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7)
2023(1062)
2022(826)
2021(755)
2020(538)
2019(1245)
2018(1186)
2017(2065)
2016(1298)
2015(1426)
2014(1428)
2013(1369)
2012(1227)
2011(1010)
2010(1053)
2009(1073)
2008(1192)
2007(1168)
2006(945)
2005(827)
作者
(3125)
(2662)
(2613)
(2486)
(1722)
(1249)
(1236)
(1055)
(1022)
(961)
(881)
(852)
(846)
(846)
(844)
(843)
(816)
(782)
(734)
(715)
(703)
(674)
(656)
(611)
(606)
(604)
(603)
(583)
(532)
(520)
学科
(10845)
企业(10845)
(10306)
管理(9237)
(5844)
(4919)
财务(4918)
财务管理(4918)
企业财务(4693)
(4004)
经济(3999)
业经(1850)
技术(1660)
(1585)
(1480)
税收(1442)
(1438)
(1345)
(1329)
乡镇(1329)
乡镇企业(1329)
中小(1328)
中小型(1328)
小型(1328)
小型企业(1328)
方法(1272)
技术管理(1263)
(1173)
(1157)
经营(1147)
机构
学院(17016)
大学(15990)
管理(7174)
(6765)
经济(6626)
理学(5945)
理学院(5902)
管理学(5835)
管理学院(5799)
(5031)
研究(4007)
中国(3585)
财经(3232)
(3172)
(3134)
(2836)
(2334)
财经大学(2265)
公司(2235)
科学(2139)
商学(2116)
商学院(2102)
中心(1988)
北京(1914)
经济管理(1869)
(1850)
师范(1841)
经济学(1824)
(1822)
技术(1815)
基金
项目(9385)
研究(7844)
科学(7491)
基金(6410)
(5019)
国家(4958)
社会(4841)
科学基金(4702)
社会科(4611)
社会科学(4609)
(4146)
教育(3707)
编号(3467)
基金项目(3271)
成果(3142)
(3046)
自然(2822)
自然科(2770)
自然科学(2769)
自然科学基金(2732)
(2596)
资助(2566)
项目编号(2488)
(2382)
课题(2346)
(2265)
(2199)
(2141)
企业(2082)
创新(2068)
期刊
(8614)
经济(8614)
(5856)
研究(5266)
中国(3346)
管理(3255)
财会(2459)
会计(2285)
教育(2075)
会通(1850)
通讯(1850)
财经(1666)
技术(1640)
(1579)
(1496)
金融(1496)
科学(1493)
学报(1453)
(1438)
业经(1345)
大学(1315)
经济研究(1294)
学学(1189)
技术经济(1138)
之友(1137)
(1013)
(1000)
(963)
(933)
(920)
共检索到28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涛  马焕灵  
高等教育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里对社会的作用日渐突出,是为国家社会培养高科技型人才的摇篮。高校与企业合作在实现科研和产业融通、相互促进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是科学要走向市场,转换成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校企合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并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模、多元主体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发展历程中,校企合作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市场行为,需要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运行机制,更需要政府给予财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梁卿  刘根润  韦玮  
近些年来,为了促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各地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但从内容上看,这些政策遵循的是利益驱动逻辑,试图通过给予企业一定利益补偿,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然而,从理论上讲,单纯利益驱动逻辑的理论前提是可疑的;从实践角度看,这一逻辑对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利益考量机制的认识是不全面的。因此,基于单纯的利益驱动逻辑的政策是不可靠的。为了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应在完善基于利益驱动逻辑的政策基础上,将企业参与校企合作作为一项法定责任写入法律文本,坚持利益驱动与责任引领双管齐下的政策取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和震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存在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学生等五大层面的问题,任何单一方面都无法有效地解决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跨部门、跨领域问题。因此,需要国家统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政策,进行顶层设计,给国家技术技能的积累和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国家应尽快制定国家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法规,明确参与各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围绕关键问题实施制度创新,系统构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国家制度和机制,完善培养高素养技能型人才的基本制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任静  孙秀梅  
本文分析了校企合作的目标,结合目前校企合作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深化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胜忠  刘洋洋  
作为弱势群体的联合和财政支农的重要组织载体,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经济社会功能。而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则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总结分析了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基本依据、主要做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几点优化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念涛  谢赤  
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本质上是一种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的制度安排,中央财政部门、地方财政部门官员和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实施中的三方动态博弈主体。本文利用委托一代理理论分析了作为准公共物品和公共权力象征的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在作为委托人的中央财政部门、作为代理人的地方财政部门官员以及中小企业三者之间的配置。通过构建中小企业财政支持政策实施中的三方动态博弈模型,计算出了三方利益最大化时的纳什均衡解,并在得出相关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林太平  
我国目前每年产生的科技成果超过3万项,政府科技投入达到1500亿元,2020年科技投入将占到GDP的2.5%,但由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状况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少、速度慢、效率低,使得科技竞争优势未能迅速转化为经济优势,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如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财政资金投入的效率,是摆在政府面前的重大现实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戴汉冬、石伟平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36期中撰文,阐述了区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政策出台的动因,分析了区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政策的内容逻辑,探索了区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政策的运行逻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一大主题,因此探析各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政策的动因与逻辑,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戴汉冬  石伟平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一大主题,是谋求人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谐互动的重要方式,受到各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为此,多地政府在内部驱动与外部影响下,基于管理与机制、扶持与保障、权责与义务的内容逻辑,以及宏观指导、利益驱动、责任引领、协同推进的运行逻辑,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或法规条例,促进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良性运转。探析各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政策的动因与逻辑,能为有针对性地构建和完善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法律政策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旭人  
一、去年财政工作简要回顾去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形势,各级财政部门积极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大局,开拓进取,努力工作,财政改革与发展取得了新进展。(一)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较好财政收入总体增长较快,但增幅呈现明显的前高后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钟勋  
在2009年1月9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对中注协深入实施行业发展战略,完善行业监管体系,积极推进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等效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强调,要严格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加强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监督。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旭人  
一、2009年财政工作回顾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财政收支矛盾十分尖锐的一年。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迎难而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努力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全面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扎实实施积极的财政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尚希  
稳大局:注入确定性,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预期。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是减少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不确定性,防范化解公共风险,避免公共危机。注入确定性,是积极财政政策坚持稳中求进的重要体现。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定位,大力推动改革。稳大局,还要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预期。良好社会预期是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石。对市场和社会环境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谢旭人  
2011年财政工作取得新成绩:1稳物价扩内需2增投入强机制3调结构转方式4保民生促和谐5推改革建制度6强两基促两化7多协调广合作一、2011年财政工作回顾201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面对各种矛盾和困难,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级财政部门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顽强拼搏,努力工作,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实现"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开局作出了积极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