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51)
2023(12878)
2022(10264)
2021(9203)
2020(7065)
2019(16054)
2018(15729)
2017(29306)
2016(16391)
2015(18106)
2014(18199)
2013(17701)
2012(16542)
2011(15131)
2010(15538)
2009(14381)
2008(14370)
2007(13487)
2006(12481)
2005(11706)
作者
(49086)
(40808)
(40647)
(38649)
(26052)
(19479)
(18326)
(15796)
(15620)
(14831)
(14157)
(13497)
(13441)
(13230)
(12954)
(12491)
(12209)
(11934)
(11883)
(11817)
(10482)
(10312)
(10129)
(9337)
(9316)
(9270)
(9158)
(9149)
(8317)
(8148)
学科
(71980)
经济(71916)
(45741)
管理(45668)
(35180)
企业(35180)
中国(26281)
(23901)
地方(23733)
业经(20291)
方法(19125)
农业(16771)
数学(14932)
数学方法(14734)
(14624)
(14583)
(14403)
(14198)
(13203)
银行(13174)
(12831)
金融(12829)
(12812)
地方经济(12787)
(12734)
贸易(12718)
(12225)
环境(11648)
理论(11632)
技术(11400)
机构
学院(237718)
大学(234543)
(95387)
经济(93183)
研究(89328)
管理(82704)
理学(68589)
理学院(67685)
中国(66965)
管理学(66521)
管理学院(66073)
科学(54340)
(51908)
(46504)
(44995)
(42548)
研究所(41760)
(39736)
中心(39404)
(35925)
师范(35570)
财经(34450)
业大(33790)
北京(33503)
农业(32951)
(32424)
(32291)
(30903)
(29367)
经济学(28493)
基金
项目(148437)
科学(116230)
研究(112565)
基金(103532)
(90811)
国家(89954)
科学基金(75506)
社会(70519)
社会科(66708)
社会科学(66692)
(60138)
基金项目(53376)
教育(51757)
(50737)
编号(47054)
自然(45913)
自然科(44799)
自然科学(44788)
自然科学基金(43968)
资助(40711)
成果(40083)
(39032)
课题(35116)
重点(34936)
(31628)
发展(31519)
(30944)
(30885)
国家社会(28887)
创新(28804)
期刊
(123309)
经济(123309)
研究(78557)
中国(58080)
(42808)
学报(38505)
教育(36393)
科学(35667)
(34546)
管理(34450)
大学(28930)
农业(28785)
学学(26808)
(25589)
金融(25589)
技术(22007)
业经(21990)
经济研究(18693)
财经(18163)
问题(16314)
(15835)
(15337)
(13036)
图书(12953)
(12091)
论坛(12091)
(11849)
国际(11816)
现代(11758)
技术经济(11467)
共检索到3892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洪名勇  
贵州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工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积极推进工业化,实施工业强省战略是贵州未来一定时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大跃进时期的工业化是重数量忽视质量的典型,这种工业发展战略导致了贵州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剧烈波动。改革开放后贵州选择了低速度扩张的工业化道路、以初级产品为主的"过度重工业化"道路、利润率相对低的工业化道路。即贵州工业是在低起点、低水平上、忽视质量的扩张,具体地讲,走的是一条依托资源开采及粗加工为主的"过度"重工业化道路,沿着这条道路发展时,我们没有注重质量的提高,而是在低水平的数量扩张。未来贵州工业化路径在选择上,应调整我们的工业化战略,改低速度、低水平的数量扩张战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亭亭  
欠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有赖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文章论述了作为欠发达的省份———安徽省的工业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认为安徽省应该抓住时机,扬长避短,发挥比较优势,根据安徽省的具体情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来发展本省经济。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秋莲  
从科学发展观的视野审视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是又好又快发展我国新型工业化前提之一。科学发展观是工业文明从传统模式转为现代模式的理论先导,它为我国实现从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变提供了思想基础和路径方向。审视欠发达地区工业化问题,有助于我们确立科学的工业化思路,加快推进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进程,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提速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屠高  唐德善  唐琳  
欠发达地区要走符合区域实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即走特色经济、差别经济和错位经济的区域合作和竞争道路,企业城市化(园区化),防止产业结构调整操之过急导致产业空心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毛广雄  
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正由传统工业化向新型工业化转变,由此进入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新阶段。由于知识贫困及现实竞争劣势的制约,产业集群成为欠发达地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路径。正确认识产业集群的内涵、功能,并在经济转型背景下发展产业集群,是欠发达地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樊端成  
在新型工业化下,我国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不能只重视自然资源开发和工业开发,更不能大力发展夕阳产业,而应以自然资源为依托,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以工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农业和服务业;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传统产业。同时,发挥政府的作用,引导和促进经济开发转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邢建国  
模拟BOT:欠发达地区农村工业化的推进●邢建国[副教授苏州大学管理学院苏州215006]模拟BOT的必要性BOT(BUILD-OPERATE-TRANSFER)即建设—经营—转让,其本意是指政府部门为吸纳私营资本或国际财团参与公共工程建设而采取的一种...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闫海强  
欠发达地区作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上与发达地区存在显著差异。这不仅制约了其工业经济的发展,而且制约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本文以宿迁市为研究样本并构建模型,研究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上存在的差异、分析原因,提出通过依靠科技创新,提高新型工业化动力;提高经济效益,提升新型工业化发展质量;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实现新型工业化和谐发展;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提高新型工业化发展潜力;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增强新型工业化发展助力的应对策略,以推动欠发达地区新型工业化发展水平的提高。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教平  杨延哲  李世杰  杨文新  
在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之后,全国各省区纷纷提出自己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并把信息化作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主要途径。在对豫东平原欠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进行综合判断的基础上,文章指出,应积极地发挥后发优势,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来推进豫东平原的新型工业化进程。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赵雷  尚蕊  
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相同地区不同城市间的经济差异显著。对同在一个省区(河南省)、外部环境和发展基础相似的安阳和开封两城市工业化进程的比较分析表明,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地方政府所制定的经济发展战略、政策法规等正式制度和以文化为主体的非正式制度的不同,是造成相同地区不同城市的工业化产生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进而导致了其不同的经济转型绩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强  
本文从西部工业化的发展历程出发,分析西部工业化进程中所经历的每个阶段及特征,指出西部地区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表现出工业布局分散、工农业封闭单一循环、地区发展极不足等问题。因此,在新型工业化的要求下,西部地区应从集聚和整合工业产业、建立现代农业制度、培育经济增长极三个方面努力进一步推进工业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卫民  帖征  
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城镇化如何发展、路径如何选择、战略重点放在哪里?是这些地区政府和群众都关心和关注的问题。本文以青海省为例,提出一些思路。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谢健  
随着东部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域内部的发展不平衡问题也日益突出。在山区面积比重较大的浙江、广东、辽宁和福建四省,如何促进欠发达山区的经济发展,是这些发达省份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鉴于东部欠发达山区的环境特点,可持续发展理论比梯度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等欠发达发展理论对东部欠发达山区工业化发展的指导作用显得更有价值。因此,在促进东部欠发达山区工业化时必须要遵循"保护为主、开发为辅"的原则,因地制宜、适度发展小型生态工业园区是东部欠发达山区工业化模式的理性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