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40)
- 2023(2553)
- 2022(2067)
- 2021(1959)
- 2019(3717)
- 2018(3799)
- 2017(7173)
- 2016(4301)
- 2015(5008)
- 2014(5209)
- 2013(5240)
- 2012(5292)
- 2011(4632)
- 2010(5078)
- 2009(5033)
- 2008(5191)
- 2007(4974)
- 2006(4945)
- 2005(4954)
- 2004(4439)
- 学科
- 济(16447)
- 经济(16404)
- 管理(14269)
- 业(12830)
- 企(10439)
- 企业(10439)
- 中国(6915)
- 农(6849)
- 制(6773)
- 财(6397)
- 银(5040)
- 银行(5040)
- 业经(4919)
- 行(4790)
- 农业(4361)
- 地方(4304)
- 税(4261)
- 教育(4091)
- 学(4018)
- 税收(3913)
- 体(3898)
- 收(3864)
- 制度(3854)
- 度(3854)
- 融(3765)
- 金融(3765)
- 方法(3754)
- 理论(3556)
- 务(3484)
- 财务(3465)
- 机构
- 大学(63389)
- 学院(62764)
- 济(24339)
- 经济(23538)
- 研究(22930)
- 管理(21491)
- 中国(21037)
- 理学(16231)
- 理学院(16026)
- 财(15969)
- 管理学(15668)
- 管理学院(15540)
- 京(14745)
- 江(13671)
- 科学(12483)
- 所(12326)
- 中心(11952)
- 财经(10798)
- 州(10771)
- 省(10581)
- 北京(10356)
- 研究所(10163)
- 范(10029)
- 师范(9982)
- 农(9856)
- 经(9478)
- 银(9424)
- 银行(9106)
- 人民(9061)
- 行(8678)
共检索到126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欧阳英
“休谟问题”揭示了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巨大鸿沟,留下了一个指向不可知论的难题。恩格斯从“实践,即实验与工业”出发,驳斥了休谟的不可知论,在实然与应然之间增加一个“能然”环节,从而形成从实然(is)到能然(able)再到应然(ought)这样一个新的逻辑关系链条。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创新性的理论视角,有助于我们重新理解亚里士多德提出“制作”问题的重要性,以及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这一著名命题的深刻含义;也有助于我们在现实中正确认识最常引发混淆与混乱的能然环节,正确处理实然、能然与应然三者关系,从而减少各种判断和行动上的失误。
关键词:
休谟问题 实然 应然 能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徐鸿洲
如何在教育管办评分离背景下建立健全中职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已成为促进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发展、提升教育质量的新时代拷问。目前,中职教育质量评估在政府、学校和社会层面都存在实然困境,突破这些困境需要政府推进简政放权,建立评估认证标准,健全评估管理机制;中职学校要完善内部治理,落实校长负责制,健全质量内控制度;社会第三方评估组织要提升评估公信力,增强造血能力,健全社会支持系统。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社字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特的教育类型,既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产物,也是教育适应人的发展需要的结晶,具有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附着于自身的“应然”地位。但从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分析,存在着明显的“认识”与“行动”的反差、“元价值”与“隐价值”的冲突以及“成本”与“收益”的错位等现象,需要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地位,创设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良好环境。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地位 政策 成本 收益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志军 徐彬
教育评价的开展是其应然性与实然性之间相互博弈的过程,其博弈的过程又不断促进教育评价走向革新与发展。当下的教育评价在此博弈过程中,其弱势的应然性与强势的实然性导致了教育评价的目的性追求被固化、教育的目的性价值被异化以及教育改革的理念与实践被分化的困境。合理有效的教育评价应超越其当下应然性与实然性博弈过度偏向其实然的状态而趋近于其应然的状态,即厘清教育评价与教育目的之间的关系,合理定位教育评价;积极开展反思性评价,促使个性化评价的发展;提升教育评价研究和实践的专业性,推动教育评价走向专业化。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车丽娜
教师文化是由教师独特的知识体系、个人信仰、思维方式及价值观念系统等构成的复合整体,是支配教师行为方式的深层精神因素,因此,教师文化研究对于教师专业发展及教育改革的推进具有重大意义。为了使教师文化的改进和发展具有明确的发展方向,我们有必要对实然状态下教师文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应然状态下教师文化的理性追求,教师应是具有自身价值关怀与专业意识的“人师”,教师的权威应依赖于学术素养及专业水平的提高,教师应是一群有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的知识分子。
关键词:
教师文化 教育改革 教师角色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建云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应然研究是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理论探求,旨在明确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目标追求和内容构成;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然研究是对当前学校创业教育现状以及学生创业成效的反思,旨在提高学生独立创办企业实体的实践能力,养成学生可长远发展的创业素质。通过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应然与实然研究,查找当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认识偏差和实践教学的不足,有利于更好地开展以企业家精神教育为核心的创业素质教育和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创业实践,使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回归教育本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于长悦
目前我国的公司形态有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两种,这与商业实践的发展并不契合。同时随着小企业在经济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分量,也暴露了我国法律给予小型企业的制度环境并不优良、给予小企业主可供选择的企业形态也不能满足商业实践的需求等等的问题。基于以上商业实践反馈出来的问题,文章分析了企业形态的法律制度变革,并对我国企业形态的应然状态提出了思考。
关键词:
企业形态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公司 LLC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文文 闫广芬
梳理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发现,职业教育从其产生与发展之初就注定了它的"不平等性",这种"不平等性"促使职业教育在很长时期被异化为"职业训练",进而遮蔽了其应然发展逻辑。因此,一方面,需反思职业教育长期以来被异化的实然路向及历史根源,另一方面,必须把"职业教育"置于新时代的话语体系和职业生活中进行淬炼,厘清教育与训练的不同指向,明确职业教育的逻辑起点是涵育自觉的"个体人",其核心价值是基于个体职业志趣对人的技术潜能的释放和职业智慧的启沃,其终极关怀是教给学生审美的智慧和境界,并基于这种对于职业的美好体验进而创造美好生活,使人在职业劳动与美好生活中不断调和,最终获得作为人的完整意义。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实然 应然 逻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陈吉胜 魏佳
顶岗实习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不言自明,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价值也同样为众人所熟知。而对顶岗实习价值准确、科学的理解是职业教育发挥人才培养功能的前提。本文着重探讨顶岗实习的应然性价值与实然性价值,以实现对其价值的完整性理解。
关键词:
应然 实然 顶岗实习 价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宝臣 祝成林
高职院校教师文化特质是高职院校教师文化与学校文化的基本要素,具有教师职业共有的文化和高职院校教师独有的文化特性。实然状态中高职院校教师文化特质存在的问题有:固守教师权威,缺乏对高职教育理念的正确认识;独具"匠"心,缺乏成为"专家型教师"的动力;深受功利主义影响,缺乏服务学生的意识。应然状态下高职院校教师文化特质的重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培育职业理想,从"经师"走向"人师";塑造研究型文化氛围,重建技术型权威;树立专业服务意识,形成教学实践智慧;坚守职业教育信念,开展自我研究。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教师文化特质 自我研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孙露 杨若凡 石伟平
课程体系的贯通是中本贯通的基石。基于对中本贯通试点院校课程衔接体系构建中问题的把握与原因的分析,提出中本贯通课程衔接体系构建的应然路向,即树立"整体性衔接"的课程理念、坚持"全人发展取向"的衔接目标、形成"动态联结"的衔接内容、转向"能力积累"的衔接模式以及建立具有"制度化显性效力"的衔接机制。
关键词: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中本贯通 课程衔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龚浩 田粟源 任致伟
我国古代在高度认识财政重要性的基础上,认为财政是实现"善政"的基础且以实现"善政"为目的,将实现"善政"作为财政的逻辑起点,提出"富民"、"养民"与"中央集权"的"应然"主张。但是,由于我国古代财政的"私人"属性背离了财政的"公共性"原则,使得财政实践多与其主张相背离:财政收入上主张"富民"却践行"聚敛";财政支出上主张"养民"却践行"养君";财政体制上实现"中央集权"的同时造成了"皇权不下县"的困境。这种背离导致的结果是:财政"应然"实现国家的"善政",但财政"实然"不利于"善政"的达成,形成了历史上的治乱循环。我国古代对财政的认识及其财政实践有着重要的历史启示。
关键词:
财政学 基础理论 古代财政 善政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盛纹
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取信于民的根本,但现实中有关审计独立性的责难却是随处可觅。是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真正有问题,还是另有隐情?本文借鉴心理学的相关研究结果,从有限理性、有限意志力、有限意识、有限道德和自我服务偏见等因素分析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困境问题,指出这些问题往往不是注册会计师的道德问题,而是其审计信息处理过程中的认识局限性问题。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傅荣贤
对图书馆实践的狭隘认识以及对图书馆学研究中科学理性方法的过度迷恋,导致图书馆学研究只能在实然的层面上讨论图书馆之所"是"。完整的图书馆学研究必须体现实然和应然的双重自觉:既要建构一个旨在直接回应文献收集、整理、保存和利用等具体操作的实然的学科知识体系,又要通过对文献背后文化的思考,追问人类文化的可能性及其限度,形成关于文化的超越性认识和无限性洞见。图书馆学的发展历程表明,只有从感性经验的实然事实层面延展到本体反思的应然价值层面,图书馆学才能建构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统一性的学术领域,提供能够为其他学科所共享的自主性成果,从而真正提升自身的学科地位。参考文献29。
关键词:
图书馆学 学科地位 实然知识 应然知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谢德新 邱佳
职业教育是精准扶贫的重要途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是由实然、必然和应然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实然状态是研究的逻辑起点,必然状态是研究的立足点,应然状态是研究的最终旨归。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研究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严密的逻辑,通过了解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现实背景和研究背景的"实然状态",掌握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本质和规律的"必然状态",推导在认识和实践双重意义上达到具体统一的"应然状态",从而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