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646)
- 2023(5144)
- 2022(4197)
- 2021(3826)
- 2020(3080)
- 2019(6713)
- 2018(6467)
- 2017(12041)
- 2016(6612)
- 2015(7155)
- 2014(7352)
- 2013(7311)
- 2012(7106)
- 2011(6697)
- 2010(7190)
- 2009(6894)
- 2008(6662)
- 2007(6707)
- 2006(6078)
- 2005(5301)
- 学科
- 济(27481)
- 经济(27452)
- 业(23359)
- 农(23286)
- 管理(16969)
- 农业(15589)
- 企(15015)
- 企业(15015)
- 业经(10917)
- 中国(9257)
- 制(8404)
- 地方(8253)
- 财(7160)
- 方法(7076)
- 农业经济(7056)
- 策(7003)
- 发(6637)
- 发展(5970)
- 展(5948)
- 学(5633)
- 银(5610)
- 银行(5589)
- 数学(5581)
- 数学方法(5458)
- 收入(5433)
- 行(5363)
- 及其(5032)
- 村(5008)
- 农村(4990)
- 建设(4857)
- 机构
- 学院(101383)
- 大学(97751)
- 济(38892)
- 研究(37862)
- 经济(37699)
- 管理(36780)
- 理学(30535)
- 理学院(30153)
- 管理学(29559)
- 中国(29358)
- 管理学院(29339)
- 农(26316)
- 科学(23184)
- 京(21168)
- 所(19927)
- 农业(19203)
- 江(18273)
- 财(18007)
- 研究所(17799)
- 业大(17555)
- 中心(17507)
- 省(16132)
- 州(14257)
- 范(14181)
- 师范(14075)
- 院(13518)
- 北京(13391)
- 财经(13318)
- 经(11852)
- 农业大学(11810)
- 基金
- 项目(63674)
- 科学(48719)
- 研究(47279)
- 基金(44273)
- 家(39398)
- 国家(38988)
- 科学基金(32061)
- 社会(29708)
- 社会科(27780)
- 社会科学(27772)
- 省(26206)
- 基金项目(22926)
- 划(21440)
- 教育(20751)
- 编号(20344)
- 自然(19631)
- 自然科(19160)
- 自然科学(19148)
- 自然科学基金(18801)
- 资助(17759)
- 成果(17284)
- 发(15040)
- 农(14706)
- 课题(14540)
- 重点(14392)
- 部(13433)
- 创(12630)
- 性(12311)
- 国家社会(11986)
- 发展(11932)
共检索到1694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乡村振兴战略是要服务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是要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稳定的农村基础。在不同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是不同的,尤其是2035年之前和2035—2050年的乡村振兴战略应该是差异极大的。2035—2050年的目标是全面乡村振兴,2035年之前则是为乡村全面振兴打基础的阶段。没有中国现代化的基本实现,就没有全面振兴乡村的物质基础。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分阶段实施。当前学界、政策部门、地方实践部门在解读乡村振兴战略时普遍误解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阶段性特征,有急于求成的倾向。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三产融合 老龄化 城市贫民窟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长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着力提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努力规避以下倾向:一是规避战略问题战术化倾向,加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顶层设计;二是规避发展目标浪漫化、理想化倾向,积极稳健地推进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三是规避振兴方式单一化和"一刀切"倾向,着力推进乡村全面、有机和多样化、特色化振兴;四是规避体制机制改革工程化、政策支持盆景化倾向,着力推进广大农民在共商共建共治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五是规避支持重点错乱化和推动"三农"配角化倾向,有效辨识乡村振兴的引领者、参与者和侵蚀者。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国刚
作者认为,目前资本经营要走出“空手道”误区,规模经济要走出“资产膨胀”误区,公司购并要走出“低成本扩张”误区,结构调整要走出“多元化经营”误区。
关键词:
资本经营 规模经济 公司购并 结构调整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当前中国农村和农民已经发生巨大分化,不再存在一个抽象而统一的乡村,因此,中央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因地制宜,就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总体而言,当前中国仍然处在快速城镇化的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显然不是要对已经得到较好发展的乡村和具备较好发展资源条件的乡村进行锦上添花式的建设,而是要着力为占中国农村和农民大多数的中西部一般农业型农村地区雪中送炭;显然也不是要为具备进城能力的农民提供更多利益,而是要为缺少进城机会与能力的农民在农村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尤其不是及不能是为资本下乡、城市富人下乡提供市场通道。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朱进芳
当前,乡村振兴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开展。此时,对如何正确解读乡村振兴战略、如何将宏观战略转化为实践中具体有效的政策和行动等关键问题需要保持冷静的思考。从调研的情况看,乡村振兴开局一年多来,总体向好,但也存在一些苗头性问题需要提高警惕。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存在把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对立、割裂的错误认识;无视乡村现实基础"提挡加速",人为拔高乡村振兴战略的未来预期和阶段性目标;盲目选择支柱产业,过度追求规模偏好,使得产业同构化风险加剧;无条件、无限制地引入社会资本,农民权益受损的可能性增加;试点地区优势资源过度集中,造成乡村发展不平衡进一步扩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及时发现并加以纠正,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科学合理推进。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祖岩
引导农民进市场乡村干部要防止五种偏向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农村经济的领导,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是乡村干部面临的严峻课题。当前,要防止五种偏向。(一)凭经验引导。大多数乡村干部是“洗脚上田闯市场”,习惯于“思路围着田埂想,工作沿着...
[期刊] 改革
[作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提出,要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到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必良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浓墨重彩描绘了乡村振兴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也步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句话20个字,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设定的新的战略目标,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意义,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冉德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走农业扩大再生产之路;强化新兴科学技术在农业的应用,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发挥村集体的作用,走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正确把握农业、农村、农民之间的内在联系,走“三农”协调联动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方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二是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三是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四是增强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其中,如何更好地处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中,先应明确方向性、原则性重大问题,再引领基层和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赋予首创精神。党的十九大以来,基层多地多部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了诸多宝贵智慧和有益尝试。一是党建引领、支部带头。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基层探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张克俊 虞洪 高杰 周小娟 苏艺
一个国家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乡村衰退现象并不是必然会出现的规律,关键是找准调整工农城乡关系和乡村振兴的时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高度契合了工业化城镇化与城乡关系演变规律,又是党中央着眼于四化同步、着眼于全面实现现代化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四川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和农村人口大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有全国一般性特征,又有自身的特殊性道路选择。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应是:以深度贫困和衰退重点地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以村庄整治、建设生态宜居村庄为突破口,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根本路径
关键词:
城乡关系 乡村振兴 道路选择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晓欢
(一)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新要求,设计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径和高质量举措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与以往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相比,具有较大创新,不仅提出了时代性新标准,还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也提出了全新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思路。第一,强调全面发展,并提出了更高标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与以往美丽乡村建设相比出现了较大变化。由生产发展变为产业兴旺,要促进三产融合,达到繁荣兴旺的程
关键词:
振兴战略 农村现代化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必良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浓墨重彩描绘了乡村振兴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也步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句话20个字,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设定的新的战略目标,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意义,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分工体系 振兴战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新城 曹桂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价格是经济利益的调节者,价格杠杆在调节城乡利益、合理配置城乡资源要素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破解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价格难题,可以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运用价格杠杆推动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价格杠杆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福生 卓乐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现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旗帜和总抓手。深入探究实现乡村振兴应踏准的最优路径,对高效可持续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总结现有相关文献,从多个角度系统论述落实乡村振兴伟大构想应选择的最佳战略路径。研究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新形势、化解新矛盾、应对新问题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应选择五个方面的关键性战略路径:走科学规划先行之路,包括系统谋划科学总蓝图,分类有序推进总蓝图;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包括构建三大体系保效率,实施质量兴农促持续,引导扶持小农奔富裕;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包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走要素充分涌流之路,包括激活人才要素,激活资本要素,激活土地要素;走市场持续支撑之路,包括营造适合"三农"发展的市场环境,强化市场秩序与信息监测预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