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59)
2023(8152)
2022(6917)
2021(6469)
2020(5359)
2019(12177)
2018(11766)
2017(22898)
2016(12760)
2015(13910)
2014(13810)
2013(13706)
2012(13036)
2011(11812)
2010(12147)
2009(11123)
2008(10977)
2007(10133)
2006(9106)
2005(8360)
作者
(39372)
(32803)
(32641)
(31263)
(21062)
(15818)
(14742)
(12731)
(12601)
(12053)
(11376)
(10969)
(10938)
(10796)
(10615)
(10259)
(9976)
(9831)
(9789)
(9490)
(8429)
(8291)
(8156)
(7641)
(7620)
(7538)
(7257)
(7245)
(6872)
(6696)
学科
(48605)
经济(48551)
管理(36728)
(35946)
(29086)
企业(29086)
方法(20375)
数学(17955)
数学方法(17669)
(15831)
(14474)
中国(14228)
(12406)
(11937)
业经(10404)
(10138)
(10047)
贸易(10041)
地方(9912)
(9813)
(9387)
财务(9371)
财务管理(9349)
农业(9315)
(9315)
银行(9278)
企业财务(8999)
(8900)
(8639)
金融(8639)
机构
大学(182702)
学院(182597)
(75591)
经济(73908)
研究(69596)
管理(65981)
理学(56241)
理学院(55557)
管理学(54463)
管理学院(54127)
中国(51681)
科学(43994)
(39425)
(37472)
(37377)
(37151)
研究所(33769)
中心(30786)
农业(29884)
业大(29516)
(29451)
财经(28629)
(26125)
(25530)
北京(24867)
经济学(23478)
(23405)
(23062)
师范(23019)
(22781)
基金
项目(121325)
科学(95073)
基金(88523)
研究(84089)
(80291)
国家(79657)
科学基金(66385)
社会(52625)
社会科(49957)
社会科学(49941)
(46881)
基金项目(45257)
自然(45128)
自然科(44114)
自然科学(44092)
自然科学基金(43349)
(41070)
教育(38832)
资助(38060)
编号(32126)
重点(28355)
(27252)
成果(27154)
(26563)
(24731)
课题(24052)
计划(23916)
科研(23658)
创新(23294)
(23123)
期刊
(85621)
经济(85621)
研究(56653)
中国(38174)
学报(34632)
(33924)
科学(30303)
(28523)
管理(25919)
大学(25355)
学学(24173)
农业(22861)
(20337)
金融(20337)
教育(19682)
财经(14584)
经济研究(14555)
技术(14484)
业经(13161)
(12613)
(12071)
问题(10970)
(9907)
(9295)
业大(9030)
国际(8848)
技术经济(8624)
科技(8379)
现代(8210)
世界(8161)
共检索到282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汪红驹  
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迫切要求扩大需求,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从总量上扩大需求,在结构上把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结合起来,扎实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迫切要求继续扩大需求2023年第一季度经济增长4.5%,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志远  朱建文  
1998年以来,我国连续几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抑制了通货紧缩趋势;同时又实施了稳健的货币政策,有力地支持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自1998年以来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其内容主要局限于支出方面,即通过举债扩大公共支出、投资于基础设施等措施,来扩大内需以带动经济增长。应该说,这种以扩大需求为导向的积极财政政策,其正面效应是主要的,但也不容否认,这种正面效应正在减弱,而且其作用的空间越来越小。本文认为如果从当前的宏观经济态势和长远的经济增长来考虑问题,结构性减税应成为扩大内需的政策走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苏丹  姜朋  
通过扩大内需实现经济稳定增长是"十二五"期间首要任务,也是中共十八大内容之一。而结构性减税则是刺激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增长的有效手段。本文从宏观税负、边际税负和税收弹性的变化分析了我国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的空间,提出应进一步改革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最后指出实行结构性减税要注意三方面问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丰祺  
本文着眼于经济新常态下消费市场结构性变化对扩大内需的影响。首先,通过2000-2019年的宏观经济数据说明消费市场已经出现了结构性的变化,在城乡双元视角下,农村消费市场的结构性变化更快、程度更高,农村消费市场能够对扩大内需产生更大的影响。其次,从居民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和消费习惯三个方面分析抑制内需扩大的因素。最后,从需求侧管理、海外消费回流、农村市场觉醒三个角度论述了消费市场结构性变化对扩大内需的影响途径。本文研究既为扩大内需的路径提供理论层面的分析,也为扩大内需提供了来自消费市场的实践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代欣  
受制于长期内需不足的困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下滑压力始终存在。大国转型道路的艰巨性不容低估。眼下,经济现实与政策供给之间的衔接期更短、紧密度更高。推进中的结构性改革亟需找准发力方向与前进策略。为此,本研究分解了内需不足的成因及提升内需的阻碍,包括:内需与外需的复杂关联、居民消费不足、产品与服务品质较低、市场分割及过度干预。基于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当前中国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逻辑应包含:深刻理解扩大内需的长期性和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把弥合收入分配差距作为改善内需的基础;坚持通过创新发展和精细化生产留住消费;实施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晶晶  陈启斐  
文章利用26个省市2004-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我国FDI结构性转变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地区的需求规模和服务业FDI呈正相关关系;在东部地区,需求规模对服务业FDI的作用最强。(2)人力资本的积累对服务业FDI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异质性,在东部地区两者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中部地区这一关系并不显著,在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增加会抑制服务业FDI的流入。(3)劳动力成本上升是迫使FDI从制造业流入服务业的重要原因;这一关系在中部地区最为显著。(4)随着人均物质资本存量的提高,我国对服务业FDI的需求会下降;政府的政策红利有助于地区吸收服务业FDI。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何代欣  
受制于长期内需不足的困扰,中国经济高速增长背后的下滑压力始终存在。大国转型道路的艰巨性不容低估。眼下,经济现实与政策供给之间的衔接期更短、紧密度更高。推进中的结构性改革亟需找准发力方向与前进策略。为此,本研究分解了内需不足的成因及提升内需的阻碍,包括:内需与外需的复杂关联、居民消费不足、产品与服务品质较低、市场分割及过度干预。基于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当前中国结构性改革的内在逻辑应包含:深刻理解扩大内需的长期性和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把弥合收入分配差距作为改善内需的基础;坚持通过创新发展和精细化生产留住消费;实施有助于统一市场、产能出清和消费升级的供给侧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辉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上,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在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挑战与部署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时,都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指出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需求不足仍是突出矛盾”,要求“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和消费结构转换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对国民经济总体需求结构变化的考察,我们发现消费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可能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隐忧,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消费率自1981年以来呈不断下降趋势。我国无论是...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一勇  毛中根  
我国扩大内需政策拉动了投资需求,却难以启动消费需求,其效率低下。政策之所以低效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政策缺陷,主要表现为政策缺乏可行性、针对性、必要的力度以及积极财政政策的固有弊端,外因是不理想的制度环境,表现为与消费活动三个基本构成要素消费主体、消费客体及消费环境相关的制度或体制问题,包括不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易导致产品同质化的行政区经济管理体制和重工轻农的财政投资体制。要提高扩大内需政策的效率,就要注意政策行为的科学性,并推进各相关制度的改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桂子凡  
扩大内需一直是我国近几年来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上海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改善消费环境,推进消费升级;另一方面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