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73)
2023(9554)
2022(7578)
2021(6949)
2020(5607)
2019(12686)
2018(12620)
2017(22432)
2016(12778)
2015(13990)
2014(14064)
2013(13288)
2012(11935)
2011(10407)
2010(11027)
2009(10194)
2008(10238)
2007(9701)
2006(8566)
2005(8071)
作者
(32154)
(26801)
(26773)
(25057)
(17050)
(12612)
(12109)
(10288)
(10174)
(9748)
(9008)
(8854)
(8812)
(8280)
(8128)
(8125)
(8070)
(7944)
(7704)
(7544)
(6716)
(6629)
(6346)
(6287)
(6230)
(6035)
(5960)
(5832)
(5462)
(5062)
学科
(70569)
(66252)
企业(66252)
管理(52676)
(48817)
经济(48759)
业经(23900)
技术(20041)
中国(20003)
(19763)
教育(19582)
(19519)
方法(19384)
(15844)
财务(15840)
财务管理(15835)
农业(15235)
理论(15231)
企业财务(14959)
技术管理(13187)
(12143)
数学(12024)
数学方法(11934)
(11258)
(10919)
(10805)
企业经济(10634)
经营(10157)
(9316)
(9014)
机构
学院(176620)
大学(173900)
(71396)
管理(71317)
经济(70058)
理学(61083)
理学院(60495)
管理学(59869)
管理学院(59482)
研究(54932)
中国(38685)
(37373)
(33613)
(29718)
师范(29597)
(29519)
科学(29049)
教育(28878)
财经(26274)
(25720)
北京(24184)
中心(24012)
(23847)
(23829)
师范大学(23800)
研究所(22806)
(22626)
技术(21063)
商学(20982)
业大(20830)
基金
项目(108471)
研究(91657)
科学(90561)
基金(76547)
(63148)
国家(62311)
社会(58749)
科学基金(56258)
社会科(55490)
社会科学(55479)
教育(48636)
(46034)
基金项目(40013)
编号(38899)
(38091)
自然(32815)
成果(32653)
自然科(32143)
自然科学(32138)
自然科学基金(31682)
(30112)
课题(29589)
(29256)
资助(28408)
创新(26714)
(25660)
(25600)
重点(24989)
规划(24678)
(24444)
期刊
(84728)
经济(84728)
研究(63304)
教育(50952)
中国(45429)
管理(33530)
(29778)
(23569)
技术(22435)
科学(19305)
业经(16829)
农业(16620)
学报(15997)
大学(15056)
(13705)
金融(13705)
财经(13595)
职业(12939)
学学(12549)
经济研究(12436)
(11971)
(11669)
技术经济(11608)
问题(10315)
科技(9623)
(9568)
论坛(9568)
财会(9448)
现代(9324)
商业(8802)
共检索到2800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欧阳峣  
创业是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因此高等教育要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要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培养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转变;要从重视死记硬背向重视学会认知和独立思考转变;要从重视课堂教学向重视活动课题和实践锻炼转变。同时,大学生要学会正确处理就业和创业的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秀宇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以及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的增加,如何实现就业教育向创业教育的转变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在分析就业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从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转变的影响因素,探讨从就业教育到创业教育转变的路径。应树立以创业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加大创业教育的资源投入,健全就业—创业服务体系。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俞仲文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的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教育部有关文件明确指出,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任务。笔者认为:所谓"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绝不是仅仅指操作技能型人才,而是指具有专业知识、具备一定技术运用能力的技术技能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单卫东  
从现在起,我们应该转变发展方式,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精耕细作",努力提高每宗土地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提高用地效益是必然要求之所以如此,是基于我国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和耕地后备资源少的"三少"的国情,建设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魏钦  
本文通过对英国高校在就业创业方面工作举措的分析,阐述了我国高职学院就业创业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探讨如何形成适应我国国情的高职教育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新途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许正宏  蒋德勤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并强调要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前不久,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推进会,会议要求,要在优化创业政策环境、完善创业指导服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下功夫。作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突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注重实践环节发展的教育体系建设中,在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过程中,创业教育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和教育部有关部署,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认真下功夫,切实抓好高校创业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德海  常小勇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马小辉  
创业教育生态转型是生态文明教育实践形式的拓展,是生态思维方式在创业教育上的运用,它改变了人类创业活动的方式和方向,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创业教育生态转型要求创业教育具有整体性结构、开放性视野、前瞻性思维、和谐性效用和义务性责任。创业教育生态转型受内部创业教育顶层设计、创业教育组织体系、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业教育师资体系和创业文化氛围等生态因子,以及外部政策资金扶持体系和保障体系等生态因子的相互作用、协同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曹扬、邹云龙在《东北师大学报》2014年第2期中撰文,指出就业教育、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设计和实施密切相关,并对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创新教育两对关系进行了辨析。当前,创业教育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得到蓬勃发展,已形成相对成熟的学科和教育模式。但在我国,创业教育开展较晚,与西方相比在观念上尚未演化成熟,教育参与者对创业教育还未达成均衡认识,对此作者认为有两个关键的认识问题需要讨论:1.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唐林伟  杨寿林  Richard Y.Z.ZHONG  
技能型创业教育是以缓解就业压力为主要教育目的,以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培养能够自谋职业或能够制造更多工作岗位的社会成员的教育。素质型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具有企业家精神和素养为目的的教育。后金融危机背景下,实现从技能型创业教育向素质型创业教育转变的途径包括:转变政府职能,营造创业环境;改革教育制度,倡导批判精神;重构课程内容,实施渗透教育;构建教育体系,拓展教育年限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臧玲玲  
在各项政策的推动下,我国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同时也面临多重困境,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整体质量不佳、精准化程度低、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因此,现阶段高校应推进以提升质量为核心的创业教育课程内涵式发展,实现规模、质量、结构和成效的协调统一。针对我国高校实际,推进创业教育课程内涵式发展亟待在三个方面实现转变:观念转变,从重规模扩张转向重质量提升;结构转变,从粗放式发展转向精准式供给;路径转变,从理论主导转向实践创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逯长春  
中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对促进中国技能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做出了历史性贡献。当前,中等职业教育正在转向“就业与升学并重”,旨在培养学生“就业有能力,升学有基础”,这种转向具有逻辑必然性。一方面,表现为深刻的社会背景,如生产方式转变、经济社会转型、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另一方面,内嵌于中等职业教育基础性的学理逻辑中。中等职业教育转向“就业与升学并重”已具有坚实的政策依据和实践基础。同时,新的转向预示着人才培养逻辑的转变,要求重设人才培养目标、重构课程体系和重塑教学活动。此外,这一转向也要求围绕升学各环节进行系统性的制度改革与建构。例如,高等学校招生制度、“职教高考”升学制度、学生职业指导服务制度和中职教育课程开发制度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申静  孙智宏  刘欣  
GPS是指把生涯辅导(Guidance)、能力提升(Promotion)和就业服务(Service)三者有机结合,为学生构建起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GPS"就业指导服务模式。文章结合当前的社会需要,根据各高校的实际情况,在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以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强化就业创业指导服务能力为手段,构建高校专业化、系统化、全程化、全员化、常态化的就业创业教育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