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05)
2023(5701)
2022(4468)
2021(4442)
2020(3260)
2019(7626)
2018(7178)
2017(13016)
2016(6753)
2015(7924)
2014(7397)
2013(7443)
2012(6862)
2011(6443)
2010(6093)
2009(5689)
2008(5447)
2007(4584)
2006(4047)
2005(3773)
作者
(17762)
(15046)
(14944)
(14491)
(9531)
(7075)
(6669)
(5820)
(5785)
(5298)
(5097)
(4930)
(4897)
(4744)
(4677)
(4625)
(4481)
(4329)
(4200)
(3939)
(3750)
(3570)
(3517)
(3454)
(3344)
(3331)
(3208)
(3022)
(3015)
(2974)
学科
(32741)
经济(32716)
管理(15574)
(13853)
中国(13326)
方法(13281)
数学(12362)
数学方法(12312)
(9433)
(9388)
企业(9388)
(9331)
贸易(9325)
(9232)
业经(6494)
(6220)
农业(6140)
(5717)
(5631)
(5516)
银行(5516)
环境(5432)
关系(5430)
(5430)
(5204)
(5179)
金融(5178)
发展(4572)
(4564)
(4521)
机构
大学(98550)
学院(97162)
(51310)
经济(50737)
研究(40103)
管理(34117)
中国(32241)
理学(29218)
理学院(28882)
管理学(28635)
管理学院(28449)
(21418)
(21282)
科学(20794)
(19306)
经济学(18045)
研究所(17708)
财经(17307)
中心(16945)
经济学院(16279)
(16195)
(14535)
北京(14364)
财经大学(13078)
(13002)
(12730)
科学院(12673)
师范(12657)
(11989)
社会(11833)
基金
项目(65411)
科学(52832)
研究(50889)
基金(50060)
(43820)
国家(43517)
科学基金(36558)
社会(35542)
社会科(33805)
社会科学(33799)
基金项目(25158)
教育(22678)
(21475)
资助(20430)
自然(20352)
自然科(19901)
自然科学(19896)
自然科学基金(19576)
(19474)
编号(18895)
中国(17526)
国家社会(16540)
(16379)
成果(15855)
(15314)
重点(15200)
教育部(14438)
(13780)
课题(13673)
(13337)
期刊
(54515)
经济(54515)
研究(33544)
中国(20567)
(14487)
科学(13782)
(13190)
学报(13160)
管理(13154)
大学(10736)
经济研究(10578)
教育(10113)
学学(10043)
(9762)
金融(9762)
农业(9624)
财经(9171)
(9083)
世界(8301)
(8143)
国际(8126)
问题(7640)
技术(7401)
业经(7231)
(5626)
技术经济(4748)
经济问题(4600)
统计(4255)
资源(4228)
(4073)
共检索到149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博  
美丽中国梦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法治中国也有密切联系,而当前生态文明立法疏而不密、环保部门监管形强势弱、生态司法保护难堪重任、公众参与监督阻塞不畅的制度障碍制约其实现。只有科学立法,形成完善法制保障;严格执法,大幅提高执法效能;强化司法,保障公众环境权益;倡导守法,形成环保社会氛围才能实现美丽中国梦。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欢   张胧洁  
“美丽中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诗意呈现,探索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效路径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如果将“美丽中国”看成是“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它的“美”就体现为主体之美、社会空间之美、自然空间之美。从空间构成上来看,建设美丽中国主要应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塑造美丽主体,即以生态人格塑造推动主体美丽蜕变;二是塑造美丽生产空间,即以绿色生产方式打造清洁高效生产空间;三是塑造美丽生活空间,即以绿色生活方式生产绿色低碳生活空间;四是塑造美丽自然空间,以生态治理还原宁静和谐美丽生态空间。在新时代,找寻“人-空间”共同向美奔赴的有效路径,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思想启迪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大学生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其生态文明素养高低是衡量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重要标尺。文章以"美丽中国"战略思想对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新要求为切入点,总结提炼出当前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从优化生态教育资源、建设生态校园、创新活动形式、培育低碳生活习惯等方面提出解决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生态文明教育提供参考。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欢   张胧洁  
“美丽中国”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诗意呈现,探索美丽中国建设的有效路径是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如果将“美丽中国”看成是“人-社会-自然”和谐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它的“美”就体现为主体之美、社会空间之美、自然空间之美。从空间构成上来看,建设美丽中国主要应从四个方面展开:一是塑造美丽主体,即以生态人格塑造推动主体美丽蜕变;二是塑造美丽生产空间,即以绿色生产方式打造清洁高效生产空间;三是塑造美丽生活空间,即以绿色生活方式生产绿色低碳生活空间;四是塑造美丽自然空间,以生态治理还原宁静和谐美丽生态空间。在新时代,找寻“人-空间”共同向美奔赴的有效路径,对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思想启迪意义和实践参考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宁  
农业是国计民生的根本,农业现代化关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体水平。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聚焦"三农问题",这充分体现出党中央对于"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此次中央"一号文件"对发展现代化农业经济提出了全新部署和要求,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经济构建美丽家园已经成为未来我国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周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概念,并将其置于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在内的社会主义文明体系之中。党的十八大系统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并将其纳入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美丽中国建设的任务和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举措,既是我党执政理念的发展和升华,也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庄严承诺;既顺应了人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柳兰芳  
本文主要通过对苏格拉底伦理学中"认识你自己"、"自知其无知"内容的阐述,认为其中蕴含着深刻的"苏格拉底式智慧";而这种"苏格拉底式智慧"对应对当前严峻的生态危机,转变盲目乐观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观念,构建美丽中国的生态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价值。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仇传辉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体系。当前,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仍存在重基础设施建设、轻体制改革、建设资金不足、农民积极性不高等问题,因此,美丽乡村建设只有从土地、户籍、医疗等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农民群体及社会资本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魏新玲  
美丽乡村建设视野下,我国农村环境生态化发展不仅要注重环境的可持续性,也要注重生态人文环境的建设,坚持生态化、可持续化、特色化的价值取向。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目标,政府应加强规划的引导,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下打造生态化的农村人居环境。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新民  
河南省淅川县作为丹江口库区移民外迁县,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移民县。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过程中,淅川县累计搬迁近40万人,现丹江口库区周边水位在172米线以上还生活着10余万留置群众,但人均耕地不足0.5亩。为妥善解决淅川移民后的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和调水水质,河南省组织实施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淅川县)移土培肥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以下简称淅川移土培肥项目),以打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新民  
河南省淅川县作为丹江口库区移民外迁县,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移民县。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过程中,淅川县累计搬迁近40万人,现丹江口库区周边水位在172米线以上还生活着10余万留置群众,但人均耕地不足0.5亩。为妥善解决淅川移民后的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和调水水质,河南省组织实施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淅川县)移土培肥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以下简称淅川移土培肥项目),以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晓红  程斯辉  
习近平总书记2012年11月29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这是两任总书记对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新愿景、新目标、新蓝图;同时也是对这种新愿景、新目标、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向宝惠  
"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指向,生态文明建设是构筑"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从生态文明的角度看,建设"美丽中国"就是要"使人们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王晓广(2)认为"美丽中国"首先指称的是一种优美宜居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又表征了一种和谐有序的发展环境,体现了自然之美与社会之美的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科鹏  
美丽乡村建设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载体,通过对乡村内涵的深度挖掘,可以吸引城市的人才、资金和信息等向农村流动,最终实现城乡的等值化。但是,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项长期的、艰巨的系统性工程,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本文分析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提升路径,以求为全域一体的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龚洁  
我国新农村建设在"美丽"方面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智慧"方面尚有所欠缺,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可以依托数据资源促进乡村地区生产、生活和生态的协调发展,避免新技术背景下城乡建设的二次割裂,进而实现"美丽"与"智慧"的无缝衔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