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27)
2023(5604)
2022(4776)
2021(4307)
2020(3598)
2019(7865)
2018(7858)
2017(15247)
2016(8154)
2015(9195)
2014(9184)
2013(9063)
2012(8305)
2011(7567)
2010(7759)
2009(7589)
2008(7547)
2007(7144)
2006(6516)
2005(6100)
作者
(22569)
(18956)
(18838)
(18232)
(12146)
(9075)
(8664)
(7279)
(7086)
(6894)
(6586)
(6335)
(6292)
(6094)
(6012)
(5805)
(5583)
(5517)
(5486)
(5342)
(4889)
(4560)
(4466)
(4458)
(4382)
(4287)
(4251)
(4239)
(3748)
(3655)
学科
(31971)
经济(31812)
管理(30848)
(26145)
(24339)
企业(24339)
(12994)
(12672)
方法(11505)
业经(10211)
中国(10047)
(9278)
(8949)
体制(7639)
理论(7582)
数学(7569)
数学方法(7486)
(7349)
(7281)
财务(7260)
财务管理(7239)
企业财务(6904)
(6384)
(6379)
银行(6379)
(6080)
(5888)
金融(5885)
(5875)
环境(5679)
机构
大学(121536)
学院(119185)
(50841)
经济(49718)
管理(44962)
研究(40773)
理学(37920)
理学院(37496)
管理学(36998)
管理学院(36742)
中国(31614)
(29262)
(25485)
财经(21698)
科学(21507)
(19831)
(19691)
(19486)
中心(18317)
研究所(17170)
经济学(16156)
北京(16076)
财经大学(15987)
(15834)
(15565)
师范(15463)
(14754)
(14444)
经济学院(14249)
业大(14193)
基金
项目(74039)
科学(59739)
研究(57945)
基金(55045)
(46363)
国家(45948)
社会(40607)
科学基金(40106)
社会科(37275)
社会科学(37260)
基金项目(28569)
(27980)
教育(27027)
(23398)
自然(23347)
编号(23216)
自然科(22792)
自然科学(22788)
自然科学基金(22405)
资助(21412)
(21113)
成果(21047)
(17696)
重点(16656)
国家社会(16648)
课题(16521)
(15930)
教育部(15924)
(15616)
人文(15321)
期刊
(63585)
经济(63585)
研究(41452)
中国(29785)
(25274)
管理(19357)
学报(16450)
(16036)
科学(15979)
教育(15806)
大学(13817)
(12746)
金融(12746)
学学(12742)
财经(12168)
(10424)
农业(10062)
技术(9575)
经济研究(9519)
业经(9329)
问题(8112)
(6214)
(6040)
会计(5983)
改革(5944)
(5944)
财会(5874)
理论(5570)
(5566)
世界(5548)
共检索到1954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鞠立新  
1921年春,列宁总结了“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审时度势、力排众议,率领全党由“战时共产主义”转变到“新经济政策”上来。这是列宁晚期思想的重大转折点,其中也包含着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思想的重大转折。我们今天研究探讨这些思想,对于完整准确地理解、把握列宁的思想,对于推进改革深化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马骥  马雪峰  
一、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和实践的回顾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早在19世纪欧洲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就已明确提出来了,他们说:未来社会“一切人都应当劳动,要废除私有制。”“要实行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使大家共同的财产,为大家的共同福利服务。”科学社会主义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燕然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基本细胞,国营企业不活是旧体制的主要弊端,而障碍着把企业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的恰恰是束缚着我们的传统所有制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林水源研究员新近问世的力作《论新型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构建》,是作者近几年潜心研究的结晶,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进行了可贵的探索。作者对于社会主义所有制问题的独特理论见解是以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批判性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传统的形成及改革实践为前提的。作者认为,马克思关于所有制问题最重要的命题在于阐明了所有制是生产的社会形成。所有制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做为生产关系的总和贯穿于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和全部过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生军  
在我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初,当东欧学派的理论观点传入我国时,它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学术研究已停滞了十几年的我国经济理论界引起轰动,以致使得我国许多经济学者颇有点既崇敬又自惭形秽之感。但随着改革的深入,不仅从改革实践上讲,我国短短十多年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与原苏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西荣  顾培东  
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的论述,由于悖异了社会主义的实际发展状况、因而成为不能重构我国产权制度的理论依据。从资源配置有效性的角度来看,合理的产权主体结构应当是私有产权主体与公有产权主体并存和互补的产权主体结构;产权客体的自然属性、产权客体的支配的影响效应和产权收益的确定与否则是判定私有产权主体和公有产权主体各自界域的基本标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光远  
于氏简明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辞典初稿(征求意见稿)○于光远编者按: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同志所作《于氏简明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辞典初稿》在本刊发表,并藉以征求读者意见。我们很乐意为光远同志的新作提供这方面的服务。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是党的十五大提出的重大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寿春  
纵观历史,在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的价值取向上,包括马恩等经典作家在内的许多先哲,都选择了公平、平等和劳动者自身的解放。从历史的角度看,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将效率原则放在了第一、唯一至上的位置。因此,尽管它导致了甚于历史上很多时期的财富占有上的不平等,却也创造了极高的劳动效率。如今它已在努力追求它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公平。在社会主义中国,人们关于财产占有关系的思想中,既有在自己几千年文朋史中积淀下来的“均田均赋”观念,也有由于意识形态原因所接受的欧洲社会中始于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和完善于马克思主义的财产公共占有的思想,由此,公有制的思想理论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诗白  
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新发展刘诗白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这一意义极其重大的命题,这是对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重要发展。我国体制改革进行了近20年,已经走过了初始阶段,当前进入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期,产权的触动和公有...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谢地  郑丽芳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生产关系的基础,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的历史性时刻,全面回顾、梳理建党100年来关于所有制理论之滥觞、演进以及创新、发展,有利于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期进一步完善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续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奇迹提供制度保障。回顾党的所有制理论演进与实践轨迹,可以划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以前、党的十八大以来几个历史阶段。理论梳理和实践回顾表明,在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前提下,始终按照问题导向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有利于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适宜的所有制结构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理论品格和实践理性,从而不断推动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所有制理论的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克莎  汪红驹  
经济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重大转变,必然是客观条件和主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将2012年确定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开端,预计新常态的持续时间至少要达到10年以上,其中前5年将是比较艰难的转换期和适应期。这种艰难性主要表现在经济增速能否平稳换挡和如何防止经济失速上,因为经济发展阶段转变与周期性影响交错在一起,可能使市场出现过度反应和较大扭曲,也使宏观调控面临新的严峻挑战。把经济发展新常态引起的条件变化与对未来经济运行的预测分析结合起来看,新常态下宏观调控的新特点将表现为调控思路的重大转变,即转为主要稳定经济增速、主要防控通货紧缩、主要防范资产泡沫破裂、主要促进转型升级、主要激发市场活力。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传习  
浅谈社会发展理论的重大转变王传习一、从简约的经济增长到综合的社会发展二战结束后,新独立的发展中国家意识到自己的落后,产生了追求经济增长的强烈愿望。工业国面对战后的物资匮乏,也想加速经济发展。以研究经济增长、经济发展政策的发展经济学应运而生。早期的发展...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宝莲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所有制理论为指导,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对我国社会主义所有制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不但确立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而且允许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华侨投资)、自由市场的存在和发展,初步认识到了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的复杂性,并试图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突破单一、僵化的传统社会主义所有制模式。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社会主义所有制的探索中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又经历了严重的挫折。回顾这一历史过程并总结其历史经验,对我们党在新世纪的继续探索仍有现实意义。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孔泾源  
当前,我国正从生存型发展阶段向全面发展阶段转变、从传统农耕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变、从外向粗放型发展模式向内需集约型发展模式转变、从发展中国家向中等发达国家转变、从贫弱型国家向大国责任型国家转变。顺应这些转变,应加快住房、交通体制改革和服务业体制改革,尤其是改革自然垄断业务与竞争性业务混合的行业,重视国内服务外包的发展;加快公共事业、公共服务领域的改革,着力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城乡管理体制改革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避免陷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加快社会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应当基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而土地私有制最终会让农民失去土地甚至不能完整地占有自己,违背了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在农村改革中,我国应坚决避免土地私有化。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有助于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应守住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这个"魂"。当然,也要看到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骗取国家农业补贴与涉农专项资金的行为和欠合理的农业生产经营人员结构等偏离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的现象。对此,应自上而下地广泛宣传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严格审核涉农资金发放的全过程,打击一切践踏农民利益的行为,改善农业生产人员学历结构,加大对农业生产人员的培训力度;同时在农村土地确权后,村集体应更积极地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股份合作经营过程中的利益,助力乡村振兴与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