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16)
2023(9349)
2022(7929)
2021(7086)
2020(5917)
2019(13439)
2018(13031)
2017(25265)
2016(13729)
2015(15139)
2014(15127)
2013(15134)
2012(14584)
2011(13438)
2010(14074)
2009(13393)
2008(13185)
2007(12248)
2006(11444)
2005(10579)
作者
(42293)
(35323)
(35214)
(33523)
(22820)
(16741)
(15855)
(13619)
(13552)
(12866)
(12303)
(11895)
(11560)
(11536)
(11425)
(11130)
(10619)
(10456)
(10253)
(10004)
(8955)
(8905)
(8774)
(8294)
(8170)
(7914)
(7778)
(7621)
(7290)
(6993)
学科
(78502)
经济(78444)
管理(42932)
(37274)
(30764)
企业(30764)
方法(24970)
数学(22359)
数学方法(22091)
地方(19359)
(17821)
中国(17450)
(15902)
(14416)
业经(13912)
地方经济(13309)
(12885)
(11682)
(10811)
金融(10811)
(10705)
贸易(10698)
农业(10656)
(10566)
财务(10550)
财务管理(10531)
(10324)
(10294)
银行(10263)
企业财务(10135)
机构
大学(206021)
学院(205809)
(98496)
经济(96420)
研究(79790)
管理(74500)
理学(62463)
理学院(61759)
中国(60776)
管理学(60763)
管理学院(60385)
(46106)
科学(45507)
(43828)
(41399)
研究所(36970)
(35211)
财经(35077)
中心(34746)
(33530)
(31720)
经济学(31162)
(29044)
业大(28432)
北京(28341)
农业(27647)
经济学院(27593)
财经大学(25754)
(25737)
(25145)
基金
项目(125778)
科学(98722)
基金(91850)
研究(90269)
(81006)
国家(80354)
科学基金(67704)
社会(58389)
社会科(55499)
社会科学(55480)
(47716)
基金项目(46309)
自然(43589)
自然科(42562)
自然科学(42540)
自然科学基金(41781)
(41207)
教育(40696)
资助(40007)
编号(34663)
成果(29398)
重点(28855)
(28598)
(28331)
课题(25721)
(25142)
国家社会(24487)
教育部(24069)
科研(23764)
创新(23656)
期刊
(121316)
经济(121316)
研究(71150)
中国(43928)
(36037)
(32096)
管理(31675)
学报(31486)
科学(29169)
(24317)
金融(24317)
大学(24048)
学学(23018)
农业(21588)
经济研究(20622)
财经(18913)
教育(18838)
技术(18108)
(16487)
业经(15893)
问题(15312)
(13648)
国际(13344)
技术经济(12227)
世界(11621)
(11269)
统计(10565)
现代(10150)
经济管理(9714)
经济问题(9295)
共检索到338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阿兰·欧尔巴哈  
多数观察者认为治理本轮经济衰退迫切要求实施全新的财政政策,支持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的观点在本次危机出现之前已经存在。正如目前对投资激励机制的讨论所揭示的,我们仍然依赖于以往政策实施中采用的审时度势的方法。由于多年来缺少实施财政政策的土壤,审时度势的财政政策少有进展并不让人意外。但如果要大规模地实施财政刺激政策,我们必须对政策的精心设计给予更多的关注。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满平  
2008年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防止国内经济增速持续回落,我国政府审时度势,宏观调控及时转向,明确提出"保增长",全面实施了一系揽子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经济刺激计划。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明明  
据《纽约时报》2009年9月7日报道,2009年的秋季学期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最为窘迫的一个学期,而学生也将不得不在这样的一个时间返回学校。更为严峻的事情是,数以千计的教师以及学校职工还不确定在新的学年是否可以照常回到学校上班。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生蕾  
在过渡时期,我国实现经济稳定的政策选择,须面对现实, 通过发展实现稳定, 创造新的稳定政策环境。要从战略高度科学地选择符合我国国情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同时加快财政、金融体制改革步伐,以相应的体制、制度建设保证经济稳定政策的贯彻执行。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汪丽华  
经济稳定与财政货币政策汪丽华经济稳定是指经济能够连续地、较平稳地发展,不希望经济发展过程经常出现不连续点(间断点)或过大的起伏波动。没有一定的稳定,就难以有持续的发展。在市场机制调节下,经济稳定不可能自动地出现,常需要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进行调节...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宏观经济稳定政策虽然是现代各国政府常用的稳定经济运行的工具, 但稳定政策的理论争论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不同经济学流派的政策主张及其理论依据的回顾并分析表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仍是我国前几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景卿  车维汉  
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保证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但是,自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正式提出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下行,当前稳增长问题值得高度重视。首先,通过检验,该文发现了我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着同向性变化关系,这验证了我国确实存在消费深度习性问题。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需求侧管理模式的背景下,该文从考虑消费深度习性问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工具组合的变化历程、原因及结果,探讨了我国企业当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来源,指出我国企业当前亟需进行的是升级而非转型。最后,该文通过综合比较得出,当前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选择应主要定位于政府支出(投资)。另外,政府支出(投资)政策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给予支撑,同时当前稳定经济增长仍然需要注重出口。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景卿  车维汉  
经济的稳定增长是保证供给侧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但是,自2015年底供给侧改革正式提出以来,我国经济持续下行,当前稳增长问题值得高度重视。首先,通过检验,该文发现了我国政府支出与居民消费存在着同向性变化关系,这验证了我国确实存在消费深度习性问题。其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需求侧管理模式的背景下,该文从考虑消费深度习性问题的视角出发,分析了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工具组合的变化历程、原因及结果,探讨了我国企业当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的来源,指出我国企业当前亟需进行的是升级而非转型。最后,该文通过综合比较得出,当前稳定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华  张艳  
在经济萧条时,经济刺激计划对于避免震荡、稳定市场、恢复信心、促进增长有重要作用。但当经济止跌企稳时,经济刺激计划要适时退出,否则会带来至少五点显著的负效应:一是政府财政负担加大、赤字增加,二是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加大,三是财政政策对私人部门的挤出效应,四是对不守信行为的姑息与纵容从而加大道德风险,五是逆市场化改革。本文以美国为例,分析了美国经济救援和经济刺激计划的负外部效应,最后提出了对中国四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实施的反思与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何林  周晓纪  
1991-199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连续6年以9%以上的速度增长,国民经济得到长足发展。1996年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通货膨胀得到有效抑制,全国商品零售物价上涨幅度控制到6.1%,为近4年的最低水平。这为1997年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但是应看到,经过几年快速发展,在我国国力得到增强、总供给水平提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世美  
文章从金融机构破产风险的角度,把银行系统作为金融稳定问题的中心,研究了货币政策和金融稳定相互作用问题。以基差风险为切入点,从理论上论证了宏观经济稳定和金融稳定之间存在均衡解,但是过高的基差风险权重系数可能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并且综合了滞后变量和利率期货前瞻性变量,对泰勒规则进行了扩展,构建了新的理论模型并做出评价。这为保持金融市场稳定和制定货币政策拓宽了新的视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庆旺  
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的实际效果与预期效果可能有一定差距:从财政本身的结果(大规模赤字)来看,属于扩张性财政政策,但从这种政策对经济运行的影响结果来看,大规模赤字并没有起到本应起到的扩张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澄清“积极”财政政策的实质,以更加成熟地运用财...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俊培  卢盛峰  
基于1997-2013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中国财政宏观政策在发挥经济稳定功能中的实际效应。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宏观经济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特征;(2)现行财政宏观政策并未有效发挥经济稳定作用,即财政收入政策只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物价稳定和防止通胀的功能,而支出政策的经济稳定功能也只体现在经济产出增长方面;(3)进一步分周期波动阶段分析表明,研究结论具有稳健性。因此,要充分有效发挥财政宏观政策的经济稳定功能,需要深化财政体制以及相应的经济体制改革。同时,不能过度依赖宏观调控,应该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微观制度安排的完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