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5)
- 2023(13810)
- 2022(11946)
- 2021(11323)
- 2020(9229)
- 2019(21223)
- 2018(21258)
- 2017(41583)
- 2016(22539)
- 2015(25341)
- 2014(25397)
- 2013(25277)
- 2012(23224)
- 2011(21023)
- 2010(21297)
- 2009(19517)
- 2008(18825)
- 2007(16862)
- 2006(15084)
- 2005(13008)
- 学科
- 济(95089)
- 经济(94995)
- 业(69708)
- 管理(60903)
- 农(51366)
- 企(47412)
- 企业(47412)
- 方法(38407)
- 农业(34079)
- 数学(33360)
- 数学方法(32970)
- 业经(26362)
- 中国(23987)
- 地方(21712)
- 财(20769)
- 学(18313)
- 制(17615)
- 贸(16373)
- 贸易(16368)
- 策(16120)
- 易(15920)
- 技术(15387)
- 发(14392)
- 环境(14128)
- 理论(13867)
- 银(13331)
- 和(13327)
- 银行(13298)
- 产业(13274)
- 行(12728)
- 机构
- 学院(322231)
- 大学(317742)
- 济(132575)
- 管理(132191)
- 经济(129718)
- 理学(114886)
- 理学院(113732)
- 管理学(112014)
- 管理学院(111440)
- 研究(107408)
- 中国(80827)
- 农(67164)
- 京(66970)
- 科学(65500)
- 财(57259)
- 所(52995)
- 业大(52922)
- 农业(51118)
- 中心(50043)
- 研究所(48135)
- 江(47813)
- 财经(45510)
- 范(42588)
- 师范(42296)
- 北京(41842)
- 经(41443)
- 州(38470)
- 院(38227)
- 经济学(37462)
- 经济管理(36795)
- 基金
- 项目(220403)
- 科学(173836)
- 研究(166748)
- 基金(158929)
- 家(136632)
- 国家(135396)
- 科学基金(116837)
- 社会(104836)
- 社会科(99024)
- 社会科学(99000)
- 省(87284)
- 基金项目(84906)
- 教育(74279)
- 自然(74092)
- 自然科(72266)
- 自然科学(72253)
- 划(71791)
- 自然科学基金(70954)
- 编号(70560)
- 资助(64254)
- 成果(56888)
- 发(48832)
- 部(48675)
- 重点(48285)
- 课题(47184)
- 创(45798)
- 创新(42549)
- 国家社会(42367)
- 人文(41542)
- 教育部(41442)
- 期刊
- 济(151867)
- 经济(151867)
- 研究(93951)
- 农(69715)
- 中国(61382)
- 学报(48182)
- 农业(47599)
- 科学(46256)
- 管理(44569)
- 财(39822)
- 大学(37735)
- 学学(35755)
- 教育(34398)
- 业经(30969)
- 融(30758)
- 金融(30758)
- 技术(27638)
- 业(21642)
- 经济研究(21432)
- 问题(21007)
- 财经(20811)
- 经(17739)
- 版(16635)
- 科技(16236)
- 技术经济(16196)
- 图书(16040)
- 理论(15786)
- 农业经济(15617)
- 现代(15505)
- 农村(15257)
共检索到471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丽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新时代 "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目标,提出的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乡村振兴即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教育、文化、社会和生态的振兴。应该说,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及兴旺产业概念的展开,无疑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因素很多,要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加强新时代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产业兴旺"则是"乡村振兴"在发展战略上最现实的调整和反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婷婷 刘长全 王艳飞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本文首先定义产业兴旺的内涵,分析其特征,总结实现产业兴旺的思路。进而分析了中国乡村产业面临的诸多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建议: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乡村产业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支撑,实施科技助推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创新多元农业经营体系,促进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互促共生;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搭建农民和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桥梁;加快推进农村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生产要素对产业发展的支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延涌 李迪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本文以盘锦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为例,通过对照产业兴旺的内涵要求梳理出显性特征,并在深入剖析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盘锦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董延涌 李迪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本文以盘锦市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为例,通过对照产业兴旺的内涵要求梳理出显性特征,并在深入剖析乡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盘锦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滕云鹏 寇礼娟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对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产业兴旺更是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辽宁省各地在面临这一重大历史机遇时努力探索,形成了五大特色农业地区依托当地优势共同为产业兴旺及乡村振兴奋斗的局面。本文就辽宁省五大特色农业地区的特点进行分析,试图找出其各自实现产业兴旺背后的逻辑,为辽宁省农业农村的产业兴旺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林鹏 屈站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同时也是稳定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产业发展程度直接影响乡村振兴战略成果,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在推动产业兴旺过程中面临的难点,并就产业发展模式选择与支持体系构建途径作简要探讨。
关键词:
产业兴旺 现实难点 模式选择 体系构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柯凤华 杨强
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乡村产业存在第一产业大而不强、产业比较单一、产业融合程度浅、村集体经济总体形势不乐观、缺乏保证农户利益的机制等问题。鲁家村创造性地开展"公司+村集体+农场"的产业发展模式,带来乡村巨变,为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提供了经验借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 产业融合 鲁家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文月 王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进入新阶段,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驱动乡村振兴发展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效抓手,而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本文针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性问题、产业链利润向城市集聚、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失衡、公共服务水平落后等问题,以科技创新为切入点,剖析农业农村产业兴旺亟须解决的科技支撑问题,提出了系列保障措施及政策建议,以期通过本研究提供借鉴参考,为农业农村产业兴旺注入动力与引擎。
关键词:
高新技术 农业农村 产业兴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少芳 杨长水
农村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及动力。本文利用2010-2020年我国县级层面的数据,基于淘宝村成立对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冲击,利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村电子商务渗透对农村产业兴旺的影响及其中的作用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朱丽萍 杨绪彪 李程
数字金融是农村金融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助推乡村产业兴旺实现乡村经济振兴的新途径。理论上,数字金融可以通过减少金融交易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交易成本、改善农村数字和金融生态环境等内在机制,助推产业兴旺,但实践中,仍面临着数字金融供给能力有限、与乡村产业的融合度不够、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不佳的问题。为此,应通过加快推动“三农”数据的归集和共享、构建多层次农村数字金融体系、鼓励数字金融业务创新等途径,加强数字金融对乡村产业兴旺的支持力度,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
数字金融 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若云
湖北位于江汉平原,自古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基地。2022年,湖北省将持续加大金融投入和创新金融服务,致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建设农业产业强省。发展成效一是粮食产量持续增加。2021年湖北省粮食产量达到276.45亿公斤,同比增长1.35%,粮食连续9年稳定在250亿公斤以上。二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关键词:
产业兴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曹润林 王真 金翎 林劼
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产业兴旺,各级财政投入了大量资金支持产业发展,研究如何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提高财政资金绩效、优化资源配置、明晰财政支持路径,对加快实现乡村振兴意义重大。本文阐释了产业及产业兴旺的内涵、财政支持产业发展的理论依据、政策目标逻辑,从财政支持政策设计、财政支持资金规模、财政政策效果等方面介绍了广西实践探索、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最后基于理论和政策实践分析,提出了支持产业兴旺加快广西乡村振兴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兴旺 乡村振兴 财政政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连明,邹翠淮,王斌
党和国家一再倡导的合作医疗是我国现阶段医疗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合作医疗的兴起与发展,无论在过去、现在或者将来,对于改变农村缺医少药的状况,减少疾病的发生与扩散,保障农民身心健康,保护生产力,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就我省农村合作医疗的兴办、发展和演变的历程,合作医疗这一新生事物自50年代开始萌生后,几乎一向是伴随着国家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运行脉搏在起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本庆 周清香 岳宏志
文章对数字乡村建设驱动产业兴旺的作用机理进行分析,并基于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数字乡村建设促进产业兴旺的作用效应和传导机制。研究发现: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促进产业兴旺水平的提升;数字乡村建设对产业兴旺各个维度的影响存在差异,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维度、产业融合发展维度和农户共享发展维度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但对产业绿色发展维度的促进作用不明显;数字乡村建设对东部地区乡村产业兴旺的促进作用较大,西部地区次之,而对中部地区乡村产业兴旺的促进作用较小。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可靖涵
本研究从农民视角考察乡村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问题,通过分析所调研的五省十村中农民对产业兴旺的理解、在乡村产业中的处境和对乡村产业的具象需求,展示农民视角下乡村产业政策的推进状况和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研究发现,政策话语中产业兴旺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旺农民”,而当前乡村产业实践还面临重重困境,与这一目标的实现还有很大的距离。首先,农民对产业兴旺的理解和认知与政策话语中产业兴旺的实现路径存在偏差;其次,农民游离于产业体系边缘,大多数小农户尚未参与具有产业融合特征的产业体系,少数参与者也仅仅从事着临时性、低效能、自负盈亏的产业活动;再次,农民在生产体系中双向脱嵌,既无法完全融入现代农业,也无法回到传统农业;最后,农民在经营体系中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其他农户的合作比较消极,农民的产业主体性尚未被唤醒。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在学术讨论和产业实践方面提出建议,尝试为进一步探讨乡村产业如何惠农兴农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