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08)
- 2023(11746)
- 2022(10527)
- 2021(10213)
- 2020(8477)
- 2019(19677)
- 2018(19499)
- 2017(37752)
- 2016(20705)
- 2015(23132)
- 2014(23213)
- 2013(22855)
- 2012(21170)
- 2011(19003)
- 2010(19215)
- 2009(17367)
- 2008(16855)
- 2007(14752)
- 2006(13097)
- 2005(11520)
- 学科
- 济(75442)
- 经济(75342)
- 管理(60731)
- 业(57943)
- 企(46440)
- 企业(46440)
- 方法(34259)
- 数学(29448)
- 数学方法(29024)
- 农(24489)
- 财(21511)
- 中国(21370)
- 业经(17328)
- 农业(16866)
- 地方(16813)
- 学(16557)
- 制(14820)
- 贸(14182)
- 贸易(14171)
- 易(13767)
- 策(13486)
- 理论(13484)
- 务(13160)
- 财务(13095)
- 财务管理(13071)
- 和(12873)
- 企业财务(12370)
- 技术(12354)
- 环境(12277)
- 银(11871)
- 机构
- 大学(282747)
- 学院(282627)
- 管理(115474)
- 济(109479)
- 经济(106728)
- 理学(99496)
- 理学院(98393)
- 管理学(96784)
- 管理学院(96271)
- 研究(95025)
- 中国(71510)
- 京(61102)
- 科学(58711)
- 财(52247)
- 所(47359)
- 农(45579)
- 中心(43747)
- 研究所(42891)
- 江(42385)
- 业大(42231)
- 财经(40532)
- 北京(39094)
- 范(38208)
- 师范(37920)
- 经(36831)
- 农业(35403)
- 院(35074)
- 州(34601)
- 经济学(30822)
- 技术(30705)
- 基金
- 项目(193262)
- 科学(151408)
- 研究(144263)
- 基金(138645)
- 家(120138)
- 国家(119077)
- 科学基金(102160)
- 社会(88092)
- 社会科(83294)
- 社会科学(83273)
- 省(75358)
- 基金项目(73774)
- 自然(67077)
- 教育(66271)
- 自然科(65439)
- 自然科学(65422)
- 自然科学基金(64213)
- 划(63954)
- 编号(60673)
- 资助(57434)
- 成果(49931)
- 重点(42803)
- 部(42538)
- 课题(41589)
- 发(41014)
- 创(39779)
- 项目编号(37231)
- 创新(36965)
- 科研(36488)
- 教育部(36309)
- 期刊
- 济(122589)
- 经济(122589)
- 研究(86910)
- 中国(57583)
- 学报(42925)
- 管理(42249)
- 农(41794)
- 科学(40035)
- 财(38803)
- 教育(36385)
- 大学(32563)
- 学学(30204)
- 农业(29286)
- 融(25622)
- 金融(25622)
- 技术(25247)
- 业经(20493)
- 财经(18588)
- 经济研究(18502)
- 图书(17503)
- 问题(15738)
- 经(15724)
- 理论(15021)
- 业(14533)
- 实践(14041)
- 践(14041)
- 科技(14039)
- 现代(13503)
- 技术经济(13393)
- 版(12631)
共检索到4241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石海龙
1984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经过几年的实践,扶贫工作有了一定的成效。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主要障碍之一是贫困地区人口的过快增长,因此抉贫工作必须坚持两手抓,即一手抓开发经济、发展生产,变“输血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彭志良
扶贫与计划生育结合是贫困地区必须解决的新课题。近年来,不少地方在实践中摸索了一些把两项工作结合起来的新经验。 这里,就如何进一步把扶贫与计划生育工作结合起来的问题谈点儿不成熟的意见。 一、人口发展与经济发展不适应,是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杨魁孚
本文从人口学角度论述了贫困与人口的相互关系,贫困地区人口问题突出,而人口过剩又阻碍了贫困人口的脱贫和贫困地区的综合发展,形成一个贫困──人口──贫困的怪圈。由此得出结论:消除贫困必须一手抓经济发展,一手抓人口控制,把消除贫困的措施与计划生育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治理;文中还提出了一组二者相结合的具体对策和措施。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马正亮,郝林娜
人口问题是贫困地区影响扶贫攻坚进程的主要问题之一。解决好人口问题,对于解决农村人口的温饱问题,尽快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甘肃省定西地区的抽样调查资料,分析了妇女文化程度对脱贫致富的影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昌彩
从1986年起,国家有计划地对贫困地区进行扶持和开发建设,到1989年,国家和省扶持的贫困县共有699个。“七五”期间,国家每年投放10亿专贴贷扶持贫困县,“八五”时期,将进一步增加到15个亿。足见国家对扶贫的重视。然而,如何脱贫致富?对策方案似乎很多,但统而归之可为两类:一类主张把重点放在经济脱贫上,采取多种投入,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杜本峰
中国计划生育家庭面临着诸多风险,今天我们在考虑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时,应该优先考虑对这一重点人群实行重点突破。以实际调查数据和各试点单位数据,在进行分析计划生育保险的赔付率、各险种的参保比例、保费来源的比例以及赔付率等方面基础上,对计划生育保险的实施情况进行简单评估,并就计划生育保险平稳运行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柴法臣
近年来,天津、山西、辽宁、吉林、浙江、安徽、福建、山东、湖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陕西、宁夏、青海等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中央有关计划生育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并实施了《计划生育条例》(有的叫暂行规定)。这是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开始被纳入法制轨道,进入依法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的新阶段。这对于保持计划生育政策的稳定性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礼
文章以1994年“全国计划生育先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资源县推广计划生育“三结合”的经验为例,提出贫困地区持续开展“三结合”工作的对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陶涛 杨凡
文章试图估计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少生了多少人。利用1980~2008年世界140多个国家的数据来模拟在没有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下经济社会变量与人口变量的相关关系,并据此对中国无计划生育条件下的总和生育率进行测算。将测算出来的无计划生育条件下的总和生育率和中国实际总和生育率分别代入模型进行人口模拟,比较无计划生育条件下和现实条件下人口增长的不同过程和结果。研究表明:无计划生育条件下,我国2008年生育率水平的预测值大概在2.5左右。1972~2008年间,排除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单纯由于计划生育的作用,中国少生了4.58亿人。
关键词:
计划生育政策效果 总和生育率 人口模拟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范苏荣,尹凤鸣,史红兵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吕红平 崔红威 杨鑫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由"提倡一孩"向全面"提倡两孩"的调整,必然要求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做出相应调整。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调整,应当遵循科学衔接、公平公正、国家尽责、社会关注的原则,形成以国家为主导的社会保障机制,弱化乃至消除奖励扶助政策中的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民族差别,真正体现其国策地位和公平公正原则。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的基本走向应当是由奖励"一孩家庭"转变为鼓励按政策生育。需要重点修订的内容,一是"双轨制",以新法实施为标志,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二是包到底,重点解决好历史形成的独生子女家庭和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实际困难;三是增重点,把解决伤病残独生子女家庭的实际困难放在重要位置。
关键词:
计划生育 全面两孩 奖励扶助 双轨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焕清
文章以计划生育政策、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率、出生率为解释变量,建立我国总和生育率的多元回归模型。将该模型导入到人口发展方程中组建联立方程模型,对我国不同人口政策下的人口状况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表明:如果维持现行政策不变,人口峰值会在2021年达到13.7亿人,人口结构呈快速递减型,"少子老龄化"现象严重;如果取消现行政策,人口会迎来报复性增长;如果适度放松政策,人口峰值会在2045年达到15.2亿人,人口结构会向平衡的自然更替水平发展。适度放松政策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霍凤兰
吉林省松原市,是1992—07—01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地级市。两年来,松原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及省计生委关于农村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与帮助农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相结合,与建设文明幸福家庭相结合的“三结合”工作方针,紧紧围绕着致富奔小康这一农村中心工作,把少生快富文明贯穿于农村致富奔小康过程的始终,渗透到农村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了计划生育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融为一体,齐抓共管,同步实施,全市计划生育工作从1992年的全省第9名、1993年全省第7名上升到1994年全省第5名,实现了整体推进,重点突破,跳跃升位的目标,大大促进了农村工作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1 提高认识,摆上位置,使“三结合”工作成为各级政府的自觉行为 松原市的“三结合”工作经历了一个认识——实践——再认识的不断发展和深化的过程。1992年建市之初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排在全省末位。对此,市委、市政府深感问题严重,压力很大。一致认为必须把计划生育工作当成松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