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
- 2023(59)
- 2022(61)
- 2021(58)
- 2020(60)
- 2019(104)
- 2018(127)
- 2017(182)
- 2016(116)
- 2015(117)
- 2014(100)
- 2013(91)
- 2012(93)
- 2011(79)
- 2010(79)
- 2009(94)
- 2008(53)
- 2007(62)
- 2006(68)
- 2005(53)
- 学科
- 济(240)
- 经济(240)
- 管理(199)
- 中国(129)
- 教学(124)
- 教育(124)
- 关系(111)
- 对外(104)
- 业(102)
- 外经(101)
- 对外经济(101)
- 经济关系(101)
- 理论(95)
- 农(94)
- 学法(87)
- 教学法(87)
- 研究(78)
- 企(68)
- 企业(68)
- 学校(68)
- 学理(68)
- 学理论(68)
- 产品(61)
- 生(59)
- 农业(56)
- 贸(51)
- 贸易(51)
- 制(50)
- 易(50)
- 研究生(50)
- 机构
- 大学(1165)
- 学院(1009)
- 研究(533)
- 济(341)
- 中国(337)
- 经济(332)
- 管理(317)
- 科学(293)
- 所(269)
- 京(258)
- 农(257)
- 研究所(251)
- 院(223)
- 理学(222)
- 管理学(216)
- 理学院(215)
- 农业(214)
- 管理学院(213)
- 江(200)
- 业大(199)
- 工程(198)
- 中心(193)
- 教育(189)
- 省(170)
- 技术(164)
- 部(163)
- 北京(161)
- 州(159)
- 科学院(159)
- 研究院(156)
共检索到2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念才 刘莉 程莹 万腾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刘春荣 李红宇
从中国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特定性出发,对"一流"、"质量"等含义复杂的概念进行了辨析,认为功能性与竞争性的统一是"世界一流大学"概念的本质内涵,并从功能性与竞争性的背离再到统一的角度,梳理了中国"985工程"建设历程中的三种制度同形,以期为中国在特定国情和历史条件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985工程 一流 质量 功能 竞争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保罗·川内 郭可慧
大学改革是当今世界的一大话题。尽管资金有限,发展中国家仍孜孜以求在世界一流大学精英俱乐部里能谋一席。他们紧紧抓住西方世界一流大学发布在互联网上的免费学术材料不放,不管这样做从很多方面来看都是一把双刃剑。本文的大学改革调查几乎覆盖几个主要国家,并通过元分析向大学管理者提供依据充分的建议,目的是为开放远程大学解决社会经济及政治挑战提供探讨。本文结论主要由可被采纳的策略组成。这些策略不仅是生存策略,更是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道路,能使大学在不利的经济条件下,在本地和国际社会中进步和繁荣。绪论部分定义了世界一流大学的内涵。之后,研究方法部分概述了获得认可的内外部改组方式。结论部分描述了世界范围内诸大学已采...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全球调查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顾秉林
在清华刚刚欢度了百年校庆、迈入新百年发展征程的时候,我们需要系统回顾和总结清华人才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为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证。一、清华百年人才队伍建设的成果与经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程莹 杨颉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是世界范围内首个综合性的全球大学排名。自2003年到2015年,"985工程"大学进入世界大学学术排名500强的数量成倍增加,一批大学的国际排名明显提高。在科研产出规模指标上,有十多所"985工程"大学已经进入世界百强,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部分学校的SCI和SSCI论文数已经超过许多世界一流大学,位居世界前列;在重大原创性成果指标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表现已经接近世界百强大学的中值,基本达到世界一流大学的平均水平;在高水平师资指标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已经达到或接近世界百强大学的门槛水平,能够跻身世界一流行列。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赵俊芳 车旭
世纪交替之交,中韩两国作为后发现代性国家为发展本国经济,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相继出台了旨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实现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总览两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实践,均是在国际间竞争日益加剧的总体背景下,以国家作为实施主体启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积极回应社会需求,加速优秀人才培养。当然,中韩两国也存在"重叠"与"兼容"、"单一"与"多样"、"单位制"与"项目制"等方面的差异,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产生影响。
关键词:
中韩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工程 比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许涛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规划属于"问题解决型"战略规划分析。在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985工程"中,可借鉴明尼苏达大学"问题解决型"的战略规划模式,如强调战略目标的确立与大学文化制度建设的结合,注重积极的人员参与,强调经费的保障与使用效率,确定合适的评估对照组等。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邱均平 欧玉芳
"十二五"规划期间"985工程"高校竞争力排名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上升幅度至少在46位以上。在地区维度中,表征"985工程"高校科研生产力的ESI收录论文数和表征科研创新力的发明专利数遵循类似分布规律,分别为:华东>华北>东北>华中>西北>西南>华南以及华东>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华南>西北,表征"985工程"高校科研影响力的论文被引次数遵循华东>华北>华中>东北>华南>西北>西南的分布规律;类型维度中三大指标分布规律差异较大,其中ESI收录论文数遵循理工>综合>师范>农林的规律,论文被引次数遵循综合>理工>师范>农林的规律,发明专利数遵循理工>综合>农林>师范的规律。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余新丽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采用系统的战略规划和战略实施流程和方法,形成了"规划—实施—评估"的循环战略管理模式,注重对战略规划的实施进行过程监督,采用关键绩效指标和"仪表盘"等先进技术手段监控战略实施的进展情况,通过变革预算模式保证战略实施的资源配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陈美良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康宁 张其龙 苏慧斌
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作为国家战略至少已经走过18年的历程。当前热议的"985工程"的终止以及"双一流方案"的出台,无疑会是这项国家战略的重要调整。本文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制度变迁的视角,剖析这一调整的历史逻辑。"双一流方案"取代"985工程"是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新阶段,而这一制度创新旨在克服"985工程"蕴含的诸多矛盾(结构型矛盾、过程型矛盾、体制性矛盾)和因"985工程"面临的若干趋势性挑战(章程化趋势、竞争化趋势、创新化趋势)。"985工程"是传统重点大学建设模式的延伸,而传统重点大学建设模式已经无法兼容于现代科技创新模式这一全球高等教育创新大势,"双一流方案"应运而生是新常态下...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樊文强 刘庆慧 雷庆 郑晓齐
网络已成为大学彰显其影响力的重要场域,对大学网络影响力的评价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基于广义学术观和学术资源的网络可公开获取性,构建了社会开放取向的大学学术网络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研究学术网络影响力、教学学术网络影响力、社会参与学术网络影响力和网络综合影响力4个一级指标及14个二级指标。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对"985工程"高校学术网络影响力进行了实际评价,结果显示,个别高校的学术网络影响力相对比较突出,大部分高校的学术网络影响力差异不大,尚有很大提升空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瑞儒 何海燕 李勇 翟昊
"双一流"大学建设的核心是一流学科建设。要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应以目前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一流学科评价考核指标为指南。本文通过梳理目前国际上影响力较大的五个学科评价机构采用的考核评价指标(21个),采用ISM(解释结构模型)法对这21个评价指标进行矩阵运算,得到指标所处的递阶层级表(6层)。通过对该层级表进行分析,获得世界一流学科评价指标多级递阶层级结构模型;进而依据该模型构建出我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实施路线图;据此图并结合我国学科发展特点,提出推进我国一流学科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汉华 姚小燕 倪弘
对2015年"985工程"高校的图书馆网站、微博公众平台和微信公众号等发布的图书借阅排行榜进行检索,编制出"985工程"高校图书借阅排行榜中登榜频次大于2的图书名录。发现最受高校读者喜爱的图书系近10年内出版,且作者为中国人。中山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的登榜图书与总排名重合度高,三所高校的图书借阅排行榜具有阅读风向标的作用。图书登榜受内容是否经典、教师课程推荐、校园文化、社交媒体等影响。图书借阅排行榜对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的作用有:馆际共享新书借阅数据、扩大阅读推广渠道、加强经典与特色资源建设、将社会热点作为购书决策因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宋维强 廖媛红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大学间的竞争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大学间的竞争虽然表现出了诸多的市场逻辑,但其背后隐藏的政治逻辑同样不能忽视。在"985工程"的运行中,教育部、地方政府和大学都成为拥有自身利益的主体,"985工程"的启动加剧了中国大学间的竞争,既有非常积极的一面,但也带来了某些消极的影响。
关键词:
大学竞争 985工程 政治逻辑 市场逻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