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50)
2023(9777)
2022(7778)
2021(6810)
2020(5137)
2019(11626)
2018(11223)
2017(21534)
2016(11532)
2015(12496)
2014(12603)
2013(12667)
2012(12151)
2011(11097)
2010(11181)
2009(10002)
2008(9553)
2007(8798)
2006(8046)
2005(7576)
作者
(34046)
(28572)
(28379)
(26894)
(17842)
(13551)
(12752)
(10977)
(10875)
(10168)
(9857)
(9502)
(9218)
(9119)
(8951)
(8818)
(8561)
(8204)
(8195)
(8092)
(7395)
(7047)
(6947)
(6480)
(6462)
(6417)
(6298)
(6275)
(5735)
(5700)
学科
(60674)
经济(60638)
管理(30798)
(30211)
(22422)
企业(22422)
地方(21458)
中国(19960)
(17959)
业经(16225)
方法(15680)
环境(14221)
数学(12986)
数学方法(12895)
地方经济(12567)
农业(12446)
产业(11919)
(11714)
(11643)
(10669)
(10237)
金融(10236)
(9976)
银行(9959)
(9848)
(9796)
贸易(9785)
(9781)
技术(9667)
(9373)
机构
学院(168095)
大学(162670)
(74430)
经济(72978)
研究(64252)
管理(60429)
理学(50664)
理学院(50038)
管理学(49345)
管理学院(49035)
中国(48165)
科学(38237)
(35801)
(32490)
(31891)
研究所(29270)
(28594)
中心(28322)
(27435)
财经(24432)
(24148)
(23925)
师范(23869)
业大(23529)
北京(23173)
经济学(22880)
(22057)
(21988)
农业(21837)
经济学院(20513)
基金
项目(109365)
科学(86731)
研究(83907)
基金(76547)
(66316)
国家(65722)
科学基金(55905)
社会(54048)
社会科(51485)
社会科学(51478)
(46029)
基金项目(40165)
(37477)
教育(36662)
编号(33878)
自然(32849)
(32390)
自然科(31970)
自然科学(31966)
自然科学基金(31380)
资助(29764)
成果(26901)
发展(26625)
(26140)
重点(25698)
课题(25202)
(23662)
(22981)
国家社会(22345)
创新(22145)
期刊
(93374)
经济(93374)
研究(54051)
中国(39614)
(28488)
管理(24451)
科学(23973)
学报(23719)
(22194)
教育(20910)
农业(19708)
(18453)
金融(18453)
大学(18358)
业经(18182)
学学(17317)
技术(15878)
经济研究(15089)
问题(12361)
财经(11793)
(10477)
(9908)
商业(9454)
技术经济(8898)
(8877)
科技(8826)
经济问题(8311)
现代(8222)
世界(8179)
(7987)
共检索到2699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胡春力  
本文对影响我国经济实现低碳发展的经济规模、技术和产业结构三大因素进行了解析,指出产业结构低度化是制约低碳发展的主要障碍,其特征为第二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在工业内部能源原材料工业比重过高;高技术产业成为资源密集度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低的产业。文章提出我国推进低碳发展的根本途径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按照低碳而不是高碳的模式来促进产业升级,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唐涛  
近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经济每月谈"上,就"建立创新型国家:国有企业的地位、作用及激励机制"主题,北京交通大学轨道交通控制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唐涛介绍了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情况。他认为,自主研发与核心技术引进为我国高速铁路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我国高速铁路理论研究与规范标准制定工作亟待加强,人才队伍不足是影响高速铁路技术持续创新的重大障碍,持续创新需要有体制机制给予保障。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孙启明  金喜在  
再就业工程是跨世纪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面大、影响因素甚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参与。———解决再就业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加快经济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据测算,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可以提供80多万个新的就业岗位。为确保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万青  
现代物流作为公认的"第三利润源",其管理目标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实现物流系统最优化且最大限度降低物流的外部不经济。制造企业要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最好的方式是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战略联盟。文章通过分析我国物流总成本的构成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制造企业应该利用第三方物流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把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切实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柳思维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消费市场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绩。实践证明,改革是我国消费品市场顺利发展的巨大动力。九十年代要保证我国消费品市场更加顺利、稳定地发展,避免出现八十年代中后期那种连续几年市场逆差及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过热状态忽而转向持续“疲软”的过冷状态,必须继续深化改革,为此,本文特就双旧体制并存时期影响消费品市场发展的不稳定因素进行剖析,并探讨通过深化改革促进我国九十年代我国消费品市场的更加顺利发展的途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伟  
学习机制是产学研结合型组织持续发展的根本,构建学习机制就要使组织成员在共同情境中产生共同愿景,从而产生不断自我超越、不断创新的自发动力,形成一种自组织的结合。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余巨平  
目前乡镇图书馆时建时撤、时兴时衰,发展极不稳定,出现这种局面的真正原因是我国现行体制不健全。多年来,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建制只到县一级,没有延伸到乡镇。没有独立建制的乡镇图书馆的社会地位由此降低,得不到领导的重视,导致乡镇图书馆设置的随意性。独立建制是乡镇图书馆建设的制度保障,是人员配置和经费来源的保证,是乡镇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张惠远  蔡运龙  赵昕奕  
“贫困陷阱”是我国贫困地区普遍存在的基本问题,贫困地区要摆脱贫困、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找出并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关键环节,其途径在于进行全面系统的环境重建。针对环境重建的主要内容、环境重建的实施,以及环境重建在我国贫困地区是否可行等问题,本文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建立了环境重建的一般模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丁一  
“十一五”期间,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构想到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际上是一个调整我国城乡关系从战略构想到战略措施的实践过程。从根本上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而统筹城乡发展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和实质。因此,从发展战略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加快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在发展方针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实施“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在发展政策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还必须对农民实行普惠政策,逐步建立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黄鹂  
低碳经济发展不仅需要发布宏观举措,还需要研究其具体如何实现。生态资本运营与低碳经济发展,二者主体相一致,目标相吻合,都注重生态环境的长期有效改善,因此,生态资本运营是其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实现途径。而且,要发展好低碳经济,就要树立生态资本运营意识,明晰生态资本运营形式和优化生态资本运营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宝瑞  
重庆市在推进"三化"统筹发展中特别重视实现共同富裕,在制定优惠政策时由面向全社会向中低收入群体转移,工作重心由城市向农村转移,建设内容由注重经济建设转向社会发展,农村工作由侧重面上转向深入农户。从而扭转了较普遍存在的四种倾向:注重工业化和城镇化而忽视农业劳动力的吸纳和转移,注重平均数而忽视平均数掩盖下的不均衡,片面追求GDP而忽视共同富裕,抓"三农"工作雷声大雨点小。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修华  王翔  
以碳排放量为焦点,选取1995~2010年我国碳排放量的数据,通过建立双对数模型,分析了GDP增量和单位GDP碳排放量与产业结构比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第一、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相比耗能高、对国内生产总值贡献率低,提高第三产业比例降低碳排放的同时可实现国民经济的提高,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发展的耦合。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了产业结构升级的建议,指出通过发展低碳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可促进传统企业的转型,实现高碳产业的低碳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