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66)
- 2023(7649)
- 2022(6342)
- 2021(6205)
- 2020(4998)
- 2019(11218)
- 2018(11016)
- 2017(21327)
- 2016(11948)
- 2015(13274)
- 2014(13225)
- 2013(13287)
- 2012(12449)
- 2011(10981)
- 2010(11478)
- 2009(10597)
- 2008(10794)
- 2007(10109)
- 2006(9096)
- 2005(8084)
- 学科
- 济(46355)
- 经济(46310)
- 农(45705)
- 业(44542)
- 管理(34476)
- 农业(30186)
- 财(28103)
- 企(23239)
- 企业(23239)
- 中国(14944)
- 业经(14918)
- 制(14168)
- 方法(13970)
- 财政(13352)
- 数学(12770)
- 数学方法(12592)
- 收入(12450)
- 策(12027)
- 地方(11799)
- 政(10940)
- 务(10793)
- 财务(10781)
- 财务管理(10737)
- 企业财务(10188)
- 及其(10100)
- 农业经济(10079)
- 体(9976)
- 政策(9598)
- 村(9363)
- 农村(9357)
- 机构
- 学院(164465)
- 大学(156308)
- 济(73680)
- 经济(72164)
- 管理(63101)
- 研究(56779)
- 理学(53621)
- 理学院(53182)
- 管理学(52472)
- 管理学院(52190)
- 农(47830)
- 中国(47124)
- 财(41626)
- 农业(36108)
- 科学(32244)
- 京(31808)
- 业大(29486)
- 所(29157)
- 财经(27914)
- 江(27839)
- 中心(27557)
- 研究所(25522)
- 经(25256)
- 省(22721)
- 农业大学(21650)
- 经济学(21115)
- 州(20720)
- 经济管理(20433)
- 北京(19822)
- 范(19765)
- 基金
- 项目(101989)
- 研究(80508)
- 科学(79801)
- 基金(72598)
- 家(62091)
- 国家(61402)
- 科学基金(52191)
- 社会(51062)
- 社会科(47995)
- 社会科学(47983)
- 省(41298)
- 基金项目(37618)
- 编号(35295)
- 教育(35077)
- 划(33000)
- 自然(31014)
- 自然科(30241)
- 自然科学(30229)
- 自然科学基金(29689)
- 资助(29431)
- 成果(29292)
- 农(28309)
- 发(23579)
- 课题(23569)
- 部(23446)
- 性(22536)
- 重点(22469)
- 制(21226)
- 创(20893)
- 国家社会(20835)
共检索到269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侯锐
近几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分配效应并不理想,突出表现在农民收入增长速度减缓,与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拉大。据测算,1998年-2000年间,国家积极财政政策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分别达到1.5、3.5和2.3个百分点,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共
一、历史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收支增长趋势长期存在两种反差:一是财政收入增长慢于GDP的增长,所占比重逐年下滑;二是财政支出增长快于财政收入增长,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不断扩大。两种反差形成以下后果:(1)在财政与银行关系上,银行的作用相对强化,财政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萍
1998年以来 ,为了应对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 ,我国实行了以国债投资为主体的积极财政政策 ,产生了明显的效果 ,应进一步调整和完善该项政策 ,使其作用得到充分有效发挥。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消费需求 效果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邱华炳 刘晔
我国积极财政政策早已改变了初期“汲水政策”的短期调节性质而呈现出中长期化的趋势。我国的财政政策在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上必须从初期简单的增债扩支上摆脱出来而更多地着眼于与中长期经济发展所要求的内容相衔接,并针对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制约因素寻找对策,以增强政策的效力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
财政政策 体制变革 结构调整 可持续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坤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我国宏观经济中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进一步巩固,但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冲击下,经济短期下行压力仍然不可忽视。基于国际债务违约的历史经验,本文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不存在主权债务违约风险,地方政府债务不存在系统性违约风险,因而积极财政政策存在充足的宏观调控空间。此外,分析结果还表明:在财政赤字率的“天花板”约束下,我国财政政策存在明显的顺周期特征,并且受到地方政府融资以及货币政策的双重约束。因此,本文建议通过改革财政赤字率约束、同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需求总量管理、协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以及强化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等措施,更好发挥积极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许经勇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毛夏鸾 任丽萍
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我国政府适时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近一年来,对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及其效应如何评价,理论界众说纷纭。本文对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过程中的理论与效应问题,如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现实涵义、挤出效应、经济发展的非线性问题等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丛明 朱乃肖
2008年9月15日,以美国雷曼兄弟宣布破产为标志,国际金融危机在美国率先爆发,并迅速向全世界蔓延,演变为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场金融危机。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严重冲击,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央果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年来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重点就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情况、效果和今后走向,作一探讨。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国际金融危机 取向分析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昆
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与往年相比,今年财政政策取向依然是积极的,但政策力度和重点有所不同,集中体现为"加力"和"提效"。"加力"主要是加大减税降费力度和支出力度,着重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推进更为明显的降费,以引导企业预期和增强市场信心,更好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效"主要是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着力盘活存量、用好增量,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重点支持三大攻坚战、科技创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三农"工作、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领域,提高财政支出绩效。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吴卿艳
我国政府自1998年以来已连续几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对于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积极的财政政策长期运用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应选择适当时机,使积极财政政策淡出。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正面效果 负面影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尚希
稳大局:注入确定性,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预期。财政政策的重要作用是减少经济社会运行中的不确定性,防范化解公共风险,避免公共危机。注入确定性,是积极财政政策坚持稳中求进的重要体现。按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定位,大力推动改革。稳大局,还要引导形成良好社会预期。良好社会预期是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的基石。对市场和社会环境有
关键词:
积极财政政策 社会预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