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96)
- 2023(6475)
- 2022(5288)
- 2021(4985)
- 2020(3992)
- 2019(9193)
- 2018(9040)
- 2017(17034)
- 2016(9306)
- 2015(10426)
- 2014(10256)
- 2013(10244)
- 2012(9751)
- 2011(8940)
- 2010(8994)
- 2009(8297)
- 2008(7790)
- 2007(7418)
- 2006(6695)
- 2005(5526)
- 学科
- 济(38312)
- 经济(38280)
- 农(27461)
- 业(27370)
- 管理(21336)
- 农业(18696)
- 地方(16726)
- 企(16535)
- 企业(16535)
- 业经(12836)
- 中国(11011)
- 方法(10038)
- 制(8717)
- 数学(8511)
- 数学方法(8404)
- 农业经济(8314)
- 财(8188)
- 发(7719)
- 地方经济(7045)
- 策(6784)
- 发展(6404)
- 展(6391)
- 收入(6220)
- 学(5908)
- 土地(5700)
- 贸(5579)
- 贸易(5574)
- 环境(5570)
- 村(5562)
- 农村(5541)
- 机构
- 学院(127632)
- 大学(121184)
- 济(48107)
- 管理(48003)
- 经济(46610)
- 研究(44163)
- 理学(40668)
- 理学院(40132)
- 管理学(39464)
- 管理学院(39202)
- 中国(33264)
- 农(30177)
- 科学(27683)
- 京(25426)
- 江(22569)
- 农业(22304)
- 所(21849)
- 中心(21777)
- 业大(21658)
- 财(20961)
- 省(20308)
- 研究所(19764)
- 范(19735)
- 师范(19630)
- 州(17915)
- 院(15810)
- 财经(15591)
- 师范大学(15324)
- 北京(15238)
- 南(14984)
- 基金
- 项目(85697)
- 科学(66519)
- 研究(66361)
- 基金(58716)
- 家(50388)
- 国家(49819)
- 科学基金(42307)
- 社会(41065)
- 省(38730)
- 社会科(38401)
- 社会科学(38387)
- 基金项目(32231)
- 划(29441)
- 编号(29433)
- 教育(29100)
- 自然(25985)
- 自然科(25266)
- 自然科学(25257)
- 自然科学基金(24754)
- 成果(23505)
- 资助(22083)
- 发(21025)
- 课题(20737)
- 重点(19096)
- 农(17992)
- 部(17570)
- 创(17450)
- 年(17099)
- 发展(17073)
- 展(16756)
共检索到202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艾泽民
广大农村人口老龄化、乡村衰落、农村凋敝等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乡村振兴提升到战略高度,这为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彰显新时代"三农"改革发展新成果。
关键词:
乡村 振兴战略 云南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金灵 赵枝琳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得老年教育成为越来越受关注的一环。以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和生态文明振兴与老年教育的必要性为出发点,分析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老年教育的困境,并提出发展农村老年教育的对策。加强农村老年教育的措施主要从政府层面、家庭层面和老年人自身层面考虑,对提升老年人的整体素质有所裨益。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老年教育 成人学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保继刚 陈苑仪 董宇恒
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村镇发展研究一直是学界持续关注的重点领域。从产业和村镇社会经济视角切入,采用半结构式访谈和参与观察,梳理了易武镇普洱茶产业在复兴过程中各生产主体对不同的生产组织和利益分配模式的权衡选择,及其在产业、土地和人口三方面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过程,并揭示其作用机制。研究认为:(1)对于拥有资源禀赋的农业型村镇而言,可再生的、可持续发展的、无可替代的稀缺自然资源是其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对于农民而言,明确掌握这些资源的产权,能成为其维持生计、提高收入的重要保障。(2)在现代化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体系构建中,可适当扶持更多本地茶农建设中小型加工茶厂,生产、加工普洱古树茶和台地茶,结合普洱茶文化,引导当地从农业主导转变为农业、加工业与服务业协同发展,通过多元化产业增强社会经济韧性。(3)政策应更多地倾向于明晰农户对资源的产权和提高农民自身的能力当中,让农民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也有能力加入加工流通环节,由单纯务农身份转变为拥有加工和销售茶叶产品能力的经营者,在实现身份转变的同时提高收入。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孙佳美 刘智全 钟瑾 王天威 王相权 孙昌荣 高树琴 潘庆民
发展生态草牧业是我国新时代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南方草山草坡可利用面积约4.7×105 km2,具有丰富的光、热、水、土资源,牧草生长期长、生产力高,蕴藏着巨大的生态草牧业发展潜力。同时,南方草山草坡地形复杂,植被和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异。但是,迄今对南方草牧业模式的探索较少。为此,在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开展生态草牧业科技示范工作,根据不同海拔的气候和植被特点,探索适合云贵高原不同海拔的草山草坡草牧业发展模式。得出:在高海拔(2 500 m以上)地区,发展以放牧为主的草牧业模式;在中海拔(1 500~2 500 m)地区,发展放牧与舍饲结合的草牧业模式;在低海拔(1 500 m以下)地区,发展以舍饲为主的草牧业模式,从而在云贵高原形成生态草牧业立体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南方草山草坡发展生态草牧业需进一步考虑草畜平衡、生态草牧业全产业链技术研发以及"科技+政府+企业+农牧户"模式的推广,以期为南方草山草坡生态草牧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战略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承上启下、补齐短板和助推复兴等重大意义,辽宁省阜新市在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取得的乡村产业初具规模、科技特派工作成效明显和生态环境建设极大改善等成绩,但当地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遇到部分农村党组织领导力弱化、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瓶颈、乡村科技支撑能力仍有待提高,乡村文化事业发展不够兴旺等困难。对此,阜新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凝聚广大乡村的农民力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夯实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创造良好的社会治理环境;注重发展乡土文化产业,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留存、引进和吸引优秀人才。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晶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战略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承上启下、补齐短板和助推复兴等重大意义,辽宁省阜新市在乡村振兴战略实践中取得的乡村产业初具规模、科技特派工作成效明显和生态环境建设极大改善等成绩,但当地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遇到部分农村党组织领导力弱化、乡村产业发展存在瓶颈、乡村科技支撑能力仍有待提高,乡村文化事业发展不够兴旺等困难。对此,阜新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有加强党的基层组织领导,凝聚广大乡村的农民力量;推进乡村产业振兴,夯实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自治法治德治有机结合,创造良好的社会治理环境;注重发展乡土文化产业,加强新时代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注重乡村振兴人才培养,留存、引进和吸引优秀人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端 李伟
乡村振兴需要产业发展的带动,只有产业兴旺,农业才能全面升级,农村才能全面发展。农村最终选择发展什么样的产业,需要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多环节调研和因地制宜的甄选、培育,依托本地特色和优势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格局。近年来,河南省大力发展根植于农业农村的特色产业,一些亮点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提供了"河南样板"。坚持以农为本打造特色产业,牢固乡村振兴基础。以农业为主导产业,依托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
关键词:
河南省 乡村振兴战略 照镜镇 特色产业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光选 刘强
基于农户经营意愿、资本投入情况和劳动力使用情况三个要素的考量,将现有的土地经营模式划分为市场化小农计划经营模式、资本密集型雇佣经营模式和劳动密集型联合经营模式等三种类型,对不同土地经营模式进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管是从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来进行判断,劳动密集型联合经营模式都是深度贫困地区农户收益最大化的土地经营模式。
关键词:
深度贫困 土地经营模式 效益比较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建 景娟 吴健生 蒋依依 张源
乡村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对农村经济、农民收入、农业生产决策及国民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对这种合理化的评价一直是乡村地理学与农业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在探讨乡村产业结构内涵的基础上,利用产值结构指标、劳动力构成指标和结构变动度指标建立乡村产业结构的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对云南省永胜县近20年来产业结构演化进行个案评价。结果表明,永胜县乡村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发展,但还存在自然资源尚未得到合理利用、三次产业不协调与农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不协调等主要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合理化。研究同时指出了永胜县乡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对策,即调整农业发展方向,持续稳定的发展农业;以食品加工业为乡镇企业发展突破口,积极...
关键词:
乡村产业结构 评价指标 云南省永胜县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兴庆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未来现代化进程中解决好“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顺利实施这一战略,需要驾驭好制度变量,准确识别和消除那些导致乡村衰退的制度安排,适时完善和创设那些促进乡村振兴的制度安排。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包括乡村振兴战略在内的各方面制度进行了系统梳理,明确了坚持和巩固的根本点、完善和发展的方向。未来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制度变迁,要以此为根本遵循。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制度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婉馨
乡村振兴战略是当前一段时间我国农村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引,而《民法典》的出台必将有力地促进乡村振兴总体布局的落实。民法的平等理念对促进城乡二元体制的解体和新的城乡融合关系具有指导作用,有利于破除城乡二元体制机制的束缚,实现城乡资源的平等交易和共同发展。《民法典》有助于促成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的有机融合,推动乡村政治文明建设。《民法典》通过规定公民个人的民事权利和义务,重塑新型农民的精神风貌和灵魂。《民法典》通过规范家庭、邻里、社区等的关系,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民法典》通过在物权、侵权、合同、人格各编的具体规则,有利于促进乡村物质文明建设。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朱燕 吴文鑫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时代背景下,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是新时代破解我国经济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也是顺利实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经济社会发展动力转换的关键所在;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当前城乡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现状、更好地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重大战略举措。山东省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其中临沂市围绕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临沂重点布局,在发挥"两新"组织作用、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战略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本文抓取临沂市"两新"组织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两个亮点进行了总结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两新"组织助力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战略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
“两新”组织 新旧动能转换 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必良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浓墨重彩描绘了乡村振兴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也步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句话20个字,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设定的新的战略目标,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意义,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改革
[作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提出,要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到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冉德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走农业扩大再生产之路;强化新兴科学技术在农业的应用,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发挥村集体的作用,走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正确把握农业、农村、农民之间的内在联系,走“三农”协调联动发展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