
- 学(5036)
- 行(4912)
- 划(4843)
- 技术(4581)
- 和(4537)
- 教学(4515)
- 融(4352)
- 机构
- 学院(110284)
- 大学(106693)
- 管理(44769)
- 济(43529)
- 经济(42600)
- 理学(38863)
- 理学院(38530)
- 管理学(37538)
- 管理学院(37359)
- 研究(32172)
- 中国(25437)
- 京(22028)
- 科学(19768)
- 财(19375)
- 江(16410)
- 农(15879)
- 业大(15741)
- 财经(15550)
- 所(15480)
- 中心(15240)
- 经(14060)
- 研究所(14056)
- 北京(13840)
- 范(13570)
- 师范(13448)
- 州(13391)
- 技术(12852)
- 经济学(12732)
- 农业(12139)
- 院(12017)
- 基金
- 项目(73967)
- 科学(58677)
- 研究(55414)
- 基金(52670)
- 家(45277)
- 国家(44893)
- 科学基金(39295)
- 社会(34399)
- 社会科(32667)
- 社会科学(32657)
- 省(30379)
- 教育(26965)
- 基金项目(26925)
- 自然(25445)
- 划(24909)
- 自然科(24882)
- 自然科学(24879)
- 自然科学基金(24406)
- 编号(23798)
- 资助(22640)
- 成果(18665)
- 重点(16787)
- 课题(16650)
- 发(15923)
- 创(15919)
- 部(15857)
- 创新(14745)
- 项目编号(14385)
- 大学(13956)
- 科研(13940)
共检索到1581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韩喜平
比较规模经营和规模效益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分析"农业不是具有典型规模经营的产业、农场规模与土地生产率成反向关系"等观点,得出对于土地规模经营的正确认识:要实现农户增收目标,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必然趋势。实行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坚持农户自愿和市场选择的原则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同时改善农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外部条件。
关键词:
家庭承包经营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规模效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倩
我国耕地细碎分散的基本国情造成了几亿农民在小块土地上投入高强度劳动,导致土地边际收益不断下降,而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但是,如果规模过大会带来农业效率的损失和农地资源的浪费,只有把握了农业规模经营"度"的问题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并推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 适度规模经营 必然性 实现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伍业兵 甘子东
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当前,人们对农地适度规模经营存在的认识偏差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人多地少的现实矛盾、非农产业的不发达以及农村经济社会的体制障碍等,是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主要约束条件,政府的政策导向应是推动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主导因素。
关键词:
适度规模经营 误区 条件 政策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涨宝 聂建亮
土地承包关系长期化导致家庭人均土地占有量的不均衡,同时农村中分家习俗造成了土地的琐碎化,而家庭人均土地占有量的减少将进一步加速土地的琐碎化,进而使农民种粮增收的空间进一步缩减。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可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一定程度上实现种粮收益的增加。由于目前大部分农民并不愿放弃土地承包权,于是那些可以保留农民土地承包权的土地流转方式将有利于农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振方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方略,来源于邓小平提出的我国农业长期改革发展的"两个飞跃"思想。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现已成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和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缘由回顾、国内实践、理论争论等的梳理,试图对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进行拓展概念场域、建构实现机制、优化实现路径、窥探发展前景,以利于其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江丽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现代农业发展的理性选择。剖析当前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影响因素,探索其实现的现实路径:规范土地流转,保障农民权益;积极推进非农化和专业化进程,增强农民的非农就业能力;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探索土地流转保障机制。
关键词: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时代价值 现实路径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梅付春 马开轩
适度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但国内在其路径选择上长期存在着服务经营规模和土地经营规模的分歧。基于实际投入视角和1990—2018年我国粮食投入产出时间序列,运用生产函数和现金成本收益比实证分析我国粮食生产规模的适度性及两种路径的关系。结果表明:相对于当前的农业生产条件,我国现实的粮食生产规模基本上是适度的;服务规模与土地规模两种路径在实践中并存共生、相辅相成,并不相互排斥;两种路径的共生性具体表现为时间上并存及空间上互补,其形成原因在于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要素的时空错配。这些发现的政策意义在于:要从平等互补的视角制定和完善相关促进政策,即对所有可能的实现路径实行普惠性政策,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成和层次提高;同时,应对不同禀赋的微观主体实行差异化政策,以优化农业生产要素组合,尽快形成适度规模经营能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梅枝
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简称"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对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三化"发展的土地资源利用机制不畅,投入增长机制不稳,城乡二元机制未破,严重制约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必须加快土地资源利用机制改革步伐,提高耕地数量与质量,构筑强大的农村人才支撑,探索支农投入稳步增长机制,夯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基础,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关键词:
“三化”协调 农业 规模经营 路径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秦作霞 殷海善 安祥生
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根据我国30年来人地关系变迁的历史和未来人口城市化高峰期农村人地关系发展的初步展望,并借鉴日本、韩国的历史,提出土地经营规模扩大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可预见的未来,我国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可以户均土地1.0~1.5hm2的规模为参考目标,户均土地规模扩大2~3倍,发展中等规模农户(即新中农),实现初步适度规模经营。提出了因年老和残疾失去经营能力和向外迁移的承包农户退出农业承包经营的规模扩大机制,向退出土地农户的财政赎买土地,以及2027年第三轮承包重新发包的适度规模扩大途径。最后,指出了实现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的保障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郑少锋
土地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改革的开端和新经济体制的基础,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土地承包制所带来的农户土地的小规模经营的局限性和落后性也日益暴露出来。因而在完善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过程中,出现了要求实行土地规模经营的呼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厚廷
农业经营制度变革使农户成为农业基本经营单位,"农户优势"和"农户局限"的交互作用是理解我国农业经营制度进一步变革的基本线索。农业规模经营带有十分鲜明的国情元素,决定这一历史进程的关键是农户本位、土地集中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者分别是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的起点变量、基础变量和能动变量。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构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由环境分析、行为分析、结构分析和绩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EBSP分析框架: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行为分析考察政府、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结构分析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亦是这一分析框架的核心;绩效评价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角度来进行,以收入指标为主、效率指标为辅。还应深化制度改革,规范主体行为,优化内在结构,完善激励机制,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构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由环境分析、行为分析、结构分析和绩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EBSP分析框架: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行为分析考察政府、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结构分析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亦是这一分析框架的核心;绩效评价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角度来进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曾福生 唐浩 刘辉
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必然要求。现阶段,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应以家庭为主体,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工商企业不能也不应该成为其主体。实现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应以农户之间自主自由流转土地为主,乡村集体组织提供的中介服务发育不足且存在强迫或半强迫农民流转土地的弊端。
关键词:
土地规模经营 经营主体 实现形式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构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由环境分析、行为分析、结构分析和绩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EBSP分析框架: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行为分析考察政府、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结构分析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亦是这一分析框架的核心;绩效评价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角度来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