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33)
2023(3630)
2022(2875)
2021(2349)
2020(1723)
2019(3810)
2018(4003)
2017(7456)
2016(4158)
2015(4442)
2014(4266)
2013(4450)
2012(4130)
2011(3809)
2010(3810)
2009(3224)
2008(3036)
2007(2877)
2006(2732)
2005(2431)
作者
(12503)
(10386)
(10039)
(9920)
(6368)
(4866)
(4516)
(3985)
(3892)
(3757)
(3685)
(3445)
(3299)
(3251)
(3238)
(3222)
(3002)
(2960)
(2925)
(2911)
(2706)
(2561)
(2411)
(2362)
(2307)
(2276)
(2264)
(2220)
(2162)
(2010)
学科
管理(17679)
(16459)
经济(16449)
环境(14514)
(10178)
(8661)
企业(8661)
生态(7180)
(6958)
(6667)
资源(5988)
规划(5583)
环境规划(5517)
(5220)
(5116)
方法(4604)
(4391)
业经(4353)
地方(4004)
(3980)
中国(3888)
经济学(3535)
农业(3468)
数学(3454)
数学方法(3398)
(3343)
区域(3339)
区域环境(3156)
(3014)
(2955)
机构
学院(57624)
大学(55821)
(23237)
经济(22752)
管理(21894)
研究(21705)
理学(18417)
理学院(18195)
管理学(17873)
管理学院(17778)
中国(16414)
科学(14170)
(12854)
(10955)
(10797)
(10457)
中心(10067)
业大(9980)
研究所(9863)
(9715)
(8578)
北京(8501)
(8027)
师范(7967)
农业(7906)
(7815)
财经(7764)
(7370)
(6917)
科学院(6659)
基金
项目(40002)
科学(31642)
研究(29588)
基金(29010)
(25885)
国家(25713)
科学基金(21783)
社会(18972)
社会科(17916)
社会科学(17911)
(16579)
基金项目(15638)
自然(13995)
(13784)
自然科(13497)
自然科学(13495)
自然科学基金(13224)
教育(12137)
编号(11314)
资助(10455)
(9765)
重点(9526)
(8360)
成果(8150)
(8099)
课题(7989)
国家社会(7981)
发展(7807)
(7801)
创新(7794)
期刊
(29814)
经济(29814)
研究(15910)
中国(12348)
学报(9729)
科学(9047)
(8985)
(8775)
管理(7704)
大学(7119)
学学(6762)
业经(6593)
农业(6242)
教育(5704)
资源(5186)
(5170)
金融(5170)
林业(4943)
生态(4649)
技术(4061)
问题(3898)
经济研究(3890)
(3528)
财经(3383)
科技(3326)
(2955)
(2919)
经济问题(2849)
会计(2802)
技术经济(2475)
共检索到903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小兵  
林业碳汇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从我国目前林业碳汇的现状来看,还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相关主体的利益补偿机制不明确等问题。本文在明晰林业碳汇权利内涵与特征基础上,提出应构建完善的市场交易体系、生态效益补偿体系以及相应的法律体系,以期为实现林业碳汇生态价值提供参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璨  
~~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勇成  
生态保护修复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而设立生态保护修复基金,是发挥自然资源部相关职责,引导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大力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笔者根据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特点,提出建立与投贷管理体系相结合的生态保护修复基金体系,发挥其引导作用的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罗力军  施振宇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森茂  
随着城市人口的急剧增多,城市建筑愈来愈密集拥挤,城市居民要回归较舒适的自然环境的要求愈来愈迫切,城市林业(Urbanforestry)的概念就应运而生。本文从城市林业概念的起源和内涵阐述入手,说明了城市林业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在一定程度上论述了城市林业的发展趋势。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袁晓玲  郭一霖  黄涛  李朝鹏  
完善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举措,不仅有助于国家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且对探索经济绿色增长新路径、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促进低收入群体有效增收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主要存在供需匹配不畅、交易成本过高、社会力量参与程度较低等问题,致使其对于绿色增长、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多重溢出效应难以充分发挥。立足于外部性、公共产品和产权理论,按照“资源价值化—价值资产化—资产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演化逻辑链条对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理进行解构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利益共同体和行动共同体视角提出“政府搭台—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碳汇银行”模式,阐述其设计思路、运行机制、发展路径与创新之处,其具体实施还面临着核算体系有待完善、产权界定尚不清晰、市场需求挖掘不足等约束。提出完善碳汇核算体系、健全碳汇产权制度、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等对策建议,为丰富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何雪锋  祁贤明  
在碳达峰碳中和与共同富裕背景下,探索乡村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通道,在做大“经济蛋糕”的同时做大“生态蛋糕”,实现乡村共同致富,对开创中国式乡村现代化道路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引入财会学科的“资源-资产-资本”概念,构建了乡村碳汇生态产品“三资转化”路径。在分析乡村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所面临的困境基础上,提出了要从明晰碳汇生态资源权属,搭建乡村碳汇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促进乡村碳汇生态产品品牌溢价,构建乡村碳汇生态产品数字化多场景应用等方面打通乡村碳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共富道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林森木  
关于建设银行实现商业化的几点具体建议林森木(国家计委投资研究所研究员)第一,进一步解放思想。建设银行在历史上是与财政部基建财务司,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改革开放以来,在企业化方面迈出较大步伐,同时仍承担着较多的行政性功能,越是上层这种行政性色彩越浓,总行...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蒋学模  
几点感想和建议蒋学模《消费经济》创刊十年了。我国经济类期刊何止成百上千,但专门研究消费经济的却仅此一家。这一方面说明,创办这个刊物的尹世杰教授在经济学研究方面有独特的创见,另一方面说明,就全国经济理论界来讲,对消费经济的研究还是很不够的。消费是社会经...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邱丕群  
对我国分配核算的几点建议邱丕群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NEAS)是以社会再生产过程为对象的全面系统的核算体系,它对社会再生产过程的核算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的:核算。其中,分配核算是生产核算与消费核算的中间环节,是联结社会生产与最终使用的桥...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黄国良  阮文娟  
对我国MPAcc教育在培养对象、教授内容以及行业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如吸纳政府、非营利组织、法律行业的人员攻读MPAcc学位;加大外语教学及国际会计准则和法律知识教学的比重;加强行业监管等。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知宇  
(一)完善环境会计体系1.建立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笔者建议我国建立一套完整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明确企业在环境治理、保护、预防、管理等方面费用支出的会计处理问题,使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详尽、细致,从而推动环境会计的发展。2.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环境会计是环境审计得以实施的必要的先决条件。加强环境会计理论研究,有助于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建立环境会计体制,为开展环境审计工作提供基础。3.量化环境信息。对环境绩效的评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林汀水  
对福建古史研究的几个课题,福建学界至今尚存分歧,未能充分深入讨论,以求较好的共识,深感遗憾。故为引起大家的关切和重视,本文特针对闽族、七闽、闽越王国、人口、移民、开发进程等问题,明确提出个人浅见,企图抛砖引玉,盼得学界的批判,从而纠误。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周  
在国有林区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应该把国家保护天然林生态资源,与国有林经营体制的彻底改革目标相协调;建议实行林务官制度,将国有林管理权与经营权分离开;现有的林业局中商品林与公益林分开经营,专门从事生产的为生产企业,专门从事保护工作的改为事业单位;天然林保护工程的资金投入要足额、到位、有效;对于林产工业要从规模经济和体制改革入手,消除产业结构虚高度化。对于退耕还林与发展农业生产的关系、买断职工工龄的问题及对天然林的威胁问题,要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