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6)
2023(1931)
2022(1472)
2021(1645)
2020(1142)
2019(2850)
2018(2977)
2017(3679)
2016(3307)
2015(3777)
2014(4022)
2013(3085)
2012(2850)
2011(2743)
2010(2981)
2009(2306)
2008(2176)
2007(2093)
2006(1971)
2005(1867)
作者
(5960)
(4835)
(4798)
(4772)
(3082)
(2417)
(2338)
(2132)
(1888)
(1850)
(1735)
(1723)
(1719)
(1583)
(1510)
(1508)
(1504)
(1504)
(1493)
(1483)
(1410)
(1343)
(1291)
(1193)
(1175)
(1133)
(1111)
(1107)
(1094)
(1050)
学科
教育(18045)
中国(8033)
教学(5256)
理论(5069)
(3159)
(3137)
改革(3108)
(3044)
发展(3024)
思想(2982)
高等(2979)
(2902)
政治(2847)
研究(2767)
教育改革(2761)
思想政治(2744)
政治教育(2744)
治教(2744)
德育(2724)
学校(2444)
学法(2338)
教学法(2338)
(2195)
教育学(2189)
计算(2162)
算机(2157)
计算机(2157)
机化(2139)
计算机化(2139)
学理(2080)
机构
大学(36860)
学院(32009)
教育(24682)
(16245)
师范(16220)
研究(15451)
师范大学(13702)
职业(9870)
(9827)
教育学(9629)
技术(8380)
科学(8225)
(7343)
北京(7287)
教育学院(7050)
职业技术(6745)
研究所(6730)
(6566)
(5593)
技术学院(5573)
中心(5549)
教育科(5086)
教育科学(5049)
管理(4983)
(4894)
研究院(4665)
京师(4308)
中国(4288)
(4167)
理学(4103)
基金
研究(21137)
教育(19219)
项目(17620)
科学(15396)
成果(12512)
课题(11927)
编号(11732)
(10710)
社会(10160)
(9536)
社会科(9269)
社会科学(9268)
基金(8656)
(8453)
规划(8248)
(7658)
年度(7074)
研究成果(7036)
项目编号(6817)
(6501)
(6407)
国家(6272)
(6135)
(6110)
阶段(6093)
(5891)
(5873)
教育部(5825)
重点(5736)
阶段性(5613)
期刊
教育(42795)
研究(21394)
中国(17383)
职业(10277)
技术(7193)
技术教育(6723)
职业技术(6723)
职业技术教育(6723)
高等(4763)
成人(4562)
成人教育(4562)
(4348)
经济(4348)
高等教育(4237)
(3900)
论坛(3900)
职教(3496)
(3470)
大学(3425)
发展(3352)
(3352)
比较(3227)
教研(2756)
高教(2756)
学报(2739)
科学(2291)
远程(2136)
远程教育(2136)
(1730)
图书(1701)
共检索到603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梁守功  
高中教育是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宗旨是为学生进一步成长发展打好基础。它的任务是“双重的”,既为高等院校输送合格、优秀学生,又向社会各行各业输送素质较高的后备力量。在现条件下,要完成“双重任务”,关键就是要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学校各项改革,真正建立与完善素质教育体系。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搞好素质教育的保证 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这支队伍应有好的职业道德,有崇高的奉献精神,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要懂得教育规律,有一颗对教育事业永远火热的心。几年来,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坚持以校内培养为主和引进优秀教师为辅的原则,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毕恩明  路书红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由来已久,但在实践中并未取得理想效果、达到预期目的。究其原因,既有一定的社会民众心理的影响,也有学生人身安全、学校物质条件、教师行为选择等学校层面因素的制约。不能正确理解并合理引导这些制约力量,素质教育便不可能顺利实施。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定璋  
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施的构想●张定璋一、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其概念与特性“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不但基础教育领域在讨论、在实践,就是在职教、高教领域,也在谈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问题,不过职教界说的是职业素质,高教界谈的是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明明  
当代学校应把实施素质教育作为办学追求的目标,该文先将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关系做了简略论述,接着阐述了学校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的重要性,最后对素质教育的实施途径进行探讨,其愿望是为教育面向未来、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做努力。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郑彩霞  
一、建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结构课堂是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战场,实施素质教育,必然要建立素质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使其充分发挥在素质教育中主渠道作用。1.师生平等,突出主体,这是建立素质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基础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素质化的课堂教学结构中,师生应该是平等的,教师对学生既是长者,又是朋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给学生有陈述意见,质疑问难的时间和权力;同时,学生也要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劳动。在接受教师启发、引导的同时敢于发表意见。教师若是手捧教案,让学生按照教师设计的框架,按部就班,一问一答,40分钟看来颇热闹,其实学生无半点“自由”。如果课上得不理想,还把责任归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庞海芍  郇秀红  
以文化素质教育为切入点和突破口的素质教育,在中国大学已经开展了20余年,尽管其概念和内涵已经发生一些漂移和变迁,但由其引发的大学教育的三大变革却意义深远。一是教育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强调培养专才转向更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制器"走向"育人"。二是本科教育课程体系发生了巨大变化,通识选修课从无到有,质量不断提升;公共基础必修课的设计思路也在发生变化,与通选课一起发挥素质教育作用。三是引发了"通识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教育"本科培养模式改革试验。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高宝立  王磊  
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进行的一场深刻、全面、系统的变革。实施素质教育既是现实的要求,也是未来的呼唤;既是一项宏大的社会工程,也是一项重大的科研课题。山东省烟台市作为国家级教育改革实验区和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城市,通过从考试制度到招生制度,从课程结构到课堂教学包括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的整体性、全面性改革,为在一个较大范围内实现素质教育的区域推进探索了一条新路。今年4、5月间,本刊记者两次赴烟台对该市实施素质教育的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报告发表,以飨读者。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姚军  周学高  
在开放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不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应急性改革,而是一种教育的“战略转移”,有其特定的目标和新的参照系。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的再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发人的潜能。要形成终身学习机制和知识更新机制,塑造受教育者良好的心理素质,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毕金杰  
通过分析素质教育的本质和生命教育的内涵,及实施生命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了在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可能性,提出了若干可行性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雪峰  周兰珍  邹成效  
大力改革创新,使实施素质教育取得新的突破,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校工作的主题,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承担和履行好的责任。通过近五年的实践,我们认为,要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必须寻找和搭建有效的载体,而针对学生实际组织和开展好人格教育,可以作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韩传达  
在远程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渗透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具体地讲,要在教材编制、观点传承、方法论启迪、教师自身素质提高等方面努力。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许家梁  刘彦庆  张辉  白庆珉  刘云  袁俊  田立中  
信息素质是体现科学素质、人文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一种综合素质,是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信息素质教育,要制定能镶嵌到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之中的信息素质评价模块和信息素质教育大纲。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王伟  
高职院校不仅要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塑造。通过调查高职院校学生和教师的人文素质状况,从四个方面阐述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中实施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进而提出了科学的实施策略。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史宁中  柳海民  
我国素质教育中使用的"素质"一词的具体内涵应当是:人通过合适的教育和影响而获得与形成的各种优良特征,包括学识特征、能力特征和品质特征。对学生而言,这些特征的综合统一构成他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基本素养或基本条件。素质教育是把教育过程中的学生培养成现实的人、人性的人、智慧的人、创新的人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和社会更好地发展,落实素质教育的基本实践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为此,基础教育学科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路径是:变"双基"为"四基",变"双能"为"四能",尤其需要变长期因袭的单向演绎思维训练为演绎思维与归纳思维并重的训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