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2)
- 2023(425)
- 2022(315)
- 2021(251)
- 2020(180)
- 2019(424)
- 2018(413)
- 2017(853)
- 2016(569)
- 2015(731)
- 2014(777)
- 2013(679)
- 2012(641)
- 2011(566)
- 2010(672)
- 2009(531)
- 2008(477)
- 2007(466)
- 2006(382)
- 2005(407)
- 学科
- 中国(3011)
- 济(1770)
- 经济(1767)
- 业(1431)
- 劳(1336)
- 劳动(1336)
- 农(1117)
- 农业(990)
- 管理(827)
- 动力(758)
- 劳动力(757)
- 人口(756)
- 方法(709)
- 农业劳动(692)
- 农业人口(688)
- 数学(673)
- 数学方法(673)
- 动(585)
- 税(551)
- 税收(549)
- 收(547)
- 企(432)
- 企业(432)
- 产业(424)
- 业经(419)
- 策(395)
- 地方(385)
- 及其(374)
- 政策(367)
- 财(362)
- 机构
- 学院(7494)
- 大学(7017)
- 济(3600)
- 经济(3545)
- 研究(2559)
- 管理(2445)
- 理学(2116)
- 理学院(2097)
- 管理学(2062)
- 管理学院(2048)
- 财(1844)
- 中国(1663)
- 京(1566)
- 经济学(1350)
- 财经(1350)
- 科学(1314)
- 所(1306)
- 经济学院(1243)
- 经(1241)
- 江(1216)
- 研究所(1171)
- 范(1153)
- 师范(1151)
- 中心(1137)
- 社会(1044)
- 北京(1038)
- 职业(998)
- 技术(959)
- 财经大学(951)
- 州(937)
共检索到124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春晖
2007年,我国就业再就业工作继续保持良好态势,进度与任务比较协调,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据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快报,1-12月份,全国累计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20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34%,是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以来历史最好水平。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15万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苏恒
以下几方面的就业与再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根据我国目前就业与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扰,我认为进一步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超
本文针对我国再就业的严峻形势,从再就业的方向、制度设计、岗位开发等方面提出了再就业应坚持政府扶持下的市场化运作、建立失业预警系统、对弱势群体建立就业托底机制、实施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以及通过发展非公经济、中小企业、非正规就业、鼓励创业等方式开发就业岗位等对策思路。
关键词:
再就业 市场化 就业托底 失业预警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叶再青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阳
"十三五"时期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要更加健全。鉴于当前就业服务政策的共性问题,建议尽快按照规划要求进行调整,出台统一的就业服务标准体系,由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就业服务工作,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培育高素质的服务人员队伍,实施服务全过程的绩效评估监督机制,实现服务均等化和能力提升。
关键词:
就业服务 就业服务标准 积极就业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丛明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今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一次将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写进了法律,确立了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政策体系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王阳
"十三五"时期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要更加健全。鉴于当前就业服务政策的共性问题,建议尽快按照规划要求进行调整,出台统一的就业服务标准体系,由省级财政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就业服务工作,加强农村基层服务平台建设,培育高素质的服务人员队伍,实施服务全过程的绩效评估监督机制,实现服务均等化和能力提升。
关键词:
就业服务 就业服务标准 积极就业政策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佳贵
近些年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再就业工程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国务院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再就业的政策,各地建立了不同层次和规模的劳动力市场。从1998年到2002年12月底,上千万人接受了再就业培训,1800多万人实现了再就业,超过同期下岗总人数的50%,效果十分显著。2002年9月,中央召开了“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查慧园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叔莲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邱子童 宋凤轩
河北省作为国家产能调整工作的重点省份,在淘汰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产业落后产能方面付出了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成本,所涉及职工的再就业安置问题对就业促进工作带来的压力便是其中之一。河北各级工会组织遵循"为党政分忧,为职工解难"的原则,推进产能调整时期的职工再就业安置工作不断发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有关目标制定、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开展等方面的问题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本文从工会保障工作职能和各级工会组织再就业工作现实情况出发,对不同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从四个方面提供发展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