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19)
- 2023(11739)
- 2022(10529)
- 2021(10036)
- 2020(8386)
- 2019(19411)
- 2018(19525)
- 2017(37388)
- 2016(20520)
- 2015(23143)
- 2014(23209)
- 2013(22938)
- 2012(21253)
- 2011(18941)
- 2010(18978)
- 2009(17430)
- 2008(17031)
- 2007(14808)
- 2006(12898)
- 2005(11251)
- 学科
- 济(79235)
- 经济(79145)
- 管理(58491)
- 业(53776)
- 企(45344)
- 企业(45344)
- 方法(38335)
- 数学(32993)
- 数学方法(32486)
- 学(20879)
- 农(20394)
- 中国(19986)
- 财(19658)
- 业经(17019)
- 制(16261)
- 地方(15191)
- 理论(14406)
- 农业(13569)
- 银(13511)
- 银行(13468)
- 贸(13215)
- 贸易(13204)
- 和(12982)
- 易(12810)
- 行(12802)
- 务(12592)
- 融(12589)
- 金融(12587)
- 财务(12526)
- 财务管理(12493)
- 机构
- 大学(289985)
- 学院(286497)
- 管理(114591)
- 济(106301)
- 经济(103663)
- 理学(99167)
- 理学院(98009)
- 管理学(95984)
- 管理学院(95486)
- 研究(95439)
- 中国(72794)
- 京(63348)
- 科学(62515)
- 财(49128)
- 所(48898)
- 农(48846)
- 业大(46012)
- 研究所(44750)
- 中心(44645)
- 江(41778)
- 北京(40069)
- 财经(39595)
- 农业(38593)
- 范(38373)
- 师范(37990)
- 经(36058)
- 院(35095)
- 州(34325)
- 技术(31234)
- 经济学(30977)
- 基金
- 项目(199634)
- 科学(155260)
- 基金(143939)
- 研究(143144)
- 家(126677)
- 国家(125639)
- 科学基金(106999)
- 社会(87365)
- 社会科(82607)
- 社会科学(82580)
- 省(77574)
- 基金项目(76764)
- 自然(71948)
- 自然科(70271)
- 自然科学(70255)
- 自然科学基金(68927)
- 划(66049)
- 教育(65658)
- 资助(60100)
- 编号(58687)
- 成果(47485)
- 重点(44276)
- 部(43533)
- 发(41158)
- 创(40695)
- 课题(40195)
- 科研(38517)
- 创新(37998)
- 大学(37126)
- 计划(36744)
- 期刊
- 济(115293)
- 经济(115293)
- 研究(81436)
- 中国(57735)
- 学报(50336)
- 科学(45518)
- 农(44355)
- 管理(41529)
- 大学(37529)
- 财(36631)
- 学学(35151)
- 教育(33246)
- 农业(31240)
- 技术(25335)
- 融(24425)
- 金融(24425)
- 财经(18611)
- 业经(18408)
- 图书(17994)
- 经济研究(17432)
- 经(15799)
- 业(15701)
- 理论(14963)
- 问题(14784)
- 科技(14555)
- 版(14230)
- 实践(13959)
- 践(13959)
- 技术经济(13908)
- 资源(13845)
共检索到4188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志英 蔡宝昌
本文简要回顾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历程,并从遥感影像内涵出发分析了高分辨率影像对新阶段土地利用动态监测实现从静态向动态、从宏观向微观、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指出高分辨率影像应用于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关键在于数据融合技术的运用和实践,并给出了一些高分辨率数据融合实例,希望藉此促进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技术的发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刘慧平 朱启疆
应用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归纳遥感动态监测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对应用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监测方法、目前的水平、及与其相关的遥感图象分类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分析。总结了我国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监测的研究工作,分析了研究特点。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张聪 邵军师 方俊才
阐述目前常用的光谱特征变化法、假彩色合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3种土地利用现状变化监测方法以及效果,分析了3种方法的使用条件、范围和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CRS+波段替换的研究方法,为以高分辨率遥感航片为基础数据的土地利用遥感监测提供了新的技术方法与理念。
关键词:
航片 遥感监测 土地利用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莫琴 陈志泊 谢士琴 陈明健 夏朝宗
林业生态工程监测是林业管理和生态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对于监督工程落实情况和调整相关林业政策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重庆市云阳县为研究区,以高分1号卫星遥感数据、二类调查数据以及基础地理数据等为基础,通过遥感影像特征提取、OTSU阈值分割和面向对象分类等方法,研发林业生态工程地块识别、成林提取、森林类型分布提取等算法模型,建立满足林业生态工程动态监测业务需求的高分遥感应用技术体系,并结合空间数据库技术和ArcGIS Engine二次开发技术,实现将数据管理、造林核查检查、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和林业专题产品生产集成于一体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静平 李存军 胡海棠 陶欢 彭代亮 谢春春 葛艳
遥感影像分辨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森林植被监测的精度、成本和效率,故选择适合森林植被监测的影像最佳分辨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森林植被监测影像最佳分辨率选择方法及结果缺乏的问题,从林业实际应用出发,提出了基于1个步长的变异函数分析空间变异并综合考虑监测精度、成本和效率来确定森林植被监测影像最佳分辨率方法。基于最新的国产高分二号(GF-2)全色影像,利用1个步长的变异函数对湖南常宁洋泉镇林区3种典型分布类型森林植被进行拟合分析,初步确定适合森林植被监测的影像最低分辨率。然后对重采样形成的不同尺度多光谱影像分别进行监督分类,并对结果进行定量定性分析,结合影像成本和数据处理时间,找到适合不同类型森林植被监测的影像最佳分辨率。研究表明:不同分布类型的森林植被,适合遥感监测的影像最佳分辨率不同:(1)小冠幅森林植被3.2 m;(2)大冠幅森林植被16.0 m;(3)混合冠幅森林植被8.0 m。该森林植被遥感监测影像最佳分辨率确定方法和结果可为其他区域森林植被遥感监测影像最佳分辨率确定提供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常秀红 李纯斌 吴静 李颖 李全红
研究目的:基于语义分割模型HRNetV2实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自动分类,以期推动深度学习语义分割方法实现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自动分类研究,并为该类研究提供可参考的案例。研究方法:首先对语义分割模型HRNetV2从损失函数、特征提取方面进行优化,以提高模型的分割精度;其次用优化后的HRNetV2模型对民乐县2 m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进行土地利用分类,并基于混淆矩阵对分类的结果进行评估。研究结果:(1)优化后的HRNetV2语义分割模型的MIOU达81.9%,相较于优化前提高了4.4%,证明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2)针对民乐县进行的土地利用自动分类总体精度达89.72%,Kappa系数达0.888。研究结论:优化后的HRNetV2语义分割模型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自动分类中具有较强的应用前景。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孙晓霞 张继贤
研究目的:研究土地利用遥感监测图斑面积精度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为逐年开展的国土资源大调查服务。研究方法:统计试验法,相对误差理论与误差传播定律的运用。研究结果:得出了误差分布规律,建立了评价指标,形成了系统化的变化监测空间采样与面积精度评价方法体系。研究结论:本文的方法简单实用有效。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正兴 王亚琴
由于土地覆盖通常存在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区分人为活动引起的变化与这种自然变化需要两期数据时间一致。论文利用黑龙江省1975、1990、2000、和2005代表年Landsat数据,分析了数据时间差在16 d MODIS-NDVI时间序列的误差。研究发现,Landsat数据4个代表年的年际差分别为1975±4 a,1990±4.5 a,2000±1.5 a,2005±1.5 a,季节差为47 d。Landsat季节差对MODIS-NDVI的影响是:当季节差为16~48 d时,东北地区耕地与草地以生长高峰期为参照的MODIS-NDVI变化最高可达0.4以上,林地MODIS-NDVI变化0.1~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谢敏 龚直文
以陕西省镇巴县林区为研究对象,以高分一号和资源三号卫星影像进行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利用转移矩阵的分析方法,计算得到镇巴县森林类型相互转移的面积百分比,区分其变化的系统性和随机性。结果表明:1)在2009—2016年间发生最明显的转移是非林地转为有林地,增加量最多的类型是有林地。2)总变化量变化最多的类型是有林地,其次是非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而随着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森林资源组成结构更加优化。3)使用统计学方法快速区分出了各森林类型动态变化的系统性和随机性。镇巴县在2009—2016年间最优势的系统转移为:灌木林地转为有林地,灌木林地转为非林地。最优势的随机转移为:有林地转为灌木林地和疏林地。4)影响该地区林地变化的最主要驱动力是林业规划调整。5)通过该方法可以有效快捷地得到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情况,对深入探究其变化机理,为政府制定出森林资源管理政策提供了帮助。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巧 陈永富
利用QuickBird高分辨率影像,根据QuickBird影像自身特点,改进已有像元二分模型2个参数的估算方法,建立用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定量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退耕地中。结果表明利用QuickBird影像监测退耕地的植被覆盖度受到退耕苗木树冠大小的限制,树龄小于1年的树木监测效果不佳;树龄大于2·5年的树木监测效果较好,精度可达83%以上,表明用此改进模型对2·5年以上退耕地进行植被覆盖度监测是可行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祝锦霞 郭庆华 王珂
【目的】研究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湿地动态检测,为湿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信息支撑。【方法】充分利用面向像元和面向对象两种方法的优势和特点,结合多变量变化检测(MAD),提出对MAD变量的面向对象后分类方法(OB-M方法)。【结果】基于MAD变换的差异影像集中了两期影像的变化信息,基于像元差异影像的面向对象后分类方法能成功的检测多时相遥感影像的几何配准误差、单时相阴影、光照季节变化等"伪变化信息",成功提取变化/未变化信息。【结论】比较传统的面向对象分类后比较和MAD方法,提出的OB-M方法能较好地提高湿地变化/未变化信息检测的精度。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魏来 王小燕 吴玺 卿明福 李源洪 任国业
采用高分辨率卫星影像结合基本农田数据库对基本农田变化进行实时监测,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准确、及时的获取基本农田的面积变化和变化流向信息,为基本农田保护提供有力决策依据。
关键词:
基本农田 遥感监测 快鸟影像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冀红 孙毅 刘顺喜
高分辨率卫星的出现和商业化使快速更新大比例尺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成为可能。本文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分别在北京市房山区和吉林省安图县建立了两个试验区,形成了一套基于遥感的县级土地利用基础图件数字化更新的技术流程,并对这一技术流程和方法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遥感 土地利用基础图件 图件更新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伯钢 董明 祝晓坤 冯仲科
实时快速的监测北京市林地覆盖情况,可为北京"绿色奥运"的林地规划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及决策依据。该文应用遥感技术,基于3个年份TM数据,对北京市林地进行动态监测。在全市范围内,基于ERDAS平台对3个年份的TM数据进行分类,得到北京市林地变化动态监测数据,并基于ArcGIS平台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的林地覆盖率有所提高,增长速度加快,林地的建设正朝着积极方向发展。
关键词:
遥感影像 动态监测 TM 数据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昌秀 严泰来 朱德海 张玮
为提高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分类精度 ,本文提出了一种 GIS与 RS集成的分类技术。它从遥感影像和 GIS矢量数据一体化的角度出发 ,充分利用了矢量数据的图斑边界信息 ,通过提取单一地类图斑内的灰度特征、纹理特征和形态特征识别图斑所属地类。经研究表明 :无论在实验结果上还是在分类的机理上都证明了 ,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土地利用分类中 ,这种 GIS与 RS集成的分类技术的准确率超过了传统遥感影像分类的准确率
关键词:
GIS与RS集成 遥感影像分类 特征提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