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22)
- 2023(10022)
- 2022(8161)
- 2021(7234)
- 2020(5967)
- 2019(13121)
- 2018(12630)
- 2017(24400)
- 2016(12644)
- 2015(13917)
- 2014(13684)
- 2013(13796)
- 2012(13113)
- 2011(12133)
- 2010(12655)
- 2009(12250)
- 2008(10914)
- 2007(10404)
- 2006(9652)
- 2005(8865)
- 学科
- 济(80492)
- 经济(80440)
- 农(45431)
- 业(42031)
- 农业(30511)
- 管理(30088)
- 融(25690)
- 金融(25690)
- 中国(23419)
- 银(23075)
- 银行(23064)
- 地方(22865)
- 行(22460)
- 方法(21944)
- 企(20892)
- 企业(20892)
- 数学(20194)
- 数学方法(20116)
- 业经(19212)
- 制(15986)
- 财(14191)
- 地方经济(12402)
- 体(11901)
- 发(11643)
- 学(11392)
- 中国金融(11092)
- 贸(10808)
- 贸易(10797)
- 农业经济(10501)
- 易(10483)
- 机构
- 学院(189041)
- 大学(182146)
- 济(99244)
- 经济(97558)
- 管理(69960)
- 研究(68382)
- 中国(59886)
- 理学(59404)
- 理学院(58894)
- 管理学(58197)
- 管理学院(57886)
- 农(49040)
- 财(41240)
- 农业(37050)
- 科学(36408)
- 京(35964)
- 所(34115)
- 中心(33505)
- 财经(32564)
- 经济学(32292)
- 业大(31155)
- 研究所(30515)
- 经(29600)
- 江(29171)
- 经济学院(28984)
- 财经大学(23621)
- 经济管理(23489)
- 州(22992)
- 院(22871)
- 科学院(22513)
- 基金
- 项目(119108)
- 科学(94021)
- 研究(91000)
- 基金(86965)
- 家(74580)
- 国家(73866)
- 科学基金(63285)
- 社会(62368)
- 社会科(59029)
- 社会科学(59014)
- 省(47429)
- 基金项目(45784)
- 教育(38153)
- 划(37308)
- 编号(36608)
- 自然(36247)
- 自然科(35370)
- 自然科学(35361)
- 自然科学基金(34729)
- 资助(34606)
- 发(29341)
- 农(28951)
- 成果(28364)
- 国家社会(27040)
- 部(26916)
- 重点(26535)
- 创(24924)
- 发展(24883)
- 课题(24530)
- 展(24517)
- 期刊
- 济(124125)
- 经济(124125)
- 研究(60507)
- 农(54408)
- 中国(39658)
- 融(36571)
- 金融(36571)
- 农业(36172)
- 财(29733)
- 学报(25672)
- 科学(24969)
- 管理(23003)
- 业经(22988)
- 大学(21133)
- 学学(20750)
- 经济研究(18643)
- 财经(17144)
- 业(16674)
- 问题(16604)
- 技术(15931)
- 经(14931)
- 农村(14538)
- 村(14538)
- 农业经济(13847)
- 世界(13744)
- 经济问题(11994)
- 技术经济(11737)
- 教育(10411)
- 贸(9653)
- 国际(9496)
共检索到305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林芝地区中心支行课题组 江永坦克 王建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许朝阳 骆勇
近年来,西部边疆地区开始实施以定居兴牧和安居富民为主要内容的农牧民安居工程,使农牧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致富增收途径增多。作为深入民心的惠民工程,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计划衔接不够。由于西部边疆各受援地与对口支援地计划安排编制时间不一,确定年度计划时援受双方未能充分衔接,以及受各对口支援省市援助资金预算投入总量限制等多种因素,致使各对口支援省市安排的安居工程建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旧西藏90%以上的人没有自己的住房,或逐水草而居,或人畜混住,居住条件恶劣。自治区成立五十年来,着力改善农牧民群众生活条件,衣食住行都得到了极大改善。尤其是在全区范围内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以来,广大农牧民实现了住有所居、住有宜居、住有乐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广利 陈俊傲 瞿枭
西藏人口老龄化趋势逐渐加剧,虽然其民族、宗教及地域特点对其家庭传统养老模式的延续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这一养老可持续发展受到了一定挑战。通过对西藏林芝地区农牧民家庭及青年群体的深度访谈与问卷分析,从制度养老、家庭养老、社区养老"三位一体"对西藏林芝地区农牧民养老保障制度改进的模式进行设计,从而为西藏和谐社会建设过程中老年人养老问题的解决,为西藏乃至广大农牧区养老模式及其保障体系的政策设计提供镜鉴。
关键词:
西藏地区 藏族农牧民 孝文化观 养老保障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睿子 甄霖 杜秉贞 胡云峰 闫慧敏 曹晓昌 龙鑫
农牧民是生态工程的参与者和受影响者,其对生态工程成效的评价、对未来生态工程措施的选择倾向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本文从内蒙古生态工程项目政策产生社会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研究了1995年至2010年来农牧民生产生活变化情况及其原因。结果表明:呼伦贝尔、锡林郭勒以及鄂尔多斯三个地区的农牧户家庭拥有耕地均大量减少,生产方式向集约型生产方式转变,生产投入增加,总体呈现"减产、提效、增收"趋势,其中呼伦贝尔地区以牧业为主,锡林郭勒地区农牧并重,而鄂尔多斯地区牧户减少,打工人口比重增加;食物消费整体上向结构多元化、营养均衡化发展,肉类消费倾向有所不同,与各地区民族饮食习惯密切相关;家畜干粪的用量正在减少,...
关键词:
生态保护工程 农牧民 生产生活 内蒙古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拉萨中心支行课题组 严思勃
"三农"工作是西藏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有效发挥中央赋予西藏特殊优惠货币政策的作用,促进农牧民增收,已成为西藏金融部门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本文从西藏农牧民收入概况入手阐述了西藏金融业促进农牧民增收的措施及其效果,分析了制约金融支持农牧民增收的因素并提出了金融促进农牧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 农牧民增收 西藏 研究报告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书勤 王法亮 郝丹丹
改革15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牧民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长期被贫困、温饱问题困扰的千万农牧民摆脱贫困,实现温饱,正起步迈向小康。但必须看到,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的农牧民收入,自“七五”时期则进入缓慢增长阶段,增长速度下降,...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张泽胜
2010年6月,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在西藏实现了制度全覆盖,站在新农保受益群体的角度研究新农保制度运行效果,这对于进一步完善新农保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借鉴美国顾客满意度测评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农牧民满意度评价体系和模型,并对该评价体系的合理性进行检验。本文的分析表明农牧民群众对新农保的满意度主要受农牧民对新农保的期望、感知质量、感知价值、抱怨和信任五项重要指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高农牧民满意度的政策措施,以期提高新农保制度的实施绩效和农牧民群众的福利水平。
关键词:
西藏 新农保 满意度 实施绩效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乌云花 永梅 温青超 许黎莉 冯静蕾
提升农牧民的金融素养可以降低农牧户家庭非理性投资的概率,能更好发挥金融产品和服务在农村牧区的作用,促进农村牧区金融环境的融资主体不断实现自我优化,最终推动农牧户的持续增收和农村牧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内蒙古农村牧区为例,利用实地调研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方法,从金融知识、金融能力和金融态度三个方面测评了农牧民的金融素养水平,并利用计量经济模型研究了农牧民金融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牧民金融素养水平整体不高,均值是66.5分。从分组情况看,29.4%的农牧户金融素养得分小于60分,只有21.4%的农牧户金融素养得分大于80分。正式与非正式的社会资本和户主受教育程度对农牧民金融素养起到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农牧民所在村的贷款违约现象和户主年龄等对农牧民金融素养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针对农牧民金融素养偏低的现实,通过加强对农牧民的金融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牧民金融素养至关重要。此外,拓宽村级信息交流渠道,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扩大村民的社交范围,发挥好社会资本在提高农牧民金融素养水平中的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邵景安 邵全琴 芦清水 黄麟 匡文慧
选择两大典型的生态建设工程,使用参与式农村评估方法,从农牧民认知的角度,旨在查明可能诱发的外部不经济性,结果表明:①山江湖区农户参与行为的直接外部不经济性易于调整,而三江源区的则很难受控调节;②山江湖区农户参与行为的潜在外部性主要受外出转产参与或就地寻找新生计来源渠道所驱动,而三江源区虽然牧民畜群结构、成年母畜比例等也受草地退化的胁迫,但它们与草地退化间的关系内生性较强;③山江湖区农户对管理行为介入所诱发的大概率外部不经济性有更为清醒的认识且能科学定性评价,而三江源区牧民转产所导致的大概率外部不经济性则很可能促使移民选择返牧;④山江湖区农户参与行为调整带来的小概率外部不经济性体现为气候变化的驱...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云平 李靖靖 冯玉龙
一、问题的提出"十五"以来,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00年的1539.1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3895.6亿元,年均增长17.1%,高于同期全国GDP增长速度7.6个百分点;2000年全区人均GDP6502元,仅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91.8%,到2005年全区人均GDP达到16331元,已相当于全国人均水平的1.2倍,全区人均GDP五年平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白维军
本文利用调研组于2008年初在内蒙古自治区先后开展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的两个典型农牧混合旗县的调研数据,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制度实施现状及成效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思考。结果显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这一民生政策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施带来了较为显著的社会成效,但仍存在诸多需要克服的困难与问题。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实际情况出发,文章提出了完善欠发达地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普适性措施与地域性措施。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郑洲 张明
农牧区基础教育健康发展是西藏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和谐西藏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公共产品理论为指导,首先分析了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大力支持下的西藏农牧区教育发展现状及政府供给效用,然后结合农牧区实地调查资料,重点分析了西藏农牧民对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下降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农牧民需求下降是农牧区基础教育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本文最后就提高农牧民教育需求提出了相关政策与建议。
关键词:
西藏 基础教育 公共产品 实际需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袁蕴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西藏也开启了新的城镇化进程,提出了"一圈三带两点一线"为主体的城市化战略格局。其农牧民实现非农就业成为西藏城镇化的关键,农牧民非农就业能力的高低对就业质量起着本质上的作用。本文在对西藏农牧民进行实地访谈与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设计非农就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西藏农牧民目前非农就业能力进行总体评价,并进一步研究农牧民非农就业的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