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6)
2023(838)
2022(678)
2021(577)
2020(446)
2019(977)
2018(1028)
2017(1844)
2016(994)
2015(1090)
2014(1039)
2013(1055)
2012(1107)
2011(1022)
2010(1144)
2009(961)
2008(872)
2007(802)
2006(774)
2005(778)
作者
(2837)
(2486)
(2396)
(2252)
(1536)
(1138)
(1129)
(922)
(922)
(913)
(893)
(798)
(785)
(767)
(753)
(740)
(739)
(713)
(672)
(644)
(639)
(619)
(602)
(551)
(544)
(539)
(534)
(525)
(478)
(474)
学科
(6472)
经济(6468)
地方(2674)
(2641)
管理(2368)
(1917)
企业(1917)
地方经济(1822)
中国(1780)
业经(1501)
(1457)
方法(1368)
(1180)
贸易(1179)
(1178)
(1131)
数学(1126)
数学方法(1121)
农业(1114)
发展(887)
(887)
技术(874)
产业(873)
消费(817)
(812)
结构(806)
(803)
银行(803)
(795)
环境(785)
机构
学院(15190)
大学(14144)
(7446)
经济(7316)
研究(6220)
管理(5307)
中国(4405)
理学(4332)
理学院(4268)
管理学(4238)
管理学院(4208)
科学(3383)
(3149)
(3066)
(3018)
研究所(2725)
中心(2464)
(2399)
(2370)
财经(2328)
(2209)
师范(2202)
经济学(2200)
北京(2105)
(2065)
科学院(2009)
(1964)
经济学院(1955)
(1937)
(1905)
基金
项目(8811)
研究(7069)
科学(6975)
基金(5992)
(5178)
国家(5142)
社会(4550)
社会科(4347)
社会科学(4346)
科学基金(4246)
(3565)
编号(3059)
教育(3047)
基金项目(3025)
(2991)
(2904)
发展(2489)
(2452)
资助(2376)
自然(2325)
成果(2293)
自然科(2269)
自然科学(2269)
课题(2269)
自然科学基金(2227)
重点(2062)
(1908)
国家社会(1866)
(1851)
(1842)
期刊
(10540)
经济(10540)
研究(5586)
中国(3173)
管理(2396)
业经(2131)
经济研究(2103)
(1942)
(1925)
科学(1844)
教育(1595)
(1533)
金融(1533)
学报(1492)
技术(1410)
农业(1377)
商业(1344)
问题(1213)
大学(1182)
财经(1143)
学学(1132)
改革(1097)
(1097)
(1060)
(998)
国际(958)
现代(935)
商业经济(928)
技术经济(882)
(875)
共检索到254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唐金倍  王芬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且在稳增长的动力中唯有消费是内生性动力,能够长期稳定地伴随经济增长。因此,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经济面临严峻挑战的新情况下,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围绕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居民消费较快增长的战略,充分发挥财税政策、金融政策的支持作用,瞄准居民多样化需求,调动市场力量增加有效供给,促进消费扩大和升级,创新消费模式,引发新的消费增长点,带动新产业、新业态发展,推动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强  
一、进一步加快生物产业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阶段。既是一个"黄金发展时期",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时期"。针对我国发展所处的新阶段, 所面临的新形势,中央提出了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进改革开放,更好地利用战略机遇期,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前不久召开的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全面落实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实施“细胞工程”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牟平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管理办公室烟台市牟平区共有16万个家庭,50万人口。近几年来,从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角度,提出了实施“细胞工程”的思路,开始着手抓家庭建设工作。经过实践,这项工作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道德...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湘宏  马姝玮  
文章分析了区域经济发展与土地资源利用的互动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出了上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编制科学性差、调整频繁、实施保障措施贫乏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完善规划实施保障体系、做好规划协调工作、维护规划严肃性等建议,并指出在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尤其要重视保护耕地、集约节约利用土地、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加强土地开发整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严于龙  
目前,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社会各界,都开始注意增加居民消费需求来拉动经济持续稳定地增长。消费方面,谈得最多的莫过于城镇住房消费。根据国外的发展经验,我国正处于住宅业发展的黄金时期,住宅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目前约为2.0%,与发达国家的一般占国民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永红  
宁夏自治区国土整治"三大工程",即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中南部生态移民土地整治工程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程。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重大工程,总规模337.8万亩,总投资36.6亿元,目前已下达计划271万亩,开工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绘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迅猛,国家紧密部署的城镇化组合新政、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政策和"一带一路"建设为新一轮人口落户西部城市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现实难题需要解决。西部地区应抓住难得的机遇,直面挑战,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发展、财政政策调整和落户政策保障等措施,为推动区域城镇化发展和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绘  
近年来,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迅猛,国家紧密部署的城镇化组合新政、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政策和"一带一路"建设为新一轮人口落户西部城市提供了新的机遇。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现实难题需要解决。西部地区应抓住难得的机遇,直面挑战,通过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产业发展、财政政策调整和落户政策保障等措施,为推动区域城镇化发展和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卢进勇  李思静  张航  
扩大进口战略的实施对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扩大进口能够促进高质量生产、高质量消费和高质量环境,并促进我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提升。我国实施扩大进口战略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困难,为此应优化进口结构,注重消费升级,重视私营企业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加大对其进口补贴的实施并为其搭建专门的平台,扩大高档、特色消费品的进口,同时注重配套服务的引进,并帮助企业提升吸收技术的能力。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元琳  
在市场经济中,信用已渗透到现代生活各个领域,信用已成为发展经济的内在动力,人们认为现在已进入了信用经济时代。在此,我仅以作为信用形式之一的消费信用来探讨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问题。一、发展消费信用对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马克思关于生产与消费之间...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陈福义  
1 区域开发的基本要求和湖南区域开发点轴布局模式选择的基本依据1.1 区域开发的基本要求 区域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多层次复合空间系统。区域开发必然要涉及到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治理和保持等问题,其目的在于促进区域持续发展。区域开发理论不仅在于区域经济因素多个方面的科学性与衔接,而且还在于其与区域自然因素、非经济因素各方面的协调一致。因此,区域开发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从市场需求出发,根据区域现状和周边环境,通过市场优势去要求商品优势、产品优势、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着力与区域市场、产品、资源、优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耀国  
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出口需求是有效需求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增速减缓,而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增加的情况下,扩大消费需求,是促进经济发展当务之急。一、当前消费需求不足的成因㈠消费需求不足,主要是居民收入增速减缓。1、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连年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陶开宇  
扩大消费需求对促进经济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为增总量、调结构、重和谐、共发展。以扩大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和谐发展要遵循三个基本原则:经济增长速度不宜过快;寻找到效率与公平、活力与规范之间的改革平衡点;树立正确消费观,构建和谐消费模式。扩大消费需求,要加强消费教育,转变消费观念;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夯实消费基础;改革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提高消费能力;推行低碳消费模式,增加有效消费供给;改善消费环境,提升消费品质;实施差别化措施,满足多元消费需求等。其中,满足多元消费需求,应开拓消费空间,增加城镇居民的消费需求;开发乡村市场,努力扩大农村的消费需求;加强市场调控,保障城乡基本消费需求;引导消...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曹凤中  田锦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