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25)
2023(2574)
2022(2192)
2021(1940)
2020(1697)
2019(3887)
2018(3822)
2017(7032)
2016(3769)
2015(3897)
2014(3643)
2013(3362)
2012(3037)
2011(2589)
2010(2413)
2009(2040)
2008(1836)
2007(1471)
2006(1220)
2005(1069)
作者
(9044)
(7796)
(7532)
(7328)
(4858)
(3563)
(3557)
(3037)
(2899)
(2688)
(2628)
(2601)
(2450)
(2374)
(2263)
(2251)
(2239)
(2238)
(2184)
(2151)
(1886)
(1815)
(1799)
(1786)
(1722)
(1670)
(1624)
(1515)
(1514)
(1485)
学科
(16016)
经济(16008)
管理(8787)
方法(8713)
(8402)
数学(8065)
数学方法(7979)
(6385)
企业(6385)
中国(4745)
(4273)
业经(3819)
(3455)
(3261)
金融(3261)
产业(3056)
(2951)
银行(2947)
信息(2873)
(2806)
(2802)
地方(2732)
(2623)
财务(2619)
财务管理(2617)
农业(2593)
(2532)
贸易(2532)
企业财务(2512)
(2475)
机构
大学(47821)
学院(45750)
(20968)
经济(20653)
管理(18286)
理学(16336)
理学院(16151)
管理学(15805)
管理学院(15723)
研究(15657)
中国(11942)
(9911)
科学(9473)
(9127)
中心(8032)
财经(7766)
经济学(7506)
(7254)
(7248)
经济学院(6971)
(6805)
研究所(6746)
业大(6469)
(6403)
师范(6351)
北京(6032)
财经大学(5960)
(5873)
(5783)
农业(5346)
基金
项目(35787)
科学(29087)
基金(27733)
研究(25589)
(24590)
国家(24441)
科学基金(21166)
社会(17544)
社会科(16847)
社会科学(16845)
基金项目(14620)
自然(13402)
自然科(13164)
自然科学(13162)
自然科学基金(12884)
(12594)
教育(11351)
(11155)
资助(11055)
编号(9900)
国家社会(8224)
(8208)
重点(8086)
成果(7642)
(7502)
(7464)
教育部(7261)
科研(7170)
创新(7061)
人文(7013)
期刊
(17766)
经济(17766)
研究(12746)
学报(7390)
(6839)
中国(6807)
科学(6344)
管理(5895)
大学(5716)
学学(5235)
(5233)
(4097)
金融(4097)
农业(3779)
财经(3778)
图书(3464)
教育(3436)
技术(3296)
经济研究(3283)
(3276)
统计(3195)
(2684)
问题(2565)
理论(2524)
(2452)
情报(2431)
书馆(2383)
图书馆(2383)
业经(2382)
决策(2379)
共检索到63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林玉婷   孙坚强   陈创练  
近年来国家统计局实时公布国内生产总值的初步核算数据,为我国通胀的实时预测提供了基础条件。本文根据实时数据和最终数据估计后顾式、前瞻式和混合型三种菲利普斯曲线,并考究实时数据是否有助于改进通胀预测。研究发现,(1)基于最终数据的混合型时变参数菲利普斯曲线更好地拟合我国的通胀运行,不论是常系数模型还是时变参数模型,实时数据的引入并未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反而降低了曲线对通胀的预期力,均方预测误差提高了4.79%。(2)产出缺口的时变参数近年来不断提高且显著为正,存在明显“经济扩张→通胀”的传导关系,且实时数据和最终数据估计的我国产出缺口自2015年以来均为负缺口,因此要警惕负缺口引致通缩的风险。(3)近年来通胀惯性的时变参数趋于平稳,取代通胀预期成为通胀波动的主导因素,管控通胀的货币政策需要考虑到较长的时滞效应。(4)通胀预期的影响高于产出缺口,但时变参数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波动性特征,可见通胀预期管理政策需要更加实时和灵活。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昭  陈健  
菲利普斯曲线提供了把失业与通货膨胀关联起来的方程式,填补了凯恩斯理论中的通货膨胀缺口,成为凯恩斯宏观经济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预期方式的不同、价格调整的方法不同、货币经济等约束条件下,菲利普斯曲线产生了不同的模型形式,具体可以划分为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后顾菲利普斯曲线和新菲利普斯曲线三个阶段,并且每个阶段在不同的假设条件下又包含几种不同的曲线形式。这些形式是对原始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的补充和发展,丰富了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加强了模型对实际的解释能力和理论基础。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假设条件下的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二元经济条件下的应用,则要做修正和补充。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溢  
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凯恩斯主义结合在理性预期基础上的微观公司定价机制,对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多样化的发展,并对货币政策制定机构的政策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最新的理论从相对工资、后顾性行为、不完全要素市场、粘性信息、不完全理性预期以及适应性学习等角度出发,不断充实了价格粘性、通胀惯性的微观基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赖小琼  黄智淋  
基于中国1978-2008年31个省市的动态面板数据,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分别考察了传统的菲利普斯曲线、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和混合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的适用性及稳健性。结果表明三种类型的菲利普斯曲线在中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意义上都是成立的,且都是稳健的。政策含义是,政策制定需高度重视人们对通货膨胀率的前瞻性预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树成  
论中国的菲利普斯曲线刘树成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失业率与物价上涨率的关系,是各国政府在实施宏观调控中所必须把握的两大重要经济关系,这涉及到菲利普斯曲线问题。本文旨在探讨:(1)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在中国是否存在(对此,我国学术界有人持否定观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楚永生  刘晓梅  陈莹  
菲利普斯曲线是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政策主张的重要分析工具,也是西方经济学流派论争的焦点,构成了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发展的一条重要脉络。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发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现实。同时,也反映了西方各经济学流派对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前提假设和分析视角的差别。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刘威  
菲利普斯曲线研究通货膨胀与失业及产出之间的关系,是宏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其研究经历了传统菲利普斯曲线、包含供给冲击和通胀惯性的菲利普斯曲线、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和开放经济下的菲利普斯曲线四个重要阶段。本文对其理论的发展及其模型改进的动因和成果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分析,研究显示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已成为其基准模型,完善开放经济下的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模型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对中国菲利普斯曲线的研究不仅要结合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等特殊性,也要将其纳入到开放经济框架下进行研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彭勇  杨灿  
采用马尔可夫体制变化模型 (Markov-SwitchingModel) ,对我国的“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估计。实证分析表明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经济增长率与物价上涨率之间呈现出基本的菲利普斯曲线关系特征 ,所构建的模型比线性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 (ADL)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凤良  张海阳  
菲利普斯曲线一经发现就很快成为西方宏观经济学关注的热点,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新古典综合、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等经济学派的论争在很大程度上与菲利普斯曲线有关。虽然菲利普斯曲线备受争议,但它对于解释经济波动以及阐述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20世纪8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厉格非  王锦功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郑挺国  王霞  苏娜  
本文从实时分析的视角,基于多种退势方法的产出缺口最终估计、准最终估计和实时估计序列,分别构建了四类预测模型对我国通货膨胀率进行预测,分析了产出缺口修正效应和滞后阶数变化效应对通胀预测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了产出缺口在通胀预测中的作用及菲利普斯曲线在通胀预测中的适用性。研究结论表明,通胀率的实时预测效果要明显比基于最终数据的差,其中滞后阶数变化效应对实时预测精度的影响大于产出缺口修正效应;尤为重要的是,尽管在最终数据的预测分析中,产出缺口的引入能够提高通胀率的预测精度,但是在实时预测中,产出缺口没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因此"产出—通胀"型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通胀实时预测中并不适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章上峰  许冰  
本文阐释了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影响的经济学机理,说明了中国时间序列菲利普斯曲线不存在的经济背景、模型设定和统计数据原因,提出利用省级面板数据对中国菲利普斯曲线进行再估计。1978-2006年的实证研究表明,基于面板数据的菲利普斯曲线是成立的: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的线性影响显著,自发性通货膨胀率为2.8%,上期通货膨胀对本期的影响系数为0.44,产出缺口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弹性系数为0.18。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范爱军  韩青  
围绕着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从未停止过,对旨在对具体环境下的通胀行为做出有用总结的菲利普斯曲线来说,重要的在于探寻导致曲线变动的深层原因何在。本文认为生产率和潜在产出的增长是解释菲利普斯曲线位移的核心变量,生产率快于名义量的调整以及潜在产出比以往更高的增长率均会形成化解通胀压力的力量。本文对简单预期增强的菲利普斯曲线做出修正,将价格调整的生产率与名义增长缺口加入模型,所得结果较好地拟合了中国的通胀动态,凸显了修正后的菲利普斯曲线对于中国反通胀措施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陈杰  
笔者使用可变参数模型揭示了转型时期我国"产出-物价"菲利普斯曲线的动态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1)通货膨胀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反应系数均为正值,表明转型以来我国经济系统的冲击主要来自于总需求方面;(2)通货膨胀率对经济增长率的反应系数呈现"凸型"变动模式,并且已经过了波动的顶峰,出现显著下降并逐渐稳定的趋势,这种趋势有助于同时实现经济增长目标和稳定物价目标;(3)反映总体价格水平的价格指数不宜再作为判断宏观经济态势的指示器,但国民经济中一些重要领域的价格波动却仍然值得关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万光彩   田涵晖   张成思  
菲利普斯曲线刻画的通货膨胀动态机制是宏观政策分析框架中的核心环节。最近十几年来,菲利普斯曲线所描述的经济周期指标与通胀率之间的相关性减弱,这种变化似乎暗示真实经济周期对通货膨胀影响的弱化甚至消失,菲利普斯曲线出现了迷失现象。然而,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表现进行细致求证、科学甄别其变化特征后却有不同发现。本文将有限理性通胀预期形成机制嵌入具有微观基础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分析通胀动态机制和通胀预期形成机制变化的内在逻辑联系。基于中国2000~2019年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菲利普斯曲线刻画的经济周期对通货膨胀的驱动作用在样本区间内保持基本稳定,并未出现迷失现象。同时,2010年后前瞻性通胀预期对通胀驱动作用减弱,反映出微观企业对前瞻性定价方式偏好下降;而居民和专家通胀预期的理性程度减弱,更多锚定于官方通胀目标。进一步基于结构化模型的分析表明,微观企业定价和通胀预期形成机制的变化能够解释通货膨胀与经济周期相关性减弱的表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