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66)
2023(9753)
2022(8409)
2021(8055)
2020(6770)
2019(15904)
2018(16071)
2017(30392)
2016(16934)
2015(19171)
2014(19277)
2013(19218)
2012(17996)
2011(16328)
2010(16518)
2009(15054)
2008(15185)
2007(13572)
2006(11896)
2005(10534)
作者
(49273)
(41553)
(41286)
(39592)
(25974)
(20062)
(18996)
(16237)
(15602)
(14771)
(14138)
(13944)
(13245)
(13068)
(13021)
(12942)
(12906)
(12142)
(12018)
(11943)
(10387)
(10343)
(10193)
(9513)
(9398)
(9335)
(9327)
(9144)
(8395)
(8374)
学科
(65491)
经济(65423)
管理(42085)
(39452)
(30733)
企业(30733)
方法(27558)
数学(24388)
数学方法(24116)
(21392)
(18244)
(18025)
中国(17891)
地方(15941)
业经(14677)
农业(14039)
(14002)
(12544)
贸易(12541)
(12104)
(11332)
银行(11288)
(11060)
(10738)
(10267)
金融(10263)
理论(10070)
(10067)
(10064)
制度(10056)
机构
学院(234895)
大学(233915)
(92327)
经济(89892)
研究(84964)
管理(84187)
理学(71047)
理学院(70064)
管理学(68832)
管理学院(68340)
中国(64770)
科学(53788)
(51336)
(45778)
(44961)
(44924)
研究所(40698)
中心(39479)
(38491)
业大(37093)
农业(36072)
财经(33998)
(33559)
师范(33248)
北京(32711)
(30648)
(30630)
(30226)
(28501)
经济学(27784)
基金
项目(152798)
科学(117392)
研究(112856)
基金(106048)
(93531)
国家(92683)
科学基金(76785)
社会(67745)
社会科(63820)
社会科学(63796)
(61395)
基金项目(56625)
教育(52523)
(52312)
自然(49416)
自然科(48083)
编号(48064)
自然科学(48063)
自然科学基金(47177)
资助(42827)
成果(40038)
重点(35316)
(34504)
课题(34320)
(33480)
(31343)
创新(29338)
科研(29175)
(28915)
计划(28451)
期刊
(110129)
经济(110129)
研究(71001)
中国(53605)
(41902)
学报(39318)
(36883)
科学(34821)
教育(30904)
大学(28682)
管理(28326)
农业(27733)
学学(26643)
(22752)
金融(22752)
技术(20534)
业经(17872)
财经(16588)
经济研究(16422)
(15306)
问题(14658)
(14351)
(12428)
资源(12240)
(11858)
图书(11524)
理论(11103)
技术经济(10894)
现代(10336)
实践(10060)
共检索到3632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于保荣  杨帆  杜凯  王涛  
目的:评估临床路径及支付方式试点后剖宫产医疗费用变化。方法:调取2010年1月—2011年7月项目与对照医院试点前后全部剖宫产病例,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和倍差法来评价医疗费用效果。结果:试点后医院Q和H住院费用的变化不大;其药费比例分别下降5.82和8.13个百分点,材料费比例升高了6.83和3.02个百分点;医院Q自付比例下降了31.83个百分点(P﹤0.05)。结论:临床路径及支付方式改革试点使医疗费用趋于合理,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陶红兵  郭石林  陈璞  苗卫军  
通过对229例单纯性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病例的回顾性调查,对临床路径实施前后的医疗护理项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临床路径实施后Ⅰ级护理、特级护理时间缩短,二联以上抗生素使用比例和一次性耗材用量明显减少。表明临床路径能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规范诊疗、护理行为,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同时降低医疗费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阿娜  
近些年来,世界各个国家医疗费用的持续攀升,并由此引发的政府公共卫生预算的不断增长和居民医疗消费支出的不断扩大,已引起了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探究费用上涨的原因,制定相应的政策来遏制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已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任务。本文认为,在我国目前情况下,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改革是解决医疗费用增长过快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措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乐乐  俞乔  
深化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文章结合中国医疗改革的制度背景,采用四川省成都市2011~2015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超大样本数据,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方法,从医疗费用结构和医疗保险的角度,实证分析了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和医疗保险等因素对医疗总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1)道德风险、信息不对称对医疗总费用支出具有正效应;(2)疾病类型越严重,医药费用占比越高会更加削弱医疗总费用支出的正效应,材料费用占比越高会更加增强医疗总费用支出的正效应;(3)医疗保险实际报销费用(实际报销比例)对于医疗总费用的支出具有负效应,而可补偿费用(名义报销比例)对于医疗总费用支出具有正效应;(4)医药费用占比和材料费用占比提高是影响医疗总费用增长的主要表现,但是医药费用占比对医疗总费用支出的影响在不断减小,材料费用占比对医疗总费用的影响不断增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苏榕生,郑琼玲  
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是指医院提供了一定的有效服务后获取补偿的实现形式。目前各地的支付方式不尽相同,但归纳起来有4种,即项目支付、病种支付、预付制、定额支付等。它不仅是连接医患双方的纽带,也是维系医院投入产出有序循环的重要环节。支付方式的不同选择,不仅对医院的发展有重大的影响,而且也是我国医改成败的关键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吕国营  
测量成本的高低及第三方是否可以验证决定了支付方式的选择。由于医学自身的局限性以及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医疗产出难以标准化;并且,治疗结果难以测量和验证。因此,按治疗结果付费的支付方式没有可操作性,这就解释了为何长久以来按服务项目付费的支付方式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医疗保险的发展催生了按人头付费、按病种付费等多种支付方式,然而,只要医学的局限性以及治疗结果的不确定性继续存在,按服务项目付费就有生存的土壤。按服务项目付费固然有严重的弊端,然而这种支付方式却是无法否定的,应该在肯定的基础上完善相应的配套机制以克服其弊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进,李恩奎,吴群鸿,李芳靖,方立,杜乐勋,刘国祥,傅秀珍,高广颖,贺志忠  
本文通过比较预算支付、按人头支付、按服务项目支付和按病种补偿的优缺点,得出:任何支付方式都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将几种支付方式结合起来的支付方式可能抵消各自的缺点,从而可以构造出较好的支付方式。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贾洪波  王玥  
新一轮医改提出了要积极探索基本医疗保障费用的支付方式。在这一背景下,本文分析了现行按照服务项目付费的后付制基本医疗保障费用支付方式的弊端,探讨了预付制基本医疗保障费用支付方式的本质、种类、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本医疗保障费用支付方式改革可供选择的路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杜凯  于保荣  杨帆  王涛  
目的:评估临床路径和支付方式改革对胆结石实施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调取2010年1月—2011年7月项目医院和对照医院胆结石手术患者全部初次住院病例,采用倾向性得分匹配方法进行匹配后,运用双差法来评估医疗质量、医疗费用、住院床日和抗菌药物使用等指标方面的效果。结果:试点后的治愈率提高6.67%。住院费用、药费和自付费用平均分别降低2 068.09、1 275.42和1 510.39元,且药费和自付费用比例下降12.82和14.30个百分点。平均住院日和术前平均住院日分别缩短4.00和2.68天。抗生素使用天数缩短2.36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和支付方式改革改善了医疗质量,降低了医疗费用,节约了医疗资源,提高了医疗效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国营  帅起先  
在众多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中,按服务项目付费处于主流地位。虽然在约束医生行为、控制医疗费用的有效性方面,按服务项目付费一直备受争议,但其普遍存在的事实又似乎暗示了某些效率理由。换言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朱培渊  王珊  刘丽华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调节医疗服务行为、引导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杠杆,我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支付体系正在进入实证研究和实践检验的阶段。文章结合我国公立医院的内部运行机制,将医院实施DRG支付方式分为准备期、模拟期和实施期三个时期,从医院信息系统改造,结算流程改造,数据模拟测试三个方面探讨公立医院开展DRG支付方式的实施路径。根据DRG支付方式对医院成本效率的激励作用和标准化医院"产出"的特点,从成本管理、绩效管理和学科发展三方面分析DRG支付方式的实施对医院运营管理的影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纪京平  张乐辉  郭默宁  曹卫民  邓小虹  
目的:对比平谷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葡萄相关指标,评估平谷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支付方式改革引导医疗行为改变的效果。方法:对平谷区医院相关DRGs指标以及基层住院和试点乡镇门诊相关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急症短期住院费用增长得到控制、药占比等下降;基层医疗机构不必要住院大幅降低、基层门诊回流。结论:北京市平谷区采用急症短期住院按诊断相关组(DRGs)、慢病长期住院按床日和与签约服务相结合的门诊按人头付费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数据显示,医院工作效率提高并可获得相应控费激励性收益,体现了医保支付方式有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瞿婷婷  解乃琪  易沛  
为了控制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我国自2011年起正式推行基本医疗保险总额控制支付方式。本文采用2013—2014年广东省多个地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的微观数据,建立倍差法模型,定量评估了此项改革的控费效果,分析了具体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给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改革没有显著降低住院医药费用,但使医保付费降低了5.76%,使患者付费提高了7.01%。改革对一级医院的控费效果符合政策目标,对三级医院的控费效果则不尽理想,这与三级医院的医保付费限额偏低有关。为了从医疗保险获得足额的付费,并规避年终清算的超支风险,三级医院在不同药品之间、不同医疗项目之间以及医药之间将目录内或报销比例较高的医药项目(西药、中成药)替换为目录外或报销比例较低的医药项目(中草药、检查、手术、化验)向患者转移医药费用,同时将较低和较高的医保付费分别分配在年初和年末。上述结果对不同的样本期、控制组均稳健成立。本文为未来我国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参考。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锐,王玉,赵冰凡  
住院医疗费是患者住院期间所支出的费用。根据住院患者的资金来源不同,又分为公费、自费。本文仅就六种疾病公费、自费情况分析比较某院5年住院收费变化情况。1 资料来源 根据某医院1991~1995年《卫生部门经济效益年报表》中公费医疗的糖尿病403例,平均住院费1550.06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龚舒琴,尹明芳  
镇江市是国务院确定的2个首批医改试点城市之一,从1994年启动至今已历经9年多的时间,9年中,我们在费用支付方式上经过了几次大的调整,一直在寻求一种能兼顾效率和公平的模式,但每一次调整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医疗机构医保费用大幅超支、参保职工冒用IC卡等违规行为。为此,本文对进一步完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提出如下对策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