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02)
- 2023(5403)
- 2022(4600)
- 2021(4220)
- 2020(3411)
- 2019(7806)
- 2018(7785)
- 2017(14255)
- 2016(7835)
- 2015(9145)
- 2014(9346)
- 2013(8778)
- 2012(7870)
- 2011(7115)
- 2010(7284)
- 2009(6413)
- 2008(6438)
- 2007(5905)
- 2006(5240)
- 2005(4640)
- 学科
- 济(29020)
- 经济(28999)
- 管理(19945)
- 业(18108)
- 贸(17717)
- 贸易(17708)
- 易(17187)
- 企(14243)
- 企业(14243)
- 方法(12979)
- 数学(10594)
- 数学方法(10473)
- 农(9893)
- 中国(7814)
- 业经(7138)
- 财(6996)
- 地方(6773)
- 理论(6621)
- 出(6219)
- 农业(6026)
- 关系(6022)
- 制(5803)
- 口(5490)
- 出口(5485)
- 出口贸易(5485)
- 学(5316)
- 教育(4996)
- 环境(4942)
- 教学(4816)
- 务(4750)
- 机构
- 学院(111077)
- 大学(107562)
- 济(46001)
- 经济(44991)
- 管理(38300)
- 研究(35276)
- 理学(32575)
- 理学院(32189)
- 管理学(31547)
- 管理学院(31359)
- 中国(26053)
- 京(22048)
- 科学(20944)
- 财(19948)
- 农(19193)
- 江(18357)
- 所(17593)
- 业大(16731)
- 中心(16320)
- 财经(15751)
- 研究所(15687)
- 范(15070)
- 农业(15034)
- 师范(14902)
- 州(14423)
- 经济学(14271)
- 经(14169)
- 技术(13624)
- 北京(13410)
- 经济学院(13128)
- 基金
- 项目(70161)
- 研究(54199)
- 科学(53637)
- 基金(48207)
- 家(41553)
- 国家(41160)
- 科学基金(34436)
- 社会(32840)
- 社会科(31137)
- 社会科学(31126)
- 省(29219)
- 教育(25890)
- 基金项目(25600)
- 编号(23837)
- 划(23317)
- 自然(20923)
- 自然科(20413)
- 自然科学(20410)
- 自然科学基金(20053)
- 资助(19503)
- 成果(19275)
- 课题(16719)
- 重点(16013)
- 发(15962)
- 部(15211)
- 创(15181)
- 创新(14140)
- 大学(14032)
- 年(14007)
- 性(13958)
共检索到170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权
中国和美国是两个有着独特地位的大国,对外贸易在两国经济的总体规模当中所占比例虽然有限,但在两国关系乃至世界经贸格局中却承担着特殊重要的使命。中美之间在意识形态、文化传统、政治、外交等领域存在着重大的差别,但双边贸易关系的发展却源远流长。1784年8月25日,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晓凤
当今世界,国际贸易具有强烈的冲撞与协调、竞争与合作的博弈特征。在这场博弈中,人们所期待的平和、有序、共赢的局面并没有如期出现。相反地,随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技术扩散负作用”论的流行以及国际产业结构静态上的重构和动态上的脱节,导致国际贸易的摩擦此起彼伏。因而,要实现国际贸易的非零和博弈,必须要求贸易各方建立起激励相容的自由贸易机制、加速先进科学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转移扩散以及构建结构互补、水平分工与垂直分工交织并存的国际分工网络体系。
关键词:
国际贸易 非零和博弈 实现机制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高健 邓茂杰
以中国与20个最大贸易伙伴在2005—2011年的双边贸易流量数据为分析依据,建立引力模型,试图寻找影响中国与贸易伙伴双边贸易的因素。研究表明:空间距离、GDP、是否为APEC成员、汇率以及人均国民收入对双边贸易存在显著关联关系,这也是影响当前中国对外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中国在以后的国际贸易发展过程中,要加强与APEC成员的经贸往来,特别是深化和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双边或多边经贸关系。
关键词:
双边贸易 引力模型 影响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武希志
军品贸易(Arms Trade),亦称军火贸易、军品对外销售(Foreign Military Sales)、军品转让(Arms Transfer)。不同的国家对军品贸易的范围和分类有较大的差别。有人认为,军品贸易指军事专用品即武器装备的交易,不包括全部军品贸易,而也有人把凡是与国家安全有关或由军队使用的一切社会产品的交易都叫做军品贸易。二战以后,军品贸易出现了许多特点。军品贸易量增加很快,战后40多年来世界军品市场扩大了几十倍。军品贸易范围不断扩展,军品出口国70年代以前只有美、英、法、意及前苏联等几个发达国家,70年代后,巴西、南朝鲜、印度、以色列、新加坡等一些第三世界国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凯思琳·奇米诺 康纳尔·萨沃伊 刘天培
国际贸易市场最近传来了好消息:在信息技术协议(ITA)谈判中,中关已同意放宽关税;在贸易促进协议(TFA)谈判中,美国和印度也找到了打破当前僵局的方法。再加上国际服务贸易协定(TISA)的稳步推进,尽管世界贸易组织(WTO)第九届部长级会议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但是WTO在此之后已经做出了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董敏 黄颖洁 罗明灿 刘德钦
通过参与式观察、深度访谈,对中缅木材贸易的主要问题包括贸易区域与方式、贸易发展历程、贸易规模与结构以及对两国边境地区的影响等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缅木材贸易持续了近30年,基本是中国进口缅甸原木、锯材的单边贸易,主要是两国边境地区企业和机构之间的现汇贸易;对缅甸中央及地方政府财税收入、边境群众生计影响大,是中国木材进口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对中国边境地区木材产业和当地群众生计有较大影响。应将双边木材贸易上升到国家或地区战略层次,加强与缅甸林业的全方位合作,同时建立中缅双方木材合法性认同机制。
关键词:
木材贸易 缅甸 中缅边境地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尚静
本文分别从贸易总额、市场结构、产品结构等方面分析中国畜产品的进出口情况,特别是畜产品贸易逆差状况。畜产品出口竞争力弱和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SPS)的滥用是造成中国畜产品贸易逆差的主要影响因素,碳关税的实施也会对中国畜产品贸易产生重大影响。最后从优化畜产品结构、强化质量安全监管、调整出口市场布局、发展跨境电子商务4个方面提出缩小中国畜产品贸易逆差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畜产品 贸易逆差 影响因素 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潘韧
近几年旅游服务贸易已成为国际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山西旅游服务贸易额在我国服务贸易中占据比重逐年上升。山西省政府重视发展旅游服务业,将其作为增加本省外汇收支的重要手段。探究山西旅游服务贸易发展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提升山西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山西外贸创汇、助推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旅游服务贸易 旅游资源 入境游 出境游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逯宇铎 戴美虹
基于异质性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和融资约束视角,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我国出口企业选择加工贸易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理论分析表明,生产率较低、融资约束较高的企业倾向于选择加工贸易从事出口;采用2000-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进出口数据库对应后的数据、利用prob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和工具变量ivprobit模型估计方法的实证结果表明,我国出口企业融资约束程度越大、生产率水平越低,越倾向于选择加工贸易。稳健性检验结果进一步表明,融资约束较为严重、生产率水平较低的加工贸易企业,将提高加工贸易强度。
关键词:
出口企业 加工贸易 生产率 融资约束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马佳卉 贺灿飞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地扩展和加深,生产分工进入产品内分工阶段,中间产品贸易所占比重逐渐增加。中间产品贸易是产品内分工的主要表现形式。论文选取了纺织业、运输业和电子产业分别作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传统全球分工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代表,研究其贸易网络结构的特征与演化趋势。并以中国为中心的中间产品贸易网络为例,探究了影响贸易网络变化的因素。研究表明:①3种产业的中间产品贸易网络结构有明显差异,电子产业网络联系紧密,而运输业和纺织业的结构则相对松散。②1998—2017年,中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地位明显提升。③从影响中间产品贸易网络结构的因素来看:地理距离对中间产品出口偏好的影响显著,但是仅纺织业体现出了地理距离衰减效应,在电子和运输业中,地理距离越大,贸易偏好反而越高;沟通成本显著影响中国对目的地国家的出口偏好,中国文化在目的地国家推广能够提高贸易偏好;目的国制度质量对贸易偏好的影响显著,国家的话语权和可靠性能够提高中国对目的地国家的中间产品出口偏好,但同时,规制的质量越高,中国对其出口偏好则更低。④劳动力成本的差异在3种产业中均体现出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中间产品 贸易网络 贸易成本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亮
贸易的结构、效益、实力、环境、可持续分别是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动力、关键、保障、目标。在此基础上,文章设计了全新的指标评价体系,并分别从整体、横向、纵向三个层面推演了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自贸区驱动”作用机理。其中,整体层面的研究表明,贸易高质量发展的“自贸区驱动”内生动力包括资源配置、创新诱发、直接投资和技术溢出四大机制;横向层面的研究表明,基于自贸协定的相关条款,自贸区对贸易结构、效益、实力、环境、可持续的各个单独维度都能起到积极驱动作用;纵向层面的研究也发现,自贸区能够在宏观、中观、微观视域下分别驱动省域、产业、企业三个梯度的贸易高质量发展。文章最后剖析了制约“自贸区驱动”效果发挥的内部结构和外部环境因素,并从基础、内在、外延、异质性、伙伴选择五维层面给出了优化思路。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于明言 李荣林
本文采用2001年1月~2008年12月样本,在双边贸易引力模型的框架下,采用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方法,在汇率和中美两国GDP等影响因素基础上,分析中国垂直专业化对于中国对美出口、中国自美进口和中美贸易差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垂直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促进了中国对美出口、抑制了中国对美进口,加剧了双边贸易的不平衡。
关键词:
中美贸易 垂直专业化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黄庆波 李焱 宋杨
中美互为重要贸易伙伴,近年来,双方的依存关系不断增强。实证研究表明,双方的进出口之间建立起了长期稳定的关系,并且具有一定因果性。互利共赢是中美发展对外贸易的共同目标。中美贸易依存度的提高是互利共赢的基础;中美进出口之间的因果关系是互利共赢的必要条件;化解中关贸易摩擦是互利共赢的有效途径;维护国家贸易安全是互利共赢的外部保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春明
2018年以来,美国频频发起对来自中国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的事端,中国方面也一一进行了相应的反制,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不断升级。美国发起贸易事端的主要理由之一,是指责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过大,从而损害了美国的国内利益。从表面上来看,似乎确实是这样,但从真正能反映实际贸易利益的增加值贸易角度来看,事实却并非如此。本文即从增加值贸易的角度来探究中美贸易利益分配的真相,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来对这种分配的成因做一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韩灵梅
本文在对2002—2012年中美农产品贸易发展态势分析的基础上,采用G-L指数、Bruelhart贸易指数、Thom&Mc Dowell垂直型和水平型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实证分析了2002—2012年中美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结果表明,伴随两国农产品贸易规模的扩大,其总体产业内贸易水平仍较低,两国间的农产品贸易仍以传统的产业间贸易为主,且互补性明显;进而提出了未来中国农业发展的贸易策略。
关键词: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中美:贸易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