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51)
- 2023(7852)
- 2022(6618)
- 2021(5986)
- 2020(4987)
- 2019(11342)
- 2018(11296)
- 2017(23226)
- 2016(12228)
- 2015(13941)
- 2014(14181)
- 2013(14371)
- 2012(13804)
- 2011(12950)
- 2010(13505)
- 2009(13201)
- 2008(12830)
- 2007(11831)
- 2006(11219)
- 2005(10526)
- 学科
- 济(75933)
- 经济(75878)
- 管理(36482)
- 业(32857)
- 企(24919)
- 企业(24919)
- 方法(23928)
- 数学(21681)
- 数学方法(21496)
- 中国(19938)
- 地方(18647)
- 农(17034)
- 财(14624)
- 制(14385)
- 业经(13280)
- 地方经济(13085)
- 银(12167)
- 银行(12165)
- 贸(12041)
- 贸易(12032)
- 行(11838)
- 易(11687)
- 学(11441)
- 融(11152)
- 金融(11152)
- 策(11118)
- 农业(10881)
- 体(9710)
- 环境(9696)
- 及其(8956)
- 机构
- 学院(192934)
- 大学(191541)
- 济(98100)
- 经济(96190)
- 管理(72173)
- 研究(69421)
- 理学(60436)
- 理学院(59831)
- 管理学(59114)
- 管理学院(58729)
- 中国(55631)
- 财(47102)
- 京(39728)
- 财经(36059)
- 科学(35805)
- 所(34699)
- 经(32452)
- 经济学(31695)
- 中心(30561)
- 研究所(30483)
- 江(29995)
- 经济学院(28183)
- 财经大学(26329)
- 北京(26211)
- 农(24471)
- 院(24328)
- 范(24002)
- 师范(23871)
- 州(23708)
- 业大(21140)
- 基金
- 项目(108896)
- 科学(86189)
- 研究(85392)
- 基金(78986)
- 家(66103)
- 国家(65535)
- 社会(56584)
- 科学基金(55913)
- 社会科(53764)
- 社会科学(53752)
- 省(40938)
- 基金项目(39836)
- 教育(38499)
- 编号(34846)
- 资助(34102)
- 划(33970)
- 自然(31903)
- 自然科(31081)
- 自然科学(31069)
- 自然科学基金(30500)
- 成果(30339)
- 发(25584)
- 部(25541)
- 课题(24810)
- 重点(24207)
- 国家社会(23441)
- 性(22715)
- 教育部(22551)
- 人文(22198)
- 发展(22064)
- 期刊
- 济(121857)
- 经济(121857)
- 研究(70173)
- 中国(36371)
- 财(33825)
- 管理(29346)
- 融(25683)
- 金融(25683)
- 农(23040)
- 科学(21272)
- 经济研究(21171)
- 学报(20397)
- 财经(19152)
- 业经(18047)
- 教育(17345)
- 技术(17312)
- 大学(16813)
- 经(16653)
- 问题(16233)
- 学学(15856)
- 农业(15165)
- 贸(14116)
- 国际(12550)
- 技术经济(11950)
- 统计(11012)
- 理论(10484)
- 世界(10262)
- 经济问题(10241)
- 商业(10228)
- 经济管理(9830)
共检索到3154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生蕾
在过渡时期,我国实现经济稳定的政策选择,须面对现实, 通过发展实现稳定, 创造新的稳定政策环境。要从战略高度科学地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同时加快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步伐,以相应的体制、制度建设保证经济稳定政策的贯彻执行。
关键词:
经济稳定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景卿 车维汉
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保证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但是,自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正式提出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下行,当前稳增长问题值得高度重视。首先,通过检验,该文发现了我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着同向性变化关系,这验证了我国确实存在消费深度习性问题。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需求侧管理模式的背景下,该文从考虑消费深度习性问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工具组合的变化历程、原因及结果,探讨了我国企业当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来源,指出我国企业当前亟需进行的是升级而非转型。最后,该文通过综合比较得出,当前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应主要定位于政府支出(投资)。另外,政府支出(投资)政策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给予支撑,同时当前稳定经济增长仍然需要注重出口。
关键词:
消费深度习性 政策选择 稳定经济增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景卿 车维汉
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保证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但是,自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正式提出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下行,当前稳增长问题值得高度重视。首先,通过检验,该文发现了我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着同向性变化关系,这验证了我国确实存在消费深度习性问题。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需求侧管理模式的背景下,该文从考虑消费深度习性问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工具组合的变化历程、原因及结果,探讨了我国企业当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来源,指出我国企业当前亟需进行的是升级而非转型。最后,该文通过综合比较得出,当前稳定经
关键词:
消费深度习性 政策选择 稳定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平
我国改革开放实践证明,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阶段性变化有着很强的同步性特征。在经济赶超阶段,货币供给以"信贷中介"激励资本形成,促进经济增长,货币供给结构反映出我国外向型经济的高速发展,即外汇占款成为央行资产最主要部分,决定央行货币释放。新世纪后房地产推动了资产抵押的货币需求。进入新常态后,外汇占款不断下降,货币供给靠国内短期流动性资产创设对冲长期外汇资产下降。以"通道"推动的金融创新,提高了货币乘数和信用杠杆,但没有优化资源配置,反而加大了市场波动。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到新发展阶段,货币供给目标要从赶超期的"又快又好"转向新常态下的"稳中求进",根本上要逐步建立以公债为基础的央行资产,形成新常态下的货币、财政和统一监管的宏观稳定化政策和管理框架,推动经济走向成熟。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平
我国改革开放实践证明,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阶段性变化有着很强的同步性特征。在经济赶超阶段,货币供给以"信贷中介"激励资本形成,促进经济增长,货币供给结构反映出我国外向型经济的高速发展,即外汇占款成为央行资产最主要部分,决定央行货币释放。新世纪后房地产推动了资产抵押的货币需求。进入新常态后,外汇占款不断下降,货币供给靠国内短期流动性资产创设对冲长期外汇资产下降。以"通道"推动的金融创新,提高了货币乘数和信用杠杆,但没有优化资源配置,反而加大了市场波动。由此可见,随着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到新发展阶段,货币供给目标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丽华
经济稳定与财政货币政策汪丽华经济稳定是指经济能够连续地、较平稳地发展,不希望经济发展过程经常出现不连续点(间断点)或过大的起伏波动。没有一定的稳定,就难以有持续的发展。在市场机制调节下,经济稳定不可能自动地出现,常需要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进行调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宏观经济稳定政策虽然是现代各国政府常用的稳定经济运行的工具, 但稳定政策的理论争论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不同经济学流派的政策主张及其理论依据的回顾并分析表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仍是我国前几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需求管理政策 供给管理政策 积极财政政策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成 黎克俊 马文涛
本文采用基于DSGE模型的模拟分析和基于VAR-GARCH(1,1)-ABEKK模型的溢出效应检验发现,在运用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时应以数量型工具为主,同时,由于数量型工具调控下房地产市场波动可能对宏观经济产生较大的冲击效应,使得宏观调控不能忽视价格型工具的作用。还发现,就价格型工具而言,以同业拆借利率为代表的市场化利率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大于管制利率,就数量型工具而言,以货币供给量为中介还是以信贷规模为中介无显著差异。此外,在非对称效应方面,数量型工具的影响显著强于价格型调控。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市场化利率调控的影响会加深,应综合使用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利率工具的使用力度,...
关键词:
货币政策工具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谢绵陛
本文通过新、旧家庭的世代交替假设,引进股市波动对消费的影响,建立符合中国经济特征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用中国宏观季度数据估计模型参数,研究了中国的股市财富效应和货币政策选择问题。研究发现,中国股市财富效应存在,股市正向冲击对产出、通货膨胀和工资都有正向的短期影响。因此,股市冲击是经济短期波动不可忽视的因素。虽然存在股市财富效应,但中国的货币政策尚未对股市波动采取制度性的响应措施。通过模拟研究发现,提高货币政策对股市波动的响应力度能有效降低产出波动,但却会显著提高物价和利率的波动。
关键词:
动态随机一般均衡 财富效应 货币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世美
文章从金融机构破产风险的角度,把银行系统作为金融稳定问题的中心,研究了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相互作用问题。以基差风险为切入点,从理论上论证了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之间存在均衡解,但是过高的基差风险权重系数可能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并且综合了滞后变量和利率期货前瞻性变量,对泰勒规则进行了扩展,构建了新的理论模型并做出评价。这为保持金融市场稳定和制定货币政策拓宽了新的视野。
关键词:
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规则 基差风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阿兰·欧尔巴哈
多数观察者认为治理本轮经济衰退迫切要求实施全新的财政政策,支持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的观点在本次危机出现之前已经存在。正如目前对投资激励机制的讨论所揭示的,我们仍然依赖于以往政策实施中采用的审时度势的方法。由于多年来缺少实施财政政策的土壤,审时度势的财政政策少有进展并不让人意外。但如果要大规模地实施财政刺激政策,我们必须对政策的精心设计给予更多的关注。
关键词:
经济衰退 财政政策 投资计划 经济稳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庆旺
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可能有一定差距:从财政本身的结果(大规模赤字)来看,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但从这种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结果来看,大规模赤字并没有起到本应起到的扩张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澄清“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质,以更加成熟地运用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俊培 卢盛峰
基于1997-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财政宏观政策在发挥经济稳定功能中的实际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宏观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2)现行财政宏观政策并未有效发挥经济稳定作用,即财政收入政策只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物价稳定和防止通胀的功能,而支出政策的经济稳定功能也只体现在经济产出增长方面;(3)进一步分周期波动阶段分析表明,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因此,要充分有效发挥财政宏观政策的经济稳定功能,需要深化财政体制以及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不能过度依赖宏观调控,应该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微观制度安排的完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彭俞超 方意
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央行新创设了定向降准、再贷款和常备借贷便利等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通过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中引入负外部性产业与为之提供针对性信贷的垄断竞争银行部门,本文对两类数量型和两类价格型结构性货币政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稳定的有效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基于贝叶斯参数估计和数值模拟分析,四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对于不同的外生冲击均有效,且主要通过定向影响金融机构的运营成本而起到信贷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基于改进的政策前沿曲线评判框架,本文发现,非对称地实施结构性货币政策更能兼顾经济稳定和产业结构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