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51)
2023(4099)
2022(3328)
2021(3017)
2020(2456)
2019(5293)
2018(5275)
2017(9619)
2016(5181)
2015(5837)
2014(5871)
2013(5878)
2012(5516)
2011(4923)
2010(5034)
2009(4651)
2008(4545)
2007(4708)
2006(4145)
2005(3472)
作者
(15229)
(12967)
(12933)
(12254)
(7854)
(6284)
(5815)
(5083)
(4987)
(4651)
(4475)
(4312)
(4186)
(4075)
(3863)
(3812)
(3811)
(3753)
(3722)
(3681)
(3254)
(3130)
(3106)
(3030)
(3006)
(2997)
(2878)
(2865)
(2703)
(2596)
学科
(21229)
经济(21092)
(16080)
管理(13861)
(12490)
(11358)
企业(11358)
农业(8717)
中国(7946)
业经(7288)
方法(7271)
地方(6319)
(5890)
(5703)
理论(5542)
技术(4772)
(4534)
(4294)
数学(4149)
数学方法(4095)
社会(4024)
收入(3944)
教育(3656)
(3628)
工作(3576)
(3438)
银行(3428)
(3301)
(3286)
金融(3282)
机构
学院(72849)
大学(71208)
管理(27742)
(27236)
经济(26517)
研究(26208)
理学(23289)
理学院(23029)
管理学(22623)
管理学院(22494)
中国(19697)
科学(16518)
(16136)
(15018)
(13749)
(13136)
中心(12656)
(12617)
农业(12025)
业大(11947)
研究所(11721)
(10686)
(10359)
师范(10290)
财经(10044)
(9636)
北京(9485)
(9349)
(8989)
技术(8907)
基金
项目(49244)
研究(38748)
科学(38663)
基金(33698)
(29282)
国家(28970)
社会(25645)
科学基金(24504)
社会科(22908)
社会科学(22896)
(20581)
基金项目(17827)
(17045)
教育(16984)
编号(16779)
成果(14577)
自然(13809)
自然科(13455)
自然科学(13446)
自然科学基金(13199)
资助(12517)
课题(11599)
(11084)
(10936)
重点(10927)
(10441)
国家社会(10159)
创新(10108)
项目编号(9827)
(9671)
期刊
(35960)
经济(35960)
中国(21886)
研究(21624)
(17064)
学报(12202)
(11557)
科学(11500)
教育(11225)
农业(11116)
管理(9935)
大学(9334)
学学(8793)
(6783)
金融(6783)
业经(6602)
技术(6553)
科技(6092)
(5188)
财经(4922)
(4857)
论坛(4857)
(4782)
问题(4544)
经济研究(4384)
图书(4287)
(4247)
社会(3957)
农村(3819)
(3819)
共检索到1194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申茂向,尹昌斌,邱建军  
“科技富民强县”是新时期构建县域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和有效途径。本文阐述了“科技富民强县”与建立和谐社会的关系,论述了依靠科技实现县“强”民“富”的内涵,指出“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是一项促进县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提出在实施过程中要以上下联动的组织管理体系和机制创新作为保障。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涛  张爱国  王强  胡宝民  尹昌斌  
本文对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试点分布、科技工作成效、经济发展成效等状况进行了统计分析,阐述了专项行动在破解"三农问题"、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分析了专项行动试点工作的发展趋势,总结了发展经验。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付丽娜  龚志民  
本文从循环消费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入手,讨论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目前我国循环消费的现状,并提出了对策与措施。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沈立人  
构建和谐社会,以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为综合基础,是一个终极目标,反映了科学发展的整体和长远要求。其基本点,以公平即公正与平等为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精神。要铺垫全民就业(在当前即零家庭失业)和全民社保、全民教育三条底线。要处理好官与民、贫与富、城与乡、劳与资四方面的人际关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晓玲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内涵极为丰富的话题。从法律视角分析要以分配正义为基础构建其秩序体系,要畅通立法等民意表达机制,要构建起保障弱势群体利益的整合机制,最根本的是要经济发展,正确协调各类利益关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教育部机关党校第21期党员干部理论进修班课题组  
教育公平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问题。教育公平,包括教育权利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两个基本方面。现阶段我国教育公平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教育投入不足与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城乡教育发展不平衡与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弱势人口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私立学校与公立学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的教育公平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理论分析与探讨,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主要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江志荣  
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是党的生命所在、力量的源泉,是新时期对每个党员提出的时代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把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结合起来,以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来引领社会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光焱  
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财政更好地发挥应有的职能作用提供了机遇。财政应在明确和谐社会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认识自身同客观实际要求的差距,更新财政理论,改革完善财政制度和管理体制。一、构建和谐社会对财政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十届人大三次会议进一步论述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和内涵。这是本届政府提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叶祥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最重要的执政理念之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近几年来,经济学界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雯  王臣  林雪峰  陈爱祖  
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强调了三个重要理念:一是发展,二是以人为本,三是统筹兼顾,达到全面、协调、可持续,这与社会运行的基本原理所表达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社会运行的基本原理, 才能确保社会运行的健康、稳定与协调,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崇总  
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全社会共同的战略任务,价格部门应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将价格宏观调控的中心转移到维护社会公平上来,在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兼顾各个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以价格诚信建设作为强化市场价格监管的中心,规范市场价格秩序,使不同群体的利益得到保护;以优化资源配置为中心深化生产要素价格改革,更大程度、更大范围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爱祖  林雪峰  王臣  唐雯  
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社会的和谐源于社会系统结构的稳定、协调和整合。政治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与文化结构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这四个方面既有各自的领域和发展规律,又有不可分割的紧密联系。当代中国正在经历一场划时代的结构性变迁,把握变迁的规律性以及对系统结构合理性和各要素相互关系的调控与整合,是建设和谐社会,确保社会协调发展、稳定运行的根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