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17)
2023(8419)
2022(7089)
2021(6445)
2020(5366)
2019(11431)
2018(11176)
2017(21069)
2016(11501)
2015(12679)
2014(11836)
2013(11380)
2012(10463)
2011(9213)
2010(9522)
2009(9050)
2008(9261)
2007(8653)
2006(7631)
2005(7078)
作者
(30376)
(25469)
(25248)
(24030)
(15832)
(12064)
(11319)
(9612)
(9540)
(9115)
(8729)
(8484)
(8236)
(8146)
(8119)
(7789)
(7568)
(7429)
(7288)
(7085)
(6333)
(6005)
(5994)
(5811)
(5732)
(5687)
(5637)
(5636)
(5060)
(4948)
学科
管理(46752)
(39985)
(38138)
经济(38056)
(36951)
企业(36951)
(18770)
(16038)
方法(13391)
技术(12763)
中国(11979)
业经(11426)
(11241)
财务(11216)
财务管理(11179)
(11089)
数学(10827)
企业财务(10697)
数学方法(10663)
(10328)
技术管理(9926)
体制(9634)
(9620)
银行(9602)
(9059)
(8661)
金融(8659)
(7857)
环境(7234)
地方(7223)
机构
大学(154809)
学院(154730)
(65091)
经济(63725)
管理(60270)
研究(51333)
理学(50880)
理学院(50407)
管理学(49764)
管理学院(49448)
中国(41446)
(38647)
(31497)
财经(28142)
科学(27093)
(25436)
(24862)
(24415)
中心(23817)
研究所(21260)
财经大学(20818)
经济学(20697)
(20515)
北京(19729)
(19443)
(18931)
业大(18776)
经济学院(18469)
(17689)
师范(17545)
基金
项目(99895)
科学(80369)
研究(76749)
基金(73482)
(63107)
国家(62594)
科学基金(54767)
社会(51402)
社会科(48798)
社会科学(48785)
(39201)
基金项目(38016)
教育(35020)
自然(32813)
(32347)
自然科(32057)
自然科学(32044)
自然科学基金(31478)
编号(29692)
资助(28384)
(26493)
成果(25650)
(24181)
创新(22962)
重点(22843)
(22734)
国家社会(22066)
课题(21591)
(20879)
(20664)
期刊
(76892)
经济(76892)
研究(51340)
中国(37691)
(34179)
管理(26510)
学报(20976)
(19965)
科学(19960)
(19498)
金融(19498)
教育(17781)
大学(17214)
学学(16276)
财经(14989)
技术(13413)
(12848)
农业(12778)
经济研究(12213)
业经(11339)
问题(9331)
财会(8627)
会计(8574)
科技(8418)
(7589)
技术经济(7562)
(7553)
现代(7326)
(7172)
理论(7147)
共检索到247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辜胜阻  刘伟  
2014年8月,新《预算法》获得通过,赋予了省一级地方政府发行债券融资的权利,为地方政府负债开了"前门"。实施新《预算法》亟需完善地方债治理机制,一方面要建立起以债券为主的地方政府负债融资机制,构建和完善市场约束、规则管理、行政控制相结合的多层面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防范地方政府债务的潜在风险;另一方面,要多措并举疏解地方政府巨大的负债融资压力,在逐步建立以债券为主的地方政府负债融资机制的制度过渡时期,让地方政府多种形式的隐性负债融资方式能够有序退出,实现地方政府负债融资方式的平稳转换。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武辉   朱玉坤  
文章以2009—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以新《预算法》实施为准自然实验,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双重差分估计显示,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显著提高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证实了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制改革有助于优化初次分配格局。上述结果在考虑内生性问题以及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保持稳健。机制分析表明,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缓解企业融资约束,进而通过要素组成效应和人力资本升级效应提升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发现,非国有企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上述效应更为凸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债务治理显著缩小了企业内部薪酬差距,普通员工劳动收入份额提升而高管劳动收入份额无显著变化。文章将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的经济后果拓展到企业要素收入分配领域,强调地方政府债务治理不仅有利于缓解企业融资困境、优化要素投入和推动企业人力资本升级,而且为完善初次收入分配、增加居民收入以扩大消费、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并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郑洁  
规范地方政府性债务是《预算法》修正的一项重要内容,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性债务"怎么借"、"怎么还"、"怎么管"等问题有了相当大的突破,这也为未来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治理匡定了方向。本文正是基于新《预算法》施行的背景,从"借、用、管、还"四个环节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深度剖析和梳理,提出应继续扩大和推进地方政府债券自发自还试点、逐步剥离融资平台的政府融资功能、推广使用PPP模式进入公共服务领域、将债务指标纳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机制等具体建议,通过引入权责发生制、地方政府信用评级制、财务报告制等配套制度逐步完善债务风险治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屈艺  
高校作为创新的源泉,其对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但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影响到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动力,也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出路所在,关系到高校的创新发展水平。本文依据我国高校在人才创新的有效做法,分析了高校在人才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高校实际,从奠定人才强校战略地位的高度提出相关对策保障人才创新的有效途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又文  洪海林  
地方财政透明是衡量新时代财政治理水平与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不断完善《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为了落实财政资金节用裕民的目标,2020年8月3日国务院正式公布新修订的《预算法实施条例》。在此背景下,从梳理新《预算法实施条例》的特点入手,通过厘清预算主体职责、完善信息公开机制、规范地方政府债务、构建预算绩效新格局以及明确政府间财政关系五条路径,分析新《预算法实施条例》对地方财政透明度的影响及表现,并针对条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二律背反"现象以及"回流效应",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喜梅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性的标准是债务效率上的激励相容、预算约束和信息透明。新《预算法》实施以来,我国正在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规模适度、管理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新机制,而地方政府因举债权限与额度受限,出现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导致政府债务规模膨胀,个别地区超警戒线,令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加。从中反思我国地方债务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管理法治化不强、市场约束作用发挥不够、预警与限额管理作用有限、信息披露透明度低、考核问责的约束力不强等问题,需要通过规范地方债发行机制、提高地方债务透明度管理、加强风险预警和问责机制等,形成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的"闭环"制度体系。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王喜梅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管理机制有效性的标准是债务效率上的激励相容、预算约束和信息透明。新《预算法》实施以来,我国正在加快建立权责明确、规模适度、管理科学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新机制,而地方政府因举债权限与额度受限,出现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导致政府债务规模膨胀,个别地区超警戒线,令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增加。从中反思我国地方债务风险管理机制存在管理法治化不强、市场约束作用发挥不够、预警与限额管理作用有限、信息披露透明度低、考核问责的约束力不强等问题,需要通过规范地方债发行机制、提高地方债务透明度管理、加强风险预警和问责机制等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洪范  
政府预算是落实各项财税政策、有效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健康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全面推进政府预算管理的现代化是新形势下我国财税改革的基本目标。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于8月31日表决通过了修订后的《预算法》,为我国建立现代预算制度指明了方向。一、新预算法的实践基础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各级财政部门在推行政府采购、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预算绩效管理等制度改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伟  
随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15年1月1日的正式实施,财政专户管理已纳入法制化轨道,需要按照新法要求对财政专户治理进行相应改革。但新法实施一年多来,由于与之配套的《预算法实施条例》及其他相关法规制度尚未相应修订,致使财政专户治理并未取得显著成效。当务之急是修订和完善配套的法规制度和改革措施,严格财政专户开立管理,推进地方国库现金管理,加大存量专户监管力度,形成疏堵结合的财政专户治理机制,最终通过深化国库单一账户改革渐进取消财政专户。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润梅  石东伟  
从2010年到2016年,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较快。为了积极应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快速增长,政府推出了诸多措施。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预算法进一步通过预算途径加强了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控,对降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起到积极的作用。预算质量是影响新预算法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研究了新预算法下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界定以及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影响,提出了加强预算质量机制,降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措施。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曹润梅  石东伟  
从2010年到2016年,地方政府性债务增长较快。为了积极应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快速增长,政府推出了诸多措施。201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预算法进一步通过预算途径加强了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管控,对降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起到积极的作用。预算质量是影响新预算法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文章分析研究了新预算法下地方政府性债务的界定以及新预算法对地方政府性债务的影响,提出了加强预算质量机制,降低地方政府性债务风险的措施。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黎江虹  
新《预算法》实施后,人大和行政机关间的预算权力配置将从文本走向现实,冲突也会呈现更为具体而又直接的状态。笔者根据我国的现实,认为预算权配置应以"人大和行政机关共同控制,偏重人大主导"的模式。在预算编制、审批等各阶段应赋予人大预算修正权,在审批程序中设置分项审批程序,人大预算监督应加强问责制的构建。同时要加快人大内部的机构改革,特别是资讯信息机构的设立,为做实"预算人大"奠定基础。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谦煜  
新《预算法》作为财经领域的根本大法,其颁布实施是财政制度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建设和全面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具有重大的基础性作用。从各级人大的角度,要全面学习新《预算法》的背景任务、重大意义和创新之处,并在实际工作中认真加以贯彻落实,提升预算监督水平。要重点加强全口径预算监督、加大预算公开透明监督、突出绩效预算管理监督、强化预算执行和决算监督、把关地方债务预算监督和做实违法问责监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莫龙炯  张小鹿  
政府预算法治化和财政信息公开是公共预算治理改革的核心目标,对于实现地方财政治理现代化至关重要。从政府预算法治化的崭新视角,借助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的契机,运用强度双重差分模型(DID)实证分析预算制度改革对地方财政治理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新《预算法》的实施有利于财政信息公开,从而提高地方财政支出效率。进一步分析表明,政府预算法治化通过提高财政透明度、加强政府审计监督的路径来提升地方财政支出效率。市场制度环境越完善、政府治理效率和社会公众关注度越高的地区,新《预算法》实施对地方财政支出效率的提升效应越明显。因此,应加快政府预算法治化建设,推动财政信息公开透明,完善预算监督、约束和绩效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地方政府治理能力,建立政府与社会公众良好互动的预算协同治理体系,充分发挥新《预算法》实施的财政治理效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金香爱  李岩峰  
自2015年1月1日新修订的《预算法》实施以来,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已成为解决地方债问题的主要手段,截至2018年10月,我国地方政府债券托管总量已超过18万亿元人民币。面对天文数字般的巨大地方政府债券总量,迄今我国却尚未建立起一部统一规范的地方债券法律规制体系,进而导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中的种种乱象。因此,建议首先应该在立法层面理顺中央与地方在地方债券发行中的关系,中央政府可以承担有限的救助责任,同时应按照责任大小削减地方政府发债额,遏制地方政府发债冲动。其次,按照市场化运行方式,构建以信息披露制度为前提、信用评级为保障、事后追责为预防的地方政府债券发行机制。在事后追责体系中,除加强以往的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外,应该以市场化为导向,考虑加入针对投资者的民事损害赔偿责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