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58)
2023(4442)
2022(3693)
2021(3484)
2020(2767)
2019(6212)
2018(6196)
2017(12522)
2016(6898)
2015(7639)
2014(7629)
2013(7552)
2012(7292)
2011(6566)
2010(6908)
2009(6450)
2008(6266)
2007(5981)
2006(5598)
2005(5109)
作者
(18910)
(15788)
(15465)
(15199)
(10133)
(7415)
(7174)
(5956)
(5949)
(5944)
(5317)
(5134)
(5055)
(5054)
(5046)
(4878)
(4750)
(4648)
(4550)
(4548)
(4005)
(3892)
(3774)
(3693)
(3638)
(3637)
(3557)
(3524)
(3137)
(3117)
学科
(24554)
经济(24443)
管理(22183)
(18594)
(14387)
企业(14387)
(10019)
(8161)
中国(8125)
(7560)
方法(7471)
(6942)
数学(6482)
数学方法(6339)
农业(5915)
业经(5673)
地方(5603)
(5585)
贸易(5582)
及其(5580)
(5480)
(5475)
政策(5411)
(5175)
银行(5172)
税收(5131)
(5091)
(5012)
(4819)
金融(4819)
机构
学院(95428)
大学(93313)
(40937)
经济(39913)
管理(35935)
研究(34540)
理学(29644)
理学院(29329)
管理学(28854)
管理学院(28663)
中国(28342)
(22103)
(19887)
科学(18816)
(17408)
(16465)
中心(16362)
财经(15775)
研究所(15050)
(14195)
(13997)
北京(13147)
(13076)
师范(13003)
(12829)
(12805)
经济学(11599)
业大(11500)
(11430)
财经大学(11318)
基金
项目(56496)
研究(45599)
科学(44368)
基金(39798)
(33477)
国家(33141)
科学基金(28176)
社会(28143)
社会科(26537)
社会科学(26532)
(21787)
教育(20644)
编号(19798)
基金项目(19724)
(18437)
成果(17762)
资助(16874)
自然(16719)
自然科(16271)
自然科学(16267)
自然科学基金(15975)
课题(14214)
(12768)
(12738)
重点(12425)
(12371)
(12106)
(11835)
项目编号(11774)
(11711)
期刊
(52319)
经济(52319)
研究(33090)
中国(22777)
(16567)
管理(14553)
(14253)
金融(14253)
(14182)
教育(13223)
科学(11079)
学报(10877)
农业(9490)
业经(8993)
大学(8736)
技术(8486)
经济研究(8092)
学学(8048)
财经(7741)
(6619)
问题(6394)
(6322)
国际(5748)
理论(5035)
(4937)
(4838)
论坛(4838)
现代(4719)
图书(4699)
实践(4567)
共检索到1609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谭建生  
《修正案》全面地体现出我国以立法形式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阶段性扶持、培育与引导的初衷。文章从加强国家的全局统筹力度、建立保障性收购制度、引导企业提高核心技术能力、加强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资金保障等几个方面对《修正案》进行了解读,从法律与市场主体行为间的联动机制、经济性、各级政府的分解落实、监督配套机制、电价制定机制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具体管理与运作等方面,分析了《修正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及立法的局限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彭奕  
为实现全球利益最大化,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必须依赖国际合作。相关国际组织与行动在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的进程中功不可没,但目前凸显出的一些问题也妨碍了它们功效的发挥。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作为成果的协议、行动计划的法律约束力淡弱等。因此,构建可再生能源的国际法律政策体系及代表全球利益的专门组织是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的前景所在。在此基础上,该文得出处理我国可再生能源国际合作问题的一些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春华  张德会  
本文阐述了国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状况,总结了美、英、德、日等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特色,对国外可再生能源政策进行了列表比较、分析,提出了国外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勇强  熊倪娟  
经济激励政策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推动可再生能源产业实现商业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最关键、最有效的政策手段。本文回顾了我国实施可再生能源产业经济激励政策的实践,在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完善机遇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叶堂林  
通过北京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特点的分析,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提出北京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未来发展战略重点,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肖黎明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电监会已联合发布过三期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电价补贴和调配方案,现从其容量规模、补贴调配变化情况予以汇总分析,形成今后研究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的参考资料。同时对可再生能源电价政策进行梳理,根据当前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面临的普遍现象,笔者进行了分析与思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云  
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对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了我国可再生能源政策的发展历程,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障碍,最后从支持开发可再生能源市场,尤其是消费市场的视角来探讨我国可供选择的可再生能源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少中  
自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及配套的电价政策陆续颁布实施以来,电价政策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可以说是最为直接、灵敏、有效的手段之一。但电价政策在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根据可再生能源发展变化的情况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如何最大程度地发挥电价政策的调节导向作用,促进可再生能源健康协调有序发展?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几点看法。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德翼  高贵现  
本文认为,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困难的原因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与传统能源电力间存在市场竞争。固定价格收购和电力费用分摊制度虽然解决了可再生能源电力成本高的问题,但并没解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市场消纳问题。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是解决市场消纳问题的方法之一,其实施的关键在于对义务主体实施惩罚的有效性。但是,我国电力市场的实际情况决定了对义务主体未完成配额义务惩罚的难度。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有效政策的制定,要结合我国电力市场的实际,并且需要随着电力市场的改革不断推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涂海江  吕丽娟  乔永胜  
新疆的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可再生能源装机规模呈现井喷式增长。风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速达69%,发电量年均增长45.3%。太阳能发电从无到有,实现几何倍数增长。作为可再生能源开发大省,新疆符合国家可再生能源补贴条件的发电企业已有近千家。因此,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对新疆的政府税收、发电企业以及电网企业影响颇深。分析新疆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之策,对于我国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张国东  刘长滨  
促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可以采用强制型政策和激励型政策。本文以节能成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执行这两种类型政策的静态经济效率的比较,证明了激励型政策更具有效率,并分析了影响效率差异的决定因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刘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我国将可再生能源定义为: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同时规定,国家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列为能源发展的优先领域,通过制定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总量目标和采取相应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市场的建立和发展。这里提到的“相应措施”应当包括财税政策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珺仪  
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迅速发展离不开电价管制政策。要制定合理的电价管制政策促进可再生能源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政策与电价补贴政策在理论上具有一致性。配额制政策明确并且量化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具体目标,依靠强制性的法律手段保证目标的实现,将可再生能源电力发电成本高于传统常规能源成本的部分在全社会范围内进行分摊。配额制政策有利于社会实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降低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成本,将为中国带来经济效益。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翁章好  陈宏民  
购电法、招标制和配额制是可再生能源政策领域的争议焦点。文章评估它们用于实现一定可再生能源目标的效果和成本,方法是在它们具有等价性的理想情形中逐步加入现实内容。结果发现:理想的分阶段实施并不改变三种政策的等价性;但由于购电法难以频繁调整价格,配额制难以为每期项目设置独立市场,这导致它们用于实现一定可再生能源目标时,招标制的成本最低,配额制次之,购电法最高。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吴文建  任玉珑  史乐峰  
可再生能源电力政策直接影响各相关主体的收益,造成不同的主体选择行为。已有研究较少考虑可再生能源政策对电力供应链相关主体收益及其分配的影响。将可再生能源政策按照价格和数量的管制程度划分为四种,借助博弈理论和两级供应链理论,分析各方利益主体在不同政策下的收益分配函数,并对推导结果进行对比、延伸。研究后发现:政府对可再生能源电力价格或数量的政府管制政策,有利于提高供应链双方收益,但无法保障收益能够被合理地分配,这主要取决于制定的电价或数量能否量化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额外成本;而配额制通过控制配额保证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的实现,借助市场机制调节供应链双方收益分配,是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改革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