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43)
2023(6229)
2022(5349)
2021(4957)
2020(4268)
2019(9638)
2018(9806)
2017(20002)
2016(10889)
2015(12116)
2014(12260)
2013(12487)
2012(11878)
2011(10582)
2010(10695)
2009(10182)
2008(10384)
2007(9552)
2006(8611)
2005(7729)
作者
(31936)
(26454)
(26188)
(25352)
(16790)
(12809)
(12169)
(10062)
(9910)
(9699)
(9099)
(8656)
(8627)
(8388)
(8222)
(8041)
(7878)
(7802)
(7566)
(7565)
(6663)
(6525)
(6315)
(6079)
(6028)
(6004)
(5958)
(5824)
(5392)
(5231)
学科
(44050)
经济(43890)
(33465)
管理(32857)
(26906)
企业(26906)
方法(21560)
(19106)
数学(17765)
数学方法(17572)
中国(15268)
(13877)
(12471)
(10393)
财务(10378)
财务管理(10350)
业经(10079)
企业财务(9896)
(9689)
银行(9679)
收入(9379)
(9202)
(8975)
农业(8821)
(8048)
(7820)
贸易(7813)
(7806)
金融(7805)
理论(7722)
机构
大学(162284)
学院(160216)
(68678)
经济(67229)
管理(59505)
研究(54688)
理学(50785)
理学院(50236)
管理学(49429)
管理学院(49130)
中国(43009)
(37911)
(34601)
科学(31408)
财经(29330)
(28112)
(26543)
(25686)
研究所(24949)
中心(24309)
(23649)
北京(22308)
经济学(21929)
财经大学(21925)
业大(21867)
农业(20151)
(20001)
经济学院(19805)
师范(19781)
(19175)
基金
项目(98601)
科学(77663)
基金(73049)
研究(72275)
(63692)
国家(63155)
科学基金(53170)
社会(48558)
社会科(44886)
社会科学(44867)
基金项目(37989)
(36804)
教育(33466)
自然(33291)
自然科(32510)
自然科学(32500)
自然科学基金(31944)
(31735)
资助(30603)
编号(28751)
成果(25205)
(23409)
重点(22247)
(21046)
(20308)
教育部(20172)
国家社会(20019)
课题(19835)
(19796)
人文(19264)
期刊
(77475)
经济(77475)
研究(51710)
中国(30851)
(30567)
学报(25481)
(23539)
管理(23014)
科学(22790)
大学(19686)
学学(18622)
(18078)
金融(18078)
农业(15685)
教育(15602)
财经(15536)
经济研究(13393)
(13275)
业经(12047)
技术(11963)
问题(11068)
(8999)
理论(8620)
统计(7825)
(7743)
商业(7657)
实践(7589)
(7589)
技术经济(7573)
(7335)
共检索到2461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韬  张荣  
一、分清我国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 我国社会收入分配进程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历程紧密相连的。从目前情况看,经济发展将经历两个发展阶段: 一是:当前,我国处于过渡时期,经济高速增长,同时自身体制在经济增长状态下作适应性调整。因此,经济快速增长与经济体制调整,是过渡时期的基本特征。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蒋震  安体富  杨金亮  
改革开放之后到经济新常态之前,我国税收的主要职能是服务于经济增长大局,作为政府主导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税制本身在发挥收入分配调节方面的功能不强。经济进入新常态后,按照供给侧管理的要求,应通过转变税制结构,强化税收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的作用,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加快实现经济发展动力转换。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聂子勋  
我国提高了“双碳”目标的战略地位,积极实行对抗气候变化的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对于“双碳”策略的分步目标和实施路线有深度的研究需求,这需要积极追寻科技创新,提供适当解决方案和应对策略,并研究如何强化能源支持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阶段性“双碳”目标的实现,需要加强深度管理、科技创新、金融支持和企业参与,从而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深刻推动经济、社会变革和进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朱长存  马敬芝  
选取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两个指标,分别从各收入等级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与相应城镇居民总体均值的比例,以及城镇各收入群体可支配收入和消费支出占总体的份额两个角度,分析了1985~2011年城镇各收入等级在总体收入分配格局中地位的相对以及绝对变化情况。分析表明:一是在城镇居民收入分配格局中,高收入等级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而低收入等级所占份额越来越小,中间收入等级所占份额稳中有降;二是城镇居民各收入等级在总体收入分配格局中的地位及其变化趋势呈现明显的阶段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立勇  陈杰  
政府宏观调控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宏观调控经历了"计划式"计划调控、"大起大落"式宏观调控、"软着陆"式宏观调控、"精确"式宏观调控等几个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宏观调控的发展亦具有阶段性。在借鉴其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宏观调控目标、模式、手段、工具选择等作出改善,明确宏观调控发展方向,可为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陆岷峰  高攀  
从2001—2010年,为了防止货币信贷总量过快增长,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我国在此期间对法定准备金率进行了频繁的调整。本文把这10年准备金率的变化过程分为"平稳上调期"、"小幅回调期"、"上升摸高期"三个阶段,分别就准备金率在各个阶段不同的政策目标、调整原因逐一进行分析,继而探究我国近十年存款准备金率调控的效果,并对未来的货币政策进行展望。
[期刊] 改革  [作者] 汪仁洁  
现阶段我国经济放缓,结构性矛盾、发展不平衡、涉农小微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尤为突出。若采取传统全面调控货币政策的"一刀切"模式,只会加剧当前各种矛盾。2014年两次"定向降准"揭开了定向调控货币政策的序幕。当前定向调控货币政策在有效性、精准性上还存在实施困难,但这掩盖不了定向调控政策解决当前突出问题的定向精准微调优势。定向调控货币政策,应注重与其他政策、手段配合使用,立足金融创新,瞄准"靶点"精准发力。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刚  
我国在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方面,与实践脱节现象越来越突出,致使企业有悖社会责任的事件频发。这与理论研究对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层次性、阶段性和动态性的相对忽略和缺乏有关。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顾书桂  
当普通住宅能够充分弹性供应时,政府提供住房保障的对象仅仅限于购买力低于普通住宅生产价格的消费者。中国人多地少的矛盾决定了中国的普通住宅不可能无限制供应,相应地,住宅商品化使中国普通住宅的价格也像优质住宅一样具有竞购的特征,中国住房保障的成本远远高于均衡水平。限购既是中国住宅市场宏观调控的最佳切入点,也是中国住宅市场宏观调控的阶段性工具,它最终会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住宅市场秩序的重建取代。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沈时伯  
1981—2000年间,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看,我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处于不断扩大的发展趋势,呈现"不规则的阶梯形"变动特征。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勇  
针对"形势与政策"课管理目标不明确、学时难以保证、不能覆盖全体学生、教学管理存在随意性等问题,提出将"全覆盖,不断线"作为课程规范建设的阶段性目标。为实现这一阶段性目标,本文提出要根据课程的特殊性,进一步提升对"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不可替代性的认识,学会用好"活页"教材,打造专兼结合的教师团队,循序渐进地做好课程建设工作。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瞿商  
中国经济转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与阶段性目标。改革30多年来,中国经济转型经历了大约4个阶段及其目标转换,这就是1979—1984年经济转型的起步与完善计划体制的目标、1985—1992年经济转型的推进与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目标、1993—2003年经济转型的定向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和2003以来经济转型的定型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通过阶段性目标的转换,中国实现了经济转型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辉  贾红霞  
阶段性质量目标的设定与评价的标准为高校提出具体的教育要求,一方面体现出高校独特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满足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提升高校阶段性质量评价标准,促进通过学术标准建设驱动高校科学研究与专业建设,完善高校功能,是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不懈追求,也是提升高校总体竞争力的关键。开放性的教学体系是高校教育质量目标评价的发展趋势,需要高校拓展现有的教学空间,与前沿性机构密切合作,形成以学生个人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学习支持体系,为终身学习的实现提供基础。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辉  贾红霞  
阶段性质量目标的设定与评价的标准为高校提出具体的教育要求,一方面体现出高校独特的资源优势,另一方面满足社会发展与经济建设的需要。提升高校阶段性质量评价标准,促进通过学术标准建设驱动高校科学研究与专业建设,完善高校功能,是高校教学改革与发展的不懈追求,也是提升高校总体竞争力的关键。开放性的教学体系是高校教育质量目标评价的发展趋势,需要高校拓展现有的教学空间,与前沿性机构密切合作,形成以学生个人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学习支持体系,为终身学习的实现提供基础。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