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22)
- 2023(16421)
- 2022(13946)
- 2021(12913)
- 2020(10958)
- 2019(24749)
- 2018(24369)
- 2017(47831)
- 2016(25721)
- 2015(28477)
- 2014(27625)
- 2013(27564)
- 2012(24781)
- 2011(21991)
- 2010(21806)
- 2009(20523)
- 2008(20056)
- 2007(17621)
- 2006(15381)
- 2005(13572)
- 学科
- 济(107599)
- 经济(107475)
- 业(99594)
- 企(90132)
- 企业(90132)
- 管理(88883)
- 方法(51077)
- 数学(41382)
- 数学方法(41015)
- 财(34370)
- 业经(33222)
- 农(32342)
- 务(25629)
- 财务(25565)
- 财务管理(25532)
- 中国(25284)
- 企业财务(24258)
- 农业(22869)
- 技术(20763)
- 制(20347)
- 理论(19547)
- 贸(19465)
- 贸易(19457)
- 地方(18960)
- 易(18884)
- 和(18813)
- 划(17679)
- 学(17571)
- 策(16755)
- 环境(15442)
- 机构
- 学院(362316)
- 大学(358409)
- 管理(150831)
- 济(148368)
- 经济(145466)
- 理学(130868)
- 理学院(129613)
- 管理学(127777)
- 管理学院(127116)
- 研究(110498)
- 中国(85179)
- 京(74351)
- 财(69813)
- 科学(65622)
- 财经(56538)
- 农(55163)
- 所(53489)
- 江(52315)
- 经(51540)
- 业大(51353)
- 中心(50537)
- 研究所(48304)
- 北京(46278)
- 经济学(44415)
- 范(44100)
- 师范(43752)
- 农业(43253)
- 州(42395)
- 财经大学(42051)
- 商学(41418)
- 基金
- 项目(244696)
- 科学(194735)
- 研究(183401)
- 基金(179163)
- 家(153433)
- 国家(152073)
- 科学基金(133583)
- 社会(117250)
- 社会科(111210)
- 社会科学(111185)
- 省(95841)
- 基金项目(95091)
- 自然(85960)
- 自然科(84009)
- 自然科学(83992)
- 教育(83766)
- 自然科学基金(82542)
- 划(79082)
- 编号(75336)
- 资助(73372)
- 成果(59512)
- 部(54326)
- 重点(53551)
- 创(53249)
- 发(51741)
- 课题(50207)
- 创新(48994)
- 国家社会(47973)
- 教育部(47539)
- 人文(47430)
- 期刊
- 济(163811)
- 经济(163811)
- 研究(104888)
- 中国(61672)
- 管理(58362)
- 财(56207)
- 农(50916)
- 学报(49849)
- 科学(47783)
- 大学(38820)
- 学学(36772)
- 教育(36412)
- 农业(35626)
- 技术(32247)
- 融(31698)
- 金融(31698)
- 业经(29636)
- 财经(27772)
- 经济研究(25853)
- 经(23768)
- 问题(20987)
- 业(20457)
- 技术经济(19500)
- 现代(18600)
- 商业(17824)
- 财会(17127)
- 理论(16924)
- 科技(16459)
- 图书(16015)
- 贸(16003)
共检索到5210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洪儒 谢家平 马洁
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变化,近年来跨国企业从华撤资的现象时有发生;然而,这些撤资却存在"迟滞"现象。文章从实物期权的视角,以日本的跨国企业为样本,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跨国企业从华撤资"迟滞"的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所在行业的需求不确定性与投资不可逆性影响了日本跨国企业的从华撤资决策,投资不可逆性越高与需求不确定性越大,日本跨国企业从华撤资时越有可能发生"迟滞";(2)跨国企业的投资不可逆性和多元化程度对不确定性影响撤资"迟滞"具有调节作用,投资不可逆性强化了不确定性对撤资"迟滞"的正向影响,而日本跨国企业在华的多元化程度则弱化了这种影响;(3)分支机构的冗余性和灵活性对跨国...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曹晓蕾
本文以在华韩资企业为例对跨国公司的撤资问题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对撤资理论和文献进行了回顾和总结,然后,对韩国在中国投资和撤资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从全球背景下的一般影响因素、韩中两国因素和在华韩资企业的具体原因等层面归纳了韩国企业从中国撤资的原因。最后,探讨了中国防范外商撤资的对策。
关键词:
撤资 韩资企业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维 罗龙
当代世界经济活动的主体是跨国企业。到80年代中期,全世界的跨国企业已由60年代初期的7000多家发展到了6万多家。这些跨国企业控制了世界生产的40%、国际技术转让的30%、国际贸易量的50~60%。中国要真正走向世界,也必须建立和发展自己的跨国企业,这样才能真正参加到国际经济运动中去。现在,中国已经开始进行跨国企业的试点,这是极具有战略意义的一步,很可能开创中国经济发展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个新阶段。在这样一个起步时期,有许多我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曹冬梅
文章首先从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对营销活动本身的影响和从现代国际营销趋势几方面 ,分析了跨国企业进行文化营销的重要意义 ;据此提出了在了解并把握目标市场的文化差异的基础上 ,跨国企业应如何培植文化营销策略 :即从产品、价格、促销、分销渠道四方面赋予丰富文化内涵的营销策略组合
关键词:
文化营销 跨国企业 营销策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龚维敬
跨国企业兼并的动因龚维敬(一)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日益加强,国际资本流动日趋增长的条件下,跨国兼并是资本在世界各国之间流动的一种具体形式,已成为当前国际经济竞争的一个重要手段。其最基本的一个因素是资本集团通过国际间企业兼并活动,争夺世界市场,分割势力范...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傅玉成
论跨国企业的动作与管理傅玉成一概述跨国企业是由总部和一定数量分布在海内外的分支机构或子公司,联合经营体所组成的特殊的经营单位可缺少的;也为建筑材料、房地产以及资盖成的特殊的经营单位,由于企业规模大、类型多、分布范围广、层次不一(国内有独立法人公司、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龚维敬
80年代末,跨国企业兼并的浪潮曾发展到高峰,1989年,全世界企业兼并总数为7700起,兼并价值总额为3550亿美元,其中跨国兼并为2764起,占全球兼并总数的36%,总额为1,310亿美元,占全球兼并总额的37%,这个数字说明当今跨国兼并占有重要地位。如果就外国资本流向美国的情况来看,势头更猛。1983—1988年,外国对美国投资总额增长了8倍,其中新建企业只增长了1.5倍,而兼并价值却增长了12倍之多。在1993年外国资本对美国投资中,88%是采取兼并方式进行的。 跨国企业兼并之所以形成高潮是由下述诸多因素决定的。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殷汝祥 林靖
跨国公司研究的又一力作──《日本的跨国企业》评介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系殷汝祥,林靖由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的李文光教授和张岩贵副教授主编的《日本的跨国企业》这一专著已由中国经济出版社正式出版了。该书是国内第一部较深入地论述日本跨国公司的著作,较全面地论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向东 张睿 张勋
本文运用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从国有控股和战略产业的角度研究中国跨国企业的资本结构,考察我国跨国企业的风险承受能力。本文实证研究表明:总体上跨国企业的负债率低于本土企业,而国有控股因素显著提高了跨国企业的负债率。战略产业中的跨国国有控股企业,由于其战略背景和股东的国有部门背景,信用等级有所提高,债务融资成本较低,负债率显著高于非战略产业中的跨国国有控股企业,这一效应也拉高了跨国国有控股企业的整体负债率。
关键词:
资本结构 跨国企业 国有控股 战略产业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自东放 徐艳梅
文章从跨国公司直接投资的减撤对东道国在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就业,国际金融等方面造成的严重影响出发,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撤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
跨国公司 对外直接投资 撤资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赵曙明 高素英 耿春杰
企业国际化中人力资源实践如何影响绩效,既是一个国际企业管理问题,更是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中心问题;因为任何一种国际化战略的成功都离不开恰当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而成功的跨国公司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导向选择也主要取决于它能否更好地支撑其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本文以100家在华跨国企业为研究样本,在战略国际人力资源管理(SIHRM)的框架下,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和国际化程度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为主要研究问题,构建层级回归模型,通过实证检验考察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绩效不仅同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战略的整合程度有关,而且同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与国际化程度之间存在积极的联系。该研究结论为中国企业在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钟红
日本跨国企业的全球化战略钟红(一)市场全球化战略。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信息化、软件化,以及消费市场的多样化和细分化,世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适应国际市场环境的变化,企业必须创造出新的市场体系,动员本企业的全部经营资源,并最...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米冰
笔者利用186个国家和地区2014—2018年的跨国面板数据进行的实证检验证实了企业所得税税率对一国专利的净转移数量有着显著的负向影响,即跨国企业为减轻税收负担,将其所拥有的专利所有权配置于避税天堂和低税管辖区的子公司,使得知识产权许可和转让收入以子公司注册地的较低税率纳税,其中,开曼群岛是我国专利的第一大净转出地。不同税率指标的个体效应检验结果进一步表明,"专利盒"制度因其有利的税收待遇,加剧了专利收入等流动性税基流入低税管辖区。作为目前最大的专利净转出国,我国应加强一般反避税规则和"受控外国公司"立法在母公司的适用,以确保低税管辖区子公司的特许权使用费收入在我国的母公司纳税。针对本地企业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应对收入流征收预提税。同时,作为吸引跨境无形资产分包研发、成本分摊安排和合同营销支持的实际价值创造地,以我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应主张对本国企业参与开发的无形资产收入的一部分征税。根据本文的检验结果,这些反避税措施对于遏制我国无形资产利润转移和降低有害税收实践对我国税基的侵害具有实际效果。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俞毅
跨国企业的跨国兼并活动始于二次战后的50年代,最初限于少数早期工业化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等。90年代以来跨国企业又掀起了跨国兼并的新高潮,1992年全世界企业兼并和收购交易为1810起,交易总额达726亿美元,比1991年的544亿美元增加了34%。在美国以电讯、电器、航空、机械制造业为重点的企业兼并方兴未艾,1993年的兼并交易额已突破200亿美元。在欧洲联盟(原欧共体)内部1992年被兼并的企业达1850家,比上一年增长50%。这些兼并活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外商撤资降低了企业的自主创新效率吗——来自中国工业企业与专利匹配数据的证据
OFDI技术寻求动机与出口强度——浙江跨国企业的证据
高增长背景下的产业结构升级迟滞研究——经验证据与体制解析
基于合法性视角下中国跨国企业双重劣势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跨国投资活动中的经验学习和经验误用效应研究——来自中国企业对拉美投资的经验证据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制造型跨国企业产品高端化路径研究:来自安徽中鼎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制造型跨国企业产品高端化路径研究:来自安徽中鼎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我国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迟滞的博弈分析
跨国公司撤资研究的述评与展望
特定优势组合与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动因——来自中国上市企业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