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95)
- 2023(12724)
- 2022(10250)
- 2021(9196)
- 2020(7480)
- 2019(16745)
- 2018(16247)
- 2017(31615)
- 2016(17102)
- 2015(19039)
- 2014(19157)
- 2013(18243)
- 2012(16592)
- 2011(14988)
- 2010(15142)
- 2009(14450)
- 2008(14119)
- 2007(12915)
- 2006(11906)
- 2005(11244)
- 学科
- 济(68692)
- 经济(68590)
- 管理(55235)
- 业(50412)
- 企(40871)
- 企业(40871)
- 农(22338)
- 方法(21961)
- 中国(21514)
- 财(20143)
- 制(19160)
- 数学(18549)
- 数学方法(18255)
- 业经(18170)
- 地方(17865)
- 农业(14745)
- 体(13115)
- 贸(12969)
- 贸易(12963)
- 策(12669)
- 银(12658)
- 银行(12645)
- 易(12638)
- 学(12428)
- 行(12149)
- 融(12009)
- 金融(12005)
- 务(11347)
- 财务(11304)
- 财务管理(11279)
- 机构
- 学院(243656)
- 大学(241799)
- 济(101956)
- 经济(99681)
- 管理(92719)
- 研究(83866)
- 理学(78706)
- 理学院(77802)
- 管理学(76537)
- 管理学院(76045)
- 中国(64874)
- 财(51633)
- 京(50569)
- 科学(48392)
- 所(41100)
- 江(39207)
- 财经(39183)
- 中心(38892)
- 研究所(36722)
- 农(35804)
- 经(35441)
- 范(33290)
- 师范(33024)
- 北京(31676)
- 经济学(31409)
- 业大(31383)
- 院(30864)
- 州(30855)
- 财经大学(28748)
- 经济学院(28051)
- 基金
- 项目(159398)
- 科学(127979)
- 研究(121493)
- 基金(116241)
- 家(100056)
- 国家(99223)
- 科学基金(86241)
- 社会(79513)
- 社会科(75327)
- 社会科学(75315)
- 省(62122)
- 基金项目(60274)
- 教育(55475)
- 自然(52856)
- 划(51966)
- 自然科(51658)
- 自然科学(51648)
- 自然科学基金(50732)
- 编号(50227)
- 资助(45942)
- 成果(42471)
- 重点(36308)
- 发(35522)
- 课题(35301)
- 部(35292)
- 制(35113)
- 国家社会(33437)
- 创(33127)
- 性(31232)
- 创新(31025)
共检索到380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杨霞 池仁勇 王会龙 葛传斌 赵珍
企业孵化器的网络化已成为孵化器深入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但是,孵化器内部现有的制度方面的缺陷已经构成一种无形的障碍,阻碍了孵化器的网络化发展和区域孵化器网络的形成。本文重点分析了目前实现区域孵化器网络存在的制度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对策,以形成适宜的制度环境促进区域孵化器网络化的实现。
关键词:
孵化器 网络化 区域孵化器网络 制度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丙泉 梁静国 吴玉桐
企业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利用matlab编程实现模糊多属性群决策,结合广东省科技产业发展现状,以虚拟区域孵化器网络的模式建立包括广州、深圳、珠海在内的三个虚拟网络,并对各个区域孵化器网络进行孵化能力的评价,帮助待孵企业寻找最佳规模和运转条件的区域孵化器网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蒋仁国 张旻 张宝剑
企业孵化器的网络化组织模式能更加有效地推动创新成果的转化,逐渐受到地区创业实践的推崇,并出现了不同分支的理论解释,但相关研究对孵化网络提升创新产出的作用机理并未达成共识。本文首先界定了企业孵化网络的概念并对其网络特征进行剖析,分别从宏观视角的生态环境论、网络资源论、网络结构论以及微观视角的创业者特质论、孵化器定位论、战略适应论两方面六个维度对国外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就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进行了评价,对未来需要突破的领域进行了展望。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张宝建 徐银娜 孙国强
从网络化成长的过程视角,按照网络关系构建、网络资源撬动与网络平台打造的三阶段模型对企业孵化器网络化成长路径进行分析。并由此进一步探讨企业孵化器网络化成长循环机制中的路径依赖与锁定特征。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庆行 王洪增
本文提出了企业化运作企业孵化器的四项核心机制:过程培育机制、人才激励机制、风险投资机制、外部引入机制,进而探讨了企业孵化器企业化运作的建设对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董静 余婕
以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面板数据为样本,构建FGLS计量模型,研究外层网络资源获取能力对孵化器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发现:孵化器外层网络资源获取能力与创新绩效显著正相关,地区总体制度环境对外层网络资源获取能力与孵化器创新绩效间关系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同时,通过对政府治理水平、法制化水平和产品市场发育程度3个方面制度子环境调节作用的进一步检验发现,地区制度环境调节机制主要体现为对创新激励和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研究揭示孵化器主观网络支持获取与客观地域制度环境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孵化器创新绩效,从而为提高孵化器创新绩效拓宽了管理视角。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王刻铭 刘浩源
在高校大型仪器管理制度建设中,由于制度不具体系性、内容欠缺时效性、内部存在冲突性、执行缺乏严格性等,制约了大型仪器的规范管理和效能释放。文章从主观和客观逻辑进行原因探析,提出制度建设应遵循合法性、全面性、准确性、适用性等四个原则,并从健全制度体系、更新制度内容、强化制度协同、严格制度执行四个维度实施改进,由此推动大型仪器管理制度的完善,提高大型仪器的使用绩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左伟
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都需要有强大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需要培育和扩大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创新技术平台及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这些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官办型孵化器远远不够,需要充分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孵化器建设、推动民营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孙梦瑶 李雪灵
近年来,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行了转型。在这种大环境下,企业孵化器也迫切需要进行转型升级发展,孵化能力是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企业孵化器的外部孵化网络汇聚了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金融机构和行业协会等多方面多领域的资源,孵化器通过外部孵化网络资源搜寻为孵化器和在孵企业提供了发展所需的新技术、客户资源以及突破现有惯性实现未来长远发展的新模式和新业态,帮助其实现创新发展。但是,外部孵化网络规模的扩大要适度,盲目地扩大规模会使企业孵化器顾此失彼,影响和制约其长远发展。同时,无论是反应型资源搜寻还是前瞻型资源搜寻,对企业孵化器及在孵企业发展所起到作用都是不断变化的,二者相辅相成,互为协同。因此,孵化器资源搜寻中必须要注意二元搜寻平衡。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钟卫东 张伟
企业孵化器的制度模式有营利型与非营利型两种。在我国现存的政策环境下,非营利孵化器成为主流模式。此模式在发挥孵化器的社会效益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孵化资源的配置和自身管理等方面存在诸多缺陷。本文提出了一个设想政府由现有直接投资兴办孵化器并给予优惠的方式,转变为一视同仁地对孵化器所作社会贡献进行补贴的扶持方式,这样既可以实现孵化器的社会功能,同时也能提高孵化器运营效率。
关键词:
企业孵化器 非营利性 社会功能 运营效率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徐菁忆
区域性是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伴随而来的就是区域公共问题的产生。为有效化解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治理困境,区域公共管理制度也自然而然的产生。经过对区域发展以来的区域内公共管理问题的分析,发现公共管理制度并未按照预期的那样促进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本文为了分析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困境的内外机理,将从行政区意识、法律、博弈、路径依赖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提升区域公共管理,进而对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有所帮助。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胡海青 李浩
文章在对孵化器领导力界定基础上,建模并分析孵化器领导力对孵化网络绩效的影响机理。通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96份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并实证检验模型假说。结果表明,孵化器领导力能够积极影响网络协调与资源共享;网络协调能够促进资源共享并对孵化网络绩效(孵化绩效与关系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资源共享与孵化网络关系绩效均能够积极影响孵化网络孵化绩效。
关键词:
领导力 协调 共享 网络绩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钱平凡 李志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赵丽
"双证书"制度是我国政府主导的、具有强制性的职业教育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其就业。文章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双证书"制度的效率困境,如"双证书"制度运行中的机会主义行为问题,"双证书"制度变迁的主体、成本与路径问题。文章进一步提出了走出效率困境的对策,如全面分析"双证书"制度对象的效用;重视自下而上的公众参与,形成合力;加强顶层设计,增强"双证书"制度实施的约束力。
关键词:
新制度经济学 “双证书”制度 效率困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冰强 卢怡莹
我国农地用途管制法律法规数量众多,管制措施也较为具体明确,但管制效果却差强人意。其原因在于管制主体重眼前局部利益、轻长远整体利益,管制目标上重数量、轻质量,管制手段上重计划控制、轻市场激励,管制依据上重长官意志、轻规划效力。解决农地用途管制的出路是,建立可持续的财政增长机制,规范农地用途管制权的运行;平衡农地用途管制目标,实现耕地保护在数量与质量上的统一;改革农地用途管制模式,发挥市场机制在农地用途管制中的功能;完善农地利用规划和法律,强化其在农地用途管制中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农业用地 用途管制 困境 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