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94)
2023(4198)
2022(3606)
2021(3223)
2020(2770)
2019(6105)
2018(6105)
2017(11485)
2016(6467)
2015(7256)
2014(7277)
2013(7273)
2012(6993)
2011(6320)
2010(6746)
2009(6247)
2008(6323)
2007(6214)
2006(5623)
2005(5287)
作者
(18677)
(15453)
(15417)
(14838)
(9728)
(7304)
(7049)
(5944)
(5891)
(5840)
(5276)
(5156)
(5091)
(5066)
(4916)
(4882)
(4732)
(4530)
(4526)
(4452)
(4094)
(3909)
(3836)
(3584)
(3570)
(3561)
(3527)
(3495)
(3181)
(3136)
学科
(30124)
经济(30095)
(21447)
管理(20032)
(18891)
企业(18891)
业经(9583)
地方(9423)
(8926)
产业(8676)
方法(8604)
中国(8151)
(7062)
数学(6376)
数学方法(6269)
技术(5979)
农业(5832)
地方经济(5699)
(5438)
(5321)
结构(5251)
(4984)
贸易(4978)
(4929)
银行(4919)
理论(4885)
(4822)
(4805)
(4729)
(4631)
机构
学院(93588)
大学(90853)
(40115)
经济(39136)
管理(36882)
研究(31985)
理学(30553)
理学院(30255)
管理学(29895)
管理学院(29702)
中国(24615)
(19486)
(18208)
科学(17586)
(17360)
(15651)
中心(15209)
(13880)
研究所(13809)
财经(13718)
(13673)
北京(12566)
(12519)
师范(12433)
(12074)
(11867)
业大(11598)
(11577)
经济学(11333)
农业(10636)
基金
项目(55796)
科学(44100)
研究(43771)
基金(38610)
(32748)
国家(32458)
科学基金(27838)
社会(27624)
社会科(26367)
社会科学(26362)
(23187)
基金项目(19862)
教育(19708)
(19033)
编号(18494)
自然(16531)
自然科(16111)
自然科学(16105)
自然科学基金(15848)
资助(15689)
成果(15487)
(14205)
课题(13751)
重点(12789)
(12162)
发展(11954)
(11880)
(11747)
创新(11254)
项目编号(11227)
期刊
(52909)
经济(52909)
研究(30544)
中国(22396)
管理(16560)
(14201)
(13945)
教育(13040)
科学(11636)
学报(10929)
(10335)
金融(10335)
业经(10001)
技术(9422)
农业(9128)
大学(8595)
学学(7769)
经济研究(7472)
问题(7057)
财经(6938)
(6228)
图书(5846)
(5715)
(5546)
论坛(5546)
技术经济(5419)
现代(5390)
商业(5215)
(4908)
国际(4870)
共检索到156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孟鹰  嵇国平  
一、产业集群的涵义及其成功范例产业集群是区域产业发展的一种重要组织形态,1890年马歇尔对产业集群问题进行了开拓性研究,从“外部经济”的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认为“一般发达的经济”所造成的“外部经济”促使小企业的集聚,从而形成小企业集群。在同一地区集中一大批生产同类产品及相关产品的企业,通常是具有主导产品的大企业为龙头, 众多小企业与之协调配套,就能形成产业集中、区域集中的优势。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博维  杨继瑞  
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是成都经济发展的顺势而为,换挡提速。成功实施产业倍增战略,关键在于三次产业要联动发展,前提在于先进制造业要先导发展,联动发展都市农业和现代服务业路径为:以产业协调发展和融合发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以产业价值链高端化发展提升工业核心竞争力,以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服务业升级,以园区集群化促进产业集群发展,以贡献为导向进行要素配置,以金融创新支撑产业倍增战略;抓好大项目和增强企业的内生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琳琅  
作者认为 ,农业产业化是一个长期、艰巨、渐进的经济发展过程 ,必须对农业产业化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渐进性有足够的认识 ;必须把粮食、谷物及产业化经营放在首位 ;要把农业产业化同农村城市化有机结合起来 ,实施同步推进战略 ;政府应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摆正位置 ,按经济规律办事 ,进一步完善宏观政策和配套改革 :(1 )进一步增加农业投入 ;(2 )深化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配套改革 ;(3)实施科教兴农战略 ;(4)正确发挥政府在推进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马  姚晓霞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是高校贯彻落实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发展的客观需要;人才强校战略可划分为人才资本投资优先战略、人才价值实现战略、人才结构调整战略、人事制度改革战略、人才成长环境优化战略等五个相辅相成的组成部分;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就是要重点建设好教师队伍、科研队伍、管理队伍等三支人才队伍;这三支人才队伍的层次结构为帅才型、领衔型、骨干型、梯队型。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途径主要是观念创新,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体制创新,建立健全才有利于人才队伍建设的各种机制;方法创新,建立适合高校自身特点的工作方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熊利民  
目前,我省在工业园区建设进程中,带有两种倾向的发展观点值得商榷。一种认为通过政府产业政策安排构建产业集群,形成基于资源禀赋的优势产业;另一种认为先集聚企业,再通过市场机制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笔者认为,必须从构建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出发,通过统筹协调、科学规划、项目互换等方式,避免各市产业和项目的重复建设。通过构建我省产业集群这条发展主线,以工业园区为载体,基本形成分工合理、特色鲜明、块状凸显的区域化产业集群,成为推动我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熊利民  
产业集群竞争力的优势 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一项非常有效的、非自觉的制度选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小企业面临着国内外大型企业在技术、资金、规模和品牌上的优势,单打独斗难以取胜,采取产业集聚的方式,以整个群体的竞争力,联手走向市场。产业集群竞争力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优势。由于集群内企业布局集中形成了一个高效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从而使得企业的成本优势明显。一是环境成本低。集群内企业呈现相对集中的地理空间布局,分布密度高可充分利用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峰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宛晋沃  赵靖平  尚宪法  
实施产业化战略推动畜牧业发展——隰县畜牧产业化的调查及思考宛晋沃赵靖平尚宪法山西省隰县地处晋西吕梁山南端,属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是全省50个贫困县之一。全县总面积1415平方公里。总人口9.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7.8万人。1996年以来,在农业部畜牧...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丁青  傅丽  
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关系到地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并对环境产生重大影响。本文借助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定义了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在分析了产业集群发展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战略选择及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玉清  
产业集群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培育和壮大县域产业集群是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河南省不少县(市)立足本地特色,优化环境,以商招商,以外引外,实现了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聚集,形成了以开放谋发展、以发展促开放的互促互动格局。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冯奎  
当前,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正在掀起一场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经济革命。如德国称环保技术产业有望在2020年超过传统的机械制造业和汽车产业,成为德国的主导产业;日本提出,1993-2020年用于能源和环境技术研发的财政预算支出达到110亿美元;美国也在投巨资研发低碳技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肖金成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建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紧密结合客观实际,用现实的观点、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战勇  
作者认为,名牌、名牌战略、名牌效应是三个层次不同、要求不同、效果不同的理论概括,这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区别大于联系;实施名牌战略必须把握三个不同层次的战略重点:即占据经济大循环、中循环、微循环的高位;同时处理好名牌效应中乘数效应、积累效应、扩散效应之间的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