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37)
2023(12731)
2022(10972)
2021(10103)
2020(8722)
2019(19621)
2018(19149)
2017(37720)
2016(20351)
2015(22752)
2014(22239)
2013(21864)
2012(20241)
2011(18073)
2010(18011)
2009(16139)
2008(15563)
2007(13707)
2006(11858)
2005(10253)
作者
(57934)
(48340)
(48005)
(45721)
(30581)
(22993)
(21905)
(18835)
(18544)
(17308)
(16380)
(16339)
(15473)
(15218)
(15063)
(15019)
(14578)
(14530)
(14014)
(13847)
(11868)
(11868)
(11863)
(11115)
(11042)
(10699)
(10590)
(10497)
(9773)
(9641)
学科
(83818)
经济(83735)
管理(56719)
(55828)
(45149)
企业(45149)
方法(38514)
数学(34128)
数学方法(33648)
(23986)
(20730)
中国(20579)
业经(19024)
地方(17251)
(16190)
贸易(16185)
(15752)
农业(15724)
(15650)
(14857)
技术(13390)
产业(12804)
(12735)
(12346)
财务(12303)
财务管理(12272)
理论(12270)
环境(12201)
(12023)
银行(11976)
机构
学院(281963)
大学(280512)
(120320)
经济(118027)
管理(111644)
研究(96854)
理学(96804)
理学院(95809)
管理学(94133)
管理学院(93623)
中国(71350)
科学(58608)
(58373)
(53531)
(50571)
(48279)
中心(45320)
业大(44238)
研究所(44043)
财经(42534)
(42436)
农业(40075)
(38803)
经济学(36537)
北京(36007)
(35577)
(35388)
师范(34921)
经济学院(33092)
(32900)
基金
项目(196494)
科学(155717)
基金(143408)
研究(141956)
(126302)
国家(125303)
科学基金(107646)
社会(90532)
社会科(86095)
社会科学(86073)
(77271)
基金项目(75462)
自然(70633)
自然科(69011)
自然科学(68985)
自然科学基金(67763)
(65490)
教育(65417)
资助(59204)
编号(56176)
重点(44746)
成果(44627)
(43930)
(43877)
(41785)
课题(39187)
创新(39061)
科研(38061)
国家社会(37851)
教育部(37402)
期刊
(127566)
经济(127566)
研究(80306)
中国(52505)
(44884)
学报(44335)
管理(41712)
科学(41299)
(40101)
大学(34220)
学学(32477)
农业(31005)
教育(28620)
技术(25798)
(25436)
金融(25436)
业经(21239)
经济研究(20865)
财经(20407)
(17764)
问题(16962)
(16583)
技术经济(14259)
(14185)
统计(13501)
科技(13170)
(13004)
理论(12736)
国际(12689)
现代(12506)
共检索到411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石奇  孔群喜  
大规模吸引外资,发展出口导向的工业化,加速经济结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进而在世界贸易结构中逐步占据有利地位,这是发展中国家融入全球分工体系、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本文借助于投入产出模型的结构分解技术来构建相关经济指标,从多维度刻画我国产业的比较优势要素和比较优势环节的发展态势。进一步,本文对现阶段中国设计新式产业政策来构造产业优势的必要性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并指出在当前全球分工格局日益调整、中国企业不断致力于进入主要由经济发达国家组成的水平分工和水平竞争俱乐部的背景下,新式产业政策应当基于比较优势要素和比较优势环节构建,实施产业政策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都应当围绕现有产业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赵婷  陈钊  
本文围绕比较优势分析了中央和地方出台产业政策的特征规律。我们发现,中央选择的重点产业仅在东部地区具备或能够培育起比较优势,在中西部则不然。与此同时,在地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扶持的重点产业中,中央重点产业占比越来越高,这导致中西部地区在产业政策选择上越来越偏离自己的比较优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偏离程度更大的中西部地区获批了更多的国家级开发区,这为我们理解地方在产业政策制定上为何紧跟中央重点产业而偏离自身比较优势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永  
本文建立了一个一般均衡下的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了在连续时间情况内生比较优势、劳动生产率以及对福利影响的问题。分析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发展中国家如果根据初始的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带来整体福利的降低。如果通过产业政策,引导该国对当前虽不具有比较优势,但未来具有“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能力较强的比较劣势部门进行专业化生产,将会带来福利的上升。这种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从理论上解决了发展中国家在执行产业政策,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对于福利提高的有效性问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其仔  李颢  
进入到21世纪,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产业政策出现复兴势头,学术界支持产业政策的声音也趋于高涨,但在如何让产业政策发挥作用上却存在争论,最根本性的争论是在产业政策是应遵循还是违背比较优势上。本文的目的就是力图运用系统性的产业升级数据,对产业政策是否应遵循或违背比较优势争论提供解释。它以全球产品贸易数据库为基础,运用产品空间方法测定了全球各主要经济体潜在的比较优势,并考察了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实际产业升级过程与潜在比较优势的一致性,得到了全球主要经济体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并没有完全遵循比较优势,但也没有完全违背比较优势,而是处于两者之间。据此,本文认为,产业政策要发挥作用,既不应完全遵循比较...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杨勋  
基于中国内地28 197家企业和高校2006—2016年的发明专利申请数据,利用双重差分法评估了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对新材料产业创新产出的影响,并探讨技术比较优势在其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总体上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显著促进了新材料产业的创新产出,产业政策的创新效应在新材料产业具有比较优势的省份相对更大,在不具有比较优势的省份相对较小且存在滞后性。产生这一差异化影响的原因是政策的创新效应在后者的高校样本中相对较小,并且在其企业样本中不显著所致。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赵坚  
采用何种发展战略才能使我国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在经济理论界一直存在重大分歧。两种观点的争论围绕比较优势理论对我国经济发展是否具有指导意义展开,涉及了对比较优势的理解,我国企业是否要自主研发、产业政策的作用等问题。本文首先根据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实践,说明现有理论难以解释的经济现象——我国在自主研发方面具有比较优势。这不同于"比较优势陷阱"论也不同于"自生能力"论的解释。其次,本文讨论企业能力理论的基本概念,说明比较优势不同于竞争优势,竞争优势依赖于对比较优势的有效利用和企业能力构建。本文最后基于企业能力理论的视角,对比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分析我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理论误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拥军  
从战略的角度讲,发挥比较优势不仅仅涉及贸易战略的选择,而且关系到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问题。而产业升级则是对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提升,必然要求政府进行干预。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机制是改革的大方向,过分强调产业升级将会造成整个经济体系产生新的扭曲并延误改革的进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飞  肖珂  
文章基于比较优势、产业分工等理论,借鉴欧、美、日发达保险市场及其公估业发展的实践,充分考虑我国保险业及保险公估业发展实际,论证了中国保险业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提出要从产业政策上引导中国保险业实现生产要素流向具有比较优势的保险公估等机构,从而逐步实现保险产业分工和专业化发展,使中国保险业与国际保险业接轨,培育国际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茹玉骢  张利风  
文章讨论了中国合约实施效率的地区差异对地区产业比较优势的作用机制。文章研究表明,由于中间品合约的不完全实施导致事前专用性投资扭曲和最终产品价格上升,因此,相对于合约实施效率较低的地区而言,地区合约实施效率较高地区,专用性中间品密集使用产品的相对价格较低,从而在专用性中间品密度使用产业上具有比较优势。本文利用中国2006年各地区分产业数据所做的经验研究支持了这一观点,即合约实施实施效率是显著导致地区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认为合约实施效率的改进是地区产业经济结构调整和地区之间经济协调发展的前提,它有助于促进地区贸易结构的改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明  张诚  
在产品价值链全球化过程中,各国生产技术、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差异造成了各国比较优势产品结构的不同,而比较优势产品处于低端的国家获得较少的贸易利益。为了提高对外贸易利益,以低端产品为比较优势的国家应不断提升比较优势产品附加值水平,转变比较优势结构。比较优势结构的变动内生于技术进步和要素禀赋结构的转变,所以应通过加强边干边学、技术创新和对技术扩散的吸收促进技术进步;通过促进资本积累转变要素禀赋结构,特别应注重教育与职业培训,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政府对当前并不具有比较优势但附加值
[期刊] 改革  [作者] 林毅夫  蔡嘉瑶  夏俊杰  
加强产业政策与环保规制政策的协同,有助于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共赢。在面临环保规制压力时,企业有两类减排方式选择,一类减排方式会导致牺牲经济绩效的冲突性困境,另一类减排方式则可实现环保与经济绩效的共赢。后一类减排方式是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实现路径,但激励企业选择此类减排方式的条件尚缺乏研究。产业发展方式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符合比较优势的产业发展战略下,产业中的企业环保绩效显著提升,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且通过环保与经济绩效共赢的减排方式实现。内在机制在于,符合比较优势产业中的企业更具有自生能力,通过清洁生产实现减排的能力和意愿更强,具体包括改进绿色技术、增加环保设备设施投入等措施,此类减排机制有助于实现环保与经济绩效共赢,而并非以牺牲经济绩效为代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除直接运用环保政策工具对污染企业进行约束外,还可协同使用产业政策工具,采用遵循比较优势的产业政策,提升企业满足环保合规性的能力、意愿和环保绩效表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目标的达成。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任志成  刘梦  戴翔  
近年来,伴随国内各类生产要素成本进入集中上升期,传统低成本优势逐步弱化却并未逻辑地催生新型比较优势的形成,在产业层面上即突出表现为面临价值链低端锁定特征明显、产品品质提升困难等断档风险。外贸发展产业基础遭受严重侵蚀,正是近年来中国外贸增速从高速转向中低速乃至负增长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度演进和外贸仍然是驱动经济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任志成  刘梦  戴翔  
近年来,伴随国内各类生产要素成本进入集中上升期,传统低成本优势逐步弱化却并未逻辑地催生新型比较优势的形成,在产业层面上即突出表现为面临价值链低端锁定特征明显、产品品质提升困难等断档风险。外贸发展产业基础遭受严重侵蚀,正是近年来中国外贸增速从高速转向中低速乃至负增长的重要原因。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度演进和外贸仍然是驱动经济发展
关键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新桥,张仁宾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谭志雄  罗佳惠  韩经纬  
本文采用微观产品数据,基于产品空间理论检验中国过去国际大循环主导模式下产业“低端道路”路径依赖程度,并分析要素循环是否有利于走出产业“低端锁定”困境。研究表明:传统发展模式下中国省域产业结构演化显著受既有比较优势影响,产业升级处于低端发展路径依赖状态;畅通的要素循环对省域产业升级路径与出口产品比较优势具有显著调节效应,要素流动性显著降低了省域产业升级对比较优势的路径依赖程度;相比低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升级的路径依赖程度更易受到要素循环调节;相比劳动力要素循环与资本要素循环,技术要素循环对比较优势与产业升级路径具有更好的调节效应。研究为中国“由外向内”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