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
- 2023(24)
- 2022(17)
- 2021(17)
- 2020(12)
- 2019(34)
- 2018(20)
- 2017(61)
- 2016(22)
- 2015(22)
- 2014(26)
- 2013(31)
- 2012(18)
- 2011(15)
- 2010(10)
- 2009(11)
- 2008(15)
- 2007(17)
- 2006(7)
- 2005(7)
- 学科
- 济(80)
- 经济(80)
- 中国(53)
- 业(46)
- 方法(45)
- 企(40)
- 企业(40)
- 收(40)
- 税(40)
- 税收(40)
- 数学(38)
- 数学方法(38)
- 管理(36)
- 银(29)
- 银行(29)
- 制(28)
- 行(25)
- 融(23)
- 金融(23)
- 财(21)
- 体(19)
- 业经(18)
- 体制(18)
- 策(18)
- 农(16)
- 农业(15)
- 中国金融(14)
- 决策(13)
- 环境(13)
- 保险(12)
- 机构
- 大学(281)
- 学院(273)
- 济(143)
- 经济(143)
- 财(114)
- 中国(101)
- 研究(93)
- 融(90)
- 金融(89)
- 管理(78)
- 财经(78)
- 经(74)
- 理学(67)
- 理学院(66)
- 管理学(66)
- 管理学院(66)
- 经济学(64)
- 经济学院(61)
- 金融学(60)
- 金融学院(60)
- 财经大学(54)
- 京(46)
- 所(45)
- 中心(42)
- 研究所(40)
- 北京(36)
- 院(35)
- 科学(34)
- 中国人(32)
- 国人(32)
共检索到4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中国梦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罗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阐述激起了无数心灵共鸣。本刊特举行"中国梦·财政情"征文活动,诚邀广大财政工作者、社会各界人士分享追梦路上与财政结下的不解之缘,畅谈对中国梦深刻内涵、价值与意义的理解,展现蕴藏于心中的梦想与希望。敬请垂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来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条件下青年工作的若干重大基本问题,深刻阐明了当代中国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的重大意义、基本路径,对于激励广大青年坚定理想信念、锤炼高尚品格、练就过硬本领、发扬创新精神、确立世界眼光和未来意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激励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行动指南,也是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做好青年工作的行动纲领。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红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认为,我们现在比历史的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目标,我们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有信心、都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汪明义
新时代师范大学的人才培养应当从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教学制度、培养模式、评价机制等方面系统地识读教师教育,不断地"锤炼学科素养、打造专业本领;陶冶教育素养、激扬教育情怀;润化社会素养、增强使命担当;培固国际素养、开辟全球视野",肩负起时代赋予师范大学的伟大使命。
关键词:
师范大学 教师教育 素养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赵鸣骥
今天的会议开得很好,顺利完成了所有议程,在讨论审议过程中,各位委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提出了许多中肯的、有价值的、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体现了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担当精神,很受启发。总的感觉,2016年以来的行业党建工作进展是好的,概括起来有三个特点:一是部署有方。财政部党组专门听取行业党建工作汇报,研究部署行业党建工作,先后印发《关于注册会计师行业"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深化注册会计师行业党的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杜玉波
党的十九大报告和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对高等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高等教育强国新征程已经开启。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应该明确责任与担当。要运用"新思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问题导向",抓准"真问题";要提倡探索"边实践、边研究、边应用、边总结、边宣传、边推广"的"新模式",坚持从"真问题"出发,做好"真研究";要扎根中国大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国际视野充分借鉴他国经验,开拓新时代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等教育研究"新境界",努力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推动高等教育研究"真创新";要真正把高等教育研究与新时代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美好向往紧密结合在一起,始终与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同向而行,在回应关切、服务需求中作出"新贡献",真正满足服务人民、回应需求、创新理论、科学决策、推动实践等多方面需求,做好资政、咨教、咨询服务,切实保证所取得的成果"真管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进
健全现代大学制度,推动文化创新,自觉形成大学的"文化个性"。注重可持续发展,形成精神动力,自觉强化大学的"文化功能"。优化资源配置,培育优秀人才,自觉实现大学的"文化引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他以铿锵有力的声音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
关键词:
文化个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自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新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而在我对梦想还懵懵懂懂的幼年时期,就已与会计结缘。那时,做会计的邻居阿姨戴着黑框眼镜,表情认真而严肃,她左手账本右手算盘的形象,构成了我对会计的最初印象。那能计算出数字的算盘和写满了密密麻麻数据的账本,对于幼时的我来说是多么神奇。在同龄的伙伴都梦想着成为科学家、医生的时候,我的梦想就是成为一名会计。大学报考专业时,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会计学,就这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忠禹
主题2009:信心·使命·责任2009全国企业家活动日主会场活动5月17日至18日在云南省昆明市举行。会议以"信心·使命·责任——全球经济变局下的中国企业家"为主题,号召全国企业家进一步坚定信心,发挥中流砥柱作用,勇担重任,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强化企业管理,加强自身修养,主动担负企业社会责任,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黎峰
当前全球经济治理陷入了“双重困境”:一是世界经济多极化与全球经济治理西方主导的冲突;二是全球经济治理与国家经济社会治理的矛盾。对此,中国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并体现出应有的大国担当:坚决捍卫多边贸易体制,打造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依托联合国、G20等平台,推动完善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发起共建“一带一路”,推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全球化;坚持独立自主的渐进式对外开放道路,提供对外开放与国内治理统筹的中国方案。同时仍应看到,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面临着一系列难题与挑战,主要包括如何打破发达国家的经济孤立和技术封锁;如何在国际事务中更好地表达发展中国家的诉求;如何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要求中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全球经济治理能力;突出责任和担当,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新议题为重点,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构建。
关键词:
全球经济治理 双重困境 中国角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斌
教育现代化是实现社会现代化的基石,是形塑现代中国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中华崛起、民族复兴的伟大历史使命。中国教育现代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其内涵不断丰富、质量不断提高。《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作为建设教育强国的纲领性文件,为新时代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绘制了蓝图,明确了目标、任务和路径。面对新时代、迎接新挑战,高职教育要把握新形势、勇挑新重任,使自身现代化发展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的期待相契合,为实现教育现代化做出应有贡献。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2035 高职教育
[期刊] 改革
[作者]
文骐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化的2017年,泱泱大国将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信心和动力逶迤而至的晨光,并未驱散中国经济接踵而来的挑战。但决策层寻求的最大公约数。已不期而至全面深化改革第三年——2016年前11个月,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8489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外贸总额超过四分之一;中国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34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3%;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累计投资超过180亿美元,为沿线国家创造了超过10亿美元的税收和超过16万个就业岗位。稳中求进的成果令全球经济体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宇 樊超
在实现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的进程中,需要将精益求精、不懈创新、笃实专注的工匠精神融入到现代工业生产与管理实践,以提升中国制造的含金量和竞争力,这是当下强调工匠精神的意义所在。作为为产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要渠道,职业教育在培育工匠精神方面担负着义不容辞的使命。职业院校可以通过构建制度培育、文化培育、课程培育和实践培育四个方面的路径,为中国制造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
关键词:
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中国制造 精益求精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铁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同时,他要求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这给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期刊的新发展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