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8)
- 2023(352)
- 2022(266)
- 2021(212)
- 2020(159)
- 2019(378)
- 2018(385)
- 2017(712)
- 2016(357)
- 2015(401)
- 2014(358)
- 2013(376)
- 2012(429)
- 2011(366)
- 2010(379)
- 2009(355)
- 2008(289)
- 2007(282)
- 2006(229)
- 2005(220)
- 学科
- 济(2679)
- 经济(2677)
- 业(1094)
- 地方(1030)
- 农(984)
- 方法(877)
- 管理(867)
- 数学(848)
- 数学方法(847)
- 中国(839)
- 农业(831)
- 地方经济(729)
- 融(699)
- 金融(699)
- 发(567)
- 业经(566)
- 收入(549)
- 银(538)
- 银行(538)
- 行(529)
- 财(523)
- 企(489)
- 企业(489)
- 发展(470)
- 展(470)
- 税(398)
- 环境(396)
- 税收(385)
- 分配(382)
- 收(381)
- 机构
- 学院(5189)
- 大学(5052)
- 济(2924)
- 经济(2872)
- 研究(2108)
- 管理(1867)
- 理学(1561)
- 理学院(1547)
- 中国(1539)
- 管理学(1535)
- 管理学院(1527)
- 财(1349)
- 科学(1059)
- 经济学(1041)
- 财经(1033)
- 京(1006)
- 农(976)
- 经济学院(964)
- 所(957)
- 中心(938)
- 经(935)
- 研究所(859)
- 江(798)
- 院(797)
- 财经大学(747)
- 省(735)
- 发(715)
- 农业(713)
- 北京(650)
- 业大(641)
共检索到8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孙守江
近年来,山东省沂水县国土资源局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结合本县实际,通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实施村庄合并、拆迁、改造,两年间共立项262个农村建设用地复垦项目,拆迁改造闲置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任平 吴涛 周介铭
在新型城镇化、工业化不断推进,城镇规模不断扩展与耕地资源持续减少的背景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作为一项缓解城镇建设用地紧张与耕地保护矛盾的权宜之策,正向绩效与负面问题同在。该文在分析增减挂钩制度理论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地调研结果,深入探讨增减挂钩实施的正向绩效与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增减挂钩作为一项国土管理创新制度,在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缓解城镇建设用地压力、统筹城乡发展与推进新型城镇化、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具有正向绩效,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违背农民意愿、耕地质量难保障、利益分配不公平、实际操作缺乏监督等。在此基础上,认为任何一项新制度的实施都不可避免存在问题,正视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张世全 李汉敏
2004年以来,国家在土地管理方面相继提出并试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和人地挂钩政策(以下简称两个挂钩),这是土地管理制度的重大创新,是破解"两难"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两者既有内在联系,又有明显区别。区分清楚两者关系,对实施两个挂钩政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旺君 吕昌河
该文分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城乡统筹和土地流转中的作用,剖析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探讨其实施的必要性。通过理论和文献分析,认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能够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是目前土地制度下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统筹城乡用地安排的一项机制创新,能够促进农村生产要素特别是土地的流转,使其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中。政策存在城乡之间、村集体之间利益分配不均和耕地质量、农民生计持续性等问题,但是在完备的保障措施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实施具有其必要性。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 问题 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绍静 安菁蔚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自推出以来受到地方政府的盛情欢迎,在该政策的幌子下,许多地方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拆村运动,增减挂钩影响到农村的终结。针对增减挂钩政策异化的现象,文章对该政策的本体形态进行了反思。增减挂钩政策本身是发展主义范式下思维方式的体现,缺少对权利和自由的敬畏,忽视政策造成的社会影响。事实上,城乡建设用地需要慎重挂钩,是否施行该政策需要考虑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尊重农民的意愿、合理分配土地收益、注重城乡统筹等。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公共政策分析 反思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周小平 黄蕾 谷晓坤 孙滋英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规划是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而如何科学规划挂钩项目区布局是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本文引入级差区域指数,建立挂钩供需能力评价指标,并以山东省东明县挂钩规划为实证,探讨了挂钩规划的方法。结果表明:①挂钩供给区域和需求区域的级差区域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区位条件"、"经济状况"、"社会环境"3大因素,具体指标的选择因挂钩供、需区域的任务不同而存在差异;②东明县建设用地需求存在828 hm2的缺口,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达6 346.41 hm2,说明东明县实现数量上的挂钩是可行的;③东明县挂钩供、需求区域级差地租水平存在明显空间差异,需求区域的高级差地租区分布在东明县北部...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规划 级差区域指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鲍家伟 陈霄
当前,实现土地利用从增量供给向存量挖潜转变是必然趋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存量挖潜提供了可行路径。本文从土地、农民心理和资金的三个平衡来审视增减挂钩的利与弊,认为其还将在"严格规范"之中,朝着去弊得利的方向行进。要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就应当:强化增减挂钩的平衡控制;重视增减挂钩的土地权属保护;增减挂钩应由"政府主导"向"政府引导"转变。
关键词:
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 平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敬忠 孟英华
在现代发展主义话语影响下,在"农转非"政策的引导下,征地拆迁似乎成为一种潮流,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例分析了征地拆迁以及失地和"被上楼"后的"三农"状况,并从发展主义的内涵﹑价值支配功能﹑"经济增长中心说"等方面分析了征地拆迁的逻辑,反思了现代发展主义话语的窘境,提出了急需扭转现代发展主义模式的建议。
关键词:
土地 增减挂钩 征地拆迁 发展主义 逻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上官彩霞 冯淑怡 陆华良 曲福田
在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分析框架下构建农民福利指标体系,本文基于江苏省"万顷良田建设"项目区农户调研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对农民福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增减挂钩政策实施中,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谈判权没有得到有效保障,存在农民被迫搬迁的现象;虽然增减挂钩政策实施提高了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增加了农民的非农收入,但由于农民自愿搬迁比例低,大部分农民需要支付额外资金新建或购买安置房,绝大多数农民未能将多余房屋出租或出售等,导致农民家庭收入降低,同时农民家庭日常生活消费支出和总支出却大大增加,加剧了农民家庭经济状况的恶化;增减挂钩政策实施导致农民居住面积变小和环境变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啸 张安录 朱巧娴
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阶段农户参与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农户参与积极性以及降低政策实施阻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结合湖北省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不同类型农户政策实施阶段参与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户主文化程度、原房屋面积以及政策的宣传对纯农户的参与程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户主的文化程度、产权意识、项目认同度及政策宣传对兼业户的参与程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原宅基地面积、区位特征及政策实施暗箱程度对兼业户的参与程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3)户主年龄、宅基地面积及政策实施暗箱程度对非农户的参与程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而产权意识及家庭人口数量对其参与程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总体而言,农户的异质性导致其参与程度及其影响参与因素存在较大的差异,各类型农户对政策的认同及其自身权益意识深化对其参与程度产生重要的影响。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韩啸 张安录 朱巧娴
研究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阶段农户参与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对提高农户参与积极性以及降低政策实施阻力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结合湖北省实地调研数据,运用有序Probit模型对不同类型农户政策实施阶段参与程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户主文化程度、原房屋面积以及政策的宣传对纯农户的参与程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户主的文化程度、产权意识、项目认同度及政策宣传对兼业户的参与程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原宅基地面积、区位特征及政策实施暗箱程度对兼业户的参与程度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3)户主年龄、宅基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胡传景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是为了破解"吃饭"和"建设"问题创造性地提出的工作思路,它既为经济发展腾出空间,又保护耕地资源,从理论上破解了"双保"难题。笔者以江苏省新沂市、无锡市两地为例,试图通过整合两地各自的优势资源,利用增减挂钩这个平台,破解两地经济发展中共同面对的土地瓶颈问题,拓展两地经济建设空间,为切实推进苏北工业化进程、促进苏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实现南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林丽 刘锐
学界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存在误解。土地指标的价格不是凭空而来,而是与近郊土地的增值收益有关。增减挂钩政策的出台与国家偏紧的建设用地指标供给策略有关,它是彻底的政府再分配,不是市场行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央地目标的博弈,地方指标的分配方式,官民利益的互动等有关,不仅仅是政策设计有漏洞、产权改革不彻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性质和实践逻辑决定了其很难实现"保统筹、保发展、保红线"的目标。要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须直面农民的公共品诉求问题。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蒋敏 李芹芳 刘涛
运用实地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及综合分析法,从农村建设用地整治、资金筹措、土地整治三方面,设计了生态移民模式、"空心村"整治模式、城镇化模式和村镇体系化模式4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并深入研究各模式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模式符合陕西省实际情况,因此,可在拓展农村发展空间、缓解城市发展对土地用地需求的同时保护耕地和完善农业生产条件,优化产业布局。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俊 王占岐 柴季 蓝希
基于对59个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证研究,从生态效益、耕地占补平衡、农户利用耕地等角度对当前中国盛行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山区实施的合理性进行了辨析,并分析了其给山区农村、农民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现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导致了山区生态用地的损失,在耕地占补平衡、农民利用耕地等方面也存在着占优补差、增大耕作半径等诸多弊端与不合理性。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山区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相关政策启示与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