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46)
- 2023(10975)
- 2022(9545)
- 2021(9060)
- 2020(7283)
- 2019(16838)
- 2018(16756)
- 2017(32488)
- 2016(17742)
- 2015(19845)
- 2014(19786)
- 2013(19590)
- 2012(17689)
- 2011(15938)
- 2010(15613)
- 2009(14041)
- 2008(13144)
- 2007(11411)
- 2006(9908)
- 2005(8398)
- 学科
- 济(67347)
- 经济(67275)
- 管理(50150)
- 业(46967)
- 企(38802)
- 企业(38802)
- 方法(32270)
- 数学(27888)
- 数学方法(27570)
- 农(19198)
- 中国(17466)
- 财(16189)
- 业经(15808)
- 学(14821)
- 地方(14204)
- 农业(13125)
- 理论(11879)
- 贸(11847)
- 贸易(11842)
- 和(11449)
- 易(11443)
- 环境(11310)
- 制(11068)
- 技术(10634)
- 教育(10163)
- 务(10092)
- 财务(10031)
- 财务管理(10012)
- 划(9791)
- 企业财务(9490)
- 机构
- 学院(244364)
- 大学(243852)
- 管理(100431)
- 济(92594)
- 经济(90507)
- 理学(87840)
- 理学院(86914)
- 管理学(85467)
- 管理学院(85047)
- 研究(78435)
- 中国(56479)
- 京(51618)
- 科学(50092)
- 财(41030)
- 所(38494)
- 农(37476)
- 业大(37429)
- 研究所(35401)
- 中心(35173)
- 财经(33651)
- 江(33610)
- 范(32939)
- 师范(32678)
- 北京(32555)
- 经(30573)
- 农业(29267)
- 院(29053)
- 州(28178)
- 师范大学(26389)
- 经济学(26380)
- 基金
- 项目(174238)
- 科学(136404)
- 研究(129440)
- 基金(124722)
- 家(108031)
- 国家(107079)
- 科学基金(92089)
- 社会(79469)
- 社会科(75134)
- 社会科学(75113)
- 省(68965)
- 基金项目(67055)
- 自然(60167)
- 教育(59176)
- 自然科(58700)
- 自然科学(58688)
- 划(57641)
- 自然科学基金(57583)
- 编号(54569)
- 资助(50627)
- 成果(43402)
- 重点(38323)
- 部(37622)
- 发(37059)
- 课题(36987)
- 创(36371)
- 项目编号(33771)
- 创新(33735)
- 科研(33182)
- 大学(32459)
- 期刊
- 济(101107)
- 经济(101107)
- 研究(70497)
- 中国(42073)
- 学报(38482)
- 管理(35730)
- 科学(35376)
- 农(34288)
- 教育(29467)
- 大学(29036)
- 财(28681)
- 学学(27233)
- 农业(24380)
- 技术(21250)
- 业经(18369)
- 融(17432)
- 金融(17432)
- 经济研究(16463)
- 财经(14991)
- 图书(14280)
- 理论(12896)
- 经(12580)
- 问题(12573)
- 科技(12488)
- 实践(12127)
- 践(12127)
- 商业(11750)
- 业(11747)
- 技术经济(11363)
- 现代(11083)
共检索到342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忠玉 肖宏伟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期。随着能源生产消费革命的逐步落实和油气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幅提升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面临基础设施、市场机制不完善等诸多挑战。必须抓好"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补齐管网建设短板、稳定国际国内供应、积极开拓消费市场"等任务的落实,切实解决天然气"用不起、用不上、不够用、不想用"的问题,为顺利实现2020年天然气消费比重翻番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天然气消费 能源革命 能源安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马忠玉 肖宏伟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期。随着能源生产消费革命的逐步落实和油气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天然气消费比重大幅提升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面临基础设施、市场机制不完善等诸多挑战。必须抓好"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补齐管网建设短板、稳定国际国内供应、积极开拓消费市场"等任务的落实,切实解决天然气"用不起、用不上、不够用、不想用"的问题,为顺利实现2020年天然气消费比重翻番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天然气消费 能源革命 能源安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兰兰 徐婷婷 李方一 焦建玲
在研究2000—2014年中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路径及其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首先运用夏普利值分解八大经济区域对重心迁移的贡献率,然后采用LMDI分解方法,将天然气消费增量分解为基础设施效应、服务效率效应、需求效应,探讨各区域对重心迁移贡献大小的原因与规律。结果显示:2000—2014年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经历了向西北、东南、东北方向迁移的三个阶段;2000—2003年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2003—2008年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地区,2008—2014年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是居民消费重心迁移的主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兰兰 徐婷婷 李方一 焦建玲
在研究2000—2014年中国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迁移路径及其变化特征的基础上,首先运用夏普利值分解八大经济区域对重心迁移的贡献率,然后采用LMDI分解方法,将天然气消费增量分解为基础设施效应、服务效率效应、需求效应,探讨各区域对重心迁移贡献大小的原因与规律。结果显示:2000—2014年居民天然气消费重心经历了向西北、东南、东北方向迁移的三个阶段;2000—2003年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2003—2008年东部沿海、南部沿海地区,2008—2014年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长江中游地区是居民消费重心迁移的主要推力;2000—2014年,基础设施效应一直是促进中国及各区域居民天然气增长的主要动因,而未来效率效应和需求效应将会逐步成为大部分区域的主要驱动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学敏 李军华 李炜杰
本文分析了不同产业GDP数据、不同产业的天然气消费量数据后发现:我国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业结构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我国天然气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这与最近几年我国天然气消费的快速增长和我国天然气消费市场所处阶段有关。分析产业结构分解模型分解出的四个驱动因素发现: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经济增长是驱动天然气消费量增长的主因,本来应该起到抑制天然气消费量增长的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在消失。特别是第二产业的能源消费强度抑制作用在2004年以后消失了,而第三产业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几乎没有起到抑制作用,经济增长效应和能源消费强度效应共同促进我国天然气消费量的增长。
关键词:
分解模型 天然气消费 产业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建 董秀成
文章通过分析天然气长期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变化特点,认为天然气消费量和影响因素时间序列均存在一个或多个相似期;运用自组织数据挖掘的相似体合成预测方法构建天然气消费量预测模型,并通过北京地区天然气消费量预测进行模型精度检验,结果验证运用自组织数据挖掘的相似体合成方法进行天然气消费预测是科学可行的。
关键词:
天然气 消费 数据挖掘 模型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黄顺江
"十三五"是我国经济新常态化的关键时期,也是转型升级的决胜阶段。实现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关键在城市。在当前形势下,我国城市经济转型发展的大方向就是走向高端化,目标是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包括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都市农业,核心是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转型的主要路径,就是通过创新推进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精益化、服务化和全球化。为此,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为企业和城市走创新发展道路营造一个宽松和公平的市场环境。
关键词:
新常态 转型升级 现代产业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翠仙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内容。"十三五"时期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农村人口市民化积极性不高、城镇化建设中面临质量和效率矛盾、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上"欠账"较多、城镇化建设规模和结构不均衡等。我国要通过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进程,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与配置,发挥绿色经济的带动作用,构建起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机制以及坚持市场主导、完善公平竞争机制等措施来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步伐。
关键词:
城镇化 “十三五” 协调发展 城市群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吴曾 谭亚妮 姜楠 王德运
天然气是人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一种主要能源,随着天然气使用的逐步推广和天然气消费量的快速增长,正确合理地对天然气消费量进行预测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筛选出影响天然气消费量的六个主要因素——人均GDP、天然气生产总量、居民消费水平、用气人口、城镇化率和管道运输长度,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遗传算法优化的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以1995-2013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的统计数据为例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和检验,并将该预测方法与传统BP网络、小波神经网络预测方法作对比,预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的预测精度更高。遗传算法和小波神经网络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可以科学预测我国未来年份的天然气消费量,有效地提高了预测精度,为天然气行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健 崔春莹
文章结合京津冀整体和下辖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利用VAR模型具体分析京津冀产业结构对天然气消费量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天然气消费规模存在正向因果。北京市和河北省的天然气消费量受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效果更显著,而天津天然气消费量受产业结构合理化战略影响更显著。这一结论启示政府应根据京津冀不同地区情况强化政府的政策引领作用,促进区域产业优化升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提升能源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以实现区域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健 崔春莹
文章结合京津冀整体和下辖各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利用VAR模型具体分析京津冀产业结构对天然气消费量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对区域天然气消费规模存在正向因果。北京市和河北省的天然气消费量受到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促进效果更显著,而天津天然气消费量受产业结构合理化战略影响更显著。这一结论启示政府应根据京津冀不同地区情况强化政府的政策引领作用,促进区域产业优化升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提升能源效率和优化能源结构,以实现区域经济、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帅
2016年底,中国发布了《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拐点,在"十三五"的经济背景下,检测这一能源消费目标的可行性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能源消费总量、人均能源消费量、产业结构、城乡人口结构4个维度预测了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量,其中基于产业结构维度预测了2020年中国生产能源消费量,基于城乡人口结构预测了2020年中国生活能源消费量,最终得到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个预测值依次为46.3亿吨标准煤、5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帅
2016年底,中国发布了《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拐点,在"十三五"的经济背景下,检测这一能源消费目标的可行性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文从能源消费总量、人均能源消费量、产业结构、城乡人口结构4个维度预测了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量,其中基于产业结构维度预测了2020年中国生产能源消费量,基于城乡人口结构预测了2020年中国生活能源消费量,最终得到2020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3个预测值依次为46.3亿吨标准煤、50.1亿吨标准煤、50.4亿吨标准煤。最后本文认为能源消费"十三五"规划目标具有可行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新立
"十三五"是中国发展的关键阶段,因为我们正处在由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跨越的爬坡阶段,如果能够实现"十三五"的目标,也就是双倍增,人均GDP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那么到2022年,人均GDP按照市场汇率来计算,就可以达到1.2万美元高收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新立
"十三五"是中国发展的关键阶段,因为我们正处在由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跨越的爬坡阶段,如果能够实现"十三五"的目标,也就是双倍增,人均GDP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到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那么到2022年,人均GDP按照市场汇率来计算,就可以达到1.2万美元高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