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626)
2023(5236)
2022(4287)
2021(3966)
2020(3076)
2019(6962)
2018(6746)
2017(12829)
2016(6792)
2015(7650)
2014(7853)
2013(7867)
2012(7316)
2011(6916)
2010(7385)
2009(7113)
2008(6817)
2007(6735)
2006(6207)
2005(5292)
作者
(21335)
(18214)
(17987)
(16996)
(11188)
(8640)
(8072)
(6976)
(6791)
(6593)
(6184)
(5976)
(5885)
(5737)
(5655)
(5533)
(5233)
(5171)
(5089)
(5063)
(4600)
(4495)
(4439)
(4137)
(4088)
(4086)
(4011)
(3984)
(3695)
(3656)
学科
(29897)
经济(29871)
(25448)
(23727)
管理(19149)
(16855)
企业(16855)
农业(15943)
业经(11320)
中国(9798)
地方(8801)
方法(8471)
(8277)
(7335)
(7215)
农业经济(7190)
(6939)
数学(6762)
数学方法(6651)
发展(6101)
(6085)
(5827)
银行(5813)
(5604)
收入(5403)
(5281)
(5079)
农村(5061)
建设(4998)
(4820)
机构
学院(106799)
大学(102905)
(41791)
管理(40879)
经济(40583)
研究(37090)
理学(34474)
理学院(34106)
管理学(33492)
管理学院(33283)
中国(28795)
(23818)
科学(22130)
(21983)
(19157)
(18380)
(17782)
中心(17674)
农业(17324)
业大(17022)
研究所(16492)
(14715)
财经(14616)
师范(14574)
(14345)
(13857)
北京(13814)
(13066)
(13016)
经济学(11576)
基金
项目(67804)
科学(53029)
研究(51259)
基金(48106)
(41942)
国家(41493)
科学基金(35032)
社会(32865)
社会科(30825)
社会科学(30818)
(27479)
基金项目(25118)
教育(22930)
(22709)
编号(22043)
自然(21399)
自然科(20876)
自然科学(20869)
自然科学基金(20491)
资助(19151)
成果(18355)
(15940)
课题(15555)
重点(15310)
(14613)
(14320)
(13674)
(13347)
国家社会(13231)
发展(12851)
期刊
(57812)
经济(57812)
研究(30762)
(29480)
中国(25230)
农业(18921)
科学(16854)
学报(16594)
管理(15356)
(14032)
大学(13346)
业经(13320)
学学(12671)
(12218)
金融(12218)
教育(11353)
技术(9932)
农业经济(8269)
农村(8173)
(8173)
问题(7501)
(7060)
(6923)
财经(6914)
经济研究(6900)
(5996)
现代(5574)
社会(5454)
经济问题(5421)
业大(5322)
共检索到1693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晓鸣  张克俊  虞洪  高杰  周小娟  苏艺  
一个国家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乡村衰退现象并不是必然会出现的规律,关键是找准调整工农城乡关系和乡村振兴的时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高度契合了工业化城镇化与城乡关系演变规律,又是党中央着眼于四化同步、着眼于全面实现现代化而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四川是全国的农业大省和农村人口大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有全国一般性特征,又有自身的特殊性道路选择。四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应是:以深度贫困和衰退重点地区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区域,以村庄整治、建设生态宜居村庄为突破口,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为根本路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福生  卓乐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现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旗帜和总抓手。深入探究实现乡村振兴应踏准的最优路径,对高效可持续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总结现有相关文献,从多个角度系统论述落实乡村振兴伟大构想应选择的最佳战略路径。研究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新形势、化解新矛盾、应对新问题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应选择五个方面的关键性战略路径:走科学规划先行之路,包括系统谋划科学总蓝图,分类有序推进总蓝图;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包括构建三大体系保效率,实施质量兴农促持续,引导扶持小农奔富裕;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包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走要素充分涌流之路,包括激活人才要素,激活资本要素,激活土地要素;走市场持续支撑之路,包括营造适合"三农"发展的市场环境,强化市场秩序与信息监测预警。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长云  
科学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需要注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升级版,是顺应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迫切要求,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客观需要,也是由中国共产党的神圣使命决定的。有效把握借鉴国际经验与走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的关系,需要注意国际经验教训,并从不同角度对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借鉴启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立足国情农情、借鉴国际经验、强化中国特色,新时代大国发展逻辑转型更需要推进乡村振兴立足国内,以我为主。
[期刊] 改革  [作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全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推进会议提出,要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必须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到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
关键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必良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浓墨重彩描绘了乡村振兴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也步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句话20个字,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设定的新的战略目标,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意义,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冉德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走农业扩大再生产之路;强化新兴科学技术在农业的应用,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发挥村集体的作用,走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正确把握农业、农村、农民之间的内在联系,走“三农”协调联动发展之路。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方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一是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二是顶层设计和基层探索的关系;三是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关系;四是增强群众获得感和适应发展阶段的关系。"其中,如何更好地处理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的关系中,先应明确方向性、原则性重大问题,再引领基层和群众发挥主观能动性和赋予首创精神。党的十九大以来,基层多地多部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了诸多宝贵智慧和有益尝试。一是党建引领、支部带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晓欢  
(一)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新要求,设计切合实际的发展路径和高质量举措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与以往乡村振兴相关政策相比,具有较大创新,不仅提出了时代性新标准,还制定了明确的时间表,也提出了全新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思路。第一,强调全面发展,并提出了更高标准。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与以往美丽乡村建设相比出现了较大变化。由生产发展变为产业兴旺,要促进三产融合,达到繁荣兴旺的程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罗必良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浓墨重彩描绘了乡村振兴战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也步入新的历史阶段。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就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句话20个字,是站在新的历史背景下,设定的新的战略目标,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式意义,将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新城  曹桂茹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价格是经济利益的调节者,价格杠杆在调节城乡利益、合理配置城乡资源要素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破解制约农村改革发展的价格难题,可以有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本文系统地分析了运用价格杠杆推动乡村振兴的战略意义、价格杠杆在乡村振兴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如何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守英  熊雪锋  
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乡村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建设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场,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梦"的成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是未来"三农"领域理论创新、决策制定、政策实施、政府工作的基本方位。十九大报告描绘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未来农村图景,2018年中央1号文件作出了2020、2035、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国华  江波  
1.乡土文化复兴应当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撑。我国积淀和传承数千年的乡土文化能够帮助国人在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重新在乡村构建起精神家园,因此,乡土文化复兴应当成为乡村振兴的首要环节。乡土文化的复兴能够有效提升乡村的文化品格,有利于构筑独特文化风貌,树立乡村文化形象。同时,乡土文化
关键词: 乡土文化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贺雪峰  
当前中国农村和农民已经发生巨大分化,不再存在一个抽象而统一的乡村,因此,中央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必须因地制宜,就需要进行深入分析。总体而言,当前中国仍然处在快速城镇化的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显然不是要对已经得到较好发展的乡村和具备较好发展资源条件的乡村进行锦上添花式的建设,而是要着力为占中国农村和农民大多数的中西部一般农业型农村地区雪中送炭;显然也不是要为具备进城能力的农民提供更多利益,而是要为缺少进城机会与能力的农民在农村的生产生活提供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尤其不是及不能是为资本下乡、城市富人下乡提供市场通道。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东  王木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共享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完成农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历史任务和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时代问题的发展战略,是新时代实现社会主义共享的政治安排和战略行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在基本逻辑上以历史延续性、中国现代性、人民主体性的共享发展为历史基点;在行动向度上以"主体、产业、环境、家园"四位一体的共享建设为核心要点;在推进策略上以发展政策、权责关系、服务机制、家园文化的共享治理为实施路径。通过全民共建、全域共治和全面共享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邓雁玲  雷博  陈树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具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逻辑必然性。分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逻辑理路,所得结论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成就和重大变革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历史基础;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和农村农业发展的现实问题正是提出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逻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构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必然实践要求。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