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47)
2023(15860)
2022(13481)
2021(12469)
2020(10763)
2019(24612)
2018(24145)
2017(46685)
2016(25122)
2015(28168)
2014(27532)
2013(27615)
2012(25453)
2011(22808)
2010(23216)
2009(21953)
2008(22282)
2007(20403)
2006(17992)
2005(16190)
作者
(69885)
(59369)
(58692)
(56132)
(37460)
(28371)
(26779)
(22880)
(22199)
(21146)
(20020)
(19763)
(18808)
(18751)
(18460)
(18160)
(17694)
(17227)
(17132)
(16922)
(14757)
(14544)
(14224)
(13653)
(13316)
(13249)
(13247)
(13072)
(11873)
(11835)
学科
(102544)
经济(102415)
(83887)
管理(79259)
(62715)
企业(62715)
(49285)
方法(39671)
(37950)
数学(33847)
数学方法(33490)
农业(32380)
中国(28756)
业经(27269)
(26880)
技术(21456)
地方(21338)
(20531)
(20182)
财务(20146)
财务管理(20085)
企业财务(19071)
(18705)
(18326)
贸易(18315)
(18028)
银行(17991)
(17827)
(17099)
(16501)
机构
学院(353261)
大学(351954)
(149554)
经济(146521)
管理(136485)
研究(119035)
理学(116845)
理学院(115605)
管理学(113861)
管理学院(113172)
中国(93792)
(77745)
(73810)
(71550)
科学(70105)
(60280)
财经(57437)
(56654)
中心(56346)
农业(54966)
业大(54441)
研究所(53574)
(51923)
北京(46194)
经济学(45586)
(45016)
师范(44622)
(43601)
(42008)
财经大学(41880)
基金
项目(228618)
科学(180853)
研究(172419)
基金(165436)
(142832)
国家(141518)
科学基金(121618)
社会(110856)
社会科(104798)
社会科学(104770)
(90820)
基金项目(87786)
教育(78419)
自然(75481)
(74926)
自然科(73707)
自然科学(73685)
自然科学基金(72379)
编号(70662)
资助(65264)
成果(58384)
(52124)
(51755)
重点(51325)
(49946)
课题(48683)
创新(48053)
(47783)
国家社会(46115)
(44525)
期刊
(173922)
经济(173922)
研究(109057)
中国(81701)
(71733)
(65257)
学报(52882)
科学(49981)
管理(49594)
农业(47959)
大学(41457)
学学(38944)
教育(38868)
(37233)
金融(37233)
业经(32173)
技术(30422)
财经(28890)
经济研究(26414)
(24882)
(24782)
问题(23653)
(18840)
技术经济(18477)
世界(17566)
科技(17427)
(17142)
农村(16284)
(16284)
财会(16270)
共检索到5503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佳  
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生产要素,是农民赖以生存的要素,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通过相应的机制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益,是一个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笔者从比较分析的视角,就四川成都、广东顺德以及重庆市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益的现状和机制进行分析并提炼创新点,以期对我国大范围的农民土地财产权实现机制创新提供启示和经验借鉴。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元  
今年 2月 19日至 20日,国土资源部政策法规司、土地利用司和中国国土资源报社,在江苏省苏州市联合召开了土地制度创新座谈会。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李元出席座谈会并在会议结束时作了讲话。 这是一个袖珍型的座谈会,参加讨论的只有十来人,但讨论的问题比较重要,也比较深入。话题从城市规划区内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切入,实际上就土地财产权的制度创新问题展开了充分的探讨。参加座谈的人士,都有多年从事土地管理工作的经历,对讨论的问题有相当深度的研究。本期“特别策划”推出的 9篇文章,是根据与会者讨论发言整理成的,相信能给读者以不同的启发,并激起读者进一步研究和讨论的兴趣。   十几年来,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邵兴全  胡业勋  
从传统分析,我国的农地产权制度以集体所有权为中心进行构建,这导致产权主体虚置、权属不明及流转制度不规范等现象,使农民的土地财产权难以得到有效的实现与保障。为寻求在农地产权分割上新的理论突破,本文在分析以农地集体所有权为中心的产权制度为何出现及其利弊得失的基础上,借鉴英美法律的财产权理论,试图提出一个实现农民土地财产权的理论分析框架,在该框架下,并非突破现有法律规定重新界定所有权人,仅需将经济利益赋予真正需要赋予的农民个体即可,这就是农地土地财产权的实现,即强化农民农地收益权,弱化农地集体所有权。最后,本文从机制转换、路径设计和动力机制三方面对该框架进行了阐释。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玉姿  
研究目的:从时间性、社会性、空间性三维解读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基本特征,进而探究其实现路径。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1)农民土地财产权由国家配置,呈现出开放性结构;(2)农民土地财产权本质上具有关系性,负有社会功能;(3)农民土地财产权受土地属性限制,在个人自治与公共利益互动平衡中动态发展。研究结论:农民土地财产权需要双重实现,公法上可以从基本权利的功能入手限定国家干预范围;私法上确立其独立民事权利地位,并借助集体成员概念明确成员权利和成员义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钱凯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受侵犯,如何改革创新、合理设计、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这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有限、宅基地流转受限、政府垄断土地供应市场、农民缺少利益表达权等问题。我国应从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合理界定农村建设用地价值、规范宅基地流转机制和制定科学的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四个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实现农村集体土地效益最大化,切实保护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永红  
创新不创新,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实践问题、利益问题──题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晓鸣  张克俊  
城镇化是我国今后最大的内需,如何使2亿多农民工真正市民化则是推进城镇化的重点和难点。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核心问题是农民能不能带着土地财产权进城以及如何带着土地财产权进城,这首先要弄清楚农民的土地是不是农民的财产权以及如何才能行使完整的财产权。本文认为,目前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具有财产权属性,但权能不完整、具有脆弱性。让农民带着土地财产权进城的根本是改革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财产权;改革土地征用制度,破除农民获取土地财产收益的行政权障碍;在此基础上还必须使农民的土地财产权流转起来并通过产权整合实现增值,同时要加强户籍、就业、医疗、住房、教育和社会保障等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林山  
1.稳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根本解决土地产权不明晰和所有权主体虚置问题。赋予农民具有物权性质的土地产权是保护其土地财产和获得财产性收入的基础条件。首先,必须重新界定农村集体土地的所有权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土地所有权必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张林山  
在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广大农民工及其家属如何进城落户,如何在这一过程中处理好农民的土地权益问题,学术界研究的甚少,没能从整体上研究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本文的研究重点在于:在深入分析农民市民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的基础上,认为土地问题产生的根源是目前不合理的土地产权及其交易制度,并进一步研究如何保护和实现农民的土地财产权,争取对国家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民进城落户的政策制定提供一个参考的思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曲颂   郭君平   李荣耀  
在充分保障进城落户农民“三权”的前提下,构建“三权”财产权益实现机制既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处在重要窗口期。本文立足城乡融合发展视角,以户籍关系变化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调整为逻辑主线,审视进城落户农民“三权”的内涵演化,梳理进城落户农民“三权”处置的政策脉络和地方探索,进而剖析构建进城落户农民“三权”财产权益实现机制的关键难点。研究认为,构建进城落户农民“三权”财产权益实现机制的关键难点在于辨明农民进城落户与融入城镇的关系,厘清集体内部转让与市场资源配置的边界,着力解决“三权”退出补偿不足的核心问题,确立“以用定转、转用联动”一体化机制,抓住集体成员身份去留的根本症结,以及做好退村进城之间权利保障的接续衔接。在此基础上,应建立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动态调整机制、健全多层级多元化补偿机制、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软硬兼施”完善引导机制、统筹推进改革与完善配套制度。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金明  陈利根  
研究目的:研究中国农村土地制度下农民土地权利的内容和结构体系。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归纳演绎法和分析综合法。研究结果:(1)农民土地财产权体系化应从农民主体性视角并在财产法框架下考量其多重权利属性;(2)传统农民土地权利物权体系不能涵盖农民土地财产权的丰富内容;(3)农民土地财产权体系构建的关键在于对农民在农村土地上的财产利益进行科学的类型化,应包括土地上的归属利益、使用利益、流转利益和未来权益等财产利益;(4)农民主体不同性质的身份决定了土地财产权的不同属性。研究结论:农民土地财产权的各种形式之间是密切联系又独立平等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英洪  李芳  
新时期改革农地制度,应该尊重农民意愿、注重维护宪法秩序。建立农户所有、社区所有和国家所有的多元产权模式。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胜兰  于凤瑞  
财产权制度通过界定农村土地财产权、调整农村土地市场交易行为而成为保障农民财产性收入的核心制度。反观现实中法律制度对农村土地财产权转让的制约,农村土地市场交易受到限制,造成农民财产性收入取得程序、方式以及效力方面的困境。反思大陆法系传统财产权理论,从权利束的法经济学观点出发找寻农村土地财产权结构的基点,以定限物权为核心设计农村土地上的权利束体系,充分发挥财产权的流动性,可增加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的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