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92)
- 2023(7234)
- 2022(5656)
- 2021(5282)
- 2020(3770)
- 2019(8617)
- 2018(8240)
- 2017(15333)
- 2016(8159)
- 2015(9006)
- 2014(9049)
- 2013(8828)
- 2012(8209)
- 2011(7725)
- 2010(8195)
- 2009(7775)
- 2008(7559)
- 2007(7441)
- 2006(6742)
- 2005(5812)
- 学科
- 济(35838)
- 经济(35802)
- 业(27357)
- 农(24728)
- 管理(21889)
- 企(19011)
- 企业(19011)
- 农业(16678)
- 业经(13629)
- 中国(11589)
- 方法(9837)
- 地方(9743)
- 制(9136)
- 财(8249)
- 策(7780)
- 发(7777)
- 农业经济(7509)
- 理论(7248)
- 数学(7070)
- 数学方法(6945)
- 发展(6848)
- 展(6825)
- 学(6758)
- 银(6327)
- 银行(6316)
- 行(6103)
- 收入(6049)
- 划(5672)
- 融(5610)
- 金融(5609)
- 机构
- 学院(124969)
- 大学(120011)
- 济(49692)
- 经济(48344)
- 管理(46315)
- 研究(41989)
- 理学(39295)
- 理学院(38861)
- 管理学(38274)
- 管理学院(38017)
- 中国(31862)
- 京(24789)
- 科学(23826)
- 农(23720)
- 财(23241)
- 江(20287)
- 所(19999)
- 中心(19319)
- 范(18452)
- 师范(18344)
- 研究所(17904)
- 财经(17766)
- 业大(17261)
- 农业(17095)
- 州(16384)
- 经(15953)
- 北京(15488)
- 院(14974)
- 经济学(14789)
- 省(14511)
- 基金
- 项目(78085)
- 研究(62887)
- 科学(61562)
- 基金(54548)
- 家(46473)
- 国家(45944)
- 社会(40505)
- 科学基金(38937)
- 社会科(37921)
- 社会科学(37912)
- 省(31931)
- 教育(28626)
- 基金项目(28126)
- 编号(27901)
- 划(26130)
- 成果(23620)
- 自然(21839)
- 自然科(21285)
- 自然科学(21277)
- 自然科学基金(20881)
- 资助(20701)
- 课题(19845)
- 发(18928)
- 重点(17759)
- 部(16908)
- 年(16765)
- 性(16673)
- 创(16418)
- 国家社会(16230)
- 制(16019)
共检索到1958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彭海红
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一重大判断,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发挥乡村价值,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坚持党管农村工作的重要原则,处理好城市与乡村、农民与土地、农民与集体等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关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尊重农民主体地位,保障农民权益,丰富农民精神世界,构建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激发乡村生机与活力,乡村振兴必将实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禹 霍建军 刘杨 焦利娟
“十四五”时期,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围绕农村道路、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和电网工程、农村垃圾处理设施和污水处理设施、农村千兆光网工程、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探索农村集中供热模式等为重点内容的农村基础设施,应着力提升建设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逐步实现乡村与城市基础设施功能相匹配提供有力支撑。由此,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意义,总结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及存在的短板和薄弱环节,以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针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差距和影响因素,提出补齐短板、强化薄弱环节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路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卓玛草
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如"鸟之双冀、车之双轮",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恩格斯城乡理论与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新定位、战略新思想、发展新思路。城乡关系重塑以"城乡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融合"的逻辑主线进入新时代。只有牢牢把握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及"三农"思想精髓,才能深刻理解"‘三农’问题是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构问题、‘三农’问题是农民、农民工‘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是城乡‘共生互动’的融合发展问题"的理论依据;只有深刻理解中国城镇化道路独特机制和"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协调推进道路的模式选择,才能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双轮驱动,实现"统筹融合式、共生可持续、包容一体化、高效高质量"的实现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冉德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发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走农业扩大再生产之路;强化新兴科学技术在农业的应用,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发挥村集体的作用,走集体经济发展之路;正确把握农业、农村、农民之间的内在联系,走“三农”协调联动发展之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国华 江波
1.乡土文化复兴应当成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支撑。我国积淀和传承数千年的乡土文化能够帮助国人在工业化高度发展的今天重新在乡村构建起精神家园,因此,乡土文化复兴应当成为乡村振兴的首要环节。乡土文化的复兴能够有效提升乡村的文化品格,有利于构筑独特文化风貌,树立乡村文化形象。同时,乡土文化
关键词:
乡土文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曾福生 卓乐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现阶段做好"三农"工作的旗帜和总抓手。深入探究实现乡村振兴应踏准的最优路径,对高效可持续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依托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背景,总结现有相关文献,从多个角度系统论述落实乡村振兴伟大构想应选择的最佳战略路径。研究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顺应新形势、化解新矛盾、应对新问题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应选择五个方面的关键性战略路径:走科学规划先行之路,包括系统谋划科学总蓝图,分类有序推进总蓝图;走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包括构建三大体系保效率,实施质量兴农促持续,引导扶持小农奔富裕;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包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发挥城市群辐射带动作用;走要素充分涌流之路,包括激活人才要素,激活资本要素,激活土地要素;走市场持续支撑之路,包括营造适合"三农"发展的市场环境,强化市场秩序与信息监测预警。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小萍
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血液,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基础资源。通过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金融支持路径进行分析,发现乡村振兴下金融行业面临如下机遇:拓展金融市场的发展空间、促进金融业的转型升级、激励金融产品创新、促进金融支持保障的措施完善、推动金融服务模式的创新发展;并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提出应从创新金融供给方式、以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持续推进金融产品创新、不断提高农民金融能力、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
关键词:
金融支持 乡村振兴 金融创新 金融能力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周久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针对我国"三农"问题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是新时代做好我国"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桂林市作为农业资源大市,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优势,同时也面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低、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弱化、农村耕地非农化趋势加剧等问题,鉴于此,必须坚持以产业为重点,不断增强农业农村发展实力;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全面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以治理有效为基础,切实保障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着力提升农民群众幸福指数。
关键词:
桂林市 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困境 路径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润秋 黄志兵
城乡投入不均衡是制约乡村振兴的根本原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面临一系列现实困境: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长期偏向投入城市,制度供给、公共资源等在城乡之间配置不均衡,乡村缺乏内生增长动力、人与自然失衡,城市发展对乡村的辐射带动效应不平衡不充分等。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需避免"一刀切"式振兴、运动式振兴、输血式振兴、黑色振兴等政策误区,从农业、农村、农民和农地四个方面着手改革,促进要素回流农村,以人的振兴带动物的振兴,逐步实现乡村多元化振兴、内生性振兴和可持续振兴。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制约因素 要素投入 政策误区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钟明月 李栖颜 周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农村发展不充分的根本途径,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与重要价值。国家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找准路径,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围绕国家审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方式,从政策落实、项目评估、资金使用、信息公开四个方面,提出了国家审计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韦柳玲
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提高乡村地区的经济产出能力,为乡村产业的成立与发展提供强有力帮助,但乡村地区的经济资本较低,众多有创新创业想法的乡村人无法将想法付诸实践,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先解决乡村经济资本低的问题。互联网金融可以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将金融业务推广到乡村地区,为乡村创新创业人士提供金融服务,解决乡村经济资本问题,创新创业人士借助资金谋求个人乃至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待产业稳定,乡村地区的经济产出能力即可提升,创新创业人士也有能力偿还债务。通过阐述互联网金融服务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关系,介绍战略实施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乡村经济 乡村振兴战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鲍曙光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就时间维度而言,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党和政府对乡村发展认识一脉相承且不断深化的过程;就空间维度而言,乡村振兴战略包含多个层次和多个主体,涉及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就整体发展战略而言,乡村振兴战略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安排衔接。财政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就政策性和工具性层面、制度性和体制性层面、政治性和功能性层面而言,财政都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和支撑。因此,应构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财力保障机制,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强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制度性供给,通过财政引导构建多元共治乡村治理格局。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冯道杰 程恩富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有分无统"的个体经营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发展要求。党的十九大做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部署。贵州省塘约村在党组织领导下,在确保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基础上,重新把农民组织起来,大力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与合作经济,实现了集体快速脱贫奔小康,走上共同富裕道路,为现阶段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和实现邓小平关于农业的"第二个飞跃"思想,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借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瑾枫
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人的全面发展,而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振兴下的文化振兴应以乡村为主体,激活传统文化,发展文旅经济,沟通城乡文化,同时应注意规划实施内容和形式,关注农村发展需求,建立产教融合项目,实现乡村美育的因地制宜、互联共享和可持续性。本文对乡村文化振兴中美育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和实施路径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新时期高校美育课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文明 美育 价值 路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唐任伍 叶天希 孟娜
乡村振兴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传统治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要求。元治理作为一项新型治理工具,能够实现垂直等级制结构与水平自组织网络的辨证平衡,强调政府控制和指导的必要性,有助于化解乡村利益与地区利益、国家利益之间的矛盾,实现公共责任与管理效率的结合,调和统一性与多样性之间的冲突,减少外部性和机会主义行为,防止政府治理碎片化,塑造公平正义的乡村振兴环境。元治理的实施既需要高超的引导与控制,也需要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和丰富的治理实践经验,应通过合理分配权利、优化决策机制、健全执行机制、建设监督机制来优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元治理的路径。此外,为构建元治理支撑体系,保障乡村振兴战略顺利实施,还要进一步提高乡村治理主体间信任水平,培养村民公民意识与公共精神,加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元治理的智慧能力建设,整合乡村社会资本,重构适应元治理需要的乡村组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