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
2023(177)
2022(149)
2021(220)
2020(132)
2019(347)
2018(301)
2017(413)
2016(135)
2015(81)
2014(95)
2013(96)
2012(86)
2011(61)
2010(91)
2009(79)
2008(73)
2007(89)
2006(76)
2005(61)
作者
(412)
(374)
(364)
(348)
(200)
(157)
(146)
(133)
(126)
(123)
(123)
(116)
(113)
(110)
(106)
(98)
(97)
(96)
(95)
(95)
(95)
(92)
(92)
(89)
(89)
(82)
(78)
(77)
(76)
(74)
学科
(1987)
农业(1817)
(1513)
收入(1408)
分配(1359)
(618)
经济(615)
业经(394)
农业经济(348)
(259)
发展(253)
(253)
地方(242)
中国(226)
建设(211)
经济建设(188)
农村(163)
(163)
(151)
(136)
制度(115)
(115)
工作(109)
服务(104)
医疗(103)
(103)
农民(102)
方法(100)
(99)
金融(99)
机构
学院(2251)
大学(2058)
(1004)
经济(978)
管理(842)
研究(787)
理学(757)
理学院(752)
管理学(734)
管理学院(730)
(716)
中国(650)
农业(500)
(444)
中心(440)
业大(406)
科学(406)
(392)
(384)
师范(383)
发展(367)
(361)
社会(357)
农业大学(342)
(340)
财经(332)
经济学(328)
(317)
经济学院(312)
(310)
基金
项目(1666)
研究(1454)
科学(1367)
基金(1267)
社会(1098)
(1066)
国家(1046)
社会科(1010)
社会科学(1010)
科学基金(895)
(703)
基金项目(702)
(692)
编号(635)
教育(570)
(554)
(541)
成果(509)
国家社会(497)
(493)
(465)
(441)
(411)
课题(396)
资助(394)
自然(386)
(384)
自然科(374)
自然科学(374)
发展(372)
期刊
(1420)
经济(1420)
(1120)
农业(738)
中国(611)
研究(525)
科学(447)
业经(437)
学报(411)
大学(383)
农业经济(382)
学学(381)
农村(320)
(320)
(290)
社会(275)
社会科(270)
社会科学(270)
(269)
(259)
金融(259)
农村经济(235)
(203)
教育(187)
问题(182)
业大(172)
农业大学(170)
经济问题(164)
财经(142)
管理(141)
共检索到3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冯莎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我国要实施的七项重点战略之一,推动乡村振兴发展不仅是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动力,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分析当前在我国乡村振兴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入手,指出了当前乡村发展出现衰落趋势,人口数量减少,城乡不协调问题突出以及缺乏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因而结合问题进一步从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产业融合、注重绿色农业、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科技支撑等方面探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现代化助力脱贫攻坚的主要举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建军  
认真谋划,积极布局,着力从四个关键环节入手,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数字金融银行,接续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经过8年持续奋斗,全国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脱贫攻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胜利。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下简称"邮储银行")作为定位于服务三农、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刘学敏  
实现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目前,脱贫攻坚成果巩固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与窘境,如"空心村"和老龄化、扶贫产业缺乏科技含量和竞争力、消费扶贫语境下有些产品质次价高、一些地方发展主导产业时忽视生态环境等问题。为此,可以通过科技创新支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助力乡村振兴,支撑农村和农业及非农产业发展,实现科技强农、科技助农、科技兴农和科技富农,推进传统资源依附型农业向智能依附型农业转变,打通科技创新助力实现两大战略有效衔接的通道。通过制度创新以及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保护的良好环境,使人力资本向有条件的农村聚集,实现科技与产业、技术与农户的有效对接,最终以科技创新助力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宁吉喆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此,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采取有效政策措施狠抓落实。一、充分肯定扶贫开发取得的显著成就,清醒认识面对的突出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先后实施了
[期刊] 求索  [作者] 卫志民  吴茜  
在消除绝对贫困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耦合成为当下三农学界关注的重要内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之间的战略耦合表明了两者之间的逻辑连贯、功能耦合以及彼此之间的递进接续。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战略耦合可以采取角色理论作为分析工具。两者之间战略耦合的角色主体分别是国家、政府、乡村,三者通过政治逻辑、行政逻辑和治理逻辑实现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之间的战略耦合中,需要推进国家政治角色、政府执行角色、乡村治理角色之间的互动,防止制度环境、行动过程和行动绩效上的可能梗阻。价值转变、组织变革、规则重组是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耦合的路径选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文洪武  
紧密结合贵州省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工作部署,推动优化三农金融服务水平,全力支持贵州省在乡村振兴上起好步、开新局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人民银行贵阳中心支行充分发挥金融扶贫工作牵头职责,统筹做好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金融服务,金融成为助推贵州省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不可缺少的关键力量。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聂婷  蔡幸  王水莲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铺路石”作用。在支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阶段,金融被赋予新的使命和要求,却也面临着挑战。加快畅通金融支农渠道,充分释放金融动能,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催生的巨大资金和金融服务需求,推动金融资源更多配置到三农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是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面临的重大命题,也是巩固脱贫成果、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期刊] 改革  [作者] 豆书龙  叶敬忠  
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衔接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基层实践现实需要、制度衔接理论诉求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三个层面。以内容共融、作用互构和主体一致为表征的互涵式关系,为二者衔接奠定了理论可行性。实践可行性方面,乡村振兴可以借鉴脱贫攻坚的有效经验实现稳健推进,而脱贫攻坚亦能够利用乡村振兴机遇谋求纵深发展。虽然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在有机衔接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体制机制衔接不畅、产业发展升级困难和内生动力难以激发等问题。为此,应该着力在体制机制统筹落实、产业发展多元鼓励和主体意识积极培育等方面精准发力,推动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的有机衔接。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江西省乐安县山砀镇厚坊村是国家税务总局江西省税务局定点帮扶村。厚坊村地处乐安的西北部、山砀镇北部,全村总面积15平方公里,辖7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65户1519人,现有土地总面积1600亩,其中耕地1445亩;山地面积1600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2000亩,杉、松、杂用材林11000亩,竹林3000亩,森林覆盖率达90%,是县级生态村。经帮扶,村内创办养牛场、养羊场各1个,年出栏牛羊300多头;中药材瓜蒌种植场1个,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奎  
立足湖南省实际,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持续加大信贷投入,走出了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湖南路径"湖南省是精准扶贫首倡地。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论述。近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人民银行总行和湖南省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立足湖南省实际,围绕金融支持精准脱贫、服务乡村振兴,推动全省金融机构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持续加大信贷投入,走出了金融支持脱贫攻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湖南路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西藏农牧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74元增加到2020年的14598元,增长83.9倍。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国人均17131元的85%,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极大地增强了农牧民群众的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勇  宁昊  
为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支付发展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融合,人民银行阳泉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阳泉中支")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动站点转型升级,助力乡村产业发展。一是利用电商示范村建设、快递下乡等政策,借助服务站内各类支付基础设施,代理经销乡村特色农副产品,同时加载电商物流、农业信息发布、公共事业缴费等服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章军杰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在空间上是高度重叠的,从空间再生产出发可以更好地厘清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连续性与发展性,为两者之间的衔接与跨越补充了空间维度。以茶卡村的空间再生产实践为例,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空间再生产改变了茶卡村的空间形态,其空间再生产的宰制力量也发生了由行政权力向资本的转换,村民行动作为乡村振兴空间再生产的一股重要力量逐步显现。空间再生产是新的空间宰制力量的再平衡,也是空间冲突与调适的再建构过程,具有集体性的行为意向和价值追求。深化政策衔接,构建基于空间正义的政策体系;优化产业结构,融入更大的空间社会网络;强化集体行动,构建村民主体的空间共同体,最终实现脱贫村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空间再生产的根本性转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姚俊杰  
自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吹响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以来,内蒙古包头市各级财政顺应大势、全力服务大局,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真金白银、真抓实干为包头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加油助力。从"五个方面"有效落实脱贫攻坚财政政策一是财力投入明显增加。去年各级财政投入包头市专项扶贫资金14.1亿元,同比增长27.5%,高于自治区平均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姚俊杰  
自2015年11月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吹响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以来,内蒙古包头市各级财政顺应大势、全力服务大局,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真金白银、真抓实干为包头市打赢脱贫攻坚战加油助力。从"五个方面"有效落实脱贫攻坚财政政策一是财力投入明显增加。去年各级财政投入包头市专项扶贫资金14.1亿元,同比增长27.5%,高于自治区平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