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971)
- 2023(9382)
- 2022(7642)
- 2021(7087)
- 2020(6091)
- 2019(13659)
- 2018(13826)
- 2017(27398)
- 2016(14572)
- 2015(16391)
- 2014(16197)
- 2013(16088)
- 2012(14312)
- 2011(12639)
- 2010(13225)
- 2009(12770)
- 2008(12851)
- 2007(11859)
- 2006(10571)
- 2005(9588)
- 学科
- 业(84481)
- 济(70130)
- 经济(70049)
- 企(67974)
- 企业(67974)
- 管理(55751)
- 农(44981)
- 方法(32182)
- 农业(30005)
- 业经(28225)
- 数学(24872)
- 数学方法(24399)
- 财(21757)
- 务(17043)
- 财务(17012)
- 财务管理(16998)
- 企业财务(16011)
- 技术(15956)
- 制(15449)
- 策(15115)
- 中国(14897)
- 理论(13055)
- 划(12906)
- 体(12351)
- 和(11886)
- 贸(11530)
- 贸易(11523)
- 经营(11509)
- 易(11229)
- 企业经济(10896)
- 机构
- 学院(217662)
- 大学(205631)
- 济(96164)
- 管理(94779)
- 经济(94556)
- 理学(82017)
- 理学院(81420)
- 管理学(80147)
- 管理学院(79784)
- 研究(61252)
- 中国(52667)
- 农(48436)
- 财(42246)
- 京(41622)
- 农业(36426)
- 业大(35284)
- 科学(34917)
- 江(34413)
- 财经(33444)
- 经(30245)
- 中心(30052)
- 所(29800)
- 经济管理(28477)
- 经济学(27303)
- 州(26670)
- 研究所(26453)
- 商学(25561)
- 北京(25355)
- 商学院(25337)
- 经济学院(24749)
- 基金
- 项目(139111)
- 科学(112251)
- 研究(105443)
- 基金(102471)
- 家(86601)
- 国家(85691)
- 科学基金(76932)
- 社会(69723)
- 社会科(65898)
- 社会科学(65877)
- 省(57576)
- 基金项目(54269)
- 自然(48748)
- 自然科(47715)
- 自然科学(47706)
- 自然科学基金(46915)
- 教育(46777)
- 划(44608)
- 编号(44430)
- 资助(41490)
- 业(34420)
- 成果(33051)
- 创(32223)
- 部(30721)
- 发(30577)
- 重点(29909)
- 创新(29166)
- 制(28544)
- 农(28460)
- 国家社会(28443)
- 期刊
- 济(116224)
- 经济(116224)
- 研究(58265)
- 农(52820)
- 中国(41363)
- 管理(37520)
- 农业(35366)
- 财(35082)
- 科学(28391)
- 业经(27722)
- 学报(25758)
- 技术(22673)
- 融(22325)
- 金融(22325)
- 大学(21813)
- 学学(21272)
- 业(18309)
- 财经(16412)
- 经济研究(16057)
- 问题(15553)
- 教育(15271)
- 技术经济(14612)
- 经(14142)
- 农村(14124)
- 村(14124)
- 农业经济(13802)
- 世界(12177)
- 商业(11919)
- 统计(11886)
- 策(11525)
共检索到3228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纯英
(一)土地集中基础上的规模经营 1979年以后,我国农村进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经济改革。农业的生产方式由集体统一经营转变为农户分散经营为主,形成了超小型种植业经营规模格局。这种狭小的经营规模,不利于合理地利用农业机械和水利设施,不利于实行合理轮作和采用先进技术,不利于调整作物结构和防治病虫害,不利于保持优良品种的纯度和品质,不利于增加农户对土地的投入。这种狭小的经营规模只能与落后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相适应,必然造成农产品的高成本、低效率和低效益。它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严重障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构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由环境分析、行为分析、结构分析和绩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EBSP分析框架: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行为分析考察政府、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结构分析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亦是这一分析框架的核心;绩效评价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角度来进行,以收入指标为主、效率指标为辅。还应深化制度改革,规范主体行为,优化内在结构,完善激励机制,以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实现。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构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由环境分析、行为分析、结构分析和绩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EBSP分析框架: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行为分析考察政府、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结构分析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亦是这一分析框架的核心;绩效评价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角度来进行,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黎明
农户过度分散经营难以孕育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方法创新的动力,而农业规模经营才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现需求。农业的自然再生产规律和经济再生产规律、农业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协调、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空间管治战略协调等,都要求区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选择农业规模经营的模式和途径。因此,本文认为,农业规模经营分区实现,既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厚的现实基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厚廷
农业经营制度变革使农户成为农业基本经营单位,"农户优势"和"农户局限"的交互作用是理解我国农业经营制度进一步变革的基本线索。农业规模经营带有十分鲜明的国情元素,决定这一历史进程的关键是农户本位、土地集中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者分别是我国农业规模经营的起点变量、基础变量和能动变量。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理论上构建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一般分析框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范式,构建由环境分析、行为分析、结构分析和绩效评价四个部分组成的实现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EBSP分析框架:环境分析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和制度环境分析;行为分析考察政府、农户以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行为选择与演化;结构分析研究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的培育以及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化服务水平,亦是这一分析框架的核心;绩效评价主要从农民、农业和农村三个角度来进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倩
我国耕地细碎分散的基本国情造成了几亿农民在小块土地上投入高强度劳动,导致土地边际收益不断下降,而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有效策略。但是,如果规模过大会带来农业效率的损失和农地资源的浪费,只有把握了农业规模经营"度"的问题才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并推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关键词:
农业 适度规模经营 必然性 实现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范爱军 肖丹丹
我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较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耕作规模过小。小规模传统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户融资能力差,进而导致机械化程度低和农业科学技术应用率低,使我国主要农产品缺乏国际竞争力。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在农村推行耕地适度规模经营。本文提出以下几点相应对策。
关键词:
规模效益 农业产业化 土地流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红宇
在农产品需求刚性扩张、农业资源约束不断趋紧、国际农业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下,建设现代农业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依靠先进的科技、装备、理念、人才和发达的产业体系来提升农业发展水平和能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切实转变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然路径选择。
关键词:
现代农业 规模经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江苏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
本世纪70年代末,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发端的中国农村改革,扭转了陷于困境的农村经济形势,促成了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解放。作为这一改革的产物——数以亿计的超小型农业经营单位,在中国乡村普遍生成。土地经营细小化与农业生产现代化的矛盾,为中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增加了一项新的内容。 正当全国大部地区农户小块土地经营持续显示其效能的同时,沿海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农业却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鲲
近年来,随着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加快,家庭农场等规模经营农户蓬勃发展,为提升我国农业规模经营水平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根据实践需要,许多农户通过加入专业合作社、购买社会化组织服务等形式,与新型经营主体共享土地经营权,成为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又一重要路径。本文主要分析共享土地经营权这种规模经营方式的产权联结机制,揭示其实践基础、理论依据,探究其制度绩效,并对如何引导和鼓励其健康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樊哲银
文章认为,在实行小块农地经营的条件下,农业机械化的推行,并不能使农产品产量和农民收入大幅增加,却会加大农民购买、使用农用机械的固定成本,最终反过来阻滞农业机械化的发展速度。为使农业机械化的持续推行,必须实行农地的规模经营。而实行规模经营后,由于每个农户经营的土地数量增加,分摊到单位农产品上的成本下降,确实能解决农业机械化后所导致的固定成本上升的问题。
关键词:
农业机械化 固定成本 规模经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马晓河
用长远的观点看,要使我国农业稳定发展,就必须保证务农者能获得与务工者同样的收入。只有如此,农民才会有务农的兴趣。采取何种途径能让农业生产者达到这样的收入水平呢?一种途径是大幅度提高农产品价格,以此增加农业的收益。从短期看,提高农产品价格完全必要也十分合理。这是因为目前国内大部分农产品价格都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水平,我国要搞市场经济并同国际市场接轨,农产品价格必然要提高,并会自动向国际农产品市场价格靠近。很显然,这可增加务农者的收入。但是,由于我国人多地少,农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海亮,吴楚材
江苏、浙江两省发达地区出现的农业规模经营是在农村劳动力一定程度地转移之后发生的一种现象。这种农业集约经营方式、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城乡经济发展的结果、但它明显地不同于原来计划体制下形成的集体耕作的经营方式。从经营主体经济收入与非农业劳动力年均收入应当均衡的角度来看.耕地集约经营的适度规模取决于农业劳动力转移程度、人均非农业纯收入水平、农业经营总投入.农业经营总产出、国家农业扶持政策因素、土地所有者与经营方所订协议条件和上地经营的机械化程度。影响农业适度规模的因素还有许多不确定的条件。关于耕地集约经营的适度规模的定量分析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