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78)
- 2023(14431)
- 2022(12342)
- 2021(11330)
- 2020(9623)
- 2019(22369)
- 2018(22147)
- 2017(43313)
- 2016(23437)
- 2015(26774)
- 2014(27230)
- 2013(27332)
- 2012(26277)
- 2011(24207)
- 2010(24993)
- 2009(23589)
- 2008(23681)
- 2007(21635)
- 2006(19659)
- 2005(18443)
- 学科
- 济(120286)
- 经济(120159)
- 管理(65796)
- 业(64531)
- 企(50952)
- 企业(50952)
- 方法(43903)
- 数学(38231)
- 数学方法(37864)
- 中国(34533)
- 农(30946)
- 地方(29716)
- 财(26106)
- 业经(24648)
- 制(24610)
- 学(23238)
- 贸(20597)
- 贸易(20581)
- 农业(20414)
- 银(20071)
- 银行(20033)
- 易(19885)
- 行(19374)
- 融(19133)
- 金融(19131)
- 地方经济(17459)
- 体(16633)
- 和(16238)
- 环境(15993)
- 发(15706)
- 机构
- 大学(357562)
- 学院(356654)
- 济(158673)
- 经济(155324)
- 管理(130861)
- 研究(130176)
- 理学(110174)
- 理学院(108824)
- 管理学(107066)
- 管理学院(106351)
- 中国(100477)
- 京(77044)
- 科学(76573)
- 财(74683)
- 所(67889)
- 研究所(60770)
- 农(59310)
- 财经(57794)
- 中心(57790)
- 江(56367)
- 经(52035)
- 北京(50159)
- 经济学(49654)
- 业大(48923)
- 范(48398)
- 师范(47938)
- 农业(46132)
- 院(46080)
- 州(44675)
- 经济学院(44370)
- 基金
- 项目(217361)
- 科学(169677)
- 研究(161094)
- 基金(155533)
- 家(134701)
- 国家(133531)
- 科学基金(112358)
- 社会(102614)
- 社会科(97239)
- 社会科学(97212)
- 省(84664)
- 基金项目(81001)
- 教育(73469)
- 划(71439)
- 自然(69357)
- 自然科(67614)
- 自然科学(67593)
- 自然科学基金(66417)
- 编号(65791)
- 资助(65167)
- 成果(55975)
- 发(52198)
- 重点(49718)
- 部(48785)
- 课题(46858)
- 创(44010)
- 发展(42339)
- 国家社会(42067)
- 教育部(41728)
- 展(41679)
- 期刊
- 济(192124)
- 经济(192124)
- 研究(116318)
- 中国(75921)
- 财(56902)
- 农(55512)
- 学报(52813)
- 管理(50724)
- 科学(49675)
- 大学(40044)
- 融(39600)
- 金融(39600)
- 教育(38013)
- 学学(37474)
- 农业(36805)
- 技术(31379)
- 经济研究(31196)
- 业经(30424)
- 财经(29945)
- 经(25933)
- 问题(25692)
- 贸(21257)
- 技术经济(19683)
- 业(19214)
- 国际(18658)
- 统计(18196)
- 商业(17791)
- 世界(17655)
- 理论(17330)
- 图书(16610)
共检索到568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宁晓青 朱栋梁
由于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区际间资源禀赋性差异较大 ,国民经济二元结构明显 ,实现区域经济联合既是资源共享的需要 ,又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需要。根据东西发展的基础条件不同和资源禀赋性差异 ,其经济联合主要应该采用 5种模式 ,并应从各自实际出发 ,发挥优势 ,互助合作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夏永祥
历史回顾与评说回顾建国以来40多年中我国东西部地区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过程,可以看出,其中经历了一个由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的转变过程。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30年中,我国基本上是追求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均衡发展,为了改变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技术和社会落后面貌,在"一五"计划期间和六七十年代的大规模"三线"建设中,国家的许多重点建设项目安排在西部地区,实行了明显的向西部地区倾斜政策。这一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主要是基于下列主客观因素和内外部因素: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夏永祥
回顾建国40多年来我国对东西部地区关系的认识和处理过程,可以看出,其间经历了一个由均衡发展向非均衡发展的转变过程。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的30年中,为了改变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技术和社会落后面貌,在“一五”计划期间和“三线”建设时期,国家的许多重点建设项目安排在西部地区,为此在资金、人力和物力等生产要素的区际配置上,实行了明显的向西部地区倾斜政策。倾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地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兴江 李志国
博弈通常是建立在个体行为理性基础上的"非合作博弈",对弈各方均按各自最优决策博弈,以达到个体效率的最大,但由于各方的不合作,个体理性并不一定会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博弈主要表现在要素市场、人力资源竞争、产业结构、产品市场等方面。改变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促使区域由非合作走向合作,实现协调发展。
关键词:
博弈论 区域经济 制度安排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张根明
中国在实现其历史性变迁的漫长征途中,面临着一系列不容置疑的制约性因素。如何根据中国的特殊国情及其特定的历史与现实条件,选择适宜的组织机制,实施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加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一、传统二元结构理论的缺陷荷兰经济学家博克通过对印度尼西亚社会经济状况的长期考察,提出了二元社会结构的概念,从而考虑到具有这种二元社会结构的国家其经济发展的二元性,但是直到阿瑟·刘易斯,二元结构理论才被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亦平 佟仁城
我国正处于由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改革过程之中。这是一个从一元的计划经济到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过程。不同的经济成份其行为方式与运作方式是不同的。经济运行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在研究方法上首先应确定各种经济成份的边界,然后才能通过分析了解各种经济成份是如何通过各经济变量而相互作用的,进而得到对我国经济运行机制比较客观的认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赵定勇 杨华明
本文以东西部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为实例,以"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数据为依据,比较分析了东西部国家骨干高职建设院校非均衡发展的现状,提出了加快西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建议,以期逐步缩小东西部高职教育发展的差距,促进区域高职教育均衡发展。
关键词:
东西部 高等职业教育 骨干院校 比较分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石磊
短缺一再被认定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常态,社会主义传统经济体制及其变体也一再被短缺成因论者认定为短缺的唯一原因。“需求过度论”把短缺归因于传统体制下的“软预算约束”;“供给不足论”把短缺归因于传统体制造成的低效运行。自奥塔·锡克发其端,经柯尔奈实证与丰富,再经近年来中国部分学者延伸与补充,短缺导源于经济体制似乎已成共识。应该说,体制分析法找到了社会主义国家克服短缺的主要突破口,无论其侧重于需求,抑或侧重于供给;但是,我们从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经验和中国建国后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发现,短缺不仅与经济体制直接相关,也与非结构均衡的发展战略高度相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文利
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的不均衡战略是造成东西部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目前东西部收入差距的水平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因此,要积极落实地区经济均衡发展战略,努力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和地区居民收入差距。
关键词:
不均衡发展 东西部收入差距 区域经济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祖球 汪凤娟 高建宁
江苏经济发展梯度分析与缩小经济梯度之设想周祖球,汪凤娟,高建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苏经济发展较快。但经济梯度也愈来愈明显,已形成从南到北和长江以南地区从东到西的两大梯度、如果经济欠发达地区能尽快赶上或接近经济的发达地区,缩小现有差距,使经济总量更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严瑞珍 郑凤田 贾文儒
正确地界定我国大的经济地带,揭示其各自的特点,是制定区域布局战略的前提和基础。本文拟探讨界定的理论及方法,并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梁敬明
东西合作:均衡发展的契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出现了很大的差距。东西差距拉大,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实际上已超出了纯粹的经济学的意义,而...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永欢 周立华
循环经济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本文在分析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背景下,探索性地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梯度推进战略,进一步论证了实施的内在原因与三个阶段的战略部署。针对我国区域发展问题的差异性,提出了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区域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翟博
新中国建立后,共和国就把提高民族素质、普及义务教育当做崇高而神圣的责任。从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到把农村义务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再到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教育思想的升华、教育工作重点的转变。均衡发展是我国义务教育发展历史和现实的双重选择。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和教育战略布局中,必须始终把义务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把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的重中之重。积极推进县(市、区)域内率先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依法保证每个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和享有均等的受教育机会,着力统筹地区、城乡、学校、群体教育均衡发展,构建教育均衡发展制度机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秀生 卫鹏鹏
在东部大发展、西部大开发的格局中,使中部地区经济走出“中部塌陷”的阴影,是摆在中部地区政府和人民面前的一个重大而迫切的课题。本文分析了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对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剖析了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定位,并提出了加快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部地区 东西夹击 战略定位 对策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