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0)
2023(10379)
2022(8223)
2021(7375)
2020(6088)
2019(13685)
2018(13498)
2017(26465)
2016(14549)
2015(16363)
2014(16595)
2013(15817)
2012(14269)
2011(12759)
2010(13192)
2009(12207)
2008(11904)
2007(10897)
2006(9826)
2005(8937)
作者
(40954)
(34176)
(33862)
(32483)
(21582)
(15923)
(15409)
(13185)
(13007)
(12483)
(11577)
(11183)
(10962)
(10947)
(10778)
(10620)
(10242)
(9860)
(9798)
(9689)
(8582)
(8550)
(8381)
(7792)
(7756)
(7748)
(7572)
(7453)
(6898)
(6753)
学科
(64697)
经济(64648)
管理(45291)
(45055)
(36908)
企业(36908)
方法(26207)
数学(23055)
数学方法(22598)
(19370)
中国(18780)
业经(16584)
地方(14689)
(13831)
农业(12497)
产业(12247)
(11691)
(11322)
(10918)
贸易(10911)
(10584)
技术(10241)
理论(10238)
(10172)
(9554)
银行(9539)
(9253)
(9166)
(8835)
金融(8835)
机构
学院(206155)
大学(200752)
(88548)
经济(86756)
管理(81020)
研究(69344)
理学(69340)
理学院(68681)
管理学(67247)
管理学院(66876)
中国(52036)
(42033)
科学(40606)
(39763)
(34383)
(32527)
(32341)
中心(31510)
研究所(30963)
财经(30705)
业大(28668)
(27706)
经济学(26614)
北京(26389)
(26254)
师范(26027)
(25791)
(25299)
农业(25121)
经济学院(23895)
基金
项目(135240)
科学(107966)
研究(101277)
基金(97306)
(83792)
国家(83124)
科学基金(72215)
社会(64856)
社会科(61726)
社会科学(61714)
(54837)
基金项目(49526)
教育(46841)
自然(45530)
(45238)
自然科(44531)
自然科学(44519)
自然科学基金(43724)
编号(41650)
资助(40529)
成果(33394)
(31395)
重点(30732)
课题(29971)
(29389)
(28468)
国家社会(26617)
创新(26490)
发展(25786)
(25379)
期刊
(101273)
经济(101273)
研究(62319)
中国(41981)
管理(32660)
(31054)
(29476)
学报(27182)
科学(27106)
教育(24945)
技术(21588)
大学(21377)
农业(21290)
(20576)
金融(20576)
学学(20095)
业经(18215)
经济研究(16875)
财经(14814)
问题(13459)
(12955)
统计(11774)
(11406)
技术经济(11319)
(11204)
(10692)
现代(10427)
商业(10290)
决策(10024)
国际(9474)
共检索到314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其仔  许明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强化供给质量、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推动传统产业政策向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导向型产业政策转化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现实路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导向型产业政策作为产业政策的一种形态,其实施的基本目标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与其他类型的产业政策相比,新发展格局下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导向型产业政策有其特殊的要求,即更加注重从“跟跑”为主向“并跑”“领跑”转型、从效率优先向统筹安全与发展转型。为了更好地发挥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导向型产业政策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中的作用,应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政策的核心作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效率政策的导向作用和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安全政策的保障作用,发挥好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数字化和绿色化加速转型的赋能效应、对外开放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导向型产业政策的协同效应、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治理体系的治理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孟祺  
通过“链长制”政策提升产业链现代化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利用2017—2021年的数据,以补链、延链和强链等指标从不同维度衡量产业链现代化,并探讨“链长制”政策对产业链现代化的影响。结果发现,链长制政策能够显著促进产业链现代化,该结论在考虑产业链现代化滞后处理以及工具变量处理后依然稳健。“链长制”政策通过要素集聚和创新能力提升两个方面驱动产业链现代化。本文对于构建“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链长制政策体系、因地制宜地实施“链长制”政策以及在促进要素集聚和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具有理论启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光  
选取2012—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动态面板GMM估计模型,探讨数字经济能否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研究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显著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数字经济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域差异,能够显著促进东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对西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尚不明显。在经济“双循环”条件下,数字经济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表现出明显边际效率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在知识产权保护门槛约束下,数字经济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间存在“U”型作用关系。进一步检验可知,在经济双循环与知识产权保护不同门槛条件下,数字经济对不同分位点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产生不同赋能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光  
选取2012—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借助动态面板GMM估计模型,探讨数字经济能否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研究显示,数字经济能够显著赋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数字经济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存在明显区域差异,能够显著促进东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对西部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尚不明显。在经济“双循环”条件下,数字经济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表现出明显边际效率递增的非线性特征;在知识产权保护门槛约束下,数字经济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间存在“U”型作用关系。进一步检验可知,在经济双循环与知识产权保护不同门槛条件下,数字经济对不同分位点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产生不同赋能作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姚树俊  董哲铭  
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是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抓手,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驱动力。基于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份面板数据,从数字化、韧性、创新、绿色和安全视角多维度构建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赋予权重并进行测度;利用达古姆(Dagum)基尼系数分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差异及其来源;以空间核密度估计法进一步探究空间差异;运用莫兰指数(Moran’I)检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的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整体水平呈先抑后扬态势,并以整体—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呈阶梯状,提升速度依次递减;同时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空间关联性呈U形态势发展。我国应加强数字化赋能,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发展,完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测度体系,立足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的现状,从多维度多要素实现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共治;正视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存在的区间差异大、区内发展不平衡问题,打造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空间关联效应,推动周边地区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缩小区间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差距,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陈洁梅   林曾  
在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推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有力抓手。基于2010—2021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算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综合指数,运用空间面板模型验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且经过系列稳健性检验及内生性处理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空间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邻近区域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从区域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东部地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从市场化水平看,相较于低水平市场化地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高水平市场化地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从农业产区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促进作用在粮食主产区更明显。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能够促进农村三产融合、技术创新,间接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我国应积极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聚力赋能;推动农村三产深度融合,为实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注入新动力;提高技术创新效能,为实现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供不竭动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泰岩  片飞  
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和基础。本文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出发,提出了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为根本,以自主可控、安全高效为目标,以企业和企业家为主体,以数字化发展为方向,以绿色化发展为要求,以开放合作为国策的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理论体系,力图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理论的逻辑体系作出全面、准确、科学地阐释,为我国推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范子英  朱星姝  
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十四五"时期的重要发展目标,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撑。现阶段,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存在"断链""堵链"等隐患。这既有产业发展的客观原因,也与地方政府行为、财税激励有直接关联。从财税体制和税收制度的视角,梳理不利于产业链供应链优化的主要障碍具有现实意义。针对财税制度中存在的不足,应从政府间关系、税制改革、税收优惠激励等方面进行改革,以促进企业在各个环节、领域的深耕细作,形成具备创新力、高附加值、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徐建伟  余新创  付保宗  
在当前形势下,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对我国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和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受国际经贸格局变化、地缘政治冲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外部国际产业循环不畅的情况下,技术打压、上游断供、市场封锁、生态脱钩导致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不稳不强的问题日益突显。长期沿袭嵌入式分工合作路径、追赶型经济固有的发展水平差距、国内市场竞争无序、外资企业转移、产业发展生态不优等是导致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基于此,要把握好内外协作融合关系、新旧接续融合关系、整零畅通融合关系、要素支撑融合关系等四大关系,在前端补链、后端延链、畅通协作、动能再造、优化布局、开放合作等方面积极发力、寻求突破,通过深化融合发展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提高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效率与弹性韧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天阳   张其仔   杨丹辉  
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背景下,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意义凸显。本文从依赖程度、可控韧性、自主能力三个维度,综合构建了评估关键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的指标体系,选取集成电路、大容量电池两个当前大国博弈的焦点领域,对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水平做出了评估。测算结果显示,在依赖程度方面,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与发达国家之间存在非对称依赖关系,发达国家对我国大容量电池产业的依赖程度较高;可控韧性方面,发达国家在集成电路产业上游有较强的垄断优势,我国大容量电池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整体表现良好;自主能力方面,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上游大部分领域比较优势相对较弱,大容量电池产业链各环节的专利申请处于领先地位,但部分核心产品比较优势不够突出。应增强重点领域技术自主性,加大对链主企业的扶持力度,降低产业链供应链路径依赖,全面提高我国关键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汤吉军   史锐   陈俊龙  
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促进经济发展及新旧动能转换。本文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核密度估计及空间杜宾模型,测算2011—2021年我国31个省(区、市)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发展水平、时空分布动态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耦合协调度水平逐年攀升;全国及东、中、西部区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东部>全国>中部>西部,同时,三大区域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梯度效应和极化趋势;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耦合协调度受到经济发展、政府干预、人力资本、开放程度、市场规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钟超兰  
提升商贸流通体系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是构建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2013-2021年面板数据,探索如何构建综合评价指数,并对长江经济带11省市商贸流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并分析其时空演进特征。文章最后从加强自主创新研发、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武威   曹畅   王馨竹  
立足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需求,利用政府采购来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具有显著的需求侧政策功能优势。本文以2015—2021年度国家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就政府采购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效果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政府采购可以显著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激励效果在实质性创新与策略性创新中均有体现,政策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提升扩张发展效率及降低违规经营风险。聚焦直接的产业链供应链互动关系特征影响,供需互动周期越长、供需关系稳定性越强、供需活动透明度越高,则政府采购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的政策支持效果越突出。考虑间接的产业链供应链政策传导效果,政府采购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上游供应商及下游客户的创新水平都产生了显著的溢出性促进效果,但产业链供应链政策支持及传导影响主要在本地政府采购中得到体现。挖掘政策制约因素,财政透明度可以有效改善政府采购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实质性创新激励效果,且金融科技政策与政府采购创新政策支持整体上存在显著替代关系。应逐步完善政府采购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制度要求,持续优化区域及营商发展环境,建立健全有助于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的政府采购政策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贵现  
文章基于2012—2022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深入考察新质生产力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新质生产力发展与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推动农业技术进步和乡村产业融合是新质生产力影响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关键途径。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在东部地区和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地区,新质生产力对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赋能效应更为明显。空间溢出效应检验结果表明,新质生产力不仅可驱动本地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而且能够对周边地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健  
数字经济蓝海发展态势渐显,抓牢数字经济发展红利驱动农业农村现代化,既是破解制约“三农”发展基础性、全局性问题的必由之路,亦是助推“三农”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经济凭借数据要素、数字平台、数字空间、智能应用等一众衍生业态,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重构发展模式、拓展服务空间、实现深度治理、促进数字转型,数字实体双向融合战略部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数据要素合理配置及新型基础设施布局等为数字经济推动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筑牢根基。据此,应以延链、强链、补链、融链为导向,通过盘活农业数据要素存量、延伸数字平台服务范围、拓展数字空间合作范畴、推进数字应用转化创新等举措,全面激活数字经济动能,助力农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