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707)
2023(8644)
2022(7429)
2021(7207)
2020(5991)
2019(13874)
2018(13750)
2017(26977)
2016(14725)
2015(16221)
2014(16260)
2013(16036)
2012(14978)
2011(13073)
2010(13635)
2009(12957)
2008(13148)
2007(11645)
2006(10703)
2005(9734)
作者
(38153)
(31911)
(31829)
(31041)
(20325)
(15022)
(14745)
(12330)
(12075)
(11785)
(11049)
(10568)
(10503)
(10396)
(10346)
(9766)
(9472)
(9293)
(9190)
(9003)
(8251)
(7781)
(7703)
(7525)
(7306)
(7261)
(7053)
(6996)
(6453)
(6277)
学科
(56767)
经济(56698)
管理(48847)
(42903)
(35553)
企业(35553)
(33858)
方法(22795)
(22292)
税收(20843)
(20662)
数学(20288)
数学方法(20078)
中国(17338)
财政(17203)
(17198)
(16314)
(14750)
财务(14736)
财务管理(14685)
(14449)
企业财务(14014)
地方(13131)
业经(11724)
(11344)
农业(11086)
(10832)
(10736)
银行(10722)
(10624)
机构
学院(197548)
大学(195483)
(87068)
经济(85322)
管理(74925)
研究(68063)
理学(63352)
理学院(62727)
管理学(61877)
管理学院(61489)
(57293)
中国(54875)
(40435)
财经(39164)
科学(37103)
(35351)
(34413)
(32366)
中心(30196)
研究所(29797)
财经大学(28412)
(27718)
经济学(27149)
北京(26185)
(25016)
师范(24882)
(24800)
(24540)
经济学院(24368)
(23714)
基金
项目(118241)
科学(93480)
研究(91522)
基金(86232)
(73314)
国家(72647)
科学基金(62547)
社会(59136)
社会科(56071)
社会科学(56059)
(44456)
基金项目(44108)
教育(41987)
编号(38176)
自然(37908)
自然科(37016)
自然科学(37009)
(37000)
自然科学基金(36360)
资助(36046)
成果(33097)
(27294)
课题(26429)
重点(26100)
(25794)
(24922)
国家社会(24570)
(24134)
教育部(24088)
(24039)
期刊
(105754)
经济(105754)
研究(73631)
(49168)
中国(43960)
管理(28525)
学报(24620)
(24516)
科学(23515)
(22816)
金融(22816)
教育(22668)
财经(19845)
大学(19627)
经济研究(18842)
学学(18334)
(17866)
(16988)
业经(16150)
(16012)
农业(15731)
技术(15111)
税务(14252)
问题(12928)
(11498)
会计(11048)
(11009)
财政(11009)
财会(10992)
国际(10334)
共检索到3276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吕冰洋  蔡红英  崔茂权  
我国现行的增值税是共享税,地方分成部分按生产地原则确定收入归属地,由此产生了一些负面经济影响,而当下营改增改革进一步扩大了这种影响。笔者认为,保障地方政府财力须在增值税改革上着手,在借鉴VIVAT、CVAT和DVAT基础上,提出改革增值税三种方案:一是开征零售税并将其作为地方主体税种,同时降低增值税税率、增值税收入全额划归中央;二是增值税实行60∶40共享,地方政府分享增值税的依据是当地消费占全国消费的比例;三是根据增值税发票信息将商品销售分为辖区内销售和辖区外销售两部分,根据两者比值分割增值税,前者为中央税,后者为地方税。改革的本质是促使流转税收入的分配原则由生产地原则向消费地原则转变,让市...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林江  孙辉  
本文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进程"的视角下,初步探讨了增值税"扩围"改革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问题,分析了增值税"扩围"的理论与现实情况,并在回顾分析政府间财政关系后,实证模拟了"双进程"中增值税"扩围"对地方财力的影响程度,最后结合有关结论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朱秋霞  
中国以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60%为改革目标,导致中央与地方财政分配的经常性调整,这不利于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应该借增值税转型为契机,对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进行改革。改革方案的基本内容为:以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30%为基本目标,以增值税平衡基金为地区间横向财政平衡工具,成立政府间财政关系协调委员会,以协调财政平衡基金的使用。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林采宜  刘磊  
本文重点分析了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调整的作用,指出财政政策的有效性除受到财政收支规模及结构合理性影响外,还取决于传导机制是否顺畅。同时,政府还需要解决好在分税制下中央和地方财权的分配,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组合的问题。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岳树民  
我国现行增值税在某些方面已偏离了中性原则,如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凭发票注明税款进行抵扣等方面,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对此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和纠正。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佩华  王桂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城彬  孙玉栋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预算体制改革、税收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央地关系改革)。然而,迄今为止,这三方面的改革进程中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调整是进展最缓慢的,甚至与1994年分税制改革提出的"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最初设计方案越走越远。如各级政府事权、财权划分依旧不明确,导致政府间事权与财权,事权与财力的不匹配,从而造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融资平台的不规范发展、预算外收入等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甚者,改革进程有倒退的风险,即从"分税"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城彬  孙玉栋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现代财政制度的基本框架包括:预算体制改革、税收制度改革、财政体制改革(央地关系改革)。然而,迄今为止,这三方面的改革进程中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调整是进展最缓慢的,甚至与1994年分税制改革提出的"事权与财权相匹配"的最初设计方案越走越远。如各级政府事权、财权划分依旧不明确,导致政府间事权与财权,事权与财力的不匹配,从而造成了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融资平台的不规范发展、预算外收入等等一系列问题。更为甚者,改革进程有倒退的风险,即从"分税"的改革路径回到"分钱"的路径上来。阻碍改革进程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文章首先回顾了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改革历程,其次通过分析我国政府间财政收入、支出、转移支付结构以及事权划分等数据描述了我国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的政府间财政关系的现状,然后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存在的问题,最后相应地提出了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下一步改革方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翁嘉晨  
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是增值税改革的必然选择。其改革和完善应从扩大征税范围、合理设计适用税率、统一纳税人、规范税款抵扣和税收减免等方面入手,解决好改革对财政收入、固定资产存量处理、无形资产抵扣和现有征管条件的影响,促进我国税制结构的优化和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文东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初步理顺了中央与各省级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体制运行十余年来,在取得巨大成效的背景下,暴露出以基层财政困难、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异显著等为典型的现实问题。从地方视角而言,应以增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和均衡地方公共服务水平为基本出发点,逐步建立收入划分与支出划分相匹配的政府间财政关系安排。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骆祖春  
1.清楚划分不同层级政府支出责任的启示。政府间财政关系的核心就是要清楚划分不同层级政府的支出责任。意大利将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分为强制性公共服务和其他所有公共服务,中央定义强制服务的最低标准,地方政府可以自由定义其他公共服务的标准和消费水平。意大利的做法一方面保证地方间强制服务的全国统一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非主要方面的地区灵活性,同时也照顾到地方政府财力的可行性。由于历史、现实及信息不完整造成未来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巫建国  
“改革.开放”后,在我国增值税从无到有,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从1994年全面推开增值税起,其改革就已由全面尝识转入了系统优化的阶段,因此,怎样借鉴国际经验,来完善我国的增值税,则显得更具战略意义了。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谭崇钧  蒋震  
我国增值税改革须消除对增值税的错误理念,更加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以税收中性为基本原则推进全面改革,积极扩大征税范围,完善进项税抵扣链条,简化税制,规范进出口政策,取消小规模纳税人制度,逐步实行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全面清理优惠政策,优化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降低税收成本和税收风险,并相应改革财政分配体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谭崇钧  蒋震  
我国增值税改革,须消除对增值税的错误理念,以中性原则为基本依据推进全面改革,积极扩大征税范围,完善进项税抵扣链条,简化税制,取消小规模纳税人制度,逐步实行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全面清理优惠政策,降低税收成本和税收风险,并相应改革财政分配体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琍  
随着经济社会形势的不断变化,各国一直致力于完善增值税制度。在近年来的增值税改革浪潮中,中国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印度推行货物和劳务税(以下简称"GST")改革,两国的改革力度和成效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本文从改革历程、制度、征管三个角度对中印两国的增值税改革进行比较研究,并提出进一步完善中印两国增值税制度的相关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