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73)
2023(1370)
2022(996)
2021(1063)
2020(787)
2019(1657)
2018(1641)
2017(3044)
2016(1620)
2015(1569)
2014(1416)
2013(1412)
2012(1266)
2011(1069)
2010(1142)
2009(1040)
2008(930)
2007(834)
2006(699)
2005(552)
作者
(3919)
(3442)
(3324)
(3044)
(2002)
(1565)
(1523)
(1335)
(1279)
(1155)
(1104)
(1069)
(1029)
(1007)
(1000)
(968)
(967)
(951)
(934)
(919)
(842)
(802)
(788)
(787)
(780)
(762)
(760)
(730)
(708)
(657)
学科
(6558)
(5699)
经济(5693)
管理(4876)
(4599)
企业(4599)
(4592)
技术(3247)
农业(3224)
技术管理(2298)
业经(2251)
方法(1696)
中国(1604)
数学(1386)
数学方法(1363)
(1361)
(1171)
产业(1143)
地方(1134)
农业经济(1126)
(1099)
理论(1036)
(1020)
(1001)
银行(999)
(989)
发展(985)
(976)
(975)
(896)
机构
学院(20661)
大学(19949)
(8691)
管理(8678)
经济(8548)
理学(7630)
理学院(7572)
管理学(7476)
管理学院(7445)
研究(6160)
中国(4665)
(4574)
科学(3703)
(3641)
业大(3446)
(3376)
农业(3369)
(3272)
中心(3136)
财经(2742)
(2671)
经济学(2647)
(2546)
师范(2515)
(2511)
经济管理(2487)
(2446)
研究所(2432)
经济学院(2361)
技术(2340)
基金
项目(15355)
科学(12531)
研究(12376)
基金(10833)
(9157)
国家(9073)
社会(8205)
科学基金(8141)
社会科(7763)
社会科学(7760)
(6825)
基金项目(5762)
教育(5539)
(5318)
(5122)
编号(4974)
创新(4525)
自然(4468)
自然科(4382)
自然科学(4381)
自然科学基金(4319)
成果(3831)
(3691)
资助(3584)
国家社会(3569)
(3559)
重点(3484)
课题(3462)
(3460)
(3351)
期刊
(10224)
经济(10224)
研究(5735)
(5351)
中国(4317)
农业(3727)
管理(3377)
教育(2889)
科学(2829)
业经(2678)
学报(2638)
(2351)
大学(2313)
技术(2275)
学学(2202)
科技(1989)
(1788)
金融(1788)
农业经济(1543)
(1486)
技术经济(1449)
经济研究(1418)
问题(1351)
农村(1274)
(1274)
(1225)
财经(1203)
(1083)
论坛(1083)
(1079)
共检索到295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仇文利  顾馨梅  杨呈胜  
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必须实现思维与实践的创新。本文从优化农民队伍结构角度,分析提出了有效提高农民综合素质的独特观点及具体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玉卿  田蓁子  
农民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农民素质问题,是影响和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本文在分析农民整体素质的基础上,具体探讨了通过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科技文化、民主法治等素质来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杜建国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是要大力提高我国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这是践行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推进农村现代文明建设进程的现实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葛晶  卢婧  
本文结合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观战略目标,从创新性思维与科技管理的关系、影响创新性思维的客观心理因素以及培养创新性科技管理者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的探讨,论述了创新性思维对科技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宇鹏  赵慧峰  
文章基于"数据-行为-绩效"理论研究范式,运用坝上地区5个县602个农户的调查数据,对各种农业产业化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研究,并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农业产业化机制创新促进农户增收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与旅游业相关的3种产业化模式,从业面积纯收益与人均纯收益都明显高于传统产业化模式。回归结果显示:农户家庭特征变量中只有农户财产对农户增收有比较明显的影响;农户资源禀赋变量中各变量对农户增收均具有比较显著的影响;除了传统种养业产业化模式对农户增收的影响不够显著外,坝上地区的其它农业产业化机制创新模式,尤其是生态种养业产业化模式与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兼业产业化模式对增加农户家庭收入的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新跃  刘红梅  
为了帮助与推动科研创新,文章构建了一种新的情报分析方法——联想关联思维法。并且通过在"作物学科研究生综合技能实验课"课程教学中开展联想关联的情报分析训练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大幅度提高了研究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助推科研创新的目的。为情报分析方法在科研创新中的应用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期刊] 改革  [作者] 周菁华  谢洲  
借鉴创业理论、行为经济理论、投资理论的主要观点和方法,对转型期我国农民创业行为的发生机理进行深入分析后发现,促使农民由创业意识向创业行动转化的三个关键环节是外部环境的推动、对创业机会的正确解读和对项目风险的客观评价。激励农民创业需要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育滨  张岳恒  张日新  罗建阳  
蕉岭县农业局围绕“三农”问题,积极探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机制,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要求,创新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方法、机制,创新农业技术培训体系和推广体系,使之更加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高效率;坚持“四个创新”,稳定和壮大农民技术队伍;增强农村科技力量,提高农民收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素君  李英  
建设新农村,提高农民素质是根本。本文以河北农民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农民素质及农民教育的现状,通过河北农民对教育的需求分析,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农业院校为主体,有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的职业教育模式";一会三化"的健康教育模式;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主体,以思想和法制教育载体建设为手段,以实现六大转变为目标的思想和民主教育模式。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何昀  
在全面实现小康的进程中,随着我国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逐步由数量满足型向质量提高型转化,农村公共消费品需求日益增加。但现实中,在城乡割裂的二元公共产品供给模式下,我国农村包括公共基础设施、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等在内的主要公共消费品供给明显不足。这一状况严重制约了农民消费质量的持续提高,亟待引起重视,并通过制度创新加以改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逸波   赵邦宏   曹港  
农民就业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核心问题。当前,我国农民就业模式已由外出务工为主向就近就地模式转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将是解决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的主要途径。然而,当前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和困难,包括农村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县域产业带动就业能力不足、县域农民工市民化发展存在阻碍、灵活就业服务和保障措施不完善、创业促就业成效不足等。解决以上问题,需要改变思路,以创新的思维和方式来破解现实困境、实现突破。本文提出了明确县域作为农民就业创业主阵地、发挥县域特色产业在吸纳就近就业中主力军作用、延伸产业链、促进就业新业态和灵活就业等创新思路,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在新发展阶段,切实促进广大农民就业创业、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吕莉敏   侯波   石伟平  
高素质农民培训是破解乡村振兴内生动力不足的关键,而实践中农民培训面临着参训农民主体性缺失问题,主要表现在参训农民在培训需求研究中处在“旁观者”地位、培训目标设计时居于“局外人”身份、培训内容创生中缺乏“话语权”、培训效果评价时饰演“虚无化”角色等,这是农民的主体特征与主观意愿、培训设计、组织与实施等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为农民赋能、赋利、赋权等内外结合的方式,激发农民参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农民培训效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群  董斌  
审视农民住房抵押贷款既有制度安排,发现试点实践中存在金融机构无法适用传统抵押权实现方式、房屋受让对象范围限定过窄和抵押权实现后"房地分离"等问题。遵循物权平等保护原则,在农民住房抵押权实现时引入"强制管理制度",根据地域特征有限度地扩大农房抵押处置时受让人的范围,推定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新房屋所有权人对宅基地享有租赁权,赋予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优先购买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佳伟   廖文梅   邝霞  
为探究数字经济背景下高素质农民的创业行为,使用2022年江西省高职扩招高素质农民专项899份调查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工具变量和中介效应等分析方法,从主观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本的中介视角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参与对高素质农民创业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数字经济参与对高素质农民创业行为有显著的促进效应。对数字经济参与差异化分析发现,数字化生产、数字化供销和数字化金融均对高素质农民创业具有显著的促进效应。2)数字经济参与对高素质农民创业的促进效应还会因是否参加技能培训和高素质农民的类型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而言,对有培训基础的高素质农民创业的促进效应高于没有培训基础的高素质农民;对生产经营型高素质农民创业的促进效应高于其他2种类型的高素质农民。3)主观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本在数字经济参与对高素质农民创业行为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鉴于此,要针对性提升高素质农民数字素养水平、加强高素质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提高高素质农民主观社会地位以及社会资本,促进高素质农民创业能力提升,进一步打造乡村振兴“主力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助力农业现代化强国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