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3)
2023(1751)
2022(1194)
2021(1052)
2020(604)
2019(1511)
2018(1530)
2017(2708)
2016(1527)
2015(1897)
2014(1730)
2013(1695)
2012(1511)
2011(1427)
2010(1461)
2009(1393)
2008(1254)
2007(1168)
2006(1080)
2005(1057)
作者
(4047)
(3505)
(3465)
(3398)
(2001)
(1720)
(1517)
(1389)
(1374)
(1230)
(1187)
(1145)
(1121)
(1098)
(1044)
(1036)
(1033)
(1004)
(1000)
(997)
(917)
(894)
(853)
(846)
(837)
(809)
(807)
(748)
(704)
(699)
学科
(6840)
经济(6828)
(6274)
(5065)
农业(4553)
教育(3251)
管理(2573)
收入(2570)
中国(2301)
分配(2094)
思想(2090)
(1980)
政治(1958)
业经(1899)
思想政治(1801)
政治教育(1801)
治教(1801)
德育(1776)
(1626)
企业(1626)
(1549)
地方(1378)
(1334)
(1315)
(1291)
方法(1244)
联合(1183)
合体(1160)
经济联合(1160)
经济联合体(1160)
机构
学院(21995)
大学(21733)
(8491)
经济(8332)
研究(7803)
管理(6970)
理学(5858)
理学院(5787)
管理学(5669)
管理学院(5629)
中国(5617)
(5308)
科学(4404)
(4259)
(4117)
(3978)
(3926)
师范(3908)
农业(3728)
(3609)
中心(3539)
业大(3381)
研究所(3222)
财经(3141)
师范大学(2994)
(2905)
(2899)
(2760)
经济学(2735)
社会(2713)
基金
项目(13917)
研究(11777)
科学(10785)
基金(9532)
(8028)
社会(7992)
国家(7917)
社会科(7374)
社会科学(7371)
科学基金(6504)
(5522)
教育(5368)
编号(5335)
成果(4925)
基金项目(4777)
(4483)
课题(3670)
(3582)
国家社会(3429)
(3406)
(3379)
资助(3347)
(3242)
重点(3107)
(2981)
(2968)
(2964)
阶段(2954)
大学(2951)
自然(2904)
期刊
(12275)
经济(12275)
研究(6866)
(6558)
中国(6519)
教育(5203)
农业(4246)
学报(4223)
大学(3563)
科学(3425)
学学(3296)
(3151)
业经(2647)
管理(2558)
技术(2049)
(2029)
农业经济(1987)
(1906)
金融(1906)
社会(1900)
农村(1811)
(1811)
问题(1755)
财经(1733)
社会科(1721)
社会科学(1721)
(1527)
职业(1525)
(1489)
经济问题(1431)
共检索到369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胡显中  李敏  
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是发展生产力,第二是实现共同富裕,其捷径是:允许、提倡并鼓励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让知识分子有较高收入,产生示范效应,带动其他,但要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孙居涛  
邓小平从中国的国情出发,科学地总结了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按劳分配理论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创造性地提出了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靠诚实劳动先富,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致富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分配理论。一、共同富裕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分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勤  甘时勤  
文章认为, 共同富裕的实现, 不仅在时序上有先富与后富之分, 而且在空间上表现为动态的演进过程。共同富裕的基本空间结构是核心———外围二元结构, 即核心优先、兼顾外围, 先求发展, 再求均衡; 共同富裕在空间上的展开经历了点———轴———面的演进, 第一个层次的经济特区是经济发展落实在地域上的 “点”, 第二个层次的沿海开放地带形成经济发展的 “轴”, 第三个层次将经济发展的空间范围推至全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中明  
邓小平认为,在上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时,党和国家应将共同富裕作为“中心课题”突出提出和解决。同时他指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解决共同富裕问题的物质基础;巩固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解决共同富裕问题的可靠保障;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解决共同富裕问题时应把握的关键;如何使帮带后富成为“中心课题”,是使共同富裕成为“中心课题”的关键;先富起来的一部分地区如何帮助不发达地区致富,以解决沿海与内地的差距问题以及如何调节个人的收入差距,以解决社会成员间的贫富悬殊问题,是共同富裕这一“中心课题”的两大核心内容。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凤华  
邓小平共同富裕观初探张凤华消灭贫穷,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和研究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及实践价值。一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观即邓小平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什么是共同富裕和如何实现共同...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凌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也是建立深圳经济特区的倡导者。邓小平理论是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创新,它指引我国改革开放的方向。值此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特别刊出三篇纪念文章,谨以此重温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一系列重要论述,回顾小平同志的伟大贡献,并继续我们的改革开放事业,作为对小平同志的缅怀与纪念。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杜志雄  
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看,共同富裕及其内涵经历了从物质到精神文化再到多维度的横向拓展和纵向延伸,渐进性地推动共同富裕战略的形成。新时期共同富裕的推进,以防止返贫致贫为前提,以缩小收入差距为基础,以提升民生福祉为进路。但也应看到,我国还面临基础性分配制度体系亟待构建、“先富”带“后富”的局限及农村集体经济弱化等现实困境。为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应构建和优化基础性分配制度体系、夯实集体经济基础性地位、促进带动效果全面提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项启源  
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的南巡谈话中指出,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实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是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早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他就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由于辛勤努力,生活先好起来。生活先好起来的人必然会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带动其他人向他们学习。这样,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使全国人民比较快地富裕起来。(见《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142页)在改革开放的十几年中,这一经济政策已显示出巨大的活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唐战立  
所谓“共同富裕”,就是在我国经济改革发展过程中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人先富裕起来,带动全国及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邓小平“共同富裕”法律思想是邓小平法律思想中被我国法学研究者忽略的一项重要思想,其合理性从西方经济分析法学中可以找到一定的根据。但是,我们不能够一味地推崇西方经济分析法学,应该对其进行科学的批判使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栋生  
孙红玲、张富泉两位教授的10年磨一剑之作《邓小平战略设计:共同发展富裕的中国定律》(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年8月)出版后,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和广泛好评。该书的重要创意和应用价值,是以严密的逻辑和极强的实证阐明:邓小平"两个大局"战略即为中国改革开放的顶层设计。第一个大局战略的实施,圆满实现了1980-2000年前两步GDP翻两番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任伍  孟娜  叶天希  
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中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贫富差距依然较大,直接影响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巩固。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理想和追求,更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汲取中华文化中共同富裕思想精华,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中国化,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爱社会"的"三轮"驱动,发挥"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和"仁慈之手""三手"作用,有机结合"自然选择""制度安排""道德力量",使"竞争""制度""信任"三力并发,既做大做好"蛋糕",又切好分好"蛋糕",辅之以奉献分享"蛋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应明晰产权但必须摒弃新自由主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为市场主体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营商环境,尊重企业家和先富起来带动后富的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共同富裕的公共政策体系,破除平均主义观念,实现物质和精神上的共同富裕,以现代科学技术赋能,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实现。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建平  
最近到农村调研,与农民交谈中总体感觉他们的精神状态很好,多数农民的生活水平比之于过去有较大改善,他们非常感谢共产党的惠农政策,感谢党和国家为他们免除了两千多年历史的皇粮国税。但是,在各种社会权益、经济“蛋糕”的分享和分配当中,农民的“天平”仍处在“往上翘”的一端,相当部分农民仍属于弱势群体中的“五种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