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37)
2023(9938)
2022(8220)
2021(7298)
2020(5805)
2019(12630)
2018(12409)
2017(22705)
2016(12023)
2015(13289)
2014(13460)
2013(13544)
2012(13299)
2011(12378)
2010(12816)
2009(11827)
2008(11478)
2007(10646)
2006(9917)
2005(9389)
作者
(37765)
(31656)
(31471)
(29765)
(20029)
(14953)
(14158)
(12204)
(12058)
(11303)
(11056)
(10482)
(10420)
(10277)
(9856)
(9805)
(9435)
(9120)
(8980)
(8791)
(8286)
(7920)
(7683)
(7354)
(7270)
(7116)
(6992)
(6906)
(6525)
(6194)
学科
(77570)
经济(77521)
管理(30257)
(27687)
地方(26419)
中国(22754)
(19161)
企业(19161)
方法(18678)
(17648)
地方经济(16450)
数学(16130)
数学方法(16033)
业经(15840)
(13411)
农业(12942)
(12238)
(12102)
金融(12101)
环境(11484)
(11193)
银行(11174)
(11016)
(10614)
技术(10134)
(9850)
贸易(9838)
(9603)
(9337)
(9132)
机构
学院(182746)
大学(180305)
(86942)
经济(85149)
研究(75566)
管理(63764)
中国(57417)
理学(52163)
理学院(51448)
管理学(50722)
管理学院(50372)
科学(44257)
(40389)
(39338)
(36638)
研究所(35221)
中心(32818)
(30334)
(30148)
财经(27720)
经济学(27493)
(27427)
北京(26771)
(26092)
师范(25863)
(24934)
经济学院(24205)
(24189)
业大(23899)
(23863)
基金
项目(112624)
科学(88380)
研究(85587)
基金(78239)
(68320)
国家(67725)
科学基金(56600)
社会(55041)
社会科(52276)
社会科学(52266)
(45647)
基金项目(40437)
(38093)
教育(36892)
编号(33834)
自然(32826)
(32755)
自然科(31967)
自然科学(31954)
资助(31346)
自然科学基金(31334)
成果(27912)
发展(26898)
重点(26473)
(26454)
课题(25521)
(23889)
(23753)
国家社会(23125)
创新(22407)
期刊
(116337)
经济(116337)
研究(64066)
中国(46363)
(29537)
管理(27125)
(26331)
科学(25501)
学报(25370)
教育(21707)
(21151)
金融(21151)
农业(20430)
大学(19226)
经济研究(18716)
技术(18277)
学学(17997)
业经(17485)
财经(14519)
问题(14202)
(12803)
技术经济(11428)
(10813)
(10663)
国际(10613)
世界(10560)
科技(10267)
(9858)
论坛(9858)
资源(9607)
共检索到3125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童光庆  
实施科技工程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西南工学院童光庆“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好,要使其顺利实现,关键是实行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转变工作为国民经济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区域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如何贯彻“因地制宜、发...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凤芹  周斌  韩凤伶  闵义铉  
本文系统介绍了日本运用科技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做法,并对其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和可提供的启示进行分析。结合中国的科技政策现状,我们得到了如下认识:实现科技与经济相互融合是科技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科技政策难以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问题;科技资金投入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可持续性;克服条块分割,建立统一的科技管理体制是科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最重要的组织方式;建立科技发展重点区是中央科技政策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方式之一。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曾维新  
本文介绍了重庆市涪陵区重点发展战略实施的概况,认为重点发展战略的成功得益于战略决策的科学、管理模式的合理、管理手段的优化配合及管理循环链的切实完成。而科学的管理可以激发区域经济的内在活力、构造区域经济系统的整体合力、维系区域经济系统的持续活力,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动力。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晓锋  
大学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而赋予大学的重要使命,也是大学顺应内在发展规律和要求,获取外部资源满足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不同类型、层次和隶属关系的大学,都应当根据自身的特点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潘福林  许春燕  
关于区域经济理论研究在我国已进行多年,以增长极理论、中心——边缘理论和空间扩散理论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其共同点都以经济比较发达并具有较强实力的地区为中心,形成发展之势,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本文试图从地区本位出发,将微观经济学中的企业核心能力扩展到中观层次的区域核心优势。集一个区域中最佳组合的核心优势,发挥其对区域竞争优势的反哺作用,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曾牧野  
珠海市委书记、中山大学兼职教授方旋同志的专著《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广东经济出版社已于2002年10月出版)是一部较为系统、深入地探讨区域科技创新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力作。这部著作以区域经济理论和区域科技创新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区域科技创新系统模型,阐明了科技创新促进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凤君  
基础设施及其所形成的环境是人类自己营造的基础物质环境之一 ,是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主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四方面系统阐述了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提出了基础设施的引导与从属功能、带状经济的激发器和助推器等观点 ,分析了基础设施在改善生产环境与效率、空间经济集聚与扩散中的作用 ,以及基础设施短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等 ,同时归纳总结了我国国土范围内已经形成的基础设施走廊的基本概况。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海山  汪阳  
稳定的外部自然环境是保障区域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长江中下游流域易洪涝地区的经济发展动态,通过构建2000-2013年的地区平均夜间灯光亮度指标,利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防洪功能的经济效益。研究发现,三峡工程防洪功能的发挥显著提高了易洪涝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机制分析表明,土地开发强度的提升,以及随后产生的工业发展和人口集聚,是促进易洪涝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进一步研究发现,三峡工程从整体上促进了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发展,不仅充分发挥了应有的经济社会效益,还保障和助力了长江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肖艳霞  
乡镇企业东西合作工程是国家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在总结、评价、分析驻马店地区成功实践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东西合作的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义旭东  
通过对影响要素价格动态变化的因素分析,研究要素区域流动过程中要素价格动态变化及均衡,指出要素流动对区域之间竞争与合作关系的影响。新型区域关系实质上就是通过要素的有序流动形成区域之间合作、分工及竞争,实现生产要素在区域整体上的基本最优配置。区域开发主要是由要素的非均衡流动实现的,要根据要素流动的机制与路径来完善政府宏观调控,促进区域间统筹协调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苏凌  
企业集群品牌是在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经济发展模式。企业集群品牌一旦形成,又会对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逆向促进作用。随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大大加快,发展品牌经济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推进器;区域经济更加注重协调发展和发展质量,发展品牌经济是我国各区域特别是经济后发地区提升经济水平和质量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新刚  刘晶玉  
知识经济的兴起要求社会的发展以知识为基础,以科教为本。高等教育的职能日益走向广泛化、社会化,探讨了高等教育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健  
一流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应当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设计,通过培养大量技术人才的方式来有效改善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匮乏问题。研究从集权型和多头领导式职教管理体制对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制约展开分析,指出职业教育缺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机制和动态适应性机制;从建立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宏观管理体制及完善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制度环境等方面给出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并从完善服务区域经济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和健全服务区域经济的职业教育经费支持机制等方面给出创新职业教育体制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