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14)
- 2023(20100)
- 2022(16940)
- 2021(15979)
- 2020(13120)
- 2019(30004)
- 2018(30013)
- 2017(57004)
- 2016(31357)
- 2015(35349)
- 2014(35162)
- 2013(33913)
- 2012(31056)
- 2011(27988)
- 2010(28142)
- 2009(25751)
- 2008(24754)
- 2007(22125)
- 2006(19509)
- 2005(16657)
- 学科
- 济(122809)
- 经济(122681)
- 业(86863)
- 管理(83618)
- 企(64460)
- 企业(64460)
- 方法(54377)
- 农(52930)
- 数学(47884)
- 数学方法(47221)
- 中国(35856)
- 农业(35138)
- 业经(31174)
- 财(30420)
- 地方(27720)
- 学(25418)
- 教育(24091)
- 制(22402)
- 贸(21568)
- 贸易(21559)
- 理论(21257)
- 易(20906)
- 技术(19699)
- 环境(18469)
- 发(18434)
- 务(18349)
- 财务(18270)
- 财务管理(18230)
- 策(17297)
- 银(17259)
- 机构
- 学院(430911)
- 大学(429147)
- 管理(167010)
- 济(166073)
- 经济(162259)
- 理学(145049)
- 理学院(143414)
- 研究(143004)
- 管理学(140648)
- 管理学院(139840)
- 中国(103400)
- 京(91102)
- 科学(88495)
- 农(80779)
- 财(74228)
- 所(70407)
- 业大(67122)
- 中心(66522)
- 江(65050)
- 范(64651)
- 师范(64175)
- 研究所(64127)
- 农业(61890)
- 财经(59670)
- 北京(57165)
- 经(54516)
- 州(52438)
- 师范大学(51743)
- 院(51742)
- 经济学(48901)
- 基金
- 项目(296420)
- 科学(233964)
- 研究(221935)
- 基金(212110)
- 家(183542)
- 国家(181876)
- 科学基金(156728)
- 社会(138659)
- 社会科(130947)
- 社会科学(130909)
- 省(118106)
- 基金项目(112156)
- 教育(106483)
- 自然(100608)
- 划(99123)
- 自然科(98232)
- 自然科学(98207)
- 自然科学基金(96389)
- 编号(93531)
- 资助(86545)
- 成果(76103)
- 重点(66992)
- 部(65971)
- 课题(65468)
- 发(64518)
- 创(61262)
- 创新(56946)
- 教育部(56888)
- 科研(56189)
- 国家社会(55855)
- 期刊
- 济(183772)
- 经济(183772)
- 研究(128324)
- 中国(88637)
- 农(80008)
- 教育(69762)
- 学报(66887)
- 科学(61532)
- 管理(57316)
- 财(55559)
- 农业(54494)
- 大学(52609)
- 学学(48663)
- 技术(40421)
- 融(37109)
- 金融(37109)
- 业经(35925)
- 财经(27928)
- 经济研究(27087)
- 业(26314)
- 问题(24871)
- 经(23838)
- 版(21928)
- 图书(21395)
- 科技(19955)
- 技术经济(19586)
- 资源(19553)
- 理论(19075)
- 统计(18892)
- 现代(18649)
共检索到6345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贾少涵 崔嘉欣
农村普法教育转型应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客观要求入手,提出农村普法教育的转型目标,即普法理念由"法制教育"转变为"法治教育",普法目的由"法律素质"转变为"法治素养",普法内容由"法治教育"转变为"三教融合",普法机制由"单一教育"转变为"多元教育"。从而探讨农村普法教育的转型路径:转变普法理念,提升村民法治素养;充实普法内容,实现"三教融合";创新普法机制,增强普法效能。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普法教育 “三治结合”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曹守新 孙学涛 刘泊麟
数字普惠金融依托信息技术,缓解了信息不对称问题,突破了传统金融的时空限制,降低了金融服务成本,有效缓解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产业发展的资本不足问题。本文将村庄调研数据与数字普惠金融数据匹配,运用混合截面模型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有效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对专业合作社数量及村庄企业数量均有促进作用;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在覆盖广度、使用深度、数字化程度三个维度均对乡村产业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花毅
落实"三农"工作,必须通过执行乡村振兴战略来达到,要坚守五大发展理念,以产业兴旺为基本原则,中心思想是要拉动农民增收以及农业提质增效,主要方向是要加紧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缩短改变农业发展方式的时间,为创建出环境友好、资源节约、产品安全、产出高效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而努力实现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产业体系。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普惠金融 发展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邱金林 韦家旭
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的振兴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三农"为根本,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教师队伍等方面厘清发展思路。目前农村职业教育面临办学定位错位、办学条件制约、专业设置"去农化"、人才培养脱离实际、教师队伍落后等困境。农村职业教育应坚持"三农"特色办学,紧抓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性机遇,实现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培养方式、教师队伍转型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职业教育 转型发展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翠改 宋惠敏 张甜甜 赵思雨
民主选举,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前提。过多农民的流动导致传统的民主选举出现了以下问题:第一是村民文化素质整体不高;第二是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第三是选举成本高;第四是缺乏针对性的监督指导。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的对策为:加强民主教育;适当调整选举时间;完善选举制度;健全管理机制。
关键词:
农民流动 村民自治 选举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王翠改 宋惠敏 张甜甜 赵思雨
民主选举,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前提。过多农民的流动导致传统的民主选举出现了以下问题:第一是村民文化素质整体不高;第二是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第三是选举成本高;第四是缺乏针对性的监督指导。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的对策为:加强民主教育;适当调整选举时间;完善选举制度;健全管理机制。
关键词:
农民流动 村民自治 选举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寿伟义
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出台和实施,农村职业教育有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在农村职业教育的供给方面仍面临政策体系不完备、财政投入不足、体制机制不完善以及内部定位不清、供给体系固化、供给能力薄弱等问题。因此,农村职业教育需要与社会需求、人民期盼、自身可持续发展进行融合,坚持“抓好硬件、做好软件、激活要素、做好服务”,完善内生动力机制,构建城乡融合职教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握机遇,提升能力直面挑战,构建新时代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繁
我国已经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开启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征程。未来一段时期,农业农村发展处于转型升级、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生产结构性矛盾突出,供需紧平衡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压力加大等。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本文以河北省为例,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现代化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探索了实现农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高效发展的推进路径。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河北省 农业现代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凡 李雪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建设需要用教育扶贫,用教育树乡村文明新风,这对教师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想要提升教师的师德水平不是仅凭某一方面的力量就能够完成的。师德建设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共同努力。本文根据乡村战略背景下,农村发展的现状以及出现的师德问题,从营造师德师风建设氛围,规范师德建设工作,强化教师师德意识三方面论述了农村师德建设策略。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教师 师德建设 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葛文光 雷琳 刘海宇 王昆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一直是理论和实践中的热点问题。河北省滦州市百信合作社通过探索农地入股模式,解决了农地的零散化和撂荒问题,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文章采取实地调研和案例研究法,以滦州市百信合作社为例,应用系统性研究思维,阐述了该合作社农地入股的运作过程,并从制度、市场、技术、社会接受度以及效益等方面分析了农地入股的可行性,以期为其他地区推行农地入股提供借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地入股 可行性 百信合作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巴玥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经济、文化、生态等全面振兴。其中,通过文化振兴,培育淳朴、良好的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之基。以文化人,教育担此重任。然而,因地理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影响,农村教育发展一直滞后于城市教育。近年来,农村教育是否有改观,如何采取措施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最大程度实现教育城乡公平,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是迫切需要调研和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教育 教育公平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汤印大 吴瑜鹏
<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民对法律的认知、理解、尊重、遵守、运用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然而,受历史遗留问题、地理条件限制及经济发展状况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在法治建设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随着城乡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及农村社会变革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村所面临的法律问题也日趋复杂和多样化,这就更加凸显了加强农村普法宣传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幸运的是,当前大数据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为推进农村法治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德林
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形成了城市化发展模式。为了使越来越多的农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当前社会广为关注的重点。而实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为进一步实施我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牢固基础,并且将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由唐小凤著、中国原子能出版社于2020年3月出版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研究》一书,梳理了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各方面情况,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梁庆东 马建富
农村社区音乐教育作为"全民学习"的平台与载体,对提升农民精神文明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更关系着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推进。农村社区音乐教育发展关乎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农民生活的改善丰富以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然而,农村社区音乐教育在面临巨大社会需求的同时,却存在着缺乏社会广泛关注及多维发展动力不足等系列困境。基于此,农村社区音乐教育发展应当在"自助"和"他助"的基础上,善用多方资源,完善可持续发展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建富 郭耿玉
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以城乡融合发展为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地位,强调以农民能力建设为核心,以精准扶贫为优选策略。由此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乡村精英,提升其人力资本作为重要功能。为实现目标,必须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培训支持体系,促进农村人力资本开发;分类设计培训方案,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培训效能;瞄准贫困人口,增强贫困群体自我发展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